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再漂意大利。来到维罗纳古城。 <p>维罗纳古城位于意大利北部阿迪杰河畔。位于阿尔卑斯山南麓,东距威尼斯114公里,是葡萄酒、水果和大理石的集散地,人口约26万。维罗纳拥有悠久的历史,旖旎的风光和美丽的传说。在古代,这里是罗马的殖民地,有许多罗马史迹,包括公元1世纪的阿雷纳圆形大剧场,50多座不同时代与风格的教堂、24座王公贵族的宫殿、3座哥特式大钟楼、数10座城堡、以及大大小小建筑别具一格的王公陵墓。</p><p>维罗纳也被称为“意大利之门”。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自古就是一个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故民风强悍好斗,曾经是写满仇恨和战争的历史名城。<br></p><p>维罗纳是莎士比亚剧作中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乡。直到16世纪末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风靡全球,罗密欧与朱丽叶凄美的爱情故事,使维罗纳在人们的心目中转变为一座浪漫之城,成为世界各地情侣膜拜的爱情场所,被称“爱的圣地”。<br></p> <p>彼得桥(Ponte Pietra)。也叫维罗纳石桥,建于公元前,是维罗纳最老的桥,横跨在阿迪杰河上。</p> <p>阿迪杰河风光。远处圆顶是圣乔治天主教堂。阿迪杰河是意大利第二大河, 源出北部阿尔卑斯山的两个湖泊,向南 “S”形穿过维罗纳,然后折向东南,流入亚得里亚海。</p> <p>斯卡利杰罗城堡(Castelvecchio)。是中世纪斯卡利格尔王朝(Scaliger dynasty)最为重要的军事建筑。一条起源于阿尔卑斯山脉的阿迪杰河(River Adige),静谧安详,倒映着中世纪的古老城墙。</p> <p>横跨阿迪杰河上的斯卡利杰罗拱桥。建于14世纪,桥身总长120米,上部用红砖砌筑,下部使用了白色大理石。有三个桥拱,桥拱的长度依次递减。跨度较大的一个桥拱,测量48.7米。另外两个桥拱分别为29.15和24.11米。</p> 城堡正面建筑立面采用了哥特风格的窗口形式。部分城墙是古罗马时期的,14世纪的统治者斯卡拉家族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建造。维罗纳城成为威尼斯共和国的一部分后,18世纪被改建为威尼斯陆军学院,老城堡成为军营。 19世纪初,城堡遭拿破仑军队的破坏与改造。1925年改为陈列该地区中世纪艺术的博物馆。1956年,维罗纳市政府决定将该馆改为市博物馆,并由卡洛·斯卡帕主持该项目修复改造。城堡内艺术馆所收藏的14至18世纪的绘画、雕刻、工艺品,都是维罗纳当地极具价值的艺术品。 清晨,艳阳下的阿迪杰河。 <p class="ql-block">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6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1608年始主要创作悲剧,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莎士比亚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9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p><p class="ql-block">《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是其创作的戏剧。以13世纪末14世纪初为背景,讲述意大利贵族凯普莱特女儿朱丽叶与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诚挚相爱,但因两家世代为仇而受到阻挠。两人从相识到相恋到殉情,只有短短的5天时间。</p><p class="ql-block">《罗密欧与朱丽叶》虽是一出悲剧,但两个青年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本身却不可悲。他们不仅彼此相爱,而且大胆追求他们的爱情,不惜以命拼争。他们的爱情力量他们敢于面对家族的仇恨,敢于向生活中的障阻挑战。为了追求新的生活模式,不怕做赎罪的羔羊,因而他们的死亡虽是生命的终结,却在道德上取得了胜利。终于使两个敌对的家族言归于好。许多学者和评论家从这个意义上称这出戏是乐观主义的悲剧,也就是人们惯说的悲喜剧。</p> <p class="ql-block">莎士比亚一生未离开过英格兰。却对远方意大利这片传奇与美丽的土地充满向往,对意大利所代表的古罗马文化、文艺复兴文化遗产发生极大兴趣。其创作的戏剧中,涉及意大利的有13部之多。其中有距威尼斯不远的帕多瓦为背景的喜剧《驯悍记》,威尼斯为背景的喜剧《威尼斯商人》,小城墨西拿为背景的喜剧《无事生非》,以巴勒莫为背景的喜剧《冬天的故事》,以古罗马为背景的《凯撒大帝》、《安东尼与克丽奥佩托拉》,还有令无数人落泪,以维罗纳小城为背景的《罗密欧与朱丽叶》……</p> 步行前往古城中心。路经圣欧费米亚拉默教堂,是一座哥特式建筑的罗马天主教教堂 ,在11世纪或12世纪的遗址上,14世纪建成。由 Brusasorci和Giovanni Domenico Cignaroli(乔万尼·弗朗切斯科·卡洛托,1480 - 1555,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画家,主要活跃于他的家乡维罗纳) 完成了祭坛画。哥特式的钟楼包含六个“F”字形的铃铛和 Veronese 钟形艺术品。 教堂大厅。 清晨的街巷,人烟稀少。维罗纳城中心的交通干道依然保留着古罗马时代的网状结构。 自行车也是居民的交通工具。 艳阳初照街巷。 绅士广场(Piazza dei Signori),也称领主广场。位于市中心偏北,与香草广场为邻。兰贝尔蒂塔高达83.6米,塔内有368级台阶,始建于1172年,1403年5月遭雷击损毁,直到1448年才开始被修复,于1464年完成。顶部为八角形,内有四个铜钟,用于报时、报火警及召集民众开会。在中世纪时,绅士广场是维罗纳的政治中心。<br> 广场以但丁雕像为中心,被众多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所包围。雕像是1865年为纪念“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诞辰600周年而建,由乌戈·赞诺尼用卡拉拉大理石雕刻。据说但丁当年被故乡佛罗伦萨放逐,曾辗转于维罗纳,为封建主坎格兰德·德拉·斯卡拉效力,在此居住期间,但丁受到优待,度过了生命中最美好安逸的时光,由此他写出了神曲里最唯美的章节---《神曲·天国篇》。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与彼特拉克、薄伽丘被誉为“文艺复兴三巨星”,也称为“欧洲文坛三杰”。 斯卡利杰里宫 (Palazzo degli Scaligeri)。曾经是显赫一时的德拉·斯卡拉(Della Scala)家族的主要居所。它被认为是维罗纳最优秀的文艺复兴风格建筑。 兰贝尔蒂塔(Torre dei Lamberti)。一座半罗马式的半哥特式建筑,完工于1463年,登上塔顶可以饱览维罗纳的城镇美景,远眺阿迪杰河两岸的风光。 广场东侧是现为市政厅的拉吉奥尼宫(Palazzo della Ragione)。里院和台阶曾经留下了乔托、但丁的足迹。 广场周围的房屋,大都是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特色建筑。 广场北端的建筑是理事厅(Loggia del Consiglio),曾经是市政厅。 广场西侧的凉廊,是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拱廊环形建筑。 “鲸肋拱门”通往热闹的百草广场。广场的四周一共有5个拱门,每座拱门上都有一个名人雕像。 斯卡拉拱门(Arche Scaligere)。 斯卡拉家族拱门外是维罗纳望族德拉·斯卡拉(Della Scala)家族的墓群。环绕墓地四周的铁格子图案为斯卡拉家族的家徽。图案为四个花瓣中间绘有台阶。高高在上的古兰德一世Cangrande(死于1329年)墓,墓顶的骑马雕像是复制品(原件在卡斯特尔维基奥古堡),还有二座可以看见哥特式尖顶是马斯蒂诺二世(死于1351年)和坎西尼奥里奥(死于1375年)的墓。毗邻墓地的是坎格兰德一世墓碑所在的圣母教堂。 墓园里的墓大都有哥特式尖顶,繁复的雕塑。 走出绅士广场,漫步在维罗纳曲折的街道,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各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不时闯入眼帘。 清晨小巷路边,美女在门店口喝咖啡。 罗密欧故居。位于绅士广场后的塞西利亚大街4号(V.LO S.Cecilia),这里曾经归罗密欧家的蒙特基家族(Montecchi)所有。罗密欧故居没有任何的宣传和标志。 罗密欧故居只有大门上方的一块牌匾,提醒人们注意到它的与众不同,上面写着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一句台词...... 街道旁奢华的店铺,让人有时空错乱的穿越感。 百草广场(Piazza delle Erbe),位于古城的中心,是从中世纪时代迄今的传统市场,始于罗马帝国时期。广场周围的建筑物都是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豪华别致的楼堂馆所。如今,这里已成为摆满用遮阳伞遮挡的摊位,售卖着各种旅游纪念品、水果、蔬菜、花卉、食品等的大集市。 维罗纳方言诗人罗伯托·蒂贝里奥·巴巴拉尼(1872-1945)的雕像。诗文常以忧郁和令人回味的语气为特征,接近黄昏诗歌,其中对时间流逝的反思盛行。诗人能够利用维罗纳方言,使其成为描述人物,绘画,情感和苦难的合适语言。 雕像由维罗纳雕刻家Novello Finotti 2004年完成,并矗立在百草广场,诗人的目光朝着维罗纳圣母雕像的方向。 13世纪的集市柱(capitello),上雕着圣母圣婴像。 集市柱上也满是爱情涂鸦。 逛逛大集市。 五彩缤纷的水果摊。 也有来自中国浙江义乌的小商品。 广场中心有座示众亭。上面挂着铁镣铐,原是惩罚罪犯,处刑执行的地方。据说这里在罗马时代被称作弗洛·罗马诺,是市民进行仲裁、政治集会的公共场所。 <p>维罗纳圣母(Madonna Verona)喷泉。位于广场中央,是广场上最古老的建筑,公元380年的罗马雕塑,斯卡拉家族1376年竖立,圣女喷泉几乎是维罗纳的著名标志。广场北侧是巴洛克风格立面的马菲伊宫(Palazzo Maffei),建于1688年,白色的墙壁顶端立着6座希腊神像,正在维修。前有白色大理石柱上是威尼斯共和国的标志圣马可狮。左后边是加迪罗塔,高84米。东侧与绅士广场相连。南侧是商人之家(Casa dei Mercanti),现设有维罗纳人民银行(Banca Popolare di Verona)。</p> 马菲伊宫前的石柱,上塑有威尼斯共和国国徽---有翼的狮子。向人们昭示着,维罗纳曾被威尼斯共和国吞并。 圣母喷泉前打卡留影。 莎士比亚的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风靡全球,维罗纳证实就是沙翁所描述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乡,由此成为世界各地情侣膜拜的爱情场所,也被称作是“爱的圣地”。 根据历史记载,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发生在13世纪末叶的巴尔托洛梅欧王的统治时期的维罗纳,现在维罗纳仍然多处保存着与这一殉情故事有关的史迹。 朱丽叶的故居。位于“百草广场”不远的卡佩罗街23号,入口处上方标有“Casa di Giulietta”---卡普雷提之家。这里曾经归维罗纳望族卡普雷提家族(Capulet)所有。这是一座典型的中世纪院落,陈旧的圆形拱门,锈迹斑斑的两扇铁门给人一种久远的沧桑感,四处弥漫着爱的气息。 入口处两侧满是写上自己的名字,用口香糖粘贴,或直接口香糖上书写的情书。因为地方有限,这成了“爱的圣地”朱丽叶故居最有特色的爱情誓言表达方式。 全世界各地的游人都纷纷来此,向伟大的莎士比亚致敬,向永恒的爱情膜拜。 门廊通道两侧墙上,贴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情侣们写下情书与祝福爱情的话语的纸片。 幽静的院落,一幢长方形的13世纪罗马式二层小楼。曾经归维罗纳望族卡普雷提(Capulet)家族所有,至今他家的纹章还刻在院子拱顶的顶拱石上。朱丽叶即卡普雷提家族的女儿。 <p>院内有一尊与真人比例相同的朱丽叶青铜塑像。轻柔的长裙衬裹着她那苗条的身姿,她左手曲在胸前,右手提起裙子的一角,亭亭玉立,神情温婉。深情而又略带哀怨的双眼注视前方,似乎正在期待罗密欧的来临。</p> <p>院子不大,院墙上端青藤密布。朱丽叶青铜塑像左上方,就是莎士比亚笔下那座有名的大理石阳台。莎士比亚之所以让罗密欧爬阳台应该与欧洲传统骑士精神有关,古今的欧洲男士大多都追崇骑士精神,而阳台是一幢房子中最浪漫的地方,危险又有些高度。这阳台象征着朱丽叶在罗密欧心中的地位,通过攀上阳台去见情人共诉衷肠,意味着这场爱情的圣洁与坚贞,这正是骑士精神的一种坚实表白。据说,现实的朱丽叶故居的阳台,只是维罗纳政府为了满足游客而修建的。</p><p>早在1905年,维罗纳市政府就将其买下,成为了政府的资产。这座建筑连带院子的如今的形象,全是上世纪(1936年至1940年)对其的一次彻底修缮所成。在那次翻新工程中,添加了现在能看到的三叶草形的窗户、哥特式的门道以及那最有名的朱丽叶的小阳台。</p> <p>在游客一片欢呼“kissing“声中,一对恋人在阳台上热吻。</p><p>据说,当年罗密欧就是攀上这个阳台和朱丽叶共诉衷肠。当年阳台上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只有十三四岁,而现在站在阳台上膜拜情侣已不论年龄高低,排着队在朱丽叶的面前,深情地亲吻,表达对爱情和未来美好的向往。这个令无数少男少女神往的 “朱丽叶的阳台”每年吸引着数百万的游客。</p><p>莎士比亚的剧本中描写道,当罗密欧偷偷躲在阳台下面,不小心听到了朱丽叶在阳台上喃喃自语,表达对罗密欧的绵绵情意,便正式展开了这段传颂千古的恋情。小小的阳台承受着这伟大而又沉重的爱情。象征着朱丽叶在罗密欧心中的地位,通过攀上阳台去见情人共诉衷肠,意味着这场爱情的圣洁与坚贞,这正是骑士精神的一种坚实表白。可见莎士比亚设计的这一情节的深刻道理。</p> <p>朱丽叶是人们心目中的“情圣”。据说铜像前接吻与抚摸朱丽叶铜像的右手臂和右乳房,会给情侣们带来美好的爱情。还据说以前那些为情所困的人们会纷至沓来,将蚀骨的相思涂写在庭院的墙壁上,抚摸朱丽叶青铜雕像的右乳,渴望着下次能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p><p>金属雕铸的朱丽叶被供奉在庭院里,无辜地被一批又一批游客抚摸。有网友称其为“史上被摸胸次数最多的女人”。 来这里的人无不带着宗教一样的虔诚膜拜这爱情的圣地。现实中,朱丽叶的悲剧早已过去,透过历史感受现在,可能正是许多游人为什么要触摸她乳房的原因。</p> 也来摸摸可人的朱丽叶。 慨叹一对可怜人,因爱演绎了短暂的人生,因为家族世仇,成了牺牲品。虽然两大家族终于和解,可惜玉人已逝。 朱丽叶故居院内,同样处处布满了幸福的名字与游人用口香糖贴住的情书。凡触手可及又没有被青藤覆盖的地方,都写满了祝福爱情的文字和图案,被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字装扮得五彩缤纷。 还有挂同心锁的。 打卡留影,誓将爱情进行到底。 门廊通道仿佛置身于“爱情画廊”。原本陈旧灰暗的墙壁装点得五彩缤纷,抒发了人们对于纯洁爱情的美好向往。<br> 将蚀骨的相思情涂写在墙壁上,再留影见证。 <p>据介绍,这里每年可收到五千多封从世界各地写给朱丽叶的情书。如何处理朱丽叶的信件成了每一届维罗纳市市长头疼的任务。自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由1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朱丽叶俱乐部”开始实行专门帮助代朱丽叶回信,有信必复,凡来自世界各地写给朱丽叶的信,都能得到朱丽叶来自“天堂”的回音。从1993年起,维罗纳市文化局与朱丽叶俱乐部还特别设立了“亲爱的朱丽叶”最佳来信奖,因为,几乎所有的信件都是以“亲爱的朱丽叶”开头的。每年的2月14日情人节当天,维罗纳专门举行盛大的颁奖典礼。也正因为如此,一部非常好看的名叫《给朱丽叶的信》的电影诞生了......<br></p> 生活中,可能大家早已忘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结局是场爱情悲剧,他俩为这座忧郁甜蜜的浪漫小城,因为爱而变得升华而繁荣。 在维罗纳,罗密欧与朱丽叶已如同一个信仰的存在,人们在她的面前接吻,就如同在神明前祈求一份祝福,一个见证。 据说《朱丽叶与罗密欧》这个故事的发生地,历史上曾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是在锡耶纳,而非维罗纳,于是列举了种种锡耶纳的地理特征,来论证其可靠性。直到最后,有研究者特地按图索骥,根据莎士比亚文中的提示,去寻找,去核实,去比对,去证明,确凿无误,认定是维罗纳,然后著书立说,公布于世。<br>文艺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故事的发生地与爱情本无关紧要。爱情实质是追求幸福。愉快地活着,珍惜眼前人,便是最可贵的爱情。 朱丽叶故居纪念品专卖店的院内门。 纪念品专卖店的前门设在故居的入口旁。 专卖店的商品店堂。 专卖店营销方式比较特殊。吸引人的是你只要把名字写到纸上,营业员会迅速用缝纫机,在卡面上绣出带有小蝴蝶和花花的英文字母。如果你喜欢这个图案,可以在店里挑选块心仪的布艺产品,并绣上自己的名字。围裙、帽子、布兜、手绢配上朱丽叶俱乐部设计的名字,绝对是独一无二的礼物。 街市随处可见罗密欧与朱丽叶约会的卡通摆件与广告宣传。 这是街头一处雕塑。形象表现了二楼这个令无数青年男女向往的阳台上,正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约会的地方情形。莎士比亚的《朱丽叶与罗密欧》剧本中描写道,当罗密欧偷偷躲在阳台下面,不小心听到了朱丽叶在阳台上喃喃自语,表达对罗密欧的绵绵情意,便正式展开了这段传颂千古的恋情...... 据说,在市中心布拉广场附近有一座巴洛克风格的教堂(Tomba di Giulietta),当年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神父的帮助下在这里秘密举行了婚礼,后来两人又在此双双殉情。 教堂的地下室停放着一座没有封盖的空石棺,传说是朱丽叶死后下葬的地方。 每年来这里进献鲜花的人群,络绎不绝。 这便是古城维罗纳老城里最“奢侈”的一条街商业街---朱塞佩·马志尼大街(Via Giuseppe Mazzini)。当地人称这条宽阔的道路为“Liston”,意思是用粉红色大理石铺成的道路,这种建材可以在意大利许多古城里发现。 这里盛产大理石,很光滑,中间浅浅的凹槽是方便流水。 这条行人徒步街是维罗纳的精品街、商业街。两侧可见 lv、gucci 等名品店,让人感觉时尚前沿的风采。在巷弄里,可以找到古意盎然的餐厅与咖啡馆。 街上的公共饮水点。 也有一般平民消费的时装店。 走出行人徒步街,街头的一处“心”型街边景观造型。 走过,路过,打卡留影。 布拉广场(Pza.Bra)。是维罗纳较大的广场,有着精致的花园和喷泉,以及一些纪念雕塑坐落在这个呈不规则三角形的广场内。广场旁边的市政厅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巴尔比埃里宫;还有建于1610年,历史上曾是军事机关所在地,现在则主要用于举办展览和会议的建筑。 广场中央竖立一座国王维托里奥·埃曼努埃尔二世的雕像。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1820年3月14日-1878年1月9日),萨丁尼亚-皮埃蒙特国王(1849年-1861年在位),意大利统一后的第一个国王(1861年-1878年)。任命加富尔为首相。为了统一巩固王国和支持复兴运动。对奥地利作战(1859年-1861年),取得马坚塔战役和索尔费里诺战役的胜利。 阿雷纳圆形竞技场(Anfiteatro Arena)。位于布拉广场旁,在意大利境内规模仅次于罗马的竞技场,是古罗马时代圆形竞技场的遗迹。“Arena”在拉丁语中意为“举办盛大聚会和活动的场所”。竞技场建于公元1世纪,至今依然完好地保存着当年的原貌,整个古罗马竞技场高30米,呈椭圆形,它的圆周约44.43*73.58米,从底部到最高层,共有44层阶梯,可容纳22000人。进入竞技场内部,爬上瞭望台,可以将整座竞技场和市区的景致饱览无遗。据说,罗马人在征服欧洲的期间总共建了60余座竞技场,其中保存情况最完善的三座,意大利境内的只有维洛纳,另外两座都在法国南部的阿尔与尼姆。遗憾时间紧张,未能入内参观。 竞技场外竖立着集市柱(capitello),很有特色。粉红色大理石建造的罗马竞技场又被称为罗马圆形剧场。现在是维罗纳歌剧院,从1913年开始,每年7-9月间都会在此举行规模空前的歌剧节,届时成千上万的歌剧爱好者都在这期间汇聚维罗纳,欢庆这一年一度的盛典。《阿伊达》、《卡门》、《托斯卡》、《图兰朵》等多部经典歌剧在这里不断演绎出新的高潮。意大利很多有名的歌唱家都曾在此献艺,帕瓦罗蒂就曾在此办过演唱会。 公元12世纪发生的一次大地震中,竞技场部分建筑遭到毁坏,现在只剩下外墙四个拱门高高地耸立圆形剧场,保持着相对完整,经过2000年的风风雨雨,依然耸立。 这里常有盛大歌剧演出,吸引众多游客。 剧场外有以行为艺术为生者,与他们合影是要付钱的。 博萨利古城门。罗马时期遗留下来的古老楼门,外观虽不起眼,却已高龄1800多年。 加维拱门(Gavi Arch)。曾经由高贵的罗马家庭 Gavi 建造,这里是通往市区的古罗马之路,中世纪这里就是一座城门。如今是废除后又重建,是座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维罗纳半日游,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p>维罗纳是座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有着现代文明和古代文明的完美融合。以爱为信仰的维罗纳,被誉为“世界十大婚礼城市”。思想超越生死,超越世仇,超越一切的爱情,历史上并不鲜见,可是只有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却流芳百世。这与莎士比亚剧作中诗一样的语言不无关系。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经典情语:</p><p>罗密欧的情语:“轻声,那边窗子里亮起来的是什么光?那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那就是我的姑娘,哦...那就是我的爱!”......而朱丽叶的情语反应更让人惊叹:“要是他已经结过婚,那么坟墓便是我的婚床!”......(第二幕,第二场)</p><p><br></p><p>2000年根据文化遗产评选标准C(iii) (iv),维罗纳城 City of Verona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列入理由是:</p><p><br></p><p>标准(ii):维罗纳是座有两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是现代文明和古代文明的完美融合。市区规划整齐,有许多的名胜古迹,不同时代都在这里留下了不同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作品。<br></p><p>标准(iv):维罗纳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在欧洲发展史上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是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防御要塞。<br></p><p><br></p><p>遗产区保护范围:453公顷 缓冲区保护范围:325公顷<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