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约 金 秋 拜 谒 巍 山

金全

<h3> 一 巍山一中高十六班同学聚会掠影<br> (2019年 秋)</h3> <h3> 古稀聊发少年狂, 翁妪闲人聚巍山;<br> 当年学子韶华逝, 如今童颜鬓染霜。<br> 天高云淡,秋风送爽。2019年9月21—22日,原巍山一中高十六班同学一行18人、家属4人,相约金秋,回到巍山。</h3> <h3> 两天的聚会安排紧凑。考察了巍山文庙(原巍山一中校园)、文华书院(原巍宝小学)、南诏地质博物馆,体验了敬老院的生活,游览了巍宝山,品尝了正宗的巍山扒肉饵丝,还组织了自娱自乐的文艺联欢。<br> 回首人生路,与会者感慨万千……</h3> <h3> 我们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与新中国一起成长,荣辱与共,命运多舛,苦尽甘来。<br> 1965年,巍山一中、二中,弥渡中学、南涧中学三县四校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经过严格的中考,录取巍山一中组成了高十六班,继续莘莘学子的求学之路。<br></h3> <h3>(上图为巍山文庙大门,巍山文庙也是原巍山一中校园)<br> <br> 1966年,一场始料不及的文化浩劫让我们过早地告别校园,近在咫尺的大学梦化为泡影。<br> 十年寒窗苦读,换来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知青生活。</h3> <h3> 经过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们当中有的人参军;有的人被推荐去“读书”;有的人参加了工作;还有的留在了农村……<br><br><br><br> 是金子总会发光。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有的同学事业有成;有的同学走上领导岗位;有的同学成为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但更多的同学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直至退休,继续为社会、为家庭作奉献。</h3> <h3> 南 诏 文 华 书 院 正 门</h3> <h3> 南 诏 文 华 书 院 王 皇 阁</h3> <h3> 参加聚会的同学在文华书院集体合影。<br><br> <br> 同学们在文华书院游览并自由组合拍照。</h3> <h3>文华书院景色剪影,图中竹子壁画是赵宁国同学的作品。</h3> <h3> 21日下午,部分同学及随行家属到巍宝山游览。<br> 绵绵细雨中的巍宝山,云遮雾绕,山峦叠翠,漫步山间小道,宛若置身仙境,令人陶醉。</h3> <h3> 二十一日这天的中晚餐都安排在巍山县敬老院,饭菜可实惠。晚餐自备了红酒,席间欢声笑语不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甜美的笑容,同学们借此机会共同举杯祝福,祝愿各位老同学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开心快乐每一天。</h3> <h3>巍山县城南郊的白塔,巍山县敬老院就在旁边。</h3> <h3> 二十一日晚八时在敬老院小餐厅开联欢晚会。晚会采用自编,自导,自演,自娱,自乐方式,文艺节目有的是精心准备,有的为即兴表演,尽情狂欢,尽性发挥。 <br> 联欢会由吴深仁同学主持,郑定和,杨永德伴奏,老班长芮春生致聚会词。<br> 联欢会在全体同学合唱高十六班班歌(即话剧《山村姐妹》主题曲)开始,在《歌唱祖国》大合唱歌声中结束。整个晚会充满着激情,同学们仿佛又回到了风华正茂的青春年华。</h3> <h3>吴深仁同学主持晚会</h3> <h3>老班长芮春生致词</h3> <h3>齐唱高十六班班歌一一话刷《山村姐妹》主题曲。</h3> <h3>女声小合唱 弥渡山歌小河淌水</h3> <h3>集体舞 祝毛主席万寿无疆</h3> <h3>晚会节目集锦</h3> <h3>同学们在欣赏节目,品尝水果甜点。</h3> <h3>二十二日早餐后同学们在敬老院院子内小憩。</h3> <h3> 二十二日上午九时半参观南诏地质博物馆。<br> 巍山南诏地质博物馆展出各种奇石1200多种,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h3> <h3>越南花梨木根雕百鸟朝凤,重6.8吨,荣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h3> <h3>大树化石,来自印度尼西亚,全长27米,是自前国内收藏的体量最大的完整树化石。</h3> <h3>天然绿松石,重350公斤。</h3> <h3>海百合化石,产自贵州,整体面积120平方米,是目前全世界最大最完整的整块化石。</h3> <h3> 莹石球,产地新疆,直径1.6米,重5吨,由7吨重的毛料打造而成。左图为无灯光下的球体,右图为灯光照射下的球体。</h3> <h3>同学们参观游览地质博物馆。</h3> <h3> 在此要特别感谢赵宁国同学,因为文华书院和地质博物馆本不开放,是他凭着自己的身份和人缘关系,管理人员特许为我们单独开放,极大丰富了同学聚会的活动内容。</h3> <h3> 参观了地质博物馆后,前往南诏胡同和文庙游览观光。文庙是原巍山一中校园,南诏胡同是原巍山一中教师宿舍,学生宿舍和生物园。同学们故地重游,无比兴奋,大家都在寻找遗留在记忆中的踪迹。</h3> <h3> 二十二日的午餐是品尝正宗的巍山扒肉过江饵丝。<br> 50年前,一碗扒肉饵丝成了老知青们的奢望。今天来到“云南省民族餐饮业五十强”之一的“品香苑”,品尝了由巍山扒肉饵丝传人“昆师傅”用传统工艺制作的扒肉过江饵丝,聊补心中的缺憾。”</h3> <h3>午餐后,一天半的同学聚会圆满结束,同学们互道珍重,依依不舍,相约再聚。</h3> <h3> 相见时难别亦难。<br> 相聚的时间是那么的短暂,等待的时间却那么的漫长。<br> 牵肠挂肚的思念,泪眼婆娑的话别。<br> 尽管有些不舍,分别的时刻还是不期而来。 <br> 说一声保重,道一声珍惜,期待多组织这样的聚会。 <br> <br><br> 2019年9月22日 於巍山<br><br> <br> 策 划 扬永德 <br> <br> 孟红泽<br><br> 撰 稿 杨永德<br><br> 美 篇 制 作 段有铨 </h3>

巍山

同学

一中

地质博物馆

南诏

文华

敬老院

书院

文庙

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