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作风访万家,家校共育促成长 四年级家访活动

Eliauk

<h3>结合学校工作安排,为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提升家长的知晓度和满意度,整合学校、家庭教育资源,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共育模式,九月份,我校拉开“改进作风访万家,家校共育促成长”主题家访活动大幕。</h3> <h3><font color="#ed2308">家访工作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成功的家访可以让教育者放慢脚步,了解学生在家庭的生活习惯和学习环境,掌握培养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因材施教;可以让为师者多几把尺子评价学生,让孩子成长的路更宽广也更切合学生实际,更有可能对其成长和发展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成功、高效的家访可以让为师者走入学生家庭的同时,与家长达成“观点一致”,家校携手创造适合孩子的机会开发他们的潜能;成功的家访能够让为师者传播更多的教育讯息,让政府的教育规划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发展理念、动向更好、更全面的与家长共识,最终形成人民满意教育的良性循环。鉴于此,学校对本次“改进作风访万家,家校共育促成长”做了专题的方案和布置,通过全体教师会进行了方案的解读,力求真实、高效的家校沟通能够产生共鸣之音,让家访工作成为连接学校、家庭、学生的暖心之路。</font></h3> <h3><br></h3><h3>“激励,赏识,参与,期待” 八个字,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h3> <h3><br></h3><h3>一个孩子的转变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期待学生成功要有耐心、有信心,教师要善于等待,善于寻找和挖掘孩子的闪光点.</h3> <h3><br></h3><h3>我们要想学生所想,忧学生所忧,用我们的爱心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启迪学生的良知,为他们学会做人奠定道德基石。</h3> <h3><br></h3><h3>温和地训练儿童,使他们养成受了痛苦而不畏缩的习惯,这是一种可以使他们精神镇定并且为他们日后的生活奠定勇敢与果断的基础方法。</h3> <h3><br></h3><h3><font color="#010101">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导师。</font></h3> <h3><br></h3><h3>儿童,还不懂得韬光养晦的道理,他们的爱与恨、好与恶都写在脸上,所以没必要压抑他们心中的本能,也不能让童心屈从于成人的规则。而且,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有时候就该好好炫耀一番,享受彻彻底底的快乐。</h3> <h3><br></h3><h3>很多时候,我们研究孩子还没有孩子研究我们那么透彻。所以,走近童心是我们永远的使命。只有走近孩子的内心,我们才能解开孩子的生命密码;只有多陪伴孩子,我们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只有让教育回归生活,我们才发现,教育原来那么美好。</h3> <h3><br></h3><h3><font color="#010101">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树,那么学校教育就是这棵大树的枝叶,家庭教育则是根基。根基扎得越深,大树就越枝繁叶茂。看来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至少要改变以学习成绩为主要导向的教育评价,让孩子看到生命的多面与精彩。</font></h3> <h3><br></h3><h3><font color="#010101">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font></h3> <h3><br></h3><h3><font color="#010101">一个好的家长,应把教育的重心由教育孩子放到教育自身上来。对于觉悟的家长来讲,教育孩子只是个借口,自我教育才是真的呢。当你把自己教育好了,孩子只是美好的你的反映,他自然会变好。</font></h3>

孩子

家访

教育

家校

学生

共育

我们

家长

师者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