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江浙行(二)

蓝色封印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苏州园林</b></h1> <h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美在于园林。</h3> <h3>中学语文课本有一篇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里面提到苏州据说有一百多处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充分体现了古时江南文士们对精致生活的追求。我所知道的苏州园林仅限于拙政园和留园,因在苏州只停留不到一天的时间,所以当然选择名气更大的拙政园。</h3> <h3>拙政园与颐和园、避暑山庄、留园并称我国四大名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为御史王献臣被贬辞官还乡后建造。初建时二百余亩(现存78亩),历时16年建成,为我国私家园林之最。当时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曾参与设计建造,并为园内三十一景绘图题诗。</h3> <h3>建成后两年王献臣病逝,不久,其子一夜豪赌,将园子输与他人。据说,王献臣当年建园时年仅40岁。据我所知,明朝官员的俸禄普遍不高,40岁就能置下这么大的产业,这官做的还真是……</h3> <h3>苏州园林以曲为美,避免雷同,拙政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拙政园中部有近六亩的水塘,“稍加浚治,环以林木”。中花园的亭台楼榭、草木花卉均以水塘为中心布局,也是拙政园的主景区。</h3> <h3>园内建筑依地势而建,没有一座相同,各具特色又相互呼应,极具巧思。为避免雷同,就连园内所有镂空的花窗都设计成不同的花纹。道路的修建也别具匠心,首先,每条路铺设的花纹也绝不相同;其次,没有一条路是笔直的,总是曲折盘旋,间以花木掩映,让游人时刻有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感觉,以增加景致的纵深感,给人在视觉和心理上造成空间放大的错觉。</h3> <h3>说到扩展空间感,拙政园还有另外两种方式:一是利用镜子,在厅堂的墙壁上安装整面的镜子,让人在视觉上感觉空间扩展了一倍;二是“藏”,将园子的边界藏在园外的建筑上,给人造成园子没有边界的错觉,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h3> <h3>拙政园还有一绝,就是“借景”。苏州有一座报恩寺塔,相传是三国时孙权为感母恩而建。据说古时除了帝王及寺庙,即便是官宦巨贾家中也不允许建塔,而拙政园却成功地把一公里外的报恩寺塔“借”到了园子里。设计者在荷塘尽头用花木遮掩院墙,正对塔的方向造成一片开阔带,消除了院子的边界感,塔就被“借”到了园子里,而园子在视觉上也无形中被“扩展”到了一公里之外,的确是精妙绝伦。</h3> <h3>这是园子里唯一一扇能看到报恩寺塔的花窗。</h3> <h3>拙政园的建筑也是独具匠心,选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介绍一下。</h3> <h3>“香洲”,位于花园的中部的池塘边,集亭、台、楼、阁、榭为一体的舫形建筑,船头是台,前舱是亭,中舱为榭,船尾是阁,阁上起楼,线条柔和起伏,比例大小得当,是拙政园标志性的建筑之一。</h3> <h3>香洲,取自《楚辞》“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用以喻指主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情操(对此我表示怀疑)。</h3> <h3>留听阁,四周开窗,阁前置平台,是赏秋荷听雨的绝佳处。阁名取自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h3> <h3>留听阁门楣据说是由一千五百年的独板银杏木雕刻而成,完美糅合了岁寒三友和喜上眉(梅)梢两种图案,是拙政园的镇园之宝。</h3> <h3>见山楼,三面环水,两侧傍山,底层被称作“藕香榭”,上层为见山楼,原名隐梦楼,相传此楼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办公之所,因觉此楼名过于消极故改为见山楼,取自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h3> <h3>这也是拙政园标志性景观之一,经常出现在风景画中,好像连十字绣也有这个图案。</h3> <h3>笠亭,俗称“官帽亭”,因其顶盖酷似斗笠又似清朝的官帽而得名。</h3> <h3>与谁同坐轩,拙政园重要景点之一,依水而建,环境幽雅,最大的特点是整个轩从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到轩顶、灯罩、墙上匾额、鹅颈椅、半栏均成扇面状,小巧精雅,别具一格,故又称作“扇亭”。</h3> <h3>轩名取自苏轼的《点绛唇》词:“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主人隐去词的原意,表达其清高脱俗的气度,只有清风明月方能与我同坐。</h3> <h3>从这个角度看过去,笠亭顶盖就变成了扇亭的扇柄,二者组成一把完整的扇子,相互呼应,构思精巧。</h3> <h3>天泉亭,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回廊,庄重质朴,围柱间有坐槛。</h3> <h3>亭子之所以取“天泉”这个名字,是因为亭内有口古井,相传为元代大宏寺遗物。此井终年不涸,水质甘甜,因而被称为“天泉”。</h3> <h3>拙政园景观当然远不止这些,可谓一步一景,春夏秋冬四季皆宜,限于篇幅,无法一一介绍,只有亲身游历,方能真正领略到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