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流觞 明乐心 水草/文

水草(张丽青)

<h3>  寻一处清幽之地,执一壶明心之茶,赏一曲流芳美乐。心,在放松中开朗,神,在欣然中恬淡。享一缕阳光,体一丝清风,随性、自由、真我、自然。</h3><h3>  站在初秋丰满的沃土上,依偎着白云山葳蕤、碧绿的怀抱,在烈烈娇阳的温情中,操琴弄箫,曲水流觞,叹岁月如梭,用淡定和沉静饱满流年的单薄,从茶道、音乐中感悟人生的真谛。</h3> <h3>  乐美、茶香、人睦。2019年9月7日下午,丽水白云山大修厂,文化创业园,丽水市少微书院与尹隽大师工作室共同主办的“感恩 明心”雅集,将茶韵与美乐无隙交融契合,40多名会员齐聚一堂,共享视觉与味觉的盛宴。</h3><h3>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论语》的开篇第一句。接风、洗尘、清静。涤尘礼首先拉开了雅集神秘的帷幕,人在草木中,人茶两相宜,以茶慧心,以茶明心,一盅迎客茶,清寡中透着芳香,一饮一品里,饮的是山水之物,品的是人生滋味,得到的是心间温润。</h3><h3> </h3> <h3>  看千年茶文化,昔日今朝共传扬!世世代代。少微书院卢朝升院长带领的书院团队以茶道的开场礼绕场方式,让大家眼前一亮,不但起到了静场的作用,也体现了对茶道的尊敬和对雅集的尊重。<br></h3> <h3>  都说茶道也为人道,人生,其实就像一片茶叶的旅行,小小绿尖,遇水承叶,一杯清茗沁人心肠,世间怡然心情,只在一杯清茶中。尹隽大师和胡海敏老师的茶艺表演及茶知识小贴士的实例讲解,让我们知晓了茶中小数据:六大茶类、六种发酵、六种汤色、六种滋味,斟茶七到八分。冲泡茶的温度85、90、100度,茶与水的比例1:50、1:22,辨其茶叶的外形,茶的作用等等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受益匪浅。</h3> <h3>  红花虽美还得绿叶衬,好茶美乐两相知。一曲王秀华、柳俏、小滨古琴齐奏的《良宵引》天高气爽,月朗星辉,弹琴品味,饮酒赋诗。细腻委婉,清新恬静。</h3><h3> 《月满西楼》中的名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会员王素萍的朗诵深沉凄婉,情感丰富,和着埙箫的音乐如泣如诉,嬴得一片片掌声。真可谓:今宵月明,相思横陈,惟有不眠泪千行!望断归雁,小楼东风又一秋,尽洒天涯路,岁岁年年 ……</h3> <h3>  听!一曲如歌的轻盈旋律,时而吟唱般低回,时而激扬高歌,柔美动人绕梁不散。田新飞的笛子独奏《春到湘江》乐曲表现了湘江两岸生机勃发的春色美景和湘江两岸人民建设家园的火热干劲及对家乡明天激情满怀的美好憧憬,让人回味无穷。</h3><h3> 莫只道酒有酒令,其实茶自然也有茶令。书中有言,茶令的首创者当推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纳兰容若曾在《浣溪沙》一词中用过李清照行茶令的典故,曰:“被酒莫惊春睡里,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感恩尹隽大师,让我们在2019年的秋日里当了一回现代版的李大词人。</h3> <h3>  枫叶红时又一秋,万般相思抛红豆。在这初秋里,是谁在吟唱?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会员雷徐东的自告奋勇以及小滨的古琴独奏《秋风词》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用古琴的深沉烘托出悲凉的氛围,显得凄婉动人。</h3><h3> 坐看四季,大自然的轮回景色美不可言,春天更是如此,《春江花月夜》五字字字珠玑,皆为美的化身,各有此韵味。邹丽、种道群、吴宗宝等合奏的《春江花月夜》富有生活的清丽气息,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h3> <h3> 都说曲在心中,人在曲中,人曲共和体。《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铁血丹心》,不但有漫天黄沙的辽阔和爱恨情仇的荡气回肠,还有“猛风沙、野茫茫”,英雄“射雕引弓塞外奔驰,笑傲此生无厌倦”,美人轻吟“藤树两缠绵”、“身经百劫也在心间”的柔情侠义。此曲的脍炙人口和荡气回肠的优美旋律曾深深地影响着一个又一个喜欢音乐的人。</h3> <h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问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念其弟子由的名作《明月几时有》是对中秋最好的诠释。作为迎中秋“感恩.明心”雅集的序篇,又怎能少得了月饼?一口月饼一口茶,是对中秋的尊重和敬仰。当月饼的甜腻遇上茶汤的甘冽,两者口味互补,不仅味道更好,茶还能起到提神消化的养生功效,月饼和茶可谓“天作之合”。举杯邀明月,把酒换成一盅香气四溢的茶,唇齿留香,想必心情定会不同寻常吧!</h3><h3> 古时品茶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之说。执一盅清香的茶,莫叹人生苦短,总有一些陪伴,无言也暖,温了岁月,也韶了时光。若有细腻的情,一片茶叶,也能润灵台、破孤闷,与我们最微细的心思相会同行。</h3> <h3>  此刻,《月儿弯弯照九州》、《蒙古人》、《关山月》渐渐升起,在空中回旋。聆听那如清泉般的倾诉,与琴箫对话,只愿心能沉醉在与世无争的自然之境中。</h3><h3>  满载而归时,余音还留耳廊。不声不响地择一处清幽,斟一盏芳茗,细看一撮茶叶在滚烫的热水中历练、翻滚、渐渐舒展,最后沉落杯底,在一遍遍地冲泡之后,逐渐回复到平静真实的过程。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饮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也需要放得下。</h3> <h3>  静静地望远处山如黛,水如练,经过岁月的不停打磨,渐渐地、渐渐地懂得,云卷云舒,只不过是弹指挥间,花开花落,常常是一种心境。</h3><h3> 欣赏春花秋月,感觉自然的味道,是一种习惯,一种态度,一种修养。…</h3><h3> 时光走笔,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皆是云烟。琴箫终非究竟,心灵才是止境。微笑着与往事干杯,轻轻地对酷暑八月说一声"再见",对金秋九月真诚地道一句"你好!我也很好,相信明天将会更好……"</h3><h3>&nbsp;</h3><h3>&nbsp;</h3><h3>&nbsp;</h3><h3>&nbsp;</h3> <h3>(写于2019年9月7日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