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的中秋

木石

<p class="ql-block">光阴易逝,流年飞转。人进入中年以后,时间就像进入了快车道,不经意间,那些少年时代盼了又盼等了又等才姗姗来迟的节日便一个接一个匆匆而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序再一次进入中秋,路边苍翠的树叶开始泛黄,有些已经开始脱离枝头,在秋风里悠悠地打转,落在田野里,马路边,不甘心地翻转几下,静默了。感时怀想,脑子里仿佛挂起了一块银幕,少年时代那些中秋往事像是被一只手捉住,重新投放到幕布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秋是一个收获的时节,稻子熟了,柿子黄了,菱角老了,莲藕要采了,花生该出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田野里,满眼看不到头的金黄,处处呈现出成熟丰收的景象。天仿佛一下子高起来,阳光明亮的晃眼,大朵的白云在淡蓝色的天空下缓缓游走。年少的我,此刻稻田里挥舞镰刀,挥洒汗水,收获那沉甸甸的稻谷,裸露的手臂上有稻叶稻穗秀出的无数个交叉相叠的血色鸡爪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或许有人会问,咋不用收割机呢?快速高效,何乐而不为呢?问题是,收割机是最近十几年的事,那个年代只能在书本或图片上看到,生活中谁见过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摘菱角也是要做的,中秋的时候,门口大塘里的菱角刚好成熟,又红又大,形似红红的蝴蝶。坐在两头尖的小木船上,半天能摘二三十斤。除留下一些自己吃以外,大部分都送了邻居和亲友。摘菱角伤手,不多时,手指手掌上就会被菱角叶菱角尖划出一道道细细的黑痕,有刺痛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绕宅围沟里的莲藕长成了,跳下水去,手提着荷叶下的藕杆,脚顺着它一直往下,使点劲把脚插进泥巴里,拱开拱松周围的泥土,便能感觉到藕的存在,然后憋足一口气,一个猛子扎下去,双手抓住它,惜着劲慢慢提起,白玉般的莲藕出水了,洗干净,咬一口,脆甜爽利,岂不美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门前两棵大枣树上早已硕果累累,这阵子已经变红,尤其是靠近风口的那一棵,枣子更大更红更甜。屋后几棵柿子树上的柿子拳头大小,枝条都压弯了,黄灿灿的,很是诱人。家里来了客人,母亲都会从枣树上打下枣子招待,客人走时,还会带上一些枣子和柿子。当然,邻家的大人小孩是常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是一个穷苦的时代,不是逢年过节很难吃上荤腥,一些贫穷的人家一年里能断几个月油,吃不饱肚子是常事。天无绝人之路,生产队里得到的不足或者得不到的,大自然就以另外一种形式给予补偿或馈赠。在这个各种果实成熟的季节里,少年们衣服口袋大多时候都是鼓囊囊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庄稼人,家境中等。中秋节那天父亲会去街上买二斤猪肉,母亲杀一只散养的土鸡。当猪肉和鸡肉炒好煨炖的时候,可能是时间隔得太久了,味觉变得特别灵敏,很远都能闻到那特有的香味。中秋节有吃月饼的习俗,取团圆美满之意。而那时候根本就没月饼可买,也没钱买,于是家家户户都包糖轱辘馍,算是月饼的替代品吧,馍馅是用碾碎的芝麻伴红塘混合而成,香甜的很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轮圆月从东方升起,西方天际的晚霞还未完全谢幕之际,父亲把一张长形小桌放在门前的场院里,母亲把早已准备好的饭菜端上来,一锅炖肉,一锅炖鸡,还有几碟藕菜青菜。这些东西在今天看来或许稀疏平常,但在那个年代可是至端午节以来最好最美味的饭食了。爷奶、父母以及我们姊妹六人围坐桌前,母亲用铁勺把荤菜分到每个人的碗里,并不均等,往往是爷奶的最多,自己的最少。爷奶又总是把他们的那份大部分让给孙子孙女们,还说,小孩子长身体,多吃点长个头。我早已忍不住馋嘴,甩开腮帮子大快朵颐,风卷残云般很快吃了个肚儿圆,大人们却很沉住气,细嚼慢咽。今天想来,大概是在品味生活的甘甜,享受丰收的喜悦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吃过晚饭,我从屋里拿出柿子菱角,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馋猫行为。别担心消化不良,乡下少年的字典里是不存在这条词语的。实在撑得吃不下去了,我才停止了进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月儿升高,玉盘似的越发明亮,清辉洒在门前两颗枣树硕大的树冠上,给苍绿细碎的树叶镀上了一层银白色的光。树下,我仰视明月,其上的阴影隐约可见,那是月宫的高墙吗?此时嫦娥、吴刚在对饮桂花酒吗?玉兔在一旁作伴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沉浸在奇妙的幻想里,好久才回过神。忽的耳边传来稻场上小伙伴们的欢笑呐喊声,我立即转身和弟弟一起跑过去,加入到玩耍的行列中。大家争先恐后的夸耀自家晚餐如何的“丰盛”,糖轱辘馍如何香甜,鱼肉如何鲜嫩……有两个小伙伴互不服气,竟然从各自的上衣口袋里掏出两个圆圆的糖轱辘馍让我品味给出裁定。我张开大嘴,两口把两个馍各吃掉一半,然后砸吧砸吧嘴,“嗯,都挺香挺甜挺好吃的。来,让我再尝尝,方可分出高下。”我说着伸出手去,他两个似乎明白了什么,赶紧把馍收起来逃也似的跑开了。大家的欢笑声在月色笼罩下空旷的原野里传的很远很远,那一夜,我们玩到很晚,大人们叫了好几遍,才依依不舍的离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爷爷奶奶早已故去,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但他们却无缘享受了;父母已进入耄耋之年,他们吃穿用度也是极简极少的;姊妹们各奔西东,一年难得见上几次面;当初的那些玩伴很少呆在老家,因为生计,大都去了天南海北的城市打工,有的过年过节都不回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是中秋节,又是圆月夜。举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夜,我做了一个梦,见到了熟悉的菱角塘,回到了少年时代的玩伴中,我们一家十口人又聚在了笼在圆月清辉里的那两颗大枣树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13日(农历八月十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