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纳兰性德——寻访纳兰遗迹之永泰庄纳兰家庙

孤鸿影

<h1></h1><h1><b>  纳兰性德比我大299岁,邂逅纳兰性德是40多年前的事。那时我在一个300多人的小工厂做工。刚刚“粉碎四人帮”,百废待兴,仍然没有什么像样的出版物,我还是抓到什么带字的纸都看。记不起是在什么读物上看到了《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这首词,非常喜欢,手抄在车间里随手拿到的一张废图纸上,那一刻我记住了纳兰性德。</b></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  近现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如此评价纳兰性德:“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这是对他的文学成就而言,</b><b>我还喜欢中南大学教授杨雨在《百家讲坛》讲“纳兰心事有谁知”对纳兰性德一生的归纳:相门翩翩公子,江湖落落狂生,清代第一才士,千古伤心词人。</b></h1> <h1><b>  40多年前抄录在一张废图纸上的《玉堂春》,我居然在一大摞读书笔记中找到了这张纸片(当时还漏掉两个字):</b></h1><h1><b> 一生一代一双人,</b></h1><h1><b> 争教两处销魂。</b></h1><h1><b> 相思相望不相亲,</b></h1><h1><b> 天为谁春。</b></h1><h1><b> 浆向蓝桥易乞,</b></h1><h1><b> 药成碧海难奔。</b></h1><h1><b> 若容相访饮牛津,</b></h1><h1><b> 相对忘贫。</b></h1> <h1><b>  纸的背面是零件图。</b></h1> <h1><b> </b><b> <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我并不研究纳兰性德,也算不上为纳兰的风流倜傥文武双全才华横溢倾倒而终身不嫁的纳兰迷,但因为喜欢他的诗词也就爱屋及乌地喜欢跟他有关的一切,到所有有他的遗迹的地方走动,</span></b><b>参加与纳兰有关的活动。</b></h1><h1><b> 先后去过:后海的宋庆龄故居去看纳兰种的海棠树;</b><b>北京五塔寺去看纳兰家人的墓志;</b><b>永泰庄去看纳兰家庙东岳庙、龙王圣母庙、纳兰纪念馆;上庄水库边上</b><b>去看</b><b>纳兰园;去人民大学</b><b>寻找</b><b>纳兰家遗迹;北京五塔寺</b><b>寻找东岳庙碑。前两天《北京晚报》刊登一篇文章,谈到怀柔西水峪有一口古井,是纳兰命名的渌水井,我也准备去看看。</b></h1><h1><b> 此外,只要有机会就参加有关纳兰的活动:2017纳兰文化作品发布会,电影《纳兰侍卫》和图书《纳兰容若寻踪》发布会、《纳兰容若传》新书发布会,平常还会在“纳兰文化沙龙”群里阅读纳兰诗词……</b></h1><h1><b> </b></h1> <h1><b>  先说说我去寻找纳兰家庙和纳兰纪念馆的事。</b></h1><h1><b> 2017年8月30日,我地铁换公交来到上庄水库站,下车后站在路口不知何去何从,周围很荒凉,我想找纳兰纪念馆,问了几个人都说不知道不清楚,于是在纳兰沙龙群求助,有几个在线的小伙伴热情帮忙指路,我于是又乘车到永泰庄,下车回走几十米就看到了写有东岳庙的牌楼。</b></h1> <h1><b>  牌楼南面写着永泰庄。</b></h1> <h1><b>  进村后见到墙上有纳兰性德的诗词。</b></h1> <h1><b>  纳兰遗迹的分布图。</b></h1> <h1><b>  进村南行不远处就找到了东岳庙。这座始建于明代的东岳庙在清康熙年间改为纳兰家庙,供奉其家人影像牌位。庙前一块空地是永泰庄文化广场,有健身器材。庙门外有北京市文物保护碑,山门洞开,无人看管。我慢慢走进来,庙内除我之外再无他人,三进院落,鼓楼、前殿、正殿,后殿尚存,前殿拱券还有精美的浮雕道教图案,三进院落都杂草丛生,一片荒芜,房屋破败,门窗尽毁,时值仲秋,衰败的景象透着凄凉,阵阵秋风吹过,枯枝衰草簌簌似与人低语,诉说过往。我独自走在其中颇感恐怖。不可想象曾经显赫一时的康熙朝重臣纳兰明珠、一介风流才子纳兰性德的家庙衰败若此!</b></h1> <h1><b>  山门没有匾额,顶上长满了野草。</b></h1> <h1><b>  山门东侧墙上的说明牌。</b></h1> <h1><b>  前殿拱券门上有方石匾额上书“瞻岱之门”。这让我想起北京另一座更有名的朝阳门外的东岳庙也有瞻岱门。东岳庙是供奉东岳大帝的,东岳又称岱宗,如此瞻岱就是瞻仰岱宗之意了。巧的是纳兰性德有个孙子叫纳兰瞻岱,</b><b>曽任正黄旗满洲佐领、正黄旗蒙古副都统、正红旗满洲副都统、直隶古北口提督、甘肃提督等职,卒后谥“恭勤”,按制受诰封并被追赠两代。</b></h1> <h1><b>  前殿拱券门的精美雕刻。</b></h1> <h1><b>  鼓楼尚在,钟楼无存。</b></h1> <h1><b>  第二进院落的正殿。</b></h1> <h1><b>  资料记载,在东岳庙二进院里原有东岳庙碑,现存于北京五塔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内,前些天我特意去五塔寺按图索骥去寻找。还真的找到了这座石碑。</b></h1> <h1><b>  以下三图是五塔寺石刻艺术博物馆内的东岳庙碑及说明。</b></h1> <h3>  </h3> <h1><b>  永泰庄东岳庙第三进院落院内的荒芜。</b></h1> <h1><b>  东岳庙西墙外。</b></h1> <h1><b>  东岳庙前文化广场宣传栏这张照片介绍说庙前100米处还有东岳庙戏台。我寻着这个线索向南走。</b></h1> <h1><b>  果然在拥挤的民居里有一座高出地面近两米的戏台,虽然破旧却是原汁原味。</b></h1> <h1><b>  戏台在庙南约百米处,坐南朝北,台基以五层花岗岩石条砌筑,高于地面约两米,戏楼虽然已残,但额枋上面彩画还依稀可见。资料:戏台东西宽7.8米,南北长14.7米,其中台面进深6.9米。</b></h1> <h1><b>  由于周边房屋密集,我想尽办法也拍不全这个古戏台。</b></h1> <h1><b>  但是这座戏楼历经风雨还原汁原味保留下来,也足以令人欣慰了。看到周围围上了绿色栏杆,说明不会任其自生自灭了。</b></h1> <h1><b>  纳兰性德纪念馆让我找的好辛苦,永泰庄里虽然不时能看到关于纳兰性德的“墙报”,却没有人能告诉我纪念馆在哪儿,高德地图导航告诉我距离纳兰性德纪念馆只有39米,虽近在咫尺却看不到纪念馆在哪儿,反复在网上查,才明白纪念馆隐藏在永泰庄村村委会里!</b></h1><h1><b> </b></h1> <h1><b>  村委会就在东岳庙南面,找到时已经两点过了,标明1:30上班的村委会还大门紧闭着。轻轻敲了敲门没人应答,悻悻离开,却因不甘心,再次转回来居然大门开了,有句话说“守得云开见月明”。院子里乱乱的,四面房屋一个人见不到,也没有任何标识,见南面一排房子门开着就走了进去,果然就是纳兰纪念馆。20分钟看了一遍,主要是图片文字和纳兰性德的书展示,分为人物介绍、家族、遗迹和纳兰文化传播及文化村几部分,虽然没有超过之前的了解,但毕竟来过了。</b></h1> <h1><b>  村委会门边的墙报记录着1985年河北承德首次召开纳兰性德研讨会,纪念纳兰性德去世300周年。</b></h1> <h1><b>  对着村委会大门的一排房子开着门。</b></h1> <h1><b>  走近一看,这就是纳兰性德纪念馆了。进门后正对着的是纳兰性德的忘年交、《饮水词》的编订者顾贞观的祭文。</b></h1> <h1><b>  在寻找纳兰纪念馆时偶然发现二六一医院内有一个灰墙院落,围着院墙转到南面看到建筑大门外有海淀区文物保护碑,上标龙王圣母庙,山门墙上标明这里曾是二六一医院旧址。在网上查了一下,龙王圣母庙</b><b>始建年代不详,庙宇坐北朝南,</b><b>山门上石匾额书“龙王圣母庙”楷书,款记:“康熙丙申仲秋月吉日重修”。</b></h1> <h1><b>&nbsp; 龙王圣母庙是纳兰家家庙之一。我来到这里时龙王圣母庙大门紧闭,我围着外墙转一圈,一无所获。</b></h1><h1><b> 网上有2010年到过那里的先行者描述说:龙王圣母庙现存三进院落,山门、一进大殿、二进大殿依然完好,只是多年不用荒草人高,东西配殿也还整齐,在第三进遗址处,有两块镌刻精细的汉白玉石雕,为“纳兰性德家庙前的焚帛炉”,现在遗弃在此,此石为纳兰家族遗物。</b></h1><h1><b> 另一个人的记录是:龙母宫第三进院落,东殿内正中有石佛龛一座,为汉白玉雕刻而成,内有小石碑一通,上镌文为:“明珠之神位”,供后人追念先祖明珠处。</b></h1><h1><b> 看来这里还是有一些可寻到的纳兰性德的遗迹。</b></h1> <h1><b>  因为不得入内,没有一手资料,只能借助网上关于这个庙的资料了解到它是纳兰家庙之一,因为皂甲屯是明珠家的封地,龙王圣母庙也在其中,它与纳兰家的渊源还有待进一步了解。</b></h1> <h3><b>  此文起草于2019.9.13.结稿于2019.10.2.</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