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风情街,是哈尔滨重要的景点之一,也是哈尔滨近代发展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可以说它是富有中华特色的具有欧洲风情的巴洛克风格建筑。</h3><h3> 哈尔滨道外的中华巴洛克风情街,是一个值得闲庭信步的地方。拿着相机,处处都是景。</h3><h3><br></h3><h3> 哈尔滨老道外中华巴洛克风情街 ,主要位于道外二道街、三道街两条步行街,这集中了不少百年老建筑,基本都是巴洛克建筑。</h3><h3> 漫步在这百年沧桑的街道,充满了怀旧气息,老街、老房子、老店、老画、铜像人,加上人文景观和餐饮艺术品,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觉,仿佛是穿越……</h3> <h3> “巴洛克”是17世纪意大利兴起的艺术风格,它的建筑豪华而富有激情,建筑外形自由奔放,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其色彩浓烈,装修富丽,雕刻细腻,被公认为是欧洲最伟大的建筑风格之一。哈尔滨道外是目前全国保留面积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h3> <h3> 游走在巴洛克街道,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穿越到了100年前……</h3> <p class="ql-block"> 这个建筑群在靖宇街沿线从头道街一直延伸到十六道街,是目前国内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巴洛克建筑群。因融合了太多的中国元素,被一日本学者赋予了新的名字——中华巴洛克。</p><p class="ql-block"><br></p> <h3> 中华巴洛克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内部中式庭院布局与外部巴洛克建筑形式相融合。二是中式寓意的雕花与巴洛克墙体浮雕相融合。高大墙体的浮雕图案没有十字架,没有圣母,没有丘比特,也没有执矛的勇士,取而代之的是富有中国寓意的雕花图案。</h3> <h3> 街道两旁的房子特别陈旧,透露出沧桑感。漫步在街头,会让人猜想一百多年前老道外的热闹场景,如今岁月更替,物是人非,但是城市最初的样子依旧令人着迷。</h3> <h3> 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街区内还有许多特色院落、胡同等物质文化资源,以及富有传统气息的商业文化、餐饮文化和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资源。</h3> <h3> 张包铺始建于1902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哈尔滨老道外最有名的小吃铺之一。相传在清朝末年,一位名为张仁的年轻人,从天津来到哈尔滨道外区开了这家张包铺。张仁有一手娴熟的包子技艺,张包铺的包子做工细腻,皮薄馅大,远近闻名,成为哈尔滨的著名小吃。</h3><h3><br></h3> <h3>这是张包铺在南二道街上的门脸</h3> <h3>排骨馅的包子最有名气</h3> <h3>磨刀匠在磨刀</h3> <h3>淹酸菜,女人夹着三棵白菜准备往缸里放,地下放着准备压酸菜的石头。</h3> <h3>洗衣服,一个搓洗一个往盆里放水。</h3> <h3> 中华巴洛克富有中华特色又具有欧洲风情的巴洛克风格建筑。街道沧桑,还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哈市民俗风情。</h3> <h3> 哈尔滨老道外的发展不仅留下了古老的建筑群,同时留下了它独具特色的美食,正所谓在哈尔滨“吃在道外”。</h3> <h3>这是哈勒滨饭庄在南二道街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