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繁花落尽归寂寞</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左志旌 </h3><h3> 翻开史册,去寻觅那些湮没在黄尘古道、烽火边城的往事,你会发现好多倾国倾城的丽人身影,无论是流芳千古的女英雄、女皇帝、女才子,还是遗臭万年的女野心家、女权谋家,她们的丽影都在尘封的史书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暮春的傍晚,在单位的图书室里我便偶遇了这样一位色美艺绝、倾倒须眉的江南才女。</h3> <h3></h3><h3> 明熹宗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四月,江南吴地细雨如烟,目之所及,翠色欲滴,山水盈盈处流动着醉人的眼波。这景致似乎比往年更撩人不眠。魂断天下、命运多舛的江南才女陈圆圆就降生在这“水性杨花”的四月里。陈圆圆出身于货郎之家,本姓邢,名沅。母亲早亡,家徒四壁,父亲将其寄养于经商的姨夫家中,从姨夫姓陈。她自幼聪慧过人,精通诗词歌赋。当时江南各地年谷不登,饿殍遍地,见利忘义的姨夫将她卖给苏州梨园。由于她人丽如花、声出金石,每逢登台演出便艳惊全场,观者无不为之魂断。</h3><h3> 细数历史烟尘中的过往妍姝,均难以摆脱以色侍人的命运。陈圆圆亦是如此。她一生的感情辗转不定,多为豪门所掠,受尽欺凌。唯独与明末清初文学家冒襄的情缘可谓情深潭水。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冒襄途经苏州,经同乡友人引荐去梨园寻访陈圆圆。二人一见钟情,缠绵悱恻,不能自拔。之后二人约定后会之期依依惜别。当年八月,冒襄带母亲赴约再会陈圆圆。此时陈圆圆遭豪家劫夺,刚脱离虎口,深感颠沛流离的她产生了许嫁冒襄之意。二人当冒母之面定下了“嫁娶之约”,并相约来年择日迎娶。后来冒襄因家事牵累多次失约,陈圆圆数次寄书冒襄,均无回音。第二年仲春,冒襄赴苏州会陈圆圆,得知其已于十日前被崇祯帝田妃之父田宏遇掠夺入京欲献给崇祯帝争宠。因当时国家内忧外患,关内李自成农民军势如破竹,关外满清虎视眈眈,崇祯帝无暇顾及儿女情长,对陈圆圆并无收纳之意。田宏遇敬献未果,将其编入家乐班,充当舞姬,供其淫乐。孤居深宅,陈圆圆因思念冒襄终日苦闷。形影相吊的她常常感叹命运的不公。</h3><h3> 历史决定了红颜大多薄命,陈圆圆只能随波逐流,听从命运的摆布。当皇亲国戚,王公大臣还沉浸在骄奢淫逸之中时,大明的江山也走到了崩溃的边缘,风雨飘摇,朝不保夕。国难当头,急需将才,朝廷下诏吴三桂以总兵身份统领大军镇守山海关。一时间,吴三桂手握重兵,成了京城内外的权贵。田宏遇因贵妃去世,日渐失势,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以及在乱世中找到倚靠,他有意结交重兵在握的吴三桂。这天,田宏遇盛邀吴三桂赴其家宴。宴会上,除了数不清的山珍海味下酒对酌外,更有田府中绝色的歌舞姬献艺助兴。其间“一淡妆者,统诸美而先众者,情艳意娇”,而这位淡妆娇艳的歌姬就是陈圆圆。吴三桂如痴如醉地欣赏着陈圆圆的舞姿,不觉心旌荡漾。呈列在面前的山珍海味、琼浆玉液此时早已索然无味。这一切全被善于察言观色的田宏遇收录眼中。宴散前,吴总兵终于按捺不住,表露了倾慕陈圆圆之意。田宏遇顺水行舟,随即答应将其赠于他,并置办了丰厚的嫁奁,亲自将陈圆圆送至吴府。</h3><h3>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李自成率军攻克北京城,崇祯帝自缢于煤山。城中前朝旧臣遗老尽遭搜捕,吴三桂之父及全家也在其列,而陈圆圆的美色被闯王的心腹刘宗敏所垂涎,于是掠夺其为侍妾。四月初,吴三桂亲率部进京谒见大顺帝李自成,途中听闻大顺军夺其爱妾陈圆圆后勃然大怒,当即挥师返回山海关,复叛降清。上演了一幕“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千古绝唱。倘若吴三桂不投降满清,即便李自成不敌悍满,满人最少也要晚入关几十年。陈圆圆以她的美貌影响着别人也改变着历史,然而这一切并非一乱世弱女子所愿。历史没有假设,有的却是很多机缘巧合和必然结果。在吴三桂所部和满清军队的联合夹击下,李自成农民军遭受重创,在杀死吴三桂之父及家中三十八口之后,仓皇逃离北京。吴三桂怀着夺妻杀父之仇,昼夜追杀农民军到山西。此时,吴三桂部将在京城搜寻到了陈圆圆,飞骑传送,吴三桂才得以和陈圆圆军营团聚。在随后的日子里,身负国贼之名的吴三桂以陈圆圆为精神支柱辗转征战,为清廷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h3><h3> 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晋封平西王后欲将陈圆圆立为正妃,不料被其推辞。陈圆圆不肯接受名分的心境我们已不得而知,或许经历了十几年的坎坎坷坷,她早已看惯了世俗间的沉浮起落。名位利禄对她来说恍如过眼烟云。吴三桂另立正妃之后逐渐穷奢极欲,拥宠姬数人,陈圆圆年老色衰,加之与正妃不和,于是日渐失宠,独居别院。后她决意削发为尼,遁入空门。寥落半生的红粉佳人至此繁花落尽,归于寂寞。唯有与晨钟暮鼓、青灯黄卷相伴了此残生。吴三桂死后,陈圆圆亦自沉于寺外莲花池,死后葬于池侧。</h3> <h3> 陈圆圆是历史悲剧人物,史书虽未斥责她为商纣王之妲己、周幽王之褒姒,但对她亦无正面评价,归其原因是吴三桂为她降清打开了山海关。几百年来陈圆圆始终替吴三桂承担着罪责,背负上了“红颜祸水”的千古骂名。何曾想,乱世之中的陈圆圆不能主宰自己一生的命运,何谈主宰历史?尽管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圆圆曲》公正地评价了陈圆圆的一生,除此之外,客观评价她的诗词少之又少。查阅许多资料后,觉得诗酒仙的小令《临江仙·美人痛》更能概括陈圆圆漂浮不定、命运多舛的一生,也更能表达我对历史不公的愤慨:</h3><h3> 说甚倾国倾城,无非薄命红颜。一身无主几时欢。方才为破涕,又作泪涟涟。 铁马金戈天下,改朝换代江山。成王败寇尽男儿。因何将祸水,长于女儿担?</h3> <h3> <font color="#808080">左志旌,1984年12月生于陕西省定边县,小学教师,现为定边县作协会员、榆林市作协会员。部分作品发表于《榆林日报》、《陕北》、《塞上》、《边地》等报刊杂志。</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