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ed2308"> 第一次去崂山做了回神仙</font></h1> <h1> 第一次去崂山是1997年的暑假,学校要组织老师们到西安旅游。我跟当时的校长说:西安现在的温度高达40℃,老师们要是有人中暑怎么办?她说:那你说去哪儿好呢?我说当然是海滨城市啦。青岛,秦皇岛都好啊。就这样学校决定去青岛。还可以带孩子去这是我最高兴的。当然孩子的旅游钱学校是不给出的只管老师的。我在50多个老师里第一个报上名,第一个把钱交上,八月一日我们就出发了。</h1><h1> 那时的旅游不黑,大概还没学会怎么样就能賺游客更多的钱,所以旅行社也把崂山这样的门票贵的景点作为行程。现在旅行社带团到青岛,把游客带到海水浴场游吧,带到五四广场和奥帆中心看吧,带到栈桥拍照片吧,一个要门票的地方也没有。有要门票的是赶上七月下旬到八月下旬青岛的啤酒节,游客另外掏钱,就是晚上花80元钱参加啤酒节。游客照样高兴,喝啤酒,吃蛤蜊(青岛人叫嘎啦,才13元两斤,海鲜里最便宜最受欢迎的。)大海里游泳,都享受了。其实崂山才是最应该去的地方。</h1><h1> 我早就想到崂山看看海上仙境、仙山。想看看蒲松龄写聊斋的地方什么样。汽车一路行驶,左边是青山,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怪石嶙峋。右边是碧海蓝天,海面推出层层雪白的浪花,美极了。<br></h1><h1> 崂山没有多高,爬崂山并没有多累,可是胖子要爬崂山还是有点儿吃力,于是就有了一种职业——抬轿子。或者两个人抬,或者四个人抬,里面坐着大胖子,面无表情地看着外面美丽的风景。轿子里的人只能往左右看,也不方便回头看,不像我们爬到半截可以回头俯瞰山下的大海,吹吹海风舒服,惬意!</h1><h1> 一会儿就到了太清宫,我一看,太清宫人多得像赶大集似的。人们簇拥着往前走。一个大大的香炉里香火正旺,青烟缭绕,炉前挤满了拍照片的人。我带的相机是要对光圈和距离的。虽然女儿一岁时家里就买了这个相机,因为那时胶卷太贵,柯达胶卷是18元一卷。老公怕我操作不了浪费胶卷,他每次上胶卷都是把手放在被子里黑暗中操作。这样一卷胶卷能拍38张或者39张照片,我也就不敢动相机,这次带女儿旅游必须要我使用相机,女儿好容易抢着站在那里,我这边还在对光圈。我看别的老师带的是傻瓜相机,关键时候充分显示了傻瓜相机的优势。我赶紧让拿傻瓜相机的老师帮忙给我俩拍照片。现在想起来真傻,一个香炉有什么拍的。而且傻的不是我一个人,大家都傻。</h1><h1> 等大家都在香炉那拍完照片,导游开始带我们参观每一个庙宇,重点讲的当然是写聊斋的蒲松龄穿墙的故事。团队太多,把蒲松龄写聊斋的小院子挤的水泄不通。每一个导游都发挥自己的表达才能,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我一会儿听这个团队的导游说,一会儿又听那个队的导游讲。现在想起来那时的导游多负责任啊!多专业也多么敬业啊!</h1><h1> 游完太清宫要爬崂山的高峰,我们顺着台阶向山上走,边走边呼吸着崂山清新的空气,看着美丽的风景,那些抬轿子的快速地从我们身边走过,听到轿子随着山民的脚步有节奏的嘎吱嘎吱声音,抬轿子成为崂山一道独特的风景。</h1><h1> 无限风光在险峰,登上崂山山顶,一眼望去在崇山峻岭间一片烟波浩瀚的景象,云雾在山头缭绕、聚积、簇拥,渐渐成了壮观的云海。这是我见过的最气势磅礴的雾,很厚,很浓,似云团,似汹涌澎湃的波涛在山间流动。风吹来把我穿的白色的裙子飘起来了,我感觉好像要腾云驾雾飞起来。我问自己是在天宫里吗?这不是天宫里的景象吗?此时此刻我就是天宫里的神仙,我努力地吸着夹杂着松树清香的空气,尽情享受天宫一样的的景色。这时导游说:今天不凑巧,没有赶上晴天,要是晴天的话,就可以看到山下的大海。我说:不!这才是仙山!这才是人间仙境!</h1><h1> 开学第一天班主任语文老师布置日记肯定是暑假里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女儿记录了爬崂山的经过、感想,老师在班里读了日记与全班同学分享。又在家长会上表扬了女儿的日记最好。我心里想:其实就是玩的最好。</h1><h3><br></h3><h3></h3> <h1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ff8a00"> 二游崂山,游了个稀里糊涂。</font></h1><h1> 第二次去崂山是去年六月,老伴这几年生病没有来青岛,这次来青岛女儿女婿安排去崂山旅游,我想崂山那么美,值得再去一次,于是女婿开车出发了。</h1><h1> 到了崂山客服中心停下来买票,看了看门票130元,和仰口捆绑。我们60岁以上老人不花门票,只是40元交通费。这个也合理,我们经过验票坐上写着海上仙山的旅游大巴向崂山驶去。</h1><h1> 汽车沿着新修好的宽阔又平坦的公路向崂山驶入,好一会儿汽车停下来,我们下车后,有不少身着白衬衣黑裤子的工作人员,大家都在问怎么走,得到的答复是:这票是和仰口捆绑,你们今天只能游崂山,明天再去仰口,大家问:去仰口怎么走呢?工作人员说:你要住在这里,明天有车去仰口,如果不住的话,去仰口自己找车。我问:自己怎么去仰口呢?他们说在市里坐公交去。现在你们游崂山吧,先坐缆车吧。我心里想:从来没听说也没有见到崂山景点里有旅馆呀?要是住的话住哪里呢?别管那么多了,还是先游太清宫再说吧。</h1><h1> 到了太清宫,还要买门票,滚动的电子大红字幕显示:每一位27元,65岁以上免门票,60到64岁半票。这时一个团队过来,导游对他的团队说:70岁以上免门票,65岁半票。这时他们队里的一个人大声说:那上面不是写着65岁免票吗?导游说:我这里就是70岁才免门票。唉!这不是和山西的旅行社一样吗?不!还是比山西的旅行社强些,起码70岁免门票了,在山西要是跟团的话的话,70岁也要门票的。最少也要一半的门票。等女儿女婿买了门票我们进了太清宫。</h1><h1> 太清宫还是当年的太清宫,红色的庙宇依旧,百年古树依旧,大大的香炉依旧,但是没有青烟缭绕,更没有人拍照。游客不多,穿白色的衣服挂着导游胸牌的人随处可见,不厌其烦地招揽生意。游客都不要导游,自己随便走走看看。偶尔有团队带着导游在给大家讲解。导游讲解过程面无表情,照着导游词背,干干巴巴的,不生动有趣。我特地到蒲松龄写聊斋的那个小院子里看看,竟然一个人都没有,导游不带游客进去,游客也找不到这个不起眼的却有着美丽的传说故事的小院子。</h1><h1> 每一个庙宇里都有道士在搞抽签解签算命。女儿花10元钱抽签,说是抽着玩。抽签后立刻就有另外的道士过来说:要解签吗?这边来,40元钱。一个道士坐在电脑前给人们解签。我念了念签上的话语,对女儿说:这还用他解释吗?顾名思义就明白。让他说肯定说不好,再出钱他给你破破。这是算命人的把戏。</h1><h1> 这让我想起我们太谷一个算命的。他又矮又敦实,眼睛有些斜,我总叫他斜眼眼。西苑路两边是热闹的早市,一群群老太太买菜,他见人就给算命,谁家祖上是做什么的,家里兄弟姐妹有几个,哪个兄弟姐妹做什么工作等等,尤其喜欢是算在哪出生的,儿时怎么样的生活状况。都说的对,那些老太太佩服得五体投地,说是太准了。的确挺准的。有一次我和一个老师站在那里,他对着那个漂亮的年轻老师说:你是农村变城市,平房变楼房。是的,这个老师的妈妈是农村妇女主任,嫁到753,生下孩子都跟母亲的农村户口,孩子们挺有出息都自己考出来,一个是太原的医生,一个晋中公安局,一个县城老师。这些年又都住着较之豪华的楼房。还有一次我和同院子里大妈拎着菜站在那里,他过来就说那个大妈农村变城市,平房变楼房。那个大妈出于好奇,就问:你看看她呢?(是说给我也看看)斜眼眼看了看我,说:她是楼房变平房,再变楼房。我很惊讶,我自己都忘记我小时候在哈尔滨住的是楼房了。由于他算得准,人们都找他算,于是他就在那条街安了铁房子,里面放上桌子,椅子。相当于店铺。我也好奇好事,进去看看,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姑娘正在算命,这个斜眼眼拿上一本发黄很旧的书,边用手指着上面的字边说着不吉利的话,说你看这命多不好呀。我把书拿过来看了看,我边看边读边解释,我说:这上面的话多吉利呀!这个斜眼眼脸色变了,气愤地看着我,我说:我是从字面意思说的,你是从算命上说的,还是你说的对。算是给斜眼眼个台阶下吧。这个姑娘好像明白了,就说我有点儿事,改天我来找你咱们再说。就这样这个斜眼眼没有挣到姑娘的钱。要不是我在搞破坏,斜眼眼肯定会对姑娘说,这么不好的运气我给你破破就好了,会要姑娘几百元到1000元不等的钱。所以算命先生说的要给你破破那就是要钱。以上关于斜眼眼的插叙是为了告诉大家旅游进庙宇不要让他们算命,更不要花钱给你破一破。</h1><h1> 还是要说的是崂山太清宫。我们 从太清宫出来我站在高处向周围转了一圈,努力寻找20年前的崂山。找不到当年爬山的台阶,看不到当年的影子。随处看到的穿白色衣服的工作人员,他们说要到崂山顶上必须要乘缆车,爬不上去的,要两三个小时才能上去。乘缆车每一位80元。我们算了算时间,第二天女儿女婿上班,没有时间带我们去仰口,女婿说:这票是和仰口捆绑的,咱们去仰口吧。于是我们乘旅游大巴回到客服中心。开上自己的车向仰口驶入。</h1><h1> 经过一个多小时行程,终于到达仰口,停下车,我们找到仰口出入口,看到仰口门票是90元,我们在崂山买了票就不用再买了。经过验票进了仰口,工作人员说:上山下山的缆车共60元,单程票是30元。我们买了缆车票上山。</h1><h1> 坐上缆车才知道好落后的缆车呀!还是过去那种人在外面挺让人心惊胆战的缆车,女婿恐高不敢坐,我们三个人乘两个缆车上山了,女婿徒步登山。我坐在缆车往下看,那么低,有的地方离地面也就三四米,高点儿地方也就十米这样的,下面是裸露的大石头,好像原来是一条从山顶向山下流水的河道。现在竟然一滴水都没有,两边的树木也没有精神,这是什么旅游景点?90元门票?缆车把我们送到半截,还要自己向上爬一段,我边往上爬边向下山的人打听上面有什么,得到的答复是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洞。</h1><h1> 终于到了洞口了,有不少人在洞口犹豫要不要爬,有些人爬进去了,听说爬过这个洞就不能再爬回来,要出了洞从另一条路下山。我看着洞黑黑的,挺吓人的,就没进洞,拍下洞口的图片,回来看看图片怎么那么可怕,像是关押革命者的地方,就删掉了。女婿也徒步爬上来了,我们一同走下山,这仰口游的?</h1><h1> 女婿开车到黄海酒店吃饭,女儿有这个酒店的卡,卡里还有几百元钱,说都花了吧,就不用保存这张卡了,谁知道一个服务员说卡不能花了,必须要再交钱,女儿让她打电话和头头沟通,头头批准卡里的钱能用,于是就把卡里的钱都用了吃了一顿饭。</h1><h1> 二游崂山就是这样的,稀里糊涂的,什么都没弄明白。</h1><h1> 前段时间朋友从太谷来青岛,这两个朋友可不是一般的朋友,是对我和老伴有恩的,这几年老伴生病焦虑,都是这两个朋友带他出去玩,散心,调理心态。高丽开车把太谷能游的地方都游遍了,小玲是陪同我们坐火车去远些的地方游玩。就连小玲办公室的朋友都陪我们。有一次小玲在办公室说:张老师的老伴想去榆次老城玩,她的朋友就说,我知道路线,我带你们去,我的新房子就在榆次老城不远,于是我们周六就乘火车到榆次。她又让老公在家给我们做饭,她带我们游榆次老城。游完榆次老城在她朋友家吃饭,不光是小玲这样辛苦陪伴我,就连她的朋友也要陪伴我们,这是怎么样的恩情啊!这次小玲和高丽来到青岛也不是为了玩,她们都来过青岛,这次来我这里也是老伴来到青岛后想家,总想回太谷,她们来再陪伴我们几天。这样的关系,这样的情谊,她们来了我一定要招待好,陪伴好。女儿懂事孝敬父母,知道这几年小玲高丽为我们做了不少事情,女儿请她们在万象城吃海鲜,吃各种鱼肉饺子,又给制定了旅游线路,其中有崂山。这崂山我真的没弄明白,再百度吧,她们查的结果是:崂山有四个景点,仰口,太清,北九水,巨峰。我说:怎么又多出来了两个景点呀?唉!这个崂山把人弄得稀里糊涂的,仰口还没整明白又多了巨峰和北九水。如果她们要是想去崂山,我必须要陪同,别说崂山,就是刀山我也要一同去。大家商量了一个晚上,决定不去崂山了。有机会来了再去崂山,这次去烟台蓬莱和威海。</h1> <h1><font color="#ff8a00"> 三游崂山弄明白了崂山仰口</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老公的侄子一家三口来青岛了看看二叔在青岛过得好吗,这个侄子侄媳妇对我们太好了,老伴这几年焦虑犯了心麻烦,只要是吃了王诲庄一个赤脚医生的中药就好了。药很便宜,三付药100元,我拿着这个赤脚医生开的处方到城里买的话需要200多元。同样的药在他那里就便宜。王诲庄村离太谷城20里路,每次都是侄子开车带老伴到王诲村看病。这个赤脚医生长得瘦小,精干,干练,尤其黑黑浓浓的眉毛下那一双炯炯有神充满智慧的眼睛。一看就是一副精明样。他没有上过大学,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县医院跟着老中医学习,回到村里自己摸索着行医。中医、西医、内科、外科、针灸,推拿,打针输液、包扎等等,他能拳打脚踢一把抓,很有名气,就诊的有晋中市里的,大同地区的等等都是慕名而来。诊所就在他家院子里,环境特差,又脏又狭小,包药的纸更不讲究,什么药品说明书啦,广告宣传单了都是他包药的材料,奇怪的是城里来就诊的不嫌弃。我看他给牙疼的配药,一元钱一包,里面有六、七、八种西药,有的药需要半片,他就用大黑剪刀咔嚓咔嚓地剪。配药过程是保密的。不让看是什么药,说是他摸索的偏方。说来奇怪,他的儿子高高大大的,粗粗壮壮的,动作笨拙,在诊所里做抓药,包药等工作,我看他慢腾腾地动作替他着急想帮忙。还没有快70岁的爸爸利索。</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由于我老伴很是信任这个赤脚医生。侄子不管多忙都要带他二叔去看病。侄子要从753十五里路来接我们,再从我家到王诲庄20多里,再把我们送回来,很辛苦还要请假。</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侄子家三口来青岛,我们特别高兴,女儿当天在万象城请他们海鲜以感谢她哥哥嫂嫂对我们的照顾。</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侄子的旅游计划也有崂山,虽然我们去过崂山,对崂山印象不好,可是侄子要去崂山,我们能不陪吗?别说是崂山,就是刀山火山也要陪的。于是从我家坐362路公交车,始发站的第二站开封路到石老人终点站下车,共33站地。又倒104或者304都行。这两路线公交车是有人售票,价格贵。卖票的手里拿着比最早的大哥大小些的售票机,还问去哪里,远些的还要多收钱。在市里投币一元钱,持公交卡都是八毛钱,倒车两个小时内不用花钱。因为接近崂山景点了,这104路304路车好像不是青岛一样,价格贵,倒车要花钱。没有公交卡的也不能投币,用钱买票的还是过去的纸的票。唉!同是在青岛的蓝天下,怎么差距这么大呢?沿途经过我前些年买的小产权房子,那里空气清新,新修好的马路宽阔,两旁树木葱茏,环境美,我好喜欢,就是离市里远,买东西不方便,出行票价还贵,离女儿也太远。不得不在市里重新花几百万买商品房。</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我们到了崂山客服中心买票,和去年不同的是又多了一个巨峰北九水售票口。去年只有一个太清仰口,问了问,太清和仰口景点130元,另一个是北九水和巨峰的景点120元,说是太清仰口是大巴环绕海边走所以贵10元。于是我们买了太清仰口的票。坐上崂山景点的大巴,车上好冷,先把头包好别受风。汽车一路前行,中途有一个什么庙宇好像新修的,司机停下车来问有没有人下车,没有人下车,倒是有几个穿白色的衣服的服务人员要上车。司机说只有一个座位,只能上一个人。一个30多岁的女生上了车。车快到太清宫停下来,大家都下车,穿白色衣服的人告诉我们:你们先游太清宫,然后再乘缆车到崂山顶上。我们问:还有仰口怎么去,她说:你们先去太清宫吧。我们走到太清宫大门口,一个游人也没有,门外有不少穿白色衣服的人在一把很大的太阳伞下坐着。</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侄媳妇一看太清宫,说是我不进去了,这庙宇有什么好进的,山西的庙宇到处都是,跑到青岛来看庙宇,庙宇嘛,都一样的。别说,侄媳妇说的对极了,和我想的一样。于是我们坐在那里吃东西,准备再乘缆车上崂山。</font></h1><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1> 这是 太清宫大门前的标志性大石头,什么时候修建的不知道,20年前没有这块石头。侄子媳妇留影。</h1> <h1> 休息后我们乘缆车上山,每一个人80元,四个人320元,这么贵的缆车才把我们送到半山腰,下了缆车我看了看,只有一条通向山顶的石头台阶,什么景色也没有,抬头向上看,还有一半的路才能到山顶,要是不往上爬,这缆车是白坐了,80元是白花了。那就向上爬吧。我边爬山边看周围的景色,我有一种错觉,总觉得我是在山西永济的神潭大峡谷。又像是在游山西的石膏山,仔细看看,这崂山怎么能比得上神潭大峡谷和石膏山的景色美呢。我们山西晋中的石膏山树木葱绿,每一座山的山顶上和半山腰的红色庙宇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美极了。永济的神潭大峡谷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可以发挥你的想像力去描绘它,形容它,还有古代诗人的题词。这崂山上的树木无精打采的,唉!哪里像是爬海上仙山,仙境呢。</h1><h1> 我们沿着台阶向上爬,偶尔有下山的人从我身边经过,向他们打听山顶上有什么?有的说我们也没有爬上去,有的说:山顶上有一个小庙。既然来了,不到崂山顶上不死心,上去看看吧。</h1><h1> </h1><h3></h3> <h1> 快到山顶了,看到一个山下的老渔民,他在崂山上支起炉子,用一口锅在炒茶叶卖。旁边放一把水壶,一个暖瓶,几个一次性杯子让游客品尝茶叶。我们坐下来喝茶,聊天。这个渔民很健谈,讲他年轻时打鱼的故事,现在老了不能出海打鱼,于是在山顶上卖茶叶。我看了看他那简陋的设备,问他每天要把这些东西拿回去吗?他说就放在这里,没有人拿的,这倒也是,游客拿回去旧水壶干嘛呢?我问:你每天要来山上那么远多辛苦啊?他说我家就在山下的垭口村很近的。垭口?好像听穿白色衣服的人说了句垭口,对了!乘缆车前导游说往左边是缆车,往右边走是垭口。我往右看了看,什么都没有啊,可是没有见到有村子啊?那里也没有住户啊?唉!谜!搞不懂了。</h1><h1> 喝了茶感觉不好喝不想买,侄子说:给他五块钱吧,咱们喝了人家的茶了。侄媳妇给他钱表示谢意。他也很高兴收下了钱。我们一行人出发,向山顶爬。</h1><h3></h3> <h3>这是坐着喝茶,我拍下炉子小桌子图片,太简陋了,回家删掉了,后悔删掉了。</h3> <h1> 我们继续向上爬,到了一个山头,发现一个岔道口,我走过去看看,是一条下山的路,从山下慢慢走上来两个人,一个穿着红色碎花连衣裙,打着伞,打扮得很古典。一个穿白色衣服黑色阔腿裤,很现代。这两个人是古典与现代的碰撞。穿红色连衣裙的女孩儿告诉我们,她俩是从山下走上来的。我看着她那白皙文静的脸穿着长长的裙子打着花伞,怎么也不会想到从山下一直走上来的。由于裙子太长,上台阶时她一手打伞,一手还要把裙子向上拽着。她俩向上走,我看着远去的背影才想起来应该拍照片,于是就拍下背影的图片。</h1> <h1> 这是两个女孩的背影图片</h1> <h1>我们休息,也在这条路拍下几张照片</h1> <h1> 看到绿树挺好的,赶紧拍下来。</h1><h3></h3> <h3>这是在崂山看到的比较漂亮的树木</h3> <h1> 终于爬到山顶上了,看到了小庙,要门票八元,65岁免票,侄子媳妇肯定不进庙里,我和老伴进去看看。一个道士无精打采地站在那里,我拿着身份证他也不看,倒也是啊,我满脸皱纹就是身份证明。</h1><h1> 进了庙里,映入眼帘的就是人们许愿的红布条,太醒目了。庙宇特别小,门是锁住的。窗户外看看里面什么都没有,</h1><h3></h3> <h3>小院子里一棵百年银杏树</h3> <h3>这是庙里标志性石头。</h3> <h1> 从庙宇出来,到了崂山观海,站在这个大石头上向山下看,好像看到的是蓝天下的海,我们拍照片留念。其实前面都拦着的,根本没有看到海。</h1><h3></h3> <h1> 既然来了,也胜利到达崂山顶上了,我也拍下来这张照片,</h1><h3></h3> <h1> 老伴对拍照不感兴趣,他又在看卖东西的,他也不买,就是看看,看他喜欢的和电有关的,哪怕是电池也算。</h1><h3></h3> <h3>又乘缆车下山啦</h3> <h1> 又回到我们下车的地方已经三点了,穿白色衣服的问:你们游太清宫了?乘缆车了上山了?我们说都游完了。她说:向右200米,有一个垭口的公交车站,你们坐公交去仰口吧。一听这话气死我了。原来走200米坐上十几站公交就能到仰口。我们向右走200米,到了一个开阔地,我站在那里往下一看,啊!啊?啊!这下面就隐藏着一个村子,这个村子叫垭口村。卖茶叶的老渔民说的垭口他的家。我想:去年导游说住在崂山明天有车送你们去仰口。如果你们不住崂山自己找车去仰口,害的我们自己开车去的仰口。原来去年导游是让我们在垭口村住,这不是给垭口村招揽生意吗?唉!!!</h1><h1> 我们坐上开往仰口的618公交车,这是市内公交车,可以用我的老年卡,侄子媳妇可以投币1元。一切都和市里一样的。沿途的风景挺美,一个又一个村子左靠崂山山脉,右边是大海。每到一个村子就是一站地。这些村子靠路边都开的农家乐。经过十几站就到了仰口。</h1><h3></h3> <h1> 来到仰口海边,侄子侄媳妇说:这海真美啊!来到这里就不用去长岛了。两天前他们到威海、烟台、长岛玩了三天,住在长岛,当地渔民承包了旅游,吃住条件太差,去长岛就是因为长岛的海水好。今天来到仰口才发现,仰口的水比长岛好。</h1><h3></h3> <h1>天蓝蓝,水蓝蓝,天水一色。</h1> <h1>侄子侄媳妇表演了泰坦尼克号,时间不允许了,我们要赶回崂山乘大巴回客服中心要是晚了,还真的要住在垭口村了,第二天就是中秋节了,必须要往家赶。我们赶紧找回崂山的618公交车站点。这时,老伴辨认出来了,他说:这不是去年我们来仰口的售票处吗?咱们从这里乘缆车上山的。我看看看,就是!!!我又跑过去看看,确认了,也找到去年我们停车的地方。唉!!!气死我了。那些导游啊,黑黑黑!!!</h1><h3><br></h3> <h1>我们乘618公交车又回到崂山,</h1> <h3>拍照片留念,就在老伴站着的位置上向右几步的山底下就是垭口村。</h3> <h1> 回到崂山客服中心,一天的崂山游玩结束了,最大的收获就是解开崂山仰口之谜。巨峰和北九水这条路线等去了就知道。弄懂。</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