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来自吉林大学兴华学子的信。

白瑞刚

<h3>他是一位来自甘肃庄浪的兴华学子,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兴华资助他完成了高中学业,2018年他以577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吉林大学,近期,在吉林大学上大学的他投笔从戎,在奔赴军营出发前,他给兴华助学基金会写了一封信,让我们停止对他的资助,又捐了4000元助学金,让我们用于资助更困难的学生。</h3> <h3>泰戈尔曾说:“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难将照亮你的路。”</h3><h3>他生活在甘肃省庄浪县一个偏远山区的小乡村,自幼丧父,尽管家庭困难,求学不易,在兴华助学的资助下,他却以“穷且益坚”的姿态考入了吉林大学,大一结束的他,毅然报名参军,投笔从戎,立志建功报国。</h3><h3>近曰,他主动给兴华助学基金会写申请书,要求基金会取消对自己的资助,并要把自己收到的4000元助学金再捐赠给基金会,用于帮助更加需要帮助的寒门学子。</h3><h3>他是如何将负担变成礼物,从一个受助者转变成一个传承大爱的捐赠者。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他写给基金会的信。</h3><h3> 兴华助学</h3><h3>大家好,我是徐嘉成,是一名从甘肃边陲小镇考入吉林大学的大学生,也即将成为一名中国军人。</h3><h3>此时此刻,我的内心无比激动,能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默默无闻帮助我的每一个人,在我生活压力巨大万般窘迫时,这么一个有爱的组织出现了,它就是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h3><h3>01</h3><h3>我与兴华的缘分</h3><h3>2015年的那个秋天,我怀着无比忐忑的心情踏进了高中的校门,喜忧参半。高兴的是人生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惆怅的是巨大的生活压力让我没法静心学习。</h3><h3>(图片:即将入伍的徐嘉成)</h3><h3>我是一个单亲家庭里的孩子,从小父亲去世,还有一个高二的哥哥,九年义务教育的结束意味着我们需要承担更大的压力上学,高中要交这费那费,每次交费的日子我都特别紧张。</h3><h3>每每看到母亲手足无措的样子,我总特别心疼。</h3><h3>那时候的我,真的想挣钱替母亲分担,可母亲不让,她说我要读书,上大学,才会有出息。日子就在这么一天天为钱而愁。直到有一天班主任走到教室,说了兴华基金会的资助项目的事,按照学习状况与家庭经济两个评比条件,我有幸成为了被她恩惠的一员。</h3><h3> </h3><h3>02</h3><h3> 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馈赠</h3><h3>我总是记得很清楚,在每一次的助学金发放仪式中,兴华助学基金远道而来的爱心人士总是和我们交流很久,我们所收到的不仅是沉甸甸的爱心款,还有很多精神上的洗礼与为人处事上的经验。</h3><h3>从此我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不要看现在家中很穷,只要我有一颗心,有一腔热血,就一定可以改变贫穷。</h3><h3>物质的贫穷不算什么,精神的贫穷才是真正的贫穷。班主任说:“只有学习好,品德好,你才能继续拿这个助学金”。连续三年,兴华助学金从未间断,始终坚持钱到、人到、心到。然而要知道还有很多像我一样的贫困学生,他们或许更需要钱,但名额却是有限的。这使我更加督促自己,努力学习。</h3><h3>03</h3><h3>实现梦想的第一步</h3><h3>2018年高考,我以优异的成绩顺利的拿到了吉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兴华基金会对我的资助依旧未曾间断,使我得以无后顾之忧地迈入人生的又一个新门槛。</h3><h3>兴华资助我已经有四年时间了,尤其是大学的第一年,兴华资助了8000元,这对我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而我也在学习之余努力兼职,大一,我不但没向家里拿过一分钱,还给家人给了一些。这一切,都源于兴华基金会给我的支持与鼓励。</h3><h3>由于从小缺少父爱,我的性格自卑。每一次兴华助学金的发放仪式,都是对我莫大的鼓励,让我对学习更加有动力,让我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各位爱心人士都是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人,对我们指点迷津,让我们心中豁然开朗。</h3><h3>铭记着他们的教诲,我在大学里,除了努力学习与兼职赚钱之余,也积极改变自己,认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性格也逐渐变得开朗。</h3><h3>04</h3><h3>家国情怀伴我成长</h3><h3>已故的“炭火老人”赵家和爷爷来自清华园,他用自己一生的积蓄作为兴华助学基金用以资助西部贫寒学子,他燃尽了自己,温暖了人间。</h3><h3>年过七旬的老教授陈章武爷爷接过助学接力棒,延续着爱心之火。善行无声,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好心人奉献火种。</h3><h3>中兴通讯也成为了兴华的盟友,为兴华捐了巨额的善款,中兴的员工一边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咬紧牙关攻坚克难,一边铁肩担大义慷慨捐款。</h3><h3>天津的退休女工王娅阿姨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已经患不治之症的她做出了高尚的选择,把自己一切财产捐给了兴华,去资助寒门学子,而自己输液的架子却都是用竹竿自己做的。</h3><h3>王娅阿姨笑对人生的死亡,用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感染着身边的人。完美的诠释了“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h3><h3>社会各界团体与人士对兴华的支持与肯定的背后,是兴华人对初心的坚持和对我们的默默付出。是你们教我学会了感恩,谢谢你们。</h3><h3>05</h3><h3>投笔从戎、建功报国</h3><h3>少年时代心中便种下了一颗种子,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穿上绿军装,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h3><h3>2019年的征兵,我响应国家的征兵号召,报名参军。作为学校里为数不多的体检政审合格人员,我将保留两年学籍,去部队服役两年。</h3><h3>两年后,或是退伍复学、或是留队考军校,面对未来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我相信我不会辜负自己,兴华人带给我的温暖让我有直面未来的勇气。兴华助学基金会对我的关爱,我永生难忘,我一定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回报社会,尽我的最大努力奉献自己的能力,为人民服务。 </h3><h3>军营里的两年,可能很难再和大家取得联系,兴华带给鼓励让我勇往直前,我会想念兴华大家庭里的每一位。白叔叔曾经也是一名军人,对我关爱如慈父,他的教导我会牢记于心。</h3><h3>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做好自己。在军营,没有用的到助学金的地方,两年回来后我的学费也会由国家报销,这个政策很好,很适合我的家庭。</h3><h3>所以在我走之前,我希望兴华助学基金会能够取消我的资助,把钱给更需要的人,更优秀更努力家庭却更贫寒的人。</h3><h3>我决定,将我今年己经收到的4000元兴华助学金以捐赠的方式再回馈给兴华助学基金会。</h3><h3>(徐嘉成4000元助学金已捐给兴华助学基金会)</h3><h3>最后,祝兴华助学基金会越来越好,资助越来越多的贫寒学子考上大学,祝陈爷爷、白叔叔和各位爱心人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h3><h3> </h3><h3>写信人:徐嘉成</h3><h3> 2019年8月31日</h3><h3> </h3><h3> 续:(来源-兴华助学基金会白瑞刚秘书长)</h3><h3>在阅读了徐嘉成同学的来信后,我非常感动。及时拨通了他的电话,了解他的最新状况。对面的他,声音沉稳而坚定,他告知我们,他体检政审已经全部通过,也很快就可以拿到入伍通知书。</h3><h3>与兴华相伴的四年光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们看到了一个奋发图强的农村小伙子克服了环境的困难,努力学习,最终考上了心仪的大学;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困境中自强不息的优秀学子,正在用自己的青春书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看到了出身寒门的他从最初的受助者转变成一个爱心的接棒人。</h3><h3>徐嘉成同学,我为你能有这样投笔报国的英气和勇气骄傲,同时也为你真诚为他人的爱心所动容。兴华助学一直以来的初心就是雪中送炭、不求回报,而你还是个学生就已经学会了爱心传承、回报社会,你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感动,也为我们坚定做好兴华助学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h3><h3>谢谢你,我们为你鼓掌!为你点赞!</h3><h3>陈章武教授看了徐嘉成同学的信,动情地说:″徐嘉成同学用行动和自己爱心回馈的方式,证明了我们兴华助学这些年所做的一切是值得的"。</h3><h3>最后,祝贺你在部队这个大学校里取得更大的成绩,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h3><h3> 徐嘉成战士,参军光荣,我们为你骄傲!</h3><h3>文字 | 徐嘉成</h3><h3>编辑 | 席海涛</h3><h3>排版 | 李旭华</h3><h3>校审 | 白瑞刚</h3><h3>「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宣」</h3><h3>长按识别指纹关注我们</h3><h3>阅读 626</h3><h3> 在看26</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