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名篇赏

老房

<h3>图 片: 网 络</h3><h3>作者小传:【清】蘅塘退士 选 编</h3><h3>后 期: 老 房</h3> <h3>  </h3><h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h3><h3>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h3><h3> ——荀子</h3><h3>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h3><h3> ——弗朗西斯.培根(英)</h3><h3> 阅读经典,与伟大的精神导师对话,感悟生命与成长的力量……</h3><h3> 【清】蘅塘退士(清朝学人,孙洙)选编的《唐诗三百首》,是一本值得一辈子反复吟哦品味的书。</h3><h3> 【清】蘅塘退士原序中,曰:"谚云: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h3><h3> 我以我心,证明此言不虚!</h3> <h3>  中国是诗的国度。</h3><h3> 《唐诗三百首》选编了唐代七十七位著名诗人的作品。</h3><h3> 《唐诗三百首》名篇赏,共计七十七篇。精选了七十七位诗人代表作。</h3><h3> 诗作者序列,按《唐诗三百首》目录排列拟定。</h3> <h1><b>张 九 龄 </b></h1><p> 字子寿,韶州曲江人。擢进士。</p><p> 代表作之:《 望 月 怀 远 》</p><p><b> </b></p><p><b> 海 上 生 明 月,天 涯 共 此 时。</b></p><p><b> 情 人 怨 遥 夜,竟 夕 起 相 思。</b></p><p><b> 灭 烛 怜 光 满,披 衣 觉 露 滋。</b></p><p><b> 不 堪 盈 手 赠,还 寝 梦 佳 期。</b></p><p> </p><p>【简析】从月亮在海上升起,勾起两地相思之苦,竟夕难眠,又觉得还是只有在睡梦中才能相见,描绘出了深深的怀远之情。</p> <h1><b>李 白</b></h1><h3> 字太白,凉武昭王九世孙,蜀人。天才奇特,游长安,贺知章见其文曰:"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诏供翰林,眷遇甚优。因忤杨贵妃,放还…… 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h3><h3> 太白诗纵横变化,凌轹百代,所谓天授,非人可及。"兴酣落笔搖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惟太白足以当之。七言歌行子美似《史记》,太白似《庄子》。供奉断句尤妙绝古今,别有天地。子美每饭不忘君国,太白亦然,特天性不羁,故放浪于诗酒间,其忧时伤乱之心,实与少陵无异也。安得徒以诗人目之?</h3><h3> 代表作之:《黄 鹤 楼 送 孟 浩 然 之 广 陵》</h3><h3><b> </b></h3><h3><b>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b></h3><h3><b>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惟 见 长 江 天 际 流。</b></h3><h3><br></h3><h3><b></b>【简析】诗人的摹景写情,出语不凡,使人赞叹!第三四句既是写景,更是写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长江水永远流在心中。</h3> <h1><b>杜 甫</b></h1><h3> 字子美,襄阳人。审言之孙,兖州司马闲之子。玄宗时,献三大礼赋,授京兆兵曹参军。禄山乱,肃宗即位灵武,甫自京师西竭行在,拜左拾遗。</h3><h3> 少陵身际乱离,负薪拾橡,而其为国爱君,感时伤乱,忧黎元,希稷契,生平种种抱负,无不流露于楮墨中,深得圣人事父事君之旨矣。少陵诗学博才大,力充气盛,汪洋涵浑,无所不包。昔人谓之"诗圣"。其感时陈事,语长心重,世称"诗史"。元微之谓:诗人以来,无如子美者。右丞七律风骨最高,复饶远韵,允为唐代正宗。少陵以涵浑雄健出之,正复驾乎其上。李诗以高胜,杜诗以大胜。</h3><h3> 昌黎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见惟此为正宗也。</h3><h3> </h3><h3> 代表作之:《 闻 官 军 收 河 南 河 北 》</h3><h3><b> </b></h3><h3><b> 剑 外 忽 传 收 蓟 北,初 闻 涕 泪 满 衣 裳。</b></h3><h3><b> 却 看 妻 子 愁 何 在,漫 卷 诗 书 喜 欲 狂。</b></h3><h3><b> 白 日 放 歌 须 纵 酒,青 春 作 伴 好 还 乡。</b></h3><h3><b> 即 从 巴 峡 穿 巫 峡,便 下 襄 阳 向 洛 阳。</b></h3><h3><br></h3><h3>【注】剑外:剑门关以南,今四川一部分,又称剑南。</h3><h3><br></h3><h3>【简析】在饱受了多年战乱流离之苦而突然听到胜利的喜讯,那种狂喜的心情是很难状写的。这首诗极自然概括地写出了所有乱离人的共同感受,使它成为千古名篇。</h3> <h1><b>王 维</b></h1><h3> 字摩诘,河东人。开元九年,擢进士第一。官至尚书右丞。右丞诗清而弥腴,淡而自远,诸体无不大雅春容、安详合度,李杜外,固应自成一家。东坡云:"摩诘诗中有画。"唐人诗惟右丞最为自然,如"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深得渊明之妙。</h3><h3> 代表作之:《 汉 江 临 眺 》</h3><h3><b> </b></h3><h3><b> 楚 塞 三 湘 接,荆 门 九 派 通。</b></h3><h3><b> 江 流 天 地 外,山 色 有 无 中。</b></h3><h3><b> 郡 邑 浮 前 浦,波 澜 动 远 空。</b></h3><h3><b> 襄 阳 好 风 日,留 醉 与 山 翁。</b></h3><h3> </h3><h3>【注】一本题作《汉江临泛》。三湘:湘水合漓水称漓湘,合蒸水称蒸湘,合潇水称潇湘,故称三湘。襄阳:在今湖北襄阳市。山翁:指近代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镇守襄阳。</h3><h3> </h3><h3>【简析】全诗描绘了山川美景,特别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出语绝妙。</h3> <h1><b>孟 浩 然</b></h1><h3> 本名浩,字浩然,以字行。襄阳人。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后隐鹿门山,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右丞过郢州,画孟山人吟诗图于刺史亭,名浩然亭,后更曰孟亭。右丞学渊而得其清腴,山人学陶而得其闲远。</h3><h3> </h3><h3> 代表作之:《 夜 归 鹿 门 歌 》</h3><h3><b> </b></h3><h3><b> 山 寺 钟 鸣 昼 已 昏,渔 梁 渡 头 争 渡 喧。</b></h3><h3><b> 人 随 沙 岸 向 江 村,余 亦 乘 舟 归 鹿 门。</b></h3><h3><b> 鹿 门 月 照 开 烟 树,忽 到 庞 公 栖 隐 处。</b></h3><h3><b> 岩 扉 松 径 长 寂 寥,唯 有 幽 人 自 来 去。</b></h3><h3><br></h3><h3>【注】渔梁:地名,在湖北襄阳。鹿门:诗人当时所居的襄阳鹿门山。</h3><h3><br></h3><h3>【简析】先写渡口的喧闱,再写居所只有自己独来独去的幽静。因为东汉时的著名隐士庞德公也曾在这里住过,追慕和自照便自然地融为一体,浑然成篇。</h3> <h1><b>王 昌 龄</b></h1><h3> 字少伯,江宁人,第进士,又中宏词科,官龙标尉。</h3><h3> 代表作之:《 芙 蓉 楼 送 辛 渐 》</h3><h3><b> </b></h3><h3><b> 寒 雨 连 江 夜 入 吴,平 明 送 客 楚 山 孤。</b></h3><h3><b> 洛 阳 亲 友 如 相 问,一 片 冰 心 在 玉 壶。</b></h3><h3><br></h3><h3>【注】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h3><h3><br></h3><h3>【简析】这首诗令人千古传诵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h3> <h1><b>邱 为 </b> (此图《寻西山隐者不遇》插图。)</h1><h3> 嘉兴人。官右庶子,年八十余,母尚无恙,给禄之半,以旌表之。</h3><h3> 代表作之:《 寻 西 山 隐 者 不 遇 》</h3><h3><b> </b></h3><h3><b> 绝 顶 一 茅 茨,直 上 三 十 里。</b></h3><h3><b> 扣 关 无 僮 仆,窥 室 惟 案 几。</b></h3><h3><b> 若 非 巾 柴 车,应 是 钓 秋 水。</b></h3><h3><b> 差 池 不 相 见,黾 勉 空 仰 止。</b></h3><h3><b> 草 色 新 雨 中,松 声 晚 窗 里。</b></h3><h3><b> 及 兹 契 幽 绝,自 足 荡 心 耳。</b></h3><h3><b> 虽 无 宾 主 意,颇 得 清 净 理。</b></h3><h3><b> 兴 尽 方 下 山,何 必 待 之 子。</b></h3><h3><br></h3><h3>【注】黾勉:勉力;尽力。</h3><h3><br></h3><h3>【简析】这首诗的重点不是写不遇向失望,而是抒发对隐居环境的迷恋,表现了有心去寻、无心相见的飘逸。</h3><h3><br></h3> <h1><b>纂 毋 潜</b> (此图《春泛若耶溪》插图)</h1><h3> 字孝通,荆南人。开元中进士,累官集贤殿待诏,迁著作郎。</h3><h3> 代表作之:《 春 泛 若 耶 溪 》</h3><h3><b> </b></h3><h3><b> 幽 意 无 断 绝,此 去 随 所 偶。</b></h3><h3><b> 晚 风 吹 行 舟,花 路 入 溪 口。</b></h3><h3><b> 际 夜 转 西 壑,隔 山 望 南 斗。</b></h3><h3><b> 潭 烟 飞 溶 溶,林 月 低 向 后。</b></h3><h3><b> 生 事 且 弥 漫,愿 为 持 竿 叟。</b></h3><h3> </h3><h3>【简析】这首诗写诗人春日乘晚风随意泛舟,突出的反映了随遇而安的心境,触景生情,深感不如回江湖归隐。</h3> <h1><b>常 建</b> (此图为常熟破山兴福寺。唐代诗人常建作《破山寺后禅院》后,寺名声更盛。) 1983年列入全国重点寺院。</h1><h3> 开元十五年进士,官盱眙尉。</h3><h3> 代表作之:《 破 山 寺 后 禅 院 》</h3><h3><b> </b></h3><h3><b> 清 晨 入 古 寺,初 日 照 高 林。</b></h3><h3><b> 曲 径 通 幽 处,褝 房 花 木 深。</b></h3><h3><b> 山 光 悦 鸟 性,潭 影 空 人 心。</b></h3><h3><b> 万 籁 此 皆 寂,惟 闻 钟 磬 音。</b></h3><h3> </h3><h3> 【简析】一般写静多写夜晚,这首诗写古寺的清晨的宁静,使人读后也受了禅心的感染。</h3> <h1><b>岺 参</b></h1><h3> 南阳人。天宝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h3><h3> 代表作之:《 逢 入 京 使 》</h3><h3><b> </b></h3><h3><b> 故 园 东 望 路 漫 漫,双 袖 龙 钟 泪 不 干。</b></h3><h3><b> 马 上 相 逢 无 纸 笔,凭 君 传 语 报 平 安。</b></h3><h3><br></h3><h3>【简析】在路上遇见回京的使者,请他捎句话给家人不要挂念,这是人之常情,但通过诗人表达出来就深了一层,结句尤让人觉得似含有无数悲辛。</h3> <h1><b>元 结</b> (此图《贼退示官吏 .并序》插图)</h1><h3> 字次山,河南人。天宝十二年进士。</h3><h3> 代表作之:《 贼 退 示 官 吏 》</h3><h3><b> </b></h3><h3><b> 昔 岁 逢 太 平,山 林 二 十 年。</b></h3><h3><b> 泉 源 在 庭 户,洞 壑 当 门 前。</b></h3><h3><b> 井 税 有 长 期,日 晏 犹 得 眠。</b></h3><h3><b> 忽 然 遭 世 变,数 岁 亲 戎 旃。</b></h3><h3><b> 今 来 典 斯 郡,山 夷 又 纷 然。</b></h3><h3><b> 城 小 贼 不 屠,人 贫 伤 可 怜。</b></h3><h3><b> 是 以 陷 邻 境,此 州 独 见 全。</b></h3><h3><b> 使 臣 将 王 命,岂 不 如 贼 焉。</b></h3><h3><b> 今 彼 征 敛 者,迫 之 如 火 煎。</b></h3><h3><b> 谁 能 绝 人 命,以 作 时 世 贤。</b></h3><h3><b> 恩 欲 委 符 节,引 竿 自 刺 船。</b></h3><h3><b> 将 家 就 鱼 麦,归 老 江 湖 边。</b></h3><h3> </h3><h3>【简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租庸使们横征暴敛的强烈不满,词意深沉,感情愤激。这对本身也是官吏的作者来说,难能可贵。</h3> <h1><b>韦 应 物</b></h1><h3> 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玄宗,后折节读书,历仕为滁州、江州刺史,内擢左司郎中。</h3><h3> 代表作之:《 长 安 遇 冯 著 》</h3><h3><b> </b></h3><h3><b> 客 从 东 方 来,衣 上 灞 陵 雨。</b></h3><h3><b> 问 客 何 为 来,采 山 因 买 斧。</b></h3><h3><b> 冥 冥 花 正 开,飏 飏 燕 新 乳。</b></h3><h3><b> 昨 别 今 已 春,鬓 丝 生 几 缕。</b></h3><h3> </h3><h3> 【注】灞陵:在今西安市东。</h3><h3> </h3><h3> 【简析】冯著是因一直不得意而归隐山林的人。全诗既见友情,也见慰藉。开头四句,朴实凝炼,而第五、六句逼真清新,表现出强烈的美感。</h3><h3> </h3><h3><b> </b></h3><h3><b><br></b></h3> <h1><b>柳 宗 元</b></h1><h3> 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顺宗时任礼部员外郎。</h3><h3> 代表作之:《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吏》</h3><h3><b> </b></h3><h3><b> 城 上 高 楼 接 大 荒,海 天 愁 思 正 茫 茫。</b></h3><h3><b> 惊 风 乱 飐 芙 蓉 水,密 雨 斜 侵 薜 荔 墙。</b></h3><h3><b> 岭 树 重 遮 千 里 目,江 流 曲 似 九 回 肠。</b></h3><h3><b> 共 来 百 粤 文 身 地,犹 自 音 书 滞 一 乡。</b></h3><h3><br></h3><h3>【注】柳州:今广西省柳州市;漳:在今福建省龙溪县;汀:今福建省长汀县;封:今广东省封开县;连:今广东省连县。</h3><h3><br></h3><h3>【简析】这是诗人被贬后怀念友人之作。诗中既有自身的叹喟,更怀念与自己命运相同的几位友人,流露的是对压制势力的愤懑,但又巧妙地运用了诗的艺术手段,是一首抒情与写景相契的上等好诗。<br></h3> <h1><b>孟 郊</b></h1><h3> 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年近五十方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协律郎等职。后就兴元军参谋,暴卒于赴任途中。</h3><h3> 代表作之:《 游 子 吟 》</h3><h3><b> </b></h3><h3><b> 慈 母 手 中 线,游 子 身 上 衣。</b></h3><h3><b> 临 行 密 密 缝,意 恐 迟 迟 归。</b></h3><h3><b> 谁 言 寸 草 心,报 得 三 春 晖。</b></h3><h3> </h3><h3><br></h3><h3> 【简析】本诗题下,诗人有自注:"迎母溧上作",系孟郊居官溧阳时的作品。苏轼论及孟郊的诗有"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之评价,系指这样的诗。由于该诗亲切而真诚地吟颂了既普通又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千百年来一直能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这首诗清新流畅,诗味醇美。</h3> <h1><b>陈 子 昂</b></h1><h3> 字伯玉,射洪人。文明初,举是士,官左拾遗。时人称为海内文宗。</h3><h3> 代表作之:《 登 幽 州 台 歌 》</h3><h3><b> </b></h3><h3><b> 前 不 见 古 人,后 不 见 来 者。</b></h3><h3><b> 念 天 地 之 悠 悠,独 怆 然 而 涕 下。</b></h3><h3> </h3><h3> 【注】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h3><h3> </h3><h3>【简析】这首诗以广阔的胸襟,慷慨悲凉的情调,感时伤事,吊古悲今,不假修饰,其立意、气势和思想、感情,千百年来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h3> <h1><b>李 颀</b></h1><h3> 东川人。开元中进士,官新乡尉。</h3><h3> 代表作之:《 送 魏 万 之 京 》</h3><h3><b> </b></h3><h3><b> 朝 闻 游 子 唱 离 歌,昨 夜 微 霜 初 渡 河。</b></h3><h3><b> 鸿 雁 不 堪 愁 里 听,云 山 况 是 客 中 过。</b></h3><h3><b> 关 城 曙 色 催 寒 近,御 苑 砧 声 向 晚 多。</b></h3><h3><b> 莫 是 长 安 行 乐 处,空 令 岁 月 易 蹉 跎。</b></h3><h3> </h3><h3>【简析】这首诗写得极工,抒发的是客愁和悲秋之情,但并非上乘之作。。</h3> <h1><b>韩 愈</b></h1><h3> 字退之,唐河阳(在今河南孟县一带)人。曾任国子博士等职。</h3><h3> 代表作之:《 石 鼓 歌 》</h3><h3><b> </b></h3><h3><b> 张 生 手 持 石 鼓 文,劝 我 试 作 石 鼓 歌。</b></h3><h3><b> 少 陵 无 人 谪 仙 死,才 薄 将 奈 石 鼓 何。</b></h3><h3><b> 周 纲 凌 迟 四 海 沸,宣 王 愤 起 挥 天 戈。</b></h3><h3><b> 大 开 明 堂 受 朝 贺,诸 侯 剑 珮 鸣 相 磨。</b></h3><h3><b> 蒐 于 岐 阳 骋 雄 俊,万 里 禽 兽 皆 遮 罗。</b></h3><h3><b> 镌 功 勒 成 告 万 世,凿 石 作 鼓 隳 嵯 峨。</b></h3><h3><b> 从 臣 才 艺 咸 第 一,拣 选 撰 刻 留 山 阿。</b></h3><h3><b> 雨 淋 日 灸 野 火 燎,鬼 物 守 护 烦 㧑 呵。</b></h3><h3><b> 公 从 何 处 得 纸 本,毫 发 尽 备 无 差 讹。</b></h3><h3><b> 辞 严 义 密 读 难 晓,字 体 不 类 隶 与 蝌。</b></h3><h3><b> 年 深 岂 免 有 缺 画,快 剑 斫 断 生 蛟 鼍。</b></h3><h3><b> 鸾 翔 凤 翥 众 仙 下,珊 瑚 碧 树 交 枝 柯。</b></h3><h3><b> 金 绳 铁 索 锁 纽 壮。古 鼎 跃 水 龙 腾 梭。</b></h3><h3><b> 陋 儒 编 诗 不 收 入,二 雅 褊 迫 无 委 蛇。</b></h3><h3><b> 孔 子 西 行 不 到 秦,掎 摭 星 宿 遗 羲 娥。</b></h3><h3><b> 嗟 余 好 古 生 苦 晚,对 此 涕 泪 双 滂 沱。</b></h3><h3><b> 忆 昔 初 蒙 博 士 征,其 年 始 改 称 元 和。</b></h3><h3><b> 故 人 从 军 在 右 辅,为 我 度 量 掘 臼 科。</b></h3><h3><b> 濯 冠 沐 浴 告 祭 酒,如 此 至 宝 存 岂 多。</b></h3><h3><b> 毡 包 席 裹 可 立 致,十 鼓 只 载 数 骆 驼。</b></h3><h3><b> 荐 诸 太 庙 比 郜 鼎,光 价 岂 止 百 倍 过。</b></h3><h3><b> 圣 恩 若 许 留 太 学,诸 生 讲 解 得 切 磋。</b></h3><h3><b> 观 经 鸿 都 尚 填 咽,坐 见 举 国 来 奔 波。</b></h3><h3><b> 剜 苔 剔 藓 露 节 角,安 置 妥 帖 平 不 颇。</b></h3><h3><b> 大 厦 深 檐 与 盖 覆,经 历 久 远 期 无 佗。</b></h3><h3><b> 中 期 大 官 老 于 事,讵 肯 感 激 徒 媕 婀。</b></h3><h3><b> 牧 童 敲 火 牛 砺 角,谁 复 著 手 为 摩 挲。</b></h3><h3><b> 日 销 月 铄 就 埋 没,六 年 西 顾 空 呤 哦。</b></h3><h3><b> 羲 之 俗 书 趁 姿 媚,数 纸 尚 可 博 白 鹅。</b></h3><h3><b> 继 周 八 代 争 战 罢,无 人 收 拾 理 则 那。</b></h3><h3><b> 方 今 太 平 日 无 事,柄 任 儒 术 崇 丘 轲。</b></h3><h3><b> 安 能 以 此 尚 论 列,愿 借 辩 口 如 悬 河。</b></h3><h3><b> 石 鼓 之 歌 止 于 此,呜 呼 吾 意 其 蹉 跎。</b></h3><h3><br></h3><h3>【注】诗:指《诗经》;陋儒,指当时的采风者。二雅:指《诗经》中的大雅、二雅,其中多为歌颂宣王征伐之作。祭酒:即国子监祭酒,主管太学的学官。</h3><h3><br></h3><h3>【简析】石鼓文是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秦代刻石,书体为大篆,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并非诗中所写的周宣王狩猎之记,当时诗人是弄错了。全诗从石鼓的起源到论述它的价值,曾建议运至太学保存而遭到否决,不禁感概系之。写这首长诗的目的,仍然是呼呈应该引起重视。诗人为保护文物而大声疾呼,没有人读后不为之所动,对官场陋习的讽刺也是很深刻的。</h3><h3><br></h3> <h1><b>白 居 易</b></h1><h3>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下邽(今陕西渭南市东北)人,贞元进士,官至刑部尚书。</h3><h3> 代表作之:《 草 》</h3><h3><b> </b></h3><h3><b> 离 离 原 上 草,一 岁 一 枯 荣。</b></h3><h3><b> 野 火 烧 不 尽,春 风 吹 又 生。</b></h3><h3><b> 远 芳 侵 古 道,晴 翠 接 荒 城。</b></h3><h3><b> 又 送 王 孙 去,萋 萋 满 别 情。</b></h3><h3> </h3><h3>【注】本诗又题《赋得古草原送别》。</h3><h3> </h3><h3>【简析】前四句流传千古,因道出既普通又有普遍意义的真理。</h3> <h1><b>李 商 隐</b></h1><h3> 字义山,号玉溪生,唐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开成进士。</h3><h3> 代表作之:《 无 题 》</h3><h3><b> </b></h3><h3><b> 相 见 时 难 别 亦 难,东 风 无 力 百 花 残。</b></h3><h3><b> 春 蚕 到 死 丝 方 尽,蜡 炬 成 灰 泪 始 干。</b></h3><h3><b> 晓 镜 但 愁 云 鬓 改,夜 吟 应 觉 月 光 寒。</b></h3><h3><b> 蓬 山 此 去 无 多 路,青 鸟 殷 勤 为 探 看。</b></h3><h3><br></h3><h3>【简析】这一首诗是李商隐《 无 题 》中的名篇,它意境朦胧,读后谁都会觉得十分直挚感人。它是一首爱情诗,首句就把</h3> <h1><b>高 </b><b>适</b></h1><h3> 字达夫,沧州人。玄宗时举有道科。谥曰忠。有唐诗人之达者,适一人而已。常侍五十学诗,每一篇出,为时传诵。初与王之涣、王昌龄齐名,继与岑参齐名。高岑诗激昂雄健,李杜外另辟一体。</h3><h3> 代表作之:《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h3><h3><b> </b></h3><h3><b> 嗟 君 此 别 意 何 如,驻 马 衔 杯 问 谪 居。</b></h3><h3><b> 巫 峡 啼 猿 数 行 泪,衡 阳 归 雁 几 封 书。</b></h3><h3><b> 青 枫 江 上 秋 帆 远,白 帝 城 边 古 木 疏。</b></h3><h3><b> 圣 代 即 今 多 雨 露,暂 时 分 手 莫 踌 躇。</b></h3><h3><br></h3><h3>【简析】这首赠别诗,既淒清缠绵,又慷慨悲歌,别意浓重,劝慰有加,除结句外,余皆"多胸臆语,兼有气骨"。</h3><h3><b> </b></h3> <h1><b>唐 玄 宗(李隆基)</b></h1><h3> 唐朝第六代皇帝,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又称唐明皇。</h3><h3> 李隆基 (公元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故又称:李三郎。其母窦德妃。</h3><h3> 代表作之:《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h3><h3><b> </b></h3><h3><b> 夫 子 何 为 者,栖 栖 一 代 中。</b></h3><h3><b> 地 犹 鄹 氏 邑,宅 即 鲁 王 宫。</b></h3><h3><b> 叹 凤 嗟 身 否,伤 麟 怨 道 穷。</b></h3><h3><b> 今 看 两 楹 奠,当 与 梦 时 同。</b></h3><h3> </h3><h3>【注】《史记.孔子世家》载:鲁国人捕获到一只麒麟,孔子流泪叹道:"麟出而死,吾道穷也。"《礼记.檀弓上》:孔子曰:″余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h3><h3> </h3><h3> 【简析】诗中赞颂了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用世精神,对他的一生不得志深表叹息。就诗而言,并不算好,只因是皇帝写的,便作为五律的首篇。</h3> <h1><b>王 勃</b></h1><h3> 字子安,绛州人。麟德初,对策,授朝散郎,时年未及冠也。沛王召署府修撰。诸王斗鸡,勃为作檄。高宗因其构衅,斥免。</h3><h3> 初唐初盛之诗品,王勃与华阴的杨炯、范阳的卢照邻、义乌的骆宾王齐名,号称"四杰"之首。</h3><h3> 代表作之:《 杜 少 府 之 任 蜀 州 》</h3><h3><b> </b></h3><h3><b> 城 阙 辅 三 秦,风 烟 望 五 津。</b></h3><h3><b> 与 君 离 别 意,同 是 宦 游 人。</b></h3><h3><b> 海 内 存 知 己,天 涯 若 比 邻。</b></h3><h3><b> 无 为 在 岐 路,儿 女 共 沾 巾。</b></h3><h3> </h3><h3>【注】三秦: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h3><h3> </h3><h3><br></h3><h3>【简析】劝慰友人不要为了离别而悲伤,充分流露了友情的诚挚和旷达的胸襟。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h3> <h1><b>骆 宾 王</b></h1><h3> 义乌人,七岁能诗。武后时,数上疏言事,除临海丞,弃官去。徐敬业举兵,署为府属,传檄天下。</h3><h3> 代表作之:《 在狱咏蝉 》</h3><h3><b> </b></h3><h3><b> 西 陆 蝉 声 唱,南 冠 客 思 深。</b></h3><h3><b> 不 堪 玄 鬓 影,来 对 白 头 吟。</b></h3><h3><b> 露 重 飞 难 进,风 多 响 易 沉。</b></h3><h3><b> 无 人 信 高 洁,谁 为 表 予 心。</b></h3><h3> </h3><h3>【简析】诗人因上疏纵论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则天,蒙冤下狱。诗中以蝉的高洁为自己力辩。</h3> <h1><b>杜 审 言</b></h1><h3> 字必简,襄阳人,预之后。举进士,为隰城尉。武后时,累擢学士。审言工律,不事雕琢,而后人雕琢者正不能到。</h3><h3> 代表作之:《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h3><h3><b> </b></h3><h3><b> 独 有 宦 游 人,偏 惊 物 候 新。</b></h3><h3><b> 云 霞 出 海 曙,梅 柳 渡 江 春。</b></h3><h3><b> 淑 气 催 黄 鸟,晴 光 转 绿 苹。</b></h3><h3><b> 忽 闻 歌 古 调,归 思 欲 沾 巾。</b></h3><h3> </h3><h3>【简析】诗人是杜甫的祖父,诗写得好,杜甫引以为自豪。这首诗紧扣"物候"写早春所带来的自然变化,抒发"宦游人"的多愁善感,构思缜密,炼字炼句,对仗工整,可看出唐近体诗的五律已经基本定型。<br></h3> <h1><b>沈 佺 期</b></h1><h3> 字云卿,内黄人。第进士。长安中,官考功员外郎。佺期与宋之问作诗,音韵相和,约句准篇,号"沈宋体",鸣于时。</h3><h3> 代表作之:《 杂 诗 》</h3><h3><b> </b></h3><h3><b> 闻 道 黄 龙 戍,频 年 不 解 兵。</b></h3><h3><b> 可 怜 闺 里 月,长 在 汉 家 营。</b></h3><h3><b> 少 妇 今 春 意,良 人 昨 夜 情。</b></h3><h3><b> 谁 能 将 旗 鼓,一 为 取 龙 城。</b></h3><h3> </h3><h3>【注】黄龙:地名,在今辽宁开源市西北。龙城: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古时匈奴的祭天处。</h3><h3> </h3><h3>【简析】这首诗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少妇渴望远征的丈夫早日回家团聚的心情,想像丰富,声调优美,感情充沛。</h3> <h1><b>宋 子 问</b></h1><h3> 字延清,汾州人。</h3><h3> 代表作之:《 题大庚岭北驿 》</h3><h3><b> </b></h3><h3><b> 阳 月 南 飞 雁,传 闻 至 此 回。</b></h3><h3><b> 我 行 殊 未 已,何 日 复 归 来。</b></h3><h3><b> 江 静 潮 初 落,林 昏 瘴 不 开。</b></h3><h3><b> 明 朝 望 乡 处,应 见 陇 头 梅。</b></h3><h3> </h3><h3>【简析】这是诗人在被贬岭南途径大庚岭时所作。首句就用鸿雁飞到这里也要折回,极状了谪途的艰险和不如大雁还能转飞回去的痛苦心情,还写出自己虽苦而仍要安慰亲人,感情十分真实动人。</h3> <h1><b>王 湾</b></h1><h3> 洛阳人。先天中进士。开元初,为荥阳簿,后为洛阳尉。</h3><h3> 代表作之:《 次 北 固 山 下 》</h3><h3><b> </b></h3><h3><b> 客 路 青 山 外,行 舟 绿 水 前。</b></h3><h3><b> 潮 平 两 岸 阔,风 正 一 帆 悬。</b></h3><h3><b> 海 日 生 残 夜,江 春 入 旧 年。</b></h3><h3><b> 乡 书 何 处 达,归 雁 洛 阳 边。</b></h3><h3> </h3><h3>【简析】从海日东升,春意萌动,放舟于绿水之上,联想起"雁足传书"的故事,表达了淡淡的乡思愁绪。全诗和谐而优美。</h3> <h1><b>刘 长 卿</b></h1><h3> 字文房,河间人。开元末进士。至德中,官鄂岳观察使,左迁,后终随州刺史。诗至中唐渐秀渐平,前此渐厚,兀奡之气不存。文房五律工于铸意,巧不伤雅,犹有前辈体裁,当时目为五言长城,不虚也。</h3><h3> 代表作之:《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h3><h3><b> </b></h3><h3><b> 古 台 摇 落 后,秋 入 望 乡 心。</b></h3><h3><b> 野 寺 来 人 少,云 峰 隔 水 深。</b></h3><h3><b> 夕 阳 依 旧 垒,寒 磬 满 空 林。</b></h3><h3><b> 惆 怅 南 朝 事,长 江 独 自 今。</b></h3><h3> </h3><h3>【注】吴公台: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原为南朝沈之所筑的弩台,后陈将吴明彻重修。</h3><h3> </h3><h3>【简析】通篇没有历史的兴衰,诗中所见到的秋声、古台、野寺、夕阳、故垒、寒磬、空林不觉和诗人一样满怀惆怅,而独有长江水依然滚滚东流,把历史的烟云淘尽。诗的神韵,意在不言中。</h3> <h1><b>钱 起</b></h1><h3> 字仲文,吴兴人。天宝十年进士第一,以试《湘灵鼓瑟》诗得名。官秘书郎,历考功郎中。号"大历十才子",形于图画。钱、刘以下,句渐工,意渐巧,词渐秀,风会与前迥别。</h3><h3> 仲文五古仿佛右丞,而清秀弥甚。</h3><h3> 代表作之:《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h3><h3><b> </b></h3><h3><b> 泉 壑 带 茅 茨,云 霞 生 薜 帷。</b></h3><h3><b> 竹 怜 新 雨 后,山 爱 夕 阳 时。</b></h3><h3><b> 闲 鹭 栖 常 早,秋 花 落 更 迟。</b></h3><h3><b> 家 僮 扫 萝 径,昨 与 故 人 期。</b></h3><h3> </h3><h3>【简析】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将水、云、竹、山、鹭、花人格化了,写得极富感情。</h3> <h1><b>韩 翃</b></h1><h3> 字君平,南阳人。家居,一日,夜将半,有客叩扉而请曰:"旨除驾部郎中、知制诰。"翃曰:"误矣。"客曰:″朝𨑳制诰乏人,中书两进名不用。又请,曰:"与韩翃。"当日同姓名者,为江淮刺史。又具二人同进,御批与咏`春城无处不飞花′之韩翃。此君诗也。"翃始信。时建中初也。</h3><h3> 代表作之:《 寒 食 》</h3><h3><b> </b></h3><h3><b> 春 城 无 处 不 飞 花,寒 食 东 风 御 柳 斜。</b></h3><h3><b> 日 暮 汉 宫 传 蜡 烛,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b></h3><h3><br></h3><h3>【注】寒食:节令,清明前一二日。汉宫:此处以汉喻唐。"清明日取榆树之火以赐近臣。"</h3><h3><br></h3><h3>【简析】按时俗寒食不能举火,但王侯贵族之家有皇帝赐来的蜡烛,用很强烈的对比来飒刺统治阶层的特权,却含而不露,只写"传蜡烛"的事实。诗的起句非常形象和有概括力。</h3> <h1><b>刘 眘 虚</b></h1><h3> 字挺卿,江东人。官夏县令。深于经术,与贺知章、包融、张旭为"吴中四友"。</h3><h3> 代表作之:《 阙 题 》</h3><h3><b> </b></h3><h3><b> 道 由 白 云 尽,春 与 青 溪 长。</b></h3><h3><b> 时 有 落 花 至,远 随 流 水 香。</b></h3><h3><b> 闲 门 向 山 路,深 柳 读 书 堂。</b></h3><h3><b> 幽 映 每 白 日,清 辉 照 衣 裳。</b></h3><h3> </h3><h3>【简析】本诗原题已失。诗中情景,由远及近,物我皆忘。</h3> <h1><b>戴 叔 伦</b></h1><h3> 字幼公,金坛人。萧颖士弟子。封谯县男,迁容管经略使。所至德威兼著,治行称最。德中赋中和诗美之。幼公诗深得温柔敦厚之旨,于中唐诸家中最为正宗。晁公武一辈人,未能知也。</h3><h3> 代表作之:《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h3><h3><b> </b></h3><h3><b> 天 秋 月 又 满,城 阙 夜 千 重。</b></h3><h3><b> 还 作 江 南 会,翻 疑 梦 里 逢。</b></h3><h3><b> 风 枝 惊 暗 鹊,露 草 泣 寒 虫。</b></h3><h3><b> 羁 旅 长 堪 醉,相 留 畏 晓 钟。</b></h3><h3> </h3><h3> 【简析】同乡人能偶然得聚异乡,惊喜、兴奋和乡思交织在一起,只是相聚又会分离,最怕听到黎明的钟声。</h3> <h1><b>卢 纶</b></h1><h3> 字允言,河中蒲人。以荐授监察御史。帝有所作,辄命赓和。大历十才子中,仲文外,以韩、卢两家为最,其风韵胜也。</h3><h3> 代表作之:《 晚 次 鄂 州 》</h3><h3><b> </b></h3><h3><b> 云 开 远 见 汉 阳 城,犹 是 孤 帆 一 日 程。</b></h3><h3><b> 估 客 昼 眠 知 浪 静,舟 人 夜 语 觉 潮 生。</b></h3><h3><b> 三 湘 愁 鬓 逢 秋 色,万 里 归 心 对 月 明。</b></h3><h3><b> 旧 业 已 随 征 战 尽,更 堪 江 上 鼓 鼙 声。</b></h3><h3><br></h3><h3>【简析】这首诗写的是流离之情,行舟的情景写得生动细致,并对战乱不断发出无奈的感叹。</h3> <h1><b>李 益</b></h1><h3> 字君虞,姑臧人。成进士。宪宗召为集贤殿学士。复左迁,后终礼部尚书。君虞边塞诗最长,好事者画为屏障。</h3><h3> 代表作之:《 夜上受降城闻笛 》</h3><h3><b> </b></h3><h3><b> 回 乐 烽 前 沙 似 雪,受 降 城 外 月 如 霜。</b></h3><h3><b> 不 知 何 处 吹 芦 管,一 夜 征 人 尽 望 乡。</b></h3><h3><br></h3><h3>【注】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但此诗的受降城所在地说法不一。</h3><h3><br></h3><h3>【简析】霜月、芦笛、乡思,构成一幅思乡图,意境感人。</h3> <h1><b>司 空 曙</b></h1><h3> 字文明,广平人。第进士。贞元中,官水部郎中,历虞部。</h3><h3> 代表作之:《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h3><h3><b> </b></h3><h3><b> 故 人 江 海 别,几 度 隔 山 川。</b></h3><h3><b> 乍 见 翻 疑 梦,相 悲 各 问 年。</b></h3><h3><b> 孤 灯 寒 照 雨,深 竹 暗 浮 烟。</b></h3><h3><b> 更 有 明 朝 恨 ,离 杯 惜 共 传。</b></h3><h3> </h3><h3>【简析】故友重逢,觉得难以置信,疑在梦中。"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已成千古名句。</h3><h3><br></h3> <h1><b>刘 禹 锡</b></h1><h3>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他抱负远大,因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而屡遭贬斥。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h3><h3> 代表作之:《 乌 衣 巷 》</h3><h3><b> </b></h3><h3><b> 朱 雀 桥 边 野 草 花,乌 衣 巷 口 夕 阳 斜。</b></h3><h3><b> 旧 时 王 谢 堂 前 燕,飞 入 寻 常 百 姓 家。</b></h3><h3><br></h3><h3>【简析】东晋时的豪华宅第的衰落,昔日燕子飞进寻常百姓家,使人产生无穷的感慨。</h3> <h1><b>张 籍</b></h1><h3> 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曾任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故世称张水部、张司业。</h3><h3> 代表作之:《 没 蕃 故 人 》</h3><h3><b> </b></h3><h3><b> 前 年 戍 月 支,城 下 没 全 师。</b></h3><h3><b> 蕃 汉 断 消 息,死 生 长 别 离。</b></h3><h3><b> 无 人 收 废 帐,归 马 识 残 旗。</b></h3><h3><b> 欲 祭 疑 君 在,天 涯 哭 此 时。</b></h3><h3> </h3><h3>【注】月支:古西域氏族名,又称月氏。</h3><h3> </h3><h3>【简析】远征月支的部队已全师覆没,故人多半已经死了,但因为没有确讯便不能相信也不愿相信,怀着复杂的感情在天涯遥哭,比"祭奠″更心酸。</h3> <h1><b>杜 牧</b></h1><h3>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h3><h3> 代表作之:《 泊 秦 淮 》</h3><h3><b> </b></h3><h3><b> 烟 笼 寒 水 用 笼 沙,夜 泊 秦 淮 近 酒 家。</b></h3><h3><b> 商 女 不 知 亡 国 恨,隔 江 犹 唱 后 庭 花。</b></h3><h3><br></h3><h3>【简析】这首诗由于对历史沧桑、世事演变发出沉重的叹喟,思想深刻,被誉为唐人绝句中的精品。</h3> <h1><b>许 浑</b></h1><h3> 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性爱林泉,其诗多登高怀古之诈,因病退居润州城南丁卯庄。</h3><h3> 代表作之:《 早 秋 》</h3><h3><b> </b></h3><h3><b> 遥 夜 泛 清 瑟,西 风 生 翠 萝。</b></h3><h3><b> 残 萤 栖 玉 露,早 雁 拂 金 河。</b></h3><h3><b> 高 树 晓 还 密,远 山 晴 更 多。</b></h3><h3><b> 淮 南 一 叶 下,自 觉 洞 庭 波。</b></h3><h3> </h3><h3>【注】此句典出《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h3><h3> </h3><h3>【简析】写早秋的景色和感触,能自出新意。末句从屈原《九歌.湘夫人》中"娟娟兮秋风,洞庭兮未叶下"点化,与前句天衣无缝。</h3> <h1><b>温 庭 筠</b></h1><h3> 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属山西)人。</h3><h3> 代表作之:《 送 人 车 游 》</h3><h3><b> </b></h3><h3><b> 荒 戍 落 黄 叶,浩 然 离 故 关。</b></h3><h3><b> 高 风 汉 阳 渡,初 日 郢 门 山。</b></h3><h3><b> 江 上 几 人 在,天 涯 孤 棹 还。</b></h3><h3><b> 何 当 重 相 见,樽 酒 慰 离 颜。</b></h3><h3> </h3><h3> 【注】郢门山:在今湖北省江陵县。</h3><h3> </h3><h3> 【简析】这首送别诗的结句千年传诵,使离情更增色彩。</h3> <h1><b>马 戴</b></h1><h3> 字虞臣,《唐才子传》作华州(今陕西华县)人,会昌四年进士,官至太学博士。</h3><h3> 代表作之:《 灞 上 秋 居 》</h3><h3><b> </b></h3><h3><b> 灞 原 风 雨 定,晚 见 雁 行 频。</b></h3><h3><b> 落 叶 他 乡 树,寒 灯 独 夜 人。</b></h3><h3><b> 空 园 白 露 滴,孤 壁 野 僧 邻。</b></h3><h3><b> 寄 卧 郊 扉 久,何 年 致 此 身。</b></h3><h3> </h3><h3>【注】灞原:即灞上,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h3><h3> </h3><h3>【简析】这首诗的前六句创造了浓烈的客愁气氛,但结句太直露。</h3> <h1><b>张 乔 </b></h1><h3> 池州(今安徽贵池县)人。唐懿宗咸通进士。黄巢起义,他隐居九华山中。</h3><h3> 代表作之:《 书 边 事 》</h3><h3><b> </b></h3><h3><b> 调 角 断 清 秋,征 人 倚 戍 楼。</b></h3><h3><b> 春 风 对 青 冢,白 日 落 梁 州。</b></h3><h3><b> 大 漠 无 兵 阻,穷 边 有 客 游。</b></h3><h3><b> 蕃 情 似 此 水,长 愿 向 南 流。</b></h3><h3> </h3><h3>【注】梁州:即凉州,在今甘肃省内。</h3><h3> </h3><h3>【简析】写边塞的一片升平景象,与其他边塞诗迥异。</h3> <h1><b>崔 涂 </b>此图《除夜有怀》巴山道 中 意境图</h1><h3> 字礼山,《唐才子传》载其"家寄江南"。唐僖宗光启进士,壮年时客居巴蜀。</h3><h3> 代表作之:《 除 夜 有 怀 》</h3><h3><b> </b></h3><h3><b> 迢 递 三 巴 路,羁 危 万 里 身。</b></h3><h3><b> 乱 山 残 雪 夜,孤 独 异 乡 人。</b></h3><h3><b> 渐 与 骨 肉 远,转 于 僮 仆 亲。</b></h3><h3><b> 那 堪 正 飘 泊,明 日 岁 华 新。</b></h3><h3> </h3><h3>【简析】身在异乡又值除夕,羁危万里,乱山残雪,将这种苦情一层层推进。因为无法与亲人们一同迎接新年,和僮仆就分外亲切,为除夕增添了一些欢乐。</h3> <h1><b>杜 荀 鹤</b></h1><h3> 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h3><h3> 代表作之:《 青 宫 怨 》</h3><h3><b> </b></h3><h3><b> 早 被 婵 娟 误,欲 妆 临 镜 慵。</b></h3><h3><b> 承 恩 不 在 貌,教 妾 若 为 容。</b></h3><h3><b> 风 暖 鸟 声 碎,日 高 花 影 重。</b></h3><h3><b> 年 年 越 溪 女,相 忆 采 芙 蓉。</b></h3><h3> </h3><h3>【简析】这首诗传神地将"春"与"宫怨"密合无间地表现出来,不仅表达了宫女的怨和恨,也是诗人的自况。</h3> <h1><b>韦 庄</b></h1><h3> 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h3><h3> 代表作之:《 章 台 夜 思 》</h3><h3><b> </b></h3><h3><b> 清 瑟 怨 遥 夜,绕 弦 风 雨 哀。</b></h3><h3><b> 孤 灯 闻 楚 角,残 月 下 章 台。</b></h3><h3><b> 芳 草 已 云 暮,故 人 殊 未 来。</b></h3><h3><b> 乡 书 不 可 寄,秋 雁 又 南 回。</b></h3><h3> </h3><h3>【注】章台:即是楚灵王行宫的章华台。故址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南。</h3><h3> </h3><h3>【简析】写思乡念故之情,这首诗是十分深刻的,尤其是最后两句,将此情推向极致。</h3> <h1><b>僧 皎 然</b></h1><h3> 字清昼,俗姓谢,湖州(今浙江吴兴)人。</h3><h3> 代表作之:《 寻 陆 鸿 渐 不 遇 》</h3><h3><b> </b></h3><h3><b> 移 家 虽 带 郭,野 径 入 桑 麻。</b></h3><h3><b> 近 种 篱 边 菊,秋 来 未 著 花。</b></h3><h3><b> 扣 门 无 犬 吠,欲 去 问 西 家。</b></h3><h3><b> 报 道 山 中 去,归 来 每 日 斜。</b></h3><h3><br></h3><h3>【注】陆鸿渐:即茶圣陆羽。</h3><h3><br></h3><h3>【简析】看来这首诗写的是陆羽隐居之地的景,以及寻他不遇的过程,实际是咏人,将陆羽疏放不俗的生性刻画入微。全诗清空如话,别有隽味。</h3> <h1><b>崔 颢</b></h1><h3> 汴州人。开元中进士,官司勋员外郎。殷璠云:颢少年为诗,属情浮艳,晚节忽变常调,风骨凛然。太白过黄鹤楼,见司勋诗,遂不复赋。</h3><h3> 代表作之:《 黄 鹤 楼 》</h3><h3><b> 昔 人 已 乘 黄 鹤 去,此 地 空 余 黄 鹤 楼。</b></h3><h3><b> 黄 鹤 一 去 不 复 返,白 云 千 载 空 悠 悠。</b></h3><h3><b> 晴 川 历 历 汉 阳 树,芳 草 萋 萋 鹦 鹉 洲。</b></h3><h3><b> 日 暮 乡 关 行 处 是,烟 波 江 上 使 人 愁。</b></h3><h3>【简析】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h3><h3><b> 这首诗历来为人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b></h3> <h1><b>祖 咏</b></h1><h3> 洛阳人,开元十三年进士,张说在并州,引为驾部员外郎,咏试《终南望馀雪》诗,成四句而纳卷,主司问之,曰:"意尽"。</h3><h3> 代表作之:《 终 南 望 馀 雪 》</h3><h3><b> </b></h3><h3><b> 终 南 阴 岭 秀,积 雪 浮 云 端。</b></h3><h3><b> 林 表 明 霁 色,城 中 增 暮 寒。</b></h3><h3><br></h3><h3>【简析】通过山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自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使诗达到全新的境界。</h3> <h1><b>崔 曙</b></h1><h3> 宋州人。开元二十六年进士,以试明堂火珠诗得名。</h3><h3> 代表作之:《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h3><h3><b> </b></h3><h3><b> 汉 文 皇 帝 有 高 台,此 日 登 临 曙 色 开。</b></h3><h3><b> 三 晋 云 山 皆 北 向,二 陵 风 雨 自 东 来。</b></h3><h3><b> 关 门 令 尹 谁 能 识,河 上 仙 翁 去 不 回。</b></h3><h3><b> 且 欲 近 寻 彭 泽 宰,陶 然 共 醉 菊 花 怀。</b></h3><h3><br></h3><h3>【注】三晋:春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二陵:指殽山二陵,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北。令尹:老子西游至涵谷关,关令尹喜留他著《道德经》五千言,后随老子而去,不知所终。彭泽宰: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h3><h3><br></h3><h3>【简析】重九登高,诗人所登的是汉文帝的望仙台,诗又是赠给县令的,内容不能不受制约。但诗人有机地契合眼前所见的风景来抒发感情,对县令的揄扬含而不露,用陶渊明九月九日在宅边菊丛中逢王弘送酒来的典故,既切又工。</h3> <h1><b>皇 甫 冉</b></h1><h3> 字茂政,丹阳人。十岁能诗,张九龄呼为小友。天宝中进士第一,大历中累官右补阙。</h3><h3> 代表作之:《 春 思 》</h3><h3><b> </b></h3><h3><b> 莺 啼 燕 语 报 新 年,马 邑 龙 堆 路 几 千。</b></h3><h3><b> 家 住 层 城 邻 汉 苑,心 随 明 月 到 胡 天。</b></h3><h3><b> 机 中 锦 字 论 长 恨,楼 上 花 枝 笑 独 眠。</b></h3><h3><b> 为 问 元 戎 窦 车 骑,何 时 返 旆 勤 燕 然。</b></h3><h3><br></h3><h3>【注】马邑:今山西朔县;龙堆:在今新疆。诗中泛指征战之地。</h3><h3><br></h3><h3>【简析】这首诗充满思远之情和孤独凄清的感慨。</h3> <h1><b>元 稹</b></h1><h3> 字微之,唐河南河内(在今河南)人。十五岁擢明经,长庆二年拜相。工诗,与白居易友善,唱和甚多,为白居易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世称"元白",然其诗现实性不及白居易。</h3><h3> 代表作之:《 行 宫 》</h3><h3><b> </b></h3><h3><b> 寥 落 古 行 宫,宫 花 寂 寞 红。</b></h3><h3><b> 白 头 宫 女 在,闲 坐 说 玄 宗。</b></h3><h3><br></h3><h3>【简析】这首诗平实,但很有概括力,也很含蓄,并给人以想象的天地,历史沧桑之感尽在不言之中。</h3> <h1><b>薛 逢</b></h1><h3> 生卒年不详,字陶臣,蒲州(今山西永济)人。</h3><h3> 代表作之:《 宫 词 》</h3><h3><b> </b></h3><h3><b> 十 二 楼 中 尽 晓 妆,望 仙 楼 上 望 君 王。</b></h3><h3><b> 锁 衔 金 兽 连 环 冷,水 滴 铜 龙 昼 漏 长。</b></h3><h3><b> 云 髻 罢 梳 还 对 镜,罗 衣 欲 换 更 添 香。</b></h3><h3><b> 遥 窥 正 殿 帘 开 处,袍 袴 宫 人 扫 御 床。</b></h3><h3><br></h3><h3>【注】十二楼:指仙人所居,见前《同题仙游观》注。这里是泛指宫中许多华丽的宫殿。下句的望仙楼,唐武宗会昌五年建,也不是实指,意在说妃嫔盼望皇帝犹如望仙。铜龙:古代一种以滴水来计时的器皿。</h3><h3> </h3><h3>【简析】本诗没有正面去抒发宫人的痛苦,但无声的哀怨流露其间。</h3> <h1><b>秦 韬 玉</b></h1><h3> 生卒年不详,字仲明,京兆(今西安)人。</h3><h3> 代表作之:《 贫 女 》</h3><h3><b><br></b></h3><h3><b> 蓬 门 未 识 绮 罗 香,拟 托 良 媒 益 自 伤。</b></h3><h3><b> 谁 爱 风 流 高 格 调,共 怜 时 世 俭 梳 妆。</b></h3><h3><b> 敢 将 十 指 夸 针 巧,不 把 双 眉 画 斗 长。</b></h3><h3><b> 苦 恨 年 年 压 金 线,为 他 人 作 嫁 衣 裳。</b></h3><h3><br></h3><h3>【注】俭梳妆:此处"俭"作"险"解;俭梳妆意为奇形怪状的打扮。</h3><h3><br></h3><h3>【简析】诗人以贫女的口气自叹,实际上抒发诗人自己对世间趋时的庸俗、高尚反受冷落的感叹。结句"为他人作嫁衣裳"为后人广泛引用。</h3><h3><br></h3> <h1><b>裴 迪</b></h1><h3> 河东人。与王维隐辋川,有欹湖、鹿柴、竹里馆、宫槐陌等二十馀胜。</h3><h3> 代表作之:《 送 崔 九 》</h3><h3><b> </b></h3><h3><b> 归 山 深 浅 去,须 尽 丘 壑 美。</b></h3><h3><b> 莫 学 武 陵 人,暂 游 桃 源 里。</b></h3><h3> </h3><h3>【简析】奉劝朋友隐居就要真下决心,才有可能尽情地领略丘壑林泉之美,不要当走"终南捷径"的假隐士。立意独特新颖,但却难人所难。<br></h3><h3><br></h3><h3><br></h3><h3><br></h3> <h1><b>王 之 涣</b></h1><h3> 并州人。与兄之咸、之贲皆能诗。之涣与王昌龄、高适齐名。</h3><h3> 代表作之:《 登 鹳 雀 楼 》</h3><h3><b> </b></h3><h3><b> 白 日 依 山 尽,黄 河 入 海 流。</b></h3><h3><b> 欲 穷 千 里 目,更 上 一 层 楼。</b></h3><h3> </h3><h3>【注】该诗作者一作朱斌,题为《登楼》。</h3><h3> </h3><h3>【简析】鹳雀楼是唐代河中(今山西永济县)的名胜,楼高三层,可俯瞰黄河和中条山,今人眼界开阔,气象万千。诗人通过登楼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宏远的抱负和博大的胸襟,也表现了宇宙的无限。后两句出语自然,千古传诵,被人们看作是追求理想和崇高境界的氛征。</h3> <h1><b>李 端</b></h1><h3> 赵州人。大历五年进士,官杭州司马。</h3><h3> 代表作之:《 听 筝 》</h3><h3><b> </b></h3><h3><b> 鸣 筝 金 粟 柱,素 手 玉 房 前。</b></h3><h3><b> 欲 得 周 郎 顾,时 时 误 拂 弦。</b></h3><h3> </h3><h3> 【注】玉房:弹筝女子的住处。</h3><h3> </h3><h3>【简析】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便故意将弦拨错,弹筝女可爱形象跃然纸上。相传三国时的周瑜,二十四岁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他精通音乐,别人奏曲有误,他就回头一看,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此诗当然受到这个故事的启发。</h3> <h1><b>王 </b><b> 建 </b></h1><h3> 字仲初,颖川(今河南许昌市)人。</h3><h3> 代表作之:《 新 嫁 娘 》</h3><h3><b> </b></h3><h3><b> 三 日 入 厨 下,洗 手 作 羹 汤。</b></h3><h3><b> 未 谙 姑 食 性,先 遣 小 姑 尝。</b></h3><h3> </h3><h3> 【简析】生活中能感觉到的细节,经诗人再现于艺术中,便觉隽永有味。</h3><h3><b> </b></h3> <h1><b>权 德 舆</b></h1><h3> 字载之,略阳人。四岁能诗。第进士。德宗朝历官礼部侍郎,三典贡举。宪宗即位,以尚书同平章事。贞元、元和间,为缙绅羽仪。谥曰文。</h3><h3> 代表作之:《 玉 台 体 》</h3><h3><b> </b></h3><h3><b> 昨 夜 裙 带 解,今 朝 蟢 子 飞。</b></h3><h3><b> 铅 华 不 可 弃,莫 是 藁 砧 归。</b></h3><h3> </h3><h3>【注】蟢子:即长脚蜘蛛。藁砧:古称丈夫的隐语。</h3><h3> </h3><h3>【简析】玉台体,因南朝陈徐陵曾选古代的艳诗和言情诗编为《玉台新咏》而得名,本诗是仿作。这类诗,往往矫揉造作,但这首诗写得颇精致。</h3> <h1><b>张 祜</b></h1><h3> 字承吉,清洒(今属河北)人。</h3><h3> 代表作之:《 题 金 陵 渡 》</h3><h3><b><br></b></h3><h3><b> 金 陵 津 渡 小 山 楼,一 宿 行 人 自 可 愁。</b></h3><h3><b> 潮 落 夜 江 斜 月 里,两 三 星 火 是 瓜 州。</b></h3><h3><br></h3><h3>【注】金陵津渡:指今江苏镇江的西津渡。瓜州:在江苏省刊江县南。</h3><h3> </h3><h3>【简析】羁旅、山楼、斜月、夜潮,加上两三星火,极具萧瑟清冷的意味,充盈着无穷的愁绪。</h3><h3><b> </b></h3> <h1><b>贾 岛 </b></h1><h3> 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初为僧,法名无本。曾任长江主簿,世称贾长江。</h3><h3> 代表作之:《 寻 隐 者 不 遇 》</h3><h3><b> </b></h3><h3><b> 松 下 问 童 子,言 师 采 药 去。</b></h3><h3><b> 只 在 此 山 中,云 深 不 知 处。</b></h3><h3> </h3><h3> 【简析】这首诗极为空灵,且平白如话。</h3> <h1><b>李 频</b></h1><h3> 字德新,睦洲寿昌(今属浙江)人。</h3><h3> 代表作之:《 渡 汉 江 》</h3><h3><b> </b></h3><h3><b> 岭 外 音 书 绝,经 冬 复 立 春。</b></h3><h3><b> 近 乡 情 更 怯,不 敢 问 来 人。 </b></h3><h3> </h3><h3> 【简析】思乡心切,但近乡而不敢打听家中情况,深恐听到什么不幸的消息,衬出思念的情感更深。</h3> <h1><b>金 昌 绪</b></h1><h3> 余杭(今属浙江)人。</h3><h3> 代表作之:《 春 怨 》</h3><h3><b> </b></h3><h3><b> 打 起 黄 莺 儿,莫 教 枝 上 啼。</b></h3><h3><b> 啼 时 惊 妾 梦,不 得 到 辽 西。</b></h3><h3> </h3><h3>【简析】因为吵醒了和远戎的丈夫相会的好梦,而迁怒黄莺,思妇的深情表现得如此曲折、细腻和奇妙!</h3> <h1><b>西 鄙 人</b></h1><h3> 西鄙人,即西部边民。</h3><h3> 代表作之:《 哥 舒 歌 》</h3><h3><b> </b></h3><h3><b> 北 斗 七 星 高,哥 舒 夜 带 刀。</b></h3><h3><b> 至 今 窥 牧 马,不 敢 过 临 洮。</b></h3><h3> </h3><h3>【简析】这首民歌通过对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的歌颂,表达了各族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平朴自然,雄浑粗犷。</h3> <h1><b>贺 知 章</b></h1><h3> 字季真,越州永兴人。登进士。官太常博士。开元初,擢秘书监,迁礼部侍郎,兼集贤殿学士。天宝初,乞归,诏赐镜湖一曲,自号"四明狂客"。</h3><h3> 代表作之:《 回 乡 偶 书 》</h3><h3><b> </b></h3><h3><b> 少 小 离 家 老 大 回,乡 音 无 改 鬓 毛 衰。</b></h3><h3><b> 儿 童 相 见 不 相 识,笑 问 客 从 何 处 来。</b></h3><h3><br></h3><h3>【简析】本诗以白描的手法,将极平常的内容,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h3> <h1><b>张 旭</b></h1><h3> 字伯高,苏州人。善草书。</h3><h3> 代表作之:《 桃 花 溪 》</h3><h3><b> </b></h3><h3><b> 隐 隐 飞 桥 隔 野 烟,石 矶 西 畔 问 渔 船。</b></h3><h3><b> 桃 花 尽 日 随 流 水,洞 在 清 溪 何 处 边。</b></h3><h3><br></h3><h3>【简析】这首诗虽充满诗情画意,但对桃花源的存在提出怀疑,另开思路一条。</h3> <h1><b>王 翰</b></h1><h3> 开元时名人。杜少陵诗中所谓"王翰愿卜邻"者也。唐人七言断句,李沧溟推王昌龄"秦时明月"为压卷,王凤洲推王翰"葡萄美酒"为压卷。王渔洋谓: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无出此四章之右者矣。</h3><h3> 代表作之:《 凉 州 曲 》</h3><h3><b> </b></h3><h3><b> 葡 萄 美 酒 夜 光 杯,欲 饮 琵 琶 马 上 催。</b></h3><h3><b> 醉 卧 沙 场 君 莫 笑,古 来 征 战 几 人 回。</b></h3><h3><br></h3><h3>【简析】该诗表现了征战的残酷,又表现了征人视死如归的乐观旷达精神,使人觉得悲怆而又豪壮,是痛苦,也是自我解嘲。</h3> <h1><b>张 继</b></h1><h3> 字懿孙,襄州人。天宝末进士,大历末授祠部员外郎。</h3><h3> 代表作之:《 枫 桥 夜 泊 》</h3><h3><b> </b></h3><h3><b> 月 落 乌 啼 霜 满 天,江 枫 渔 火 对 愁 眠。</b></h3><h3><b> 姑 苏 城 外 寒 山 寺,夜 半 钟 声 到 客 船。</b></h3><h3><br></h3><h3>【注】枫桥: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部。姑苏是苏州的别称。</h3><h3><br></h3><h3>【简析】这首诗是一幅秋夜旅人泊舟图,时间、环境、心绪表现无遗,夜半古寺的钟声,将人引入悠远的意境。全诗含蓄、精炼、自然、耐人寻味。</h3> <h1><b>刘 方 平</b></h1><h3> 河南人。不乐士进,萧颖士称之。</h3><h3> 代表作之:《 月 夜 》</h3><h3><b> </b></h3><h3><b> 更 深 月 色 半 人 家,北 斗 阑 干 南 斗 斜。</b></h3><h3><b> 今 夜 偏 知 春 气 暖,虫 声 新 透 绿 窗 纱。</b></h3><h3><br></h3><h3>【简析】诗中月夜里春天的气息,是每一个人都感受和品味到的。</h3> <h1><b>柳 中 庸</b></h1><h3> 本名淡,以字行。京兆人。官洪府户曹。</h3><h3> 代表作之:《 征 人 怨 》</h3><h3><b> </b></h3><h3><b> 岁 岁 金 河 复 玉 关,朝 朝 马 策 与 刀 环。</b></h3><h3><b> 三 春 白 雪 归 青 冢,万 里 黄 河 绕 黑 山。</b></h3><h3><br></h3><h3>【注】金河:即黑河,源出内蒙古,注入黄河。黑山:在今内蒙古自活区。</h3><h3><br></h3><h3>【简析】黑山青冢,使人联想悲怨、凄凉。全诗工整铿锵,但也有拼凑的痕迹。</h3> <h1><b>顾 况</b></h1><h3> 字逋翁,海盐人。官著作郎。隐居茅山,自号"华阳真逸"。</h3><h3> 代表作之:《 宫 词 》</h3><h3><b><br></b></h3><h3><b> 玉 楼 天 半 起 笙 歌,风 送 宫 嫔 笑 语 和。</b></h3><h3><b> 月 殿 影 开 闻 夜 漏,水 精 帘 卷 近 秋 河。</b></h3><h3><br></h3><h3>【简析】写远处别人的笙歌欢笑,更对比出自己的孤独冷清,反映了被冷落的宫嫔的特殊心理。</h3> <h1><b>朱 庆 余</b></h1><h3> 字可久,越州(今浙江绍兴)人。</h3><h3> 代表作之:《 宫 中 词 》</h3><h3><b> 寂 寂 花 时 闭 院 门,美 人 相 并 立 琼 轩。</b></h3><h3><b> 含 情 欲 说 宫 中 事,鹦 鹉 前 头 不 敢 言。</b></h3><h3><br></h3><h3>【简析】有宫中秘事要互相倾述,却怕鹦鹉学舌,不敢说出来。在极有情趣中留给人们作种种想象去探索宫女们内心隐秘的天地和痛苦。</h3> <h1><b>郑 畋</b></h1><h3> 字台文,荥阳(今属河南)人。唐武宗会昌年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待郎,凤翔节度使等,后拜司空。</h3><h3> 代表作之:《 马 嵬 坡 》</h3><h3><b> </b></h3><h3><b> 玄 宗 回 马 杨 妃 死,云 雨 难 忘 日 月 新。</b></h3><h3><b> 终 是 圣 明 天 子 事,景 阳 宫 井 又 何 人。</b></h3><h3><br></h3><h3>【简析】在唐时将玄宗与陈后主对比,虽然歌颂了天子圣明,仍然是大胆的。艺术上裁剪得宜,有一定的感染力。</h3> <h1><b>韩 偓</b></h1><h3> 字致尧,小名冬郎,自号玉樵山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少即能诗,曾受其姨父李商隐夸赞。</h3><h3> 代表作之:《 已 凉 》</h3><h3><b> </b></h3><h3><b> 碧 阑 干 外 绣 帘 垂,猩 色 屏 风 画 折 枝。</b></h3><h3><b> 八 尺 龙 须 方 锦 褥,已 凉 天 气 未 寒 时。</b></h3><h3><br></h3><h3>【简析】本诗给人一种舒适温馨之感,不露情思,引人遐想最后一句特别精彩。</h3> <h1><b>陈 陶</b></h1><h3> 字嵩伯,剑浦(今福建南平市)人。举进士不第,遂漫游名山,自号"三教布衣″。后隐居洪州(今南昌)西山。</h3><h3> 代表作之:《 陇 西 行 》</h3><h3><b> </b></h3><h3><b> 誓 扫 匈 奴 不 顾 身,五 千 貂 锦 丧 胡 尘。</b></h3><h3><b> 可 怜 无 定 河 边 骨,犹 是 春 闺 梦 里 人。</b></h3><h3><br></h3><h3>【简析】这首诗是对战争所造成的不幸的控诉,人人读了都感到沉痛!</h3> <h1><b>张 泌</b></h1><h3> 字子澄,淮南人。仕南唐为句容县尉,官至中书舍人。</h3><h3> 代表作之:《 寄 人 》</h3><h3><b><br></b></h3><h3><b> 别 梦 依 依 到 谢 家,小 廊 回 合 曲 阑 斜。</b></h3><h3><b> 多 情 只 有 春 庭 月,犹 为 离 人 照 落 花。</b></h3><h3><br></h3><h3>【简析】人在一生中,常有一些感情上的经历,虽成过去,但经久不忘,抒发出来,常常托言梦幻。</h3> <h1><b>无 名 氏</b></h1><h3><b> !</b></h3><h3> 代表作之:《 杂 诗 》</h3><h3><b> </b></h3><h3><b> 近 寒 食 雨 草 萋 萋,著 麦 苗 风 柳 映 堤。</b></h3><h3><b> 等 是 有 家 归 未 得,杜 鹃 休 向 耳 边 啼。</b></h3><h3><br></h3><h3>【简析】节令转换,季节新来,但自己仍羁旅漂零,听杜鹃啼血,令人心惊。</h3> <h1><b>杜 秋 娘</b></h1><h3> 金陵人,十五岁嫁与唐宗室李锜为妾。后李锜谋叛被杀,她被籍入宫中,有宠于宪宗。穆宗即位后,命她作皇子傅母,后赐归故乡。</h3><h3> 代表作之:《 金 缕 衣 》</h3><h3><b><br></b></h3><h3><b> 劝 君 莫 惜 金 缕 衣,劝 君 惜 取 少 年 时。</b></h3><h3><b> 花 开 堪 折 直 须 折,莫 待 无 花 空 折 枝。</b></h3><h3><br></h3><h3>【简析】这首压卷之作并非艺术上最为上乘,然确也不让须眉,可诵可传。诗可理解为惜阴,亦可理解为及时行乐,但主题似为劝人及时进取,不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h3> <h1><b>谢 谢 : 欣赏.阅读</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