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古镇古村落,历史老街故事多——献给新中国70华诞

一鳴俊人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 上海外滩,历史建筑和平饭店中国银行等夜景,摄于2010年5月12日。</font></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我国是一个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大国,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文明成果,为世界的文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历史性贡献。</h3><h3>&nbsp; &nbsp; &nbsp; &nbsp; 资料证明,1993年,在现河南郑州邙山附近,发现了5300年前的古代城池,被称为中华第一城。</h3><h3>&nbsp; &nbsp; &nbsp; &nbsp; 城在古代是指城邑四周的墙垣,城在古代还有国、国家的意思,往往一座城就是一个国家。<br></h3><h3>&nbsp; &nbsp; &nbsp; &nbsp; 外出旅游,游览古城、古镇、古村落,以及老街巷,常常是我的一个重要目的地。这些地方,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也能够体现出浓浓的风土人情。</h3><h3>&nbsp; &nbsp; &nbsp; &nbsp; 游览过的古城镇、古村落及古街巷,回味一下,还是能回忆起不少往事来。</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 上海召稼楼古镇,摄于2016年4月11日。</font></h3> <h3>  国庆节将至,谨以此美篇,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h3> <h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很多,只说说曾经去过的,并现在还有古城格局的地方。</h3> <h3><font color="#010101"><p>&nbsp; &nbsp; &nbsp; &nbsp; 大理古城,古城内的街道,前方为五华楼,2004年10月28日胶卷拍摄。</p><p>&nbsp; &nbsp; &nbsp; &nbsp; 大理古城的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nbsp; &nbsp; &nbsp; &nbsp; 平遥古城,古城墙的迎薰门城楼,2014年4月11日拍摄。</p><p>&nbsp; &nbsp; &nbsp; &nbsp; 山西省平遥古城,有2700多年历史,是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是常说的四大古城之一(平遥、丽江、阆中、徽州-歙县)。</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nbsp; &nbsp; &nbsp; &nbsp; 丽江古城,街头夜景,狭窄的木板小桥下是古城到处可见的潺潺溪水,2004年10月28日胶卷拍摄。</p><p>&nbsp; &nbsp; &nbsp; &nbsp; 云南省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13世纪后期),是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常说的四大古城之一。</p></font></h3> <p>&nbsp; &nbsp; &nbsp; &nbsp; 歙县徽州古城,古城的南门,摄于2018年3月27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歙县古城是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br></p> <h3><font color="#010101"><p>&nbsp; &nbsp; &nbsp; &nbsp; 襄阳古城,北门城楼,摄于2010年10月17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北门称为临汉门,外面就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襄阳城约始筑于西汉高帝六年,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雄据汉水中游,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nbsp; &nbsp; &nbsp; &nbsp;长汀古城,古城的济川门城楼。摄于2019年4月19日。</p><p>&nbsp; &nbsp; &nbsp; &nbsp;长汀古城建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是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nbsp; &nbsp; &nbsp; &nbsp; 凤凰古城,沱江景色,两岸是吊脚楼,左边为凤凰标志的万名塔,2016年5月13日拍摄。</p><p>&nbsp; &nbsp; &nbsp; &nbsp; 湖南省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2001年12月,凤凰古城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p></font></h3> <p>&nbsp; &nbsp; &nbsp; &nbsp; 崇武古城,摄于2019年4月23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崇武不是县级以上的城,现在只是惠安县下属的一个镇,不过这座古城却也历史悠久,是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古城是明政府为抗击倭患,在万里海疆修筑的60多座卫所城堡中仍保存完好的一座,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nbsp; &nbsp; &nbsp; &nbsp; 古城前侧地球雕塑,是东海南海气象分界线标志。</p><p><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起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和村。<br></p><p>&nbsp; &nbsp; &nbsp; &nbsp; 去村镇游览,远离了大城市的喧闹和嘈杂,却可以接触山水风景、地方风俗及乡村气息。当然一些古镇的商业气息较浓,也是目前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p>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nbsp;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1997年4月26日胶卷拍摄,是乘坐摇橹船游览周庄。</font></h3><div><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 周庄</font>始建于1086年(北宋元佑元年),周庄是江南六大古镇(指周庄、同里、甪直、西塘、乌镇、南浔)之一,有"中国第一水乡"之誉,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div>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 江苏省吴江市(现在为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著名的退思园</font>闹红一舸——石舫,摄于2014年10月23日。</h3><div>&nbsp; &nbsp; &nbsp; &nbsp; 同里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始建于宋代,已有1000多年历史。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div> <p>&nbsp; &nbsp; &nbsp; &nbsp;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甪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神兽)是甪直镇的镇标,矗立在甪端广场中央。摄于2014年11月17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甪直是一座与苏州古城同龄、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浙江省桐乡市乌镇,摄于2009年4月19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乌镇历史悠久,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六千多年前,乌镇的祖先繁衍、生息在这里。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br></p><p><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摄于2014年3月21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枫泾镇成市于宋,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正式建镇,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br></p> <h3><font color="#010101"><p>&nbsp; &nbsp; &nbsp; &nbsp;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明弘治十一年建的永安桥,摄于2013年4月10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font></h3> <p>&nbsp; &nbsp; &nbsp; &nbsp;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摄于2012年11月17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南浔曾由南林和浔溪两村组合而成,南浔境内发现的洪城、花城、上石等古文化遗址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就在此繁衍生息。 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放生桥,摄于2018年3月16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朱家角镇在宋元期间形成小集镇,名朱家村,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年)因水运交通便利,商业日盛,朱家角逐成大镇。朱家角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br></p> &nbsp; &nbsp; &nbsp; &nbsp; 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雨中古镇老街,摄于2013年4月18日。佛堂镇宋代已有建制,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h3><font color="#010101"><p>&nbsp; &nbsp; &nbsp; &nbsp; 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镇,古镇入口,摄于2018年9月11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这里古称"道成"。宋朝时在乡以下设都,江山设都四十四,道成地属二十八都,此后就一直沿袭这个名称。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nbsp; &nbsp; &nbsp; 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博乐广场及法华塔,摄于2015年3月20日。</p><p>&nbsp; &nbsp; &nbsp; &nbsp;&nbsp;唐代嘉定古镇因练祁河得名,称练祁市。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设县治,依年号命名嘉定。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nbsp; &nbsp; &nbsp; &nbsp; 江苏省昆山市锦溪镇,五保湖上古莲桥,摄于2019年5月9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锦溪镇历史悠久,早在5500多年前的崧泽文化时期,锦溪就有先民存在。吴越春秋时期,锦溪成为集镇。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名锦溪,属苏州。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nbsp; &nbsp; &nbsp; &nbsp;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南朝双砖塔,摄于2013年3月22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南翔是一个千年古镇,早在南朝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建成白鹤南翔寺,因寺得名。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font></h3> <p>&nbsp; &nbsp; &nbsp; &nbsp;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古雕花楼,2003年8月14日胶卷拍摄。</p><p>&nbsp; &nbsp; &nbsp; &nbsp; 东山镇文化底蕴深厚,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荡口镇,笑花池游船码头,摄于2014年2月11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荡口原名丁村,相传为东汉著名孝子丁兰故里,后因处鹅真荡水口改今名。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江苏省江阴市长泾镇,上官云珠故居,摄于2012年4月5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长泾故称东舜城,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p><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慈云寺塔与禹迹桥,摄于2018年4月27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期州刺史张景遵在此设震泽馆,震泽之名始见于史志。明成化(1465-1487)年间,震泽居户增至三四百家,弘治《吴江志》上,震泽成为吴江首批四个建制镇之一(另外三个为平望、同里和黎里)。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br></p>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 已经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有252个,去了17个,不到10%,再看看名村。</font></h3> <p>&nbsp; &nbsp; &nbsp; &nbsp; 安徽省黟县西递镇西递村,村口的明代胡文光牌坊,摄于2018年3月29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西递始建于宋朝的元佑(宋哲宗)年间,现已是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宏村,南湖景色,摄于2018年3月29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宏村始建于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现已是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田螺坑土楼外景,摄于2005年12月28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田螺坑村是一个土楼村落,由1座方形、 3座圆形和1座椭圆形共5座土楼组成,最早的步云楼、和昌楼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土楼已为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陆巷村,村中的解元木牌坊,摄于2014年10月15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陆巷古村源于南宋,距今逾千年,是明代正德年间宰相王鏊的故里,王鏊母亲姓陆,其村因此得名。</p><p>&nbsp; &nbsp; &nbsp; &nbsp; 陆巷村是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明月湾村,太湖边的古码头,摄于2015年3月24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明月湾村落的始建年代,尚无从考证。但至少到了唐代已闻名遐迩。</p><p>&nbsp; &nbsp; &nbsp; &nbsp; 明月湾村是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尚义堂前,檀干溪穿村而过,摄于2013年3月21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唐模村,始建于唐、培育于宋、元、盛于明、清。历史上因经济活跃、民风纯朴,而被誉为"唐朝模范村",是徽州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文明古村。</p><p>&nbsp; &nbsp; &nbsp; &nbsp; 唐模村是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安徽省歙县郑村镇棠樾村,村外牌坊群及油菜田,摄于2018年3月30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棠樾村是鲍氏村落,历代以经商为生。以建于明代和清代的牌坊群而闻名于世。</p><p>&nbsp; &nbsp; &nbsp; &nbsp; 棠樾村是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屏山村,村内吉阳溪水,摄于2012年10月30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屏山村因村庄北向有山状如屏障而得村名。又由于屏山村为舒姓聚族而居的村落,所以又称舒村。屏山舒姓是伏羲九世孙叔子的后裔,唐末从庐江迁居长宁里,至今已1100多年历史。</p><p>&nbsp; &nbsp; &nbsp; &nbsp; 屏山村是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村口众川河雨中景色,摄于2012年10月29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呈坎村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因村落按《易经》"阴阳八卦"理论选址布局,阳为呈,阴为坎,唐末易名"呈坎"。这座有1800多年历史的村落,曾经是朱熹笔下的"江南第一村",也是目前徽派古建筑遗存最多的村落之一。</p><p>&nbsp; &nbsp; &nbsp; &nbsp; 呈坎村是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浙江省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汪氏宗祠,摄于2018年9月12日。<br>&nbsp; &nbsp; &nbsp; &nbsp; 古村落的建筑大都建于清代,以徽派建筑为主,现保存有的古民宅、古祠堂、古戏台等古迹111处。</p><p>&nbsp; &nbsp; &nbsp; &nbsp; 大陈村是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p> <p>&nbsp; &nbsp; &nbsp; &nbsp; 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卢村,村内景色,摄于2012年10月30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卢村卢氏于南唐末年由葛村迁往雉山,成为雉山卢氏的始迁祖,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p><p>&nbsp; &nbsp; &nbsp; &nbsp; 卢村是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塔下村,村口小溪,摄于2005年12月28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塔下村是漳州著名的侨乡,也是首批15个中国景观村落之一,被誉为"客家周庄",这个村的历史悠久, 建于1426年。</p><p>&nbsp; &nbsp; &nbsp; &nbsp; 塔下村是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浙江省江山市石门镇清漾村,毛氏祖祠,摄于2018年9月11日。<br></p><p>&nbsp; &nbsp; &nbsp; &nbsp; 清漾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梁武帝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始迁祖毛元琼由衢州迁入清漾村,为江南毛氏发源地,清漾毛氏人才辈出,千古年来,出过8个尚书、83个进士。</p><p>&nbsp; &nbsp; &nbsp; &nbsp; 清漾村是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p><p><br></p>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 古村落才去过13个。再看看老街巷,就是历史文化名街。</font></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北京市国子监街,街口牌坊,上有“成贤街”三个字,摄于2015年10月17日。</h3><h3>&nbsp; &nbsp; &nbsp; &nbsp; 国子监街,在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内,是一条东西向的胡同。清代名"成贤街",因孔庙和国子监在此而得名,又称国子监胡同。</h3><h3>&nbsp; &nbsp; &nbsp; &nbsp; 国子监街为第一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br></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山西省平遥县南大街,雨中游南大街,摄于2014年4月11日。</h3><h3>&nbsp; &nbsp; &nbsp; &nbsp; 平遥南大街始创于咸丰六年(1856年),歇业于民国二年(1913年),历时58年,又称明清街,自古以来就是平遥县最繁华的商业中心,街道两侧的店铺都是具有明清风格的建筑。&nbsp; &nbsp; &nbsp; &nbsp; &nbsp;</h3><h3> 平遥南大街为第一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h3> <p>&nbsp; &nbsp; &nbsp; &nbsp;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央大街,大街入口,摄于2017年7月19日。<br></p><p>&nbsp; &nbsp; &nbsp; &nbsp; 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1925年改称为沿袭至今的"中央大街"。这里汇聚了西方建筑史上数百年形成的各类建筑风格的很多建筑,民间有"没有到过中央大街,就不能说来过哈尔滨"之说法。</p><p>&nbsp; &nbsp; &nbsp; &nbsp; 中央大街为第一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p> <p>&nbsp; &nbsp; &nbsp; &nbsp;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路,傍晚街上游人,摄于2015年5月20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平江路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堪称古城缩影。</p><p>&nbsp; &nbsp; &nbsp; &nbsp; 平江路为第一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老街,老街街口牌坊,摄于2012年11月1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老街始于元末明初,明弘治《休宁县志》中就已有"屯溪街"的名目记载。清康熙《休宁县志》记载:"屯溪街,县东三十里,镇长四里"。可见当时屯溪老街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br></p><p>&nbsp; &nbsp; &nbsp; &nbsp; 屯溪老街为第一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山东省青岛市八大关,花石楼前留影,1994年6月19日胶卷拍摄。花石楼建于1930年,外墙由花岗岩石砌筑,故名。</p><p>&nbsp; &nbsp; &nbsp; &nbsp; 八大关是一处将精湛的世界建筑艺术与独具匠心的庭院绿化完美结合的街区。 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初开发时,只有八条以我国著名关隘命名的大道而得名,故统称为八大关。<br></p><p>&nbsp; &nbsp; &nbsp; &nbsp; 八大关为第一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江苏省苏州市山塘街,街旁山塘河一景,摄于2011年11月23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山塘街因山塘河而命名。唐宝历元年(825),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对苏州城外西北河道进行疏浚,利用自然河浜开挖成直河(由阊门外护城河直达虎丘山麓),称山塘河,便于行舟。又把挖出泥土填堆成长堤,长堤宽阔成路,也直通虎丘,堤长七华里,又称七里山塘。因介于阊门闹市与名胜虎丘之间,逐渐成为繁华的旅游商业街。<br></p><p>&nbsp; &nbsp; &nbsp; &nbsp; 山塘街为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南长街夜景,摄于2014年6月22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也是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典型风貌河段。</p><p>&nbsp; &nbsp; &nbsp; &nbsp;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br></p>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 清名桥街区,与南长街隔河平行的南下塘,摄于2014年6月22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 清名桥街区,古运河夜景,最远处是明代的清名桥,摄于2014年6月22日。</font></h3> <p>&nbsp; &nbsp; &nbsp; &nbsp; 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文化名人街,鸿德堂,摄于2005年12月24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多伦路修建于1912年,一个多世纪来,上海走过了从开埠时期的沙船渔村到三十年代的十里洋场直至形成今日东方大都市的沧桑历程。多伦路及其周边地区从一个侧面集中地展示了这个历程印迹和文化缩影,名人故居、海上旧里,积淀成今天多伦路上浓厚的文化气息,使人流连忘返。真可谓"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p><p>&nbsp; &nbsp; &nbsp; &nbsp; 多伦路为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福建省泉州市中山路,中山路与东街、西街交汇的十字路口罗马式钟楼,摄于2019年4月21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中山路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泉州市老城区最著名的街道,沿街廊柱式骑楼浓缩了南洋式建筑精华,正所谓“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是我国仅有、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br></p><p>&nbsp; &nbsp; &nbsp; &nbsp; 泉州中山路为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p> <p>&nbsp; &nbsp; &nbsp; &nbsp; 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民园体育场,摄于2015年10月20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五大道在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南部,东、西向并列着以中国西南名城:成都、重庆、大理、睦南及马场为名的五条街道,是迄今中国保留最为完整的洋楼建筑群,天津人把它称作"五大道"。五大道地区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000多所,建筑面积达到100多万平方米。有英式、意式、法式、德式、西班牙建筑,还有众多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古典主义建筑、折衷主义建筑、巴洛克式建筑、庭院式建筑以及中西合璧式建筑等,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苑。<br></p><p>&nbsp; &nbsp; &nbsp; &nbsp; 五大道为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街区。</p> <p>&nbsp; &nbsp; &nbsp; &nbsp;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老街,惠山园雪景,摄于2018年1月26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惠山老街,无锡人俗称惠山古镇,地处锡惠山麓,江南运河之畔,由绣璋街、秦园街和寺塘泾河两侧的上、下河塘围合而成。街区多祠堂,已发现118处历代祠堂建筑和重要遗迹,汇集了自唐代至民国时期的80个姓氏,180个历史名人。其数量之多、密度之高、类别之全、风貌之古朴,为国内所罕见。并有明代寄畅园、天下第二泉、南朝古刹惠山寺等。</p><p>&nbsp; &nbsp; &nbsp; &nbsp; 惠山老街为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br></p>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 惠山老街古华山门前,元宵灯会,摄于2017年2月10日。</font></h3> <p>&nbsp; &nbsp; &nbsp; &nbsp; 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历史文化名街,街口与淮海中路交叉口的武康大楼,摄于2018年5月26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武康路原名福开森路,以美国传教士约翰·福开森命名,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于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武康路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沿线有优秀历史建筑总计14处,保留历史建筑37处,有分量的名人故居"密度"较高,沿线西班牙式、法国文艺复兴式等风格的建筑极富特色,是对上海历史的反映。<br>&nbsp; &nbsp; &nbsp; &nbsp; 武康路为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福建省长汀县店头街,街口的牌楼式亭子,左边为铜雕“踩船灯”,摄于2019年4月20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店头街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代在旧镇南门外有小规模的零星物品交换,北宋时在此设店头市,真正繁荣于明清时期。<br></p><p>&nbsp; &nbsp; &nbsp; &nbsp; 店头街为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福建省厦门市中山路,中山路商业街,摄于2019年4月16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厦门中山路始建于1925年,是厦门街市马路"四纵七横"中的"七横"之一,自开街以来,一直是厦门的商业龙头、经济中心。也是全国唯一一条直通大海的商业街,成片的南洋骑楼建筑、流光溢彩的LED夜景、琳琅满目的各色闽台特色小吃和回响在小巷街坊间的古老南音,构成其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br></p><p>&nbsp; &nbsp; &nbsp; &nbsp; 厦门中山路为第四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广东省深圳市中英街,中英街界碑处留影,2000年10月30日胶卷拍摄。</p><p>&nbsp; &nbsp; &nbsp; &nbsp; 1898年刻立的"光绪帝24年中英地界第×号"的界碑,将沙头角一分为二,东侧为华界沙头角,西侧为英(港)界沙头角,故名"中英街"。至今仍为"一国两制"分界线的标志。<br></p><p>&nbsp; &nbsp; &nbsp; &nbsp; 中英街为第四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上海市静安区陕西北路,马勒别墅,摄于2007年11月14日。</p><p>&nbsp; &nbsp; &nbsp; &nbsp; 上海市静安区陕西北路历史文化名街,南起巨鹿路(原来巨鹿路向北到延安中路段称为陕西南路),北至新闸路,自筑成以来,一直是上海的高档居民区,居住着大批外侨和社会名流,是老上海大名鼎鼎的“洋人街”“名人街”。<br></p>&nbsp; &nbsp; &nbsp; &nbsp; 陕西北路为第五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br>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 中国还有很多古城、古镇、古村及老街,有些有待于发掘开发,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保护,把祖先留下的遗产传承下去。</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