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新议(随笔)

春雨蒙蒙

<h3><br></h3><h3>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韩愈《马说》中的观点。</h3><h3> 子牙垂钓遇文王,百里举市穆公赏,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访诸葛亮……这些历史故事都蕴含着伯乐与千里马密切关系的深刻哲理。</h3><h3> 韩愈的遭遇确实悲哀。空有一腔抱负,却无施展之地。纵然胸才大略,却难遇识才之主,可谓生不逢时。在权欲与金钱至上的时代,纵你才高八斗抑或满腹经纶,也只能成为政治与势利的牺牲品。世上缺乏的并不是千里马,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善用人才的伯乐。这也是天下千里马的悲哀。</h3><h3> </h3> <h3><br></h3><h3> 人才,从古至今都是社会的推动者,都是时代的担当者。但总是有些钻营权术之人混水摸鱼、滥竽充数、不学无术、误国误民;也有许多有真才实学之人却因不善巴结逢迎、投怀送抱,终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落魄平庸。于是不禁生出 “空有凌云志,无人识才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样的慨叹。不仅韩愈本人,古今之事甚多。人们也只有付之一笑,暗自叹息千里马的命运是如此的凄惨。</h3><h3> 没有伯乐的赏识,就不是千里马了吗?在我看来,人才终究是人才,决不会因别人的无视而改变,也不会因别人的嘲弄而失去信心。即便没有伯乐的赏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的精神,勇于展露自己的才华,自然也能成就伟业、名垂青史!</h3><h3> </h3> <h3><br></h3><h3> 古往今来,有许多青年才俊仕途不顺、满腹经伦却无处施展,但最终还是名垂千古,为什么呢?不是因为他们遇到了伯乐,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勇气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持之以恒,才取得事业的成功。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蒲松龄等皆为落魄文人之流,都没遇到慧眼识英才的贵人和伯乐。可他们的才华与锦绣文章世人皆知、万古留芳。而那些当政拥权的所谓“伯乐”却如流星闪现,终被湮没于正义和历史的长河之中。</h3><h3> 既然是千里马,为什么一定要守株待兔,苦等伯乐,一生都活在等待之中呢?现今社会各行各业发展迅猛,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即使没有伯乐的赏识,你也会在不经意间崛起,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h3><h3> </h3> <h3><br></h3><h3> 其实世上并无千里马。你我都可能成为千里马,区别在于你努力了多少,付出了多少。当太阳东升西落,雾聚雾散时,你有为度过的时光懊恼过吗?或许当你低头沉思、满腹哀怨时,别人已马不停蹄地向前疾弛而去,于是“千里马”便由此产生了。</h3><h3> 其实世上也并无伯乐。漫无目的地等待别人来赏识,来拨正自己的航向,还是原地徘徊,迷茫懵懂,不知所措?为何不做一回自己的伯乐,用行动去成就自己呢?世上没有谁比你更了解自己,更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不要妄想迷惘无助时为你点破迷津的伯乐,不要靠巴结和迎逢去乞求提携你的贵人。拾起尊严和自强,自己做自己的伯乐。</h3><h3> 世无伯乐,亦无千里马。用心发现自己的优点,认真做好自己的伯乐。你只管努力付出,上天自有安排,别让自己轻易放弃!</h3><h3> </h3> <h3><br></h3><h3> 我们周围不乏优秀、有才华之人,但优秀又有什么用呢?有才华又有什么用呢?千里马易得,伯乐却难求。每一个人都想找到属于自己才华尽施的舞台,但前提必须要有人给你这个机会和平台。你口才再好,可没人让你登上讲台;你跑得再快,也没有人让你踏入赛场。所有的努力和准备都是白费心血、一厢情愿、付之东流。</h3><h3> 设想一个单位里的员工常有抱怨情绪,常常消极怠工,甚至跳槽走人,这能说企业很健全、很优秀吗?相反只能说明单位制度不完善、“伯乐”工作策略和能力有问题。这样的单位最终会吞下失败的苦果。</h3><h3> 进入新时代,国家的用人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任人唯亲″正逐步转为“任人唯贤”。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才原则为“千里马”提供了“弛骋天下”的机会和环境。</h3><h3>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也常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