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重生 鹤林烟雨

田木

<p> 鹤林寺位于江苏镇江磨笄山下,始建于东晋大兴四年(321年),距今近1700年。鹤林寺初建时叫京口竹林寺,南朝宋武帝刘裕潜龙时常游息竹林寺,黄鹤飞舞之上。刘裕废晋称帝后,建立南朝宋,改竹林寺名为鹤林寺。</p><p> 鹤林寺在唐代曾是镇江的第一大寺,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许多佳作,如脍炙人口的唐代诗人李涉《题鹤林寺壁》:“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p><p> 千年古刹鹤林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相传寺院中曾有寄奴泉、米颠墓、逢僧处、香花桥、杜鹃台、濂溪祠、马祖塔、太傅松等八景。</p><p><br></p> <p>  鹤林牌坊</p><p> 三间四柱式造型,中间两根方柱上刻有隶书对联。</p> <p>  上联“红照日高鹤栖峰下青莲宇”,下联“紫凝霞曙花发江城世界春”,横批“鹤林烟雨”,由中国书协副主席言恭达撰书。</p> <p>鹤林寺大殿</p> <p>放生池</p> <p>苏公竹院</p><p> 相传,院中有一大片苍翠的竹林为苏东坡所栽,故名。</p><p> </p><p><br></p> <p> 苏东坡《游鹤林寺》诗云:</p><p> 郊原雨初霁,春物有余妍。</p><p> 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p> <p>  </p><p><br></p><p><br></p> <p> 茂叔祠</p><p>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学家。他与鹤林寺和尚寿涯交往较深,曾住寺中读书,生平最爱莲花,并开凿莲池,栽种莲花。著有《爱莲说》,为世人传诵。</p><p> 后人为纪念他,在鹤林寺建茂叔祠。</p> <p><br></p> <p>古寺遗迹</p><p> 2017年考古发掘中发现古鹤林寺遗存的古道,石板道蕴含了古老的历史烟雨和千余年来佛徒的足迹。</p> <p>鹤林禅寺古碑</p><p> 2017年8月大殿修缮时出土,石刻笔法劲拔坚毅、磅礴大气 ,古碑年代久远、弥足珍贵。</p><p><br></p> <p>杜鹃楼</p><p> 杜鹃楼因观赏杜鹃花而建并得名,始建于元延祐三年(1316年),历史上屡建屡毁。</p><p> 今楼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重建。</p> <p>“千年杜鹃”</p><p> 相传,唐贞元年间,有异域僧人从天台用钵盂盛杜鹃花根带到鹤林寺培养种植,成活后,每年暮春开花。据镇江地方志记载:“花高二丈余,花开,倾城欣赏"。</p><p> 唐代诗人李绅《望鹤林寺》诗句:</p><p> 鹤栖锋下青莲宇,花发江城世界春。</p><p> 红照日高殷寿火。紫凝霞曙莹销尘。</p><p>可见当年鹤林杜鹃花多么吸引眼球!</p><p> </p><p><br></p><p><br></p> <p>杜鹃楼与杜鹃花1987年被列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p> <p>鹤林古银杏</p><p> 树龄320年。</p> <p> 鹤林寺,近代以来虽然颓落,但千余年丰厚的历史文化仍在世间广泛流传。</p><p> 历经3年精心修缮复建,鹤林寺广场牌坊、放生池、大殿、杜鹃楼及苏公竹院等修缮复建工程已通过文保及环境整治验收。景区内敞开空间已于2020年7月10日起对游客开放。</p><p> 据说,后续还将逐步恢复寺院八景并建设鹤林寺遗址公园,我们共同期待。</p><p> </p><p><br></p><p> 图/文 田木</p><p> 2020年7月18日更新</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