<p class="ql-block"> 北宋太常博士聂崇义,是河南老洛阳人,他是搞礼学研究的文学大家,他和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后周时期同殿为臣,北宋初年他写的文章《三礼图》宋太祖看后大悦,由于他已经是“太常博士”,皇帝只有赠帛赠玉器金银,以示奖励; 并把他的文章刻录后挂与太学,让天子和侄子们学习,又印成书让国人学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欧阳修称聂崇义为“礼学大家”。</p><p class="ql-block"> 聂崇义著写的《三礼图》至所以能够被皇帝重视,能够流传千古,是因为他推崇的“三礼”——周礼,礼仪,礼记能够为皇权服务; 它系统的继承了周朝的礼仪,发展了盛世唐朝的文化,为宋朝制度文化建设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他的研究确立了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的历史定位,他为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他推崇的儒家思想,是把孔子,孟子的教育学说又进了一步。他的《三礼图》也浅显易懂的教育了民众,从礼仪的穿衣带帽——到待人接物——到办事方法,各流程步骤都给系统的提出了要求,皇权和百姓都非常实用。他出生于公元唐朝末期925年,成长于五代十国时期,后晋时期开始著书立说,服务三个朝代——后汉、后周、北宋 三个皇帝,卒于公元997年,属于搞政策研究性文官,是宋太祖的进臣智囊,可以说是宋朝的“政策研究室主任”,享受副国级(最高级紫袍玉带)待遇。</p><p class="ql-block"> 到了清朝,从康熙到乾隆皇帝,滿清皇帝为了统治天下,更是把聂崇义的《三礼图》当成了管理国家的法宝,乾隆皇帝又追封他为“三朝太傅”,并赐 竖火焰匾和传锣仪仗与渑池富村聂氏族人。历史上的文人学者 沈括、欧阳修、刘绩、秦蕙田都对聂崇义的《三礼图》进行了研究注解,诗词文学大家 纳兰性德又亲自再编再印了《三礼图》,一时间聂崇义的文章疯魔天下——洛阳纸贵。南宋淳熙二年 1175年再版再印,明朝 、清朝、民国时期也都多次重新印刷发行,特别是清朝乾隆四年编写的《四库全书》荟要本《新定三礼图(三礼图集注)》又系统的解说了聂崇义的《三礼图》,乾隆皇帝亲自给渑池富村聂氏祠堂题字——太常博士聂公祠。聂崇义的文章已经影响了宋、元、明、清、民国五个朝代 千余年,他是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礼学”文化的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 现在,聂崇义的《三礼图》成了研究古礼仪和书画学者的必备手册,都爱不释手。 而今太平盛世,2006年清华大学出版社,根据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发行的《三礼图》,再版发行了新编《三礼图》;2015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又出版发行了聂崇义的《三礼图》;武汉大学专门成立了《三礼图》博士生研究站;西安科技大学拨专款成立了聂崇义《三礼图》硕士研究工作室,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易善炳又专门把《三礼图》研究 定为硕士必修课题。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丁鼎是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历史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他由于长期研究《三礼图》获得国家社科基金。</p><p class="ql-block"> 历史证明聂崇义的《三礼图》,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聂崇义是发展孔孟之道 、儒家学说的专家; 他这个“礼学大家”已经影响了我们中华民族千余年,需要继承研究,进一步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 做为“礼学大家”聂崇义的后人,我感到非常骄傲!让我们—— 不忘初心,见贤思齐, 传承 “礼学” 民族文化, 为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共建礼仪之邦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 大成于三门峡</p><p class="ql-block"> 2019年10月17日晨</p><p class="ql-block"> 2020年11月二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