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0号凌晨回来,有几天了。听说前天大爷海附近两位北京驴友遇难!看似我们这次顺顺利利没啥感觉,实则和危险死亡离的并不是很远!</h3> <h3>第一次走太白传统线路是在2006年6月,刚开始户外和现在的装备比起来千差万别,唯一相同的是我穿了一双嘎蒙特登山鞋和现在一样。大眼还背了个西瓜🍉在主峰拔仙台上吃,据说这个庙已经在几年前倒塌!那个时候爬太白据说是驴友初中毕业线,谁爬了这个线路就成老驴了😄从都督门到铁甲树走了三天半,没有经验由于穿牛仔裤太热,就穿着裤头短袖背着包走了两天!把自己晒的浑身水肿痛不欲生!当时也没感觉其它有什么虐的,除了早上起来帐篷外面的水结冰了昼夜温差大记忆深刻,别的就没了印象,,因为两个晚上扎帐篷都要掏钱的经历让我对那里印象很不好!所以十几年了压根就没有想着去那边</h3> <h3>直到今年规划摩托车长途线路时没被老婆批准,才有了再走太白的想法。我不愿意全部走重复路线,就初步确定南北穿越!到后来出发前月余又发现自驾出发点都督门到出山点鹦鸽镇要将近12个小时的车程,,,,,于是就改了核桃坪上到拔仙台,途经鳌太穿越的部分线路!所以才开始研究鳌太这条驴界顶顶大名的龙脊之路,,,,,,</h3> <h3>翻阅许多游记攻略,我发现它的特点就是天气!天气好了就是一条普通的徒步线路,天气差了就能让人从生到死的去折磨!而出事的驴友基本都是每年六月之前九月之后进行的徒步行程!而有的游记总结说九月温度最高。除此之外很少出事,个别人没请向导迷路也是一个原因。我判断原定九月初徒步这几天属于相对安全季节。谁知到了这里问向导后的回复却令人吃惊!他说这是最不好的月份,,,,,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无论如何要把全部队员安全带下山!</h3> <h3>临行前大家开了次讨论会,交流经验,提醒大家有无遗漏,注意事项等等,,,商量到底是从23(海拔2250)还是核桃坪(海拔1400)开始上山。决定到了再说。而我与向导电话沟通数次也没说个所以然,,,直到见面才定了下来就走23</h3> <h3>谁都没来过,从23这个地方上山从海拔高度上是占了不少便宜!比着核桃坪少攀升了将近900米,却不知道路程以及难度都有所增强!直观不代表现实!后来才知道从核桃坪上对整个穿越到拔仙台的路程相对是最安全轻松的!<br>由于对当地都不熟悉,在向导老郭的安排下早早起来开始上山</h3> <h3>走到这了才知道这个,权当自己丧失原则了!随便拍砖,,,,,,</h3> <h3>写这些很可能让更多的驴友激起斗志</h3> <h3>刚开始上山就见云海,天气预报几天都有雨,都是为了山下准备的。</h3> <h3>随着海拔的攀升到了2800的高反临界点,全队状态都还不错!除了累,,</h3> <h3>中午时分,没想到我的大腿肌肉开始很明显的一块一块酸痛,心想感冒了!走三十步心脏加快的频率在这个时候二十步就开始加速!而且心跳恢复正常的速度很慢,,,心里那时五味杂陈,我不怕直接下撤,可是只爬了半天确实有些说不过去,好在心里确定这只是普通感冒,有了庐山那次经验,赶紧吃药!</h3> <h3>我本身就走在最后收队,吃了药之后开始实验体力,感觉往前提劲走能赶上中队,而陪着后队走体力绰绰有余。信心倍增,但谨慎乐观!</h3> <h3>随着海拔的上升植被也不断变化</h3> <h3>石头开始裸露</h3> <h3>高山杜鹃和松树在这个3000左右的海拔成为主要植物</h3> <h3>今天本来目标是药王庙,因为行军速度,最终确定为导航架下水源地宿营</h3> <h3>途中驴友们摆放的玛尼堆,咱们也来祈福吧!</h3> <h3>除于南北分界岭,山的两边云雾缭绕!一会儿交汇一会儿分开!这种能看见远景的时刻不多,,,,,</h3> <h3>大多的时间都是在雾蒙蒙的环境下行走,心想这个线路与其说是来看景,倒不如说是去感受其他驴友笔下的鳌太到底是什么样子,所谓的强度和自己的感受有多少偏差!</h3> <h3>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有的人不会再来,有的人嗤之以鼻,有的人,,,,,</h3> <h3>加上我感冒评分第一天的强度七八分吧,营地很开阔,看似平整却是石头堆积而成,草丛下满是坑坑</h3> <h3>温度有5到10℃左右,我由于感冒被阿杜爱军特殊照顾先进帐篷,他俩和齐峰在外面忙碌</h3> <h3>兔子也感冒了,小晕累得不轻躺那休息了!又吃了药感觉和常人无异了,可还是小心一点,多休息休息。帐外的风云变幻无常,这个不容易看到,也多了份体验!<br></h3> <h3>胡乱吃了些东西三人就睡了三人帐变幻了几个地方几种方位都不舒服!俺仨干脆横着睡了,腿伸不开卷曲着,一会一醒!加上身子下面没有平地方还不断变换着姿势,,向导说晚上解手不能走太远,这里很邪乎!有人还失踪了!我半夜起来黑乎乎的打着头灯心想既然费事出来就玩个大的,跑的近了怕影响大家跑的远了怕碰见啥邪乎玩意了😄,硬着头皮跑了七八十米,,,草草了事赶紧回来,人真能自己吓自己弄的脚湿了</h3> <h3>早上起来虽然地不平,自我感觉还可以!感冒暂时没事了。信心满满!</h3> <h3>那边都开始忙着做饭拔营</h3> <h3>阿杜和爱军</h3> <h3>短暂的阳光在我站那照相时没有了😔</h3><h3>后来才知道这几天看到太阳☀️的时间加在一起也没十几分钟,,,,,,</h3> <h3>营地风光,朝阳遍洒雪舞,铁匠哥,爱军</h3> <h3>转瞬间就下起大雾</h3> <h3>今天的目标是水窝子营地,行程不长!向导说大概7个小时的路程</h3> <h3>雾大不好走,叮嘱互相能看到前后队友</h3> <h3>实际上人们潜意识的会追赶前队而忽略后队,这时候中间衔接的作用就非常重要!我认为户外没有强驴弱驴之分只有好驴坏驴之别!还有没眼色驴!当然跑的多了才能以此来形容分别。<br></h3> <h3>兔子照顾队友,阿杜和我收队</h3> <h3>秦川驴前后穿插</h3> <h3>途中休息,我不知道哪个是西跑马梁,哪个是麦秸岭,反正都连着。只管走</h3> <h3>小晕今天跑的还算不错</h3> <h3>小丸替队友背了不少东西一路毫无怨言!木匠哥也尽量帮助别人中间衔接呼应!</h3> <h3>豆芽越走越强悍</h3> <h3>走在中华龙脊上,只见龙脊</h3> <h3>我后面收队几次见到冬雪姐,原来是感冒了状态不好</h3> <h3>简单,秦川驴,阿杜</h3> <h3>远看着像是玛尼堆</h3> <h3>原来是图上标注的~麦秸岭胸罩处有人开玩笑说为什么不弄个裤头挂上?!我说挂个胸罩是逢凶化吉,挂个裤头是骚气😄</h3> <h3>中午路餐处,今天路程不紧张</h3> <h3>下了一片石海</h3> <h3>远远看到水窝子营地</h3> <h3>到的早,天也好!白云和蚊子</h3> <h3>大家慢慢悠悠的和平时普通线路一样准备着吃的</h3> <h3>一起聊天</h3> <h3>气氛相当融洽明天的行程比较虐,如果天不好小晕简单君子兰等等准备下撤,,冬雪姐状况也不好!</h3> <h3>忽然发现鞋底开胶了,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向导和春风拿的都有粘鞋用的胶水,真是想的周到!狼哥的鞋也开了,两人忙半天终于解决问题,,,,,,</h3> <h3>假鞋匠</h3> <h3>火锅好吃菜老沉!途中采的木耳也用上了</h3> <h3>这是一段愉快的时光,,,,,</h3> <h3>冬雪姐和君子兰</h3> <h3>十点睡的,阿杜喝了点酒,我睡在最里面,阿杜睡袋薄挤在中间,躺那一会儿小腿和脚慢慢向下耷拉,背上一块大石头咋躲都躲不过去!这姿势连我这老弄家都受不了,,,又把衣服等东西垫进坑里,头又反过来睡还是不行!就这样一直折腾到两点多阿杜醒了,才挪了一块地方我睡,斜着身子睡到五点,半夜一阵阵的雨声基本上每次都能听见!心想百分之九十要有人下撤了,,,,,</h3> <h3>让爱军过去问了向导和冬雪结果都说没问题!那就走,,,起来又问了冬雪姐也说已经恢复了!我看着她浮肿的脸心里知道不太保险,而今天要走到2800营地的路是最强的!2800营地也是往下行程的最后一个下撤点</h3> <h3>早上起来开始攀升!途中的松树和杜鹃就像天然盆景</h3> <h3>翻过了一山又一山</h3> <h3>什么好汉坡绝望坡英雄路在这都不算啥😄</h3> <h3>云朵(阿慧)和绿茶</h3> <h3>再上石海</h3> <h3>一段平路之后是遇难驴友纪念碑,时刻告诫大家要小心,,蚊子,兔子等队友上前祭拜,,,,,</h3> <h3>地图上标的梁2⃣快到了,难道这是梁1?</h3> <h3>云中行走,大家体力付出较大</h3> <h3>向导早上告诉大家今天全程没有水,我带的够自己用,这时候剩了有一半而时间也已经近午</h3> <h3>向导在这说这才是太白梁梁1,我在轨迹上看的这里是梁2,管他呢也许每个人来都会有不同的叫法。</h3> <h3>上了梁1,绿茶拿出魔爪饮料几个人喝了!那感觉能用琼浆玉液来形容😄</h3> <h3>大家走的都不快,毕竟上坡多路也不好走</h3> <h3>而途中兔子说追不上小晕,水不在自己身上,我把剩下的水给他了大半。</h3> <h3>而过了一会儿看见冬雪姐缓慢的身影之后感到接下来的行程不会轻松!</h3> <h3>又摆了个小玛尼堆</h3> <h3>路还在延伸,2800营地海拔也差不多2800,每次看轨迹海拔还在3400左右!换算起来光下降的高度就够大家走的!</h3> <h3>梁1时向导说过了猴石就开始下降,于是大家边走边猜测哪个是猴石!却不知道猴石只是一块需要侧着身子过的石头而已!图中中间那个人(小丸)脚下的石头</h3> <h3>水早就喝完,借了两个人都没水了!只有铁匠哥给我倒了小半杯,,,,,我并不是自己喝而是给冬雪姐,她只带了一个脉动瓶,感冒让她体力严重下降,加上缺水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不能不补水,,,</h3> <h3>而阿杜也把水倒给她,自己剩下一小口!沙哑着喉咙喘着气,忽然发现他俩在喝松针上的露水!我也迫不及待的扑向了树,,,,,</h3> <h3>收队这个活有时轻松有时很累!后队队友行走的速度完全打乱了你自己的节拍,你会经历一个一个的休息加上再次面对运动死点!这种线路尤为突出!这次阿杜我俩都深有体会,,,,,,</h3> <h3>天色渐暗看着轨迹上短短的一公里路怎么也走不到头,水也已完全喝光。松树上也没有了露珠,,,最后完全黑暗,我俩打着一个头灯慢慢前行,,</h3><h3>黝黑的丛林前方亮起了灯,向导和秦川驴过来接应,,,</h3><h3>到营地8点40分,大量慢慢补水,已经没了食欲😄</h3> <h3>2800营地实测海拔2900米左右,经过观察我和向导一致断定冬雪已不能再继续原定的行程!</h3><h3>而我心里最初的计划是我带一队人从核桃坪下撤,向导带一队人继续向拔仙台前行!</h3><h3>原定线路还要三天而且每天都是在高海拔上大强度徒步!关键是天气不可预测!而下撤线路要一天半时间,虽然42公里的路程却是慢慢下降的过程。</h3><h3>谁知道我的观点一说却被几个老驴段然否定!一是我凭轨迹也有失误的可能,二是一个队伍必须同进同退,三是分开走继续行程的队友没了向导危险系数会变的极大!</h3><h3>最终决定全部下撤,,,,,</h3><h3>我理解大家的心情,有的人养精蓄锐准备了很长时间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半途而废心有不甘,,,但是山在那里还有机会</h3> <h3>营地的景色很美一两张照片展示不了现场,真的很美,,,,,</h3> <h3>照了合影,虽然开始返程下撤也不影响大家的心情!</h3> <h3>软软的草地前方是密林,下面还是雾气蒙蒙</h3> <h3>冬雪姐,高度下降慢慢会让人呼吸更多氧气,各种症状会得到缓解!大家都不后悔一起下撤,因为塞翁失马,焉知祸福!</h3> <h3>绿茶妹子</h3> <h3>云朵</h3> <h3>后面剩下铁匠哥、蚊子俺仨,这么好的景色跑那么快干嘛呢!😄</h3> <h3>一条河不知不觉出现在身边,泉水汇集而成</h3> <h3>密林中哗啦哗啦的流水声伴着步伐,脚下都是空的,水在石缝树根中穿梭。仿佛这一切都悬浮着一样,,,,,</h3> <h3>正享受大自然的馈赠,雨却无声无息的下了起来</h3> <h3>穿行在草丛中我们三个加快了脚步,可就是不见前队,直到看到远处的木屋</h3> <h3>心想这可能就是今天的营地了!进屋一看只有四五个人,木板搭成的一张通铺铺的有些干草!</h3><h3>向导过来说下雨不能在这住了,涨水了河过不去就要在山里住上5、6天。</h3><h3>春风,白云,雪舞几个说前队先走了,到出口还要向左拐。我说你们追上他们通知一下吧,最后据说硬是没追上😄</h3> <h3>俺三从有雨追到没雨,除了偶尔喘几口气吸根烟之外,压根就没停下脚步</h3> <h3>铁匠哥,途中的一处瀑布</h3> <h3>这是前队的照片,看着像是在找蚂蝗😄俺们三个出了山也不知道还有蚂蝗这回事!倒是碰到了保护动物~金丝猴。向导说自己都没见过</h3> <h3>被咬了</h3> <h3>三人后面追,每逢过河速度都比大部队要快上不少!纳闷怎么就追不上?!后来才知道还是怕蚂蝗咬了,拼了命的跑,,,也真佩服大家的速度四十多公里的山路九点出发天不黑就出去了,,,整个把两天的行程缩短成一天!</h3> <h3>我们仨最后八点半出山,夜幕中有些景色也看不到了。心想以后不知道还会不会来,可惜了,,,,,,</h3><h3>向导和白云来接我们出山,兔子在路口农家车上等候。先头部队已经到宾馆,一众人随后全部回归人间😄</h3> <h3>总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只有自己把这件事情想的完美了也就少了缺憾!这条线路我也没来过,组织过程中基本上半夜一点前没睡过觉!背包提前半个月就放在眼前做准备,好在没什么意外,都安全下山。错误不足之处咱们改!</h3><h3>人嘛,玩重装徒步只能把它当成体验与享受,不能当成目标去征服!不然~心累</h3><h3><br></h3><h3>期待下次精彩同行,,,,,,</h3><h3><br></h3><h3>(我在后面收队几天时间路上有的队友都没见过所以照片没有,发游记有些失重,请谅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