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南北自驾游~同学篇(一)

射手小凡凡

<h3>同学们自驾游,再次在鲁班长的召集下,于2019.9.8早上开始了秦岭南北的行程。两车会集武功服务区。</h3> <h3>2019年9月8日的第一个景点。</h3><h3>姜子牙钓鱼台位于宝鸡市东南40公里蟠溪河上,南依秦岭,北望渭水,山清水秀,古柏翠绿,景色奇丽,历史久远。是古今中外颇享盛名的旅游胜地,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钓鱼台因西周名士姜子牙在此隐居十载,滋泉钓干遇文王而闻名于世,史料典籍均有记载。唐贞观年间:“太公兵家者流,始蟠溪立庙。”并植树四株,至今犹存。至清乾隆年间有庙宇17处,著名的有太公庙、文王庙、山门口、山清庙等,河东岸的钓鱼台遗迹,河道中央的“璜石”,河西的望贤台以及飞瀑流霞,浪声莫测。钓鱼台建筑风格典雅自然,景色迷人。<br><br></h3> <h3>很多年前来过这里,这次重游姜子牙钓鱼台,进入风景区,看到新修膳的景区大门和各种雕塑,虽然感觉与以前的遗迹格局不同,但是景区的环境和色彩还是能吸引旅客入园观景。(合影就是在新修的书卷中拍摄的,效果不错吧)</h3> <h3>姜子牙钓鱼台大门前合个影,哪俩个是一对呀!我也没有搞清楚?</h3> <h3>河道中央的“璜石”。璜石上面还有无数各种不同形状的碎石,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不同的色彩,色彩斑斓的画面好美。</h3> <h3>“太公庙”前的千年古柏。</h3> <h3>古柏的弯枝很有特色,旁边是不停流淌地蟠溪河水。</h3> <h3>寻找姜子牙钓鱼的地方,在涓涓流水中找个拍摄点,也不是个容易的事,三个人低头一起找呢?</h3> <h3>坐在此处拿个柳枝当鱼竿,摆个钓鱼🐟的架势。</h3> <h3>这是通往姜子牙钓鱼遗址的一座石桥。</h3> <h3>这是水中的一个小桥,怎么走上去,怎么走回来,不然只能掉入水中游泳🏊🏻了。</h3> <h3>胆大的人呀还是有的,看看坐在桥上的人,美滋滋的留影呢?</h3> <h3>今天的第二个景点。</h3><h3>五丈原位于岐山县城南约20公里,南靠秦岭北临渭水,东西皆深沟,五丈原在八百里秦川西端,宝鸡岐山县五丈原镇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蔡家坡站5公里。高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棋盘山,北临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中的深沟,形势险要。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二年(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第五次北伐,由汉中出发,取道斜谷,穿越秦岭,进驻五丈原。在此,蜀军与魏军对峙了100余天,最后诸葛亮病逝于此,享年54岁,葬于定军山。五丈原上有诸葛亮庙,为唐朝所建,庙内有匾额,题词、碑记等遗迹。</h3> <h3>武侯庙现今庙门上是“五丈原诸葛庙”竖匾,门廊两侧是“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的对联。</h3> <h3>从山门而入,进入第一座院子,东西两侧耸立着钟、鼓楼,左右对称,相互呼应。</h3> <h3>同学们认真地听鲁班长讲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他丰功伟绩。</h3><h3></h3><h3>他给大家讲得是,诸葛亮“六出祁山、累死在五丈原并设计有序退回汉中的故事”。大家听的津津有味,被历史故事所吸引了,感觉鲁班长就好像园里的讲解员在讲解一样。</h3> <h3>东墙壁下,镶嵌着0.7米见方的青石40块,上刻岳飞所书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龙飞凤舞,气势磅礴,与诸葛之文一起被称为“两绝碑”“两绝碑”使人一进门就感觉到一股凛冽之气。</h3><h3>因为喜欢这碑上的文和岳飞的字,工作人员正在拓片中,没有拍摄完整,有点遗憾。</h3> <h3>正殿中间安放着诸葛孔明的泥塑彩色坐像,纶巾羽扇,仪态端庄,犹如仍在此处运筹帷幄。</h3> <h3>这是庙内的诸葛亮衣冠冢,冢旁有一座星亭,亭内有青褐色一石,表面凹凸不平,相传是诸葛亮逝世时天上陨落的将星。五丈原东麓至今有落星湾、星落坡地名,据传此石即从彼处移来。</h3><h3>正殿西南侧有诸葛亮衣冠冢,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后,蜀军密不发丧,偷偷地把诸葛亮的遗体运回汉中,葬于勉县定军山下。</h3> <h3>走到这里突然看到了这扇门,门上“八卦阵”醒目在上,处于好奇,我们一起走进这八卦阵里,如果不熟悉,进去以后很难出来,里边有活门和死门,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排成队向里面走,遇到死门就后退,遇见活门就前进,最后沿着活门顺利出来了。</h3><h3><br></h3><h3>(我们到达这里的时候,看见一个人慌慌张张地说:“根本走不通,他是按照原路退出来的”)</h3> <h3>(第一篇)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