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402路公交(9)同事们:

高京林

<h1> 402车队的人员组成:车队长叫王作顺,50多岁,最早是铛铛车的司机,转过无轨电车又转过汽车,是电车公司的三朝元老。他文化不高,但多少年来小心谨慎、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直维持着车队的平稳运行。他代表着一批老派的电车人,他们经历过旧中国,知道生活的不易。由于文化不高,他们的视野比较封闭,满眼就是巴掌大的一块地。所以,满足、敬业而又有些麻木。报纸上说的就是他们的全部思想,不接受任何稍有偏离的言论。肖师傅代表40多岁的一群,初中毕业就参加工作。他们从售票员干起,学会了开车。他们敢说、敢干,有想法也不太安分。他们不屑于老电车人的“麻木”,但又看不到自己发展的前景,属于那种不甘心又无能为力的一群人。书记魏魁占,复员兵,他们一批来的有十几个人,这些人政治上比较活跃,也比较受重视。由于个人的经历不同,他们对敏感问题的表达比较含蓄,说话接地气,包容性比较强。他们的目标是以后当个车队的队长或者是到厂里谋个一官半职,但我田师傅是个案。团支部书记张国忠,七一届初中毕业生。他们这一批有近十个人,政治上很活跃,现在都从售票员改了司机。再就是我们这些刚来的,前前后后也有十来个。还都在卖票,玩心很重。</h1><br> <h1> 婚姻状况:司售人员的工作在当时不算好,服务性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干。他们的婚姻对象基本上只能在同行中选择。队里30奔上的同事都结婚了。据我所知,两口子同行的居多,不是开车的就是卖票的,连电车公司修理厂、保养厂的都没有。402沿线有的是国有大厂,但没人与我们结婚。究其原因有二:1.虽然都是工人阶级,但我们是服务行业,不是产业工人。虽然大家不明讲,但还是觉得有分级。即便是产业工人,我们沿线的工厂也是不同的。比如,呼家楼往东的国棉厂挡车工,脏、累、粉尘、三班倒等,属于最差的。大北窑东南大郊亭的化工厂有污染,易得怪病,也不怎么样。大北窑附近的一机床、北汽、内燃机厂、齿轮厂等工作条件、福利待遇属中等。酒仙桥一带的工厂是保密单位、福利高、有宿舍,应该是最上乘的。2.我们的工作时间不正常,不但常加班顾不了家,光那个1、2、3、4、5班就让常人很难适应。</h1><br> <h1> 车队同事的家庭状况:年轻一些的男女都上1、3或1、4班的比较多,40岁奔上,一般女的上早班,男的上晚班的比较多。头班车5点发,人要3:30起,4点多钟坐上接班车,为了早起就要早睡,所以晚上9点多就上床了。男的走晚班,夜里12点多到家。这时老婆已经睡着了,是个“死”人。女的3点多起床,丈夫睡的正香,也是一个“死”人。一个家里两个“死”人,这日子长了不憋出病来才怪呢。所以,车队里的老职工脸上有笑模样的不多。你看要么是抑郁、麻木,要么是冲动、狂躁。制度要求面带微笑,可挤出来的只能是假的。<br> 后来,队里的复员军人陆续的结婚了,第一个是调度郑大金,他媳妇是个建筑公司的文职。王宝坤、田更宝和一个姓胡的师傅娶的都是工厂的工人。那年头复员军人吃得开,有资本跳出这个怪圈。<br><br></h1> <h1> <font color="#010101">40年前,我认为家里有两个“死”人是最惨的人生了。10年前当我认识了许多修高铁的铁建人时才知道,他们虽有妻小,但半年甚至一年见不到一面,比公交人还要惨。但正是这些很“惨”的人,成就了社会的正常运转,他们很伟大。</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