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之西部行

周志明

<h3> 祖国大西北,对我来说极具神秘色彩和吸引力,其广袤的地域、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少数民族生活习俗,令我十分向往。多年来,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自驾车去那里踏访一番,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2019年金秋,恰巧长春市某旅行社组织了“中华西部行”旅游专列,我欣然报名随行,用16天时间,走马观花式的踏上那神奇的土地…………</h3> <h3> 8月23日下午,我们在北京乘上了前往大西北的第一站宁夏中卫市的火车。</h3> <h3> 中卫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地处宁、甘、蒙三省(区)交界地带。其自然人文景观独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宁夏乃至西北较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br></h3> <h3> 中卫市人民对于我们的到来,还是蛮欢迎的。看着载歌载舞迎接我们的人群,大家不禁心头一热……</h3> <h3>  这是号称中华黄河第一楼的黄河楼。楼高108米,可乘电梯直达楼顶。楼内设有中国历史文化展览馆、黄河历史文化展览馆等,与黄鹤楼、滕王阁和鹳雀楼并称中国四大名楼。</h3> <h3>  站在黄河楼上,远眺中卫市和滔滔不绝的黄河,感到非常震撼。</h3> <h3> 象征黄河母亲的巨大雕像矗立在黄河楼对面。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至今依然荫泽后世子孙。同样,长江是母亲,大地是母亲,自然是母亲,国家也是母亲。为此应感恩给我们生与命的所有母亲,感恩天地万物日月星辰,感恩所有为他人、为社会的付出与奉献。</h3> <h3>&nbsp; 中卫市集沙、山、河、园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区沙坡头,被誉为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获得了全球环境保护500佳称号,不仅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白马拉缰”等独特的自然景观驰名中外,而且以丰硕的治沙成果饮誉世界,是“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h3> <h3> 羊皮筏子俗称排子,为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也是一种古老的水上运输工具,用羊皮做成。它由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皮"浑脱" 组成。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小皮筏系用10多个羊皮袋扎成,适于短途运输。</h3> <h3> 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闲漂荡。远远望去,就象一叶扁舟。人筏混为一体,随波逐流。划筏子的小伙子,还给我们唱起了宁夏民歌。看着黄黄的河水,听着悠扬的民歌,飘飘荡荡顺流而下,随着波涛的起伏,颠簸而行,有惊无险,极富刺激,惬意的很呀。</h3> <h3>  离开美丽的中卫,我们又昼夜兼程,来到了大美的青海湖</h3> <h3>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藏语叫“错温波”,意思是“青蓝色的海”。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清幽。碧波连天的青海湖被四周的高山环抱,就象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h3> <h3> 在这里竟然看到了鱼雷发射试验基地!</h3> <h3>  在海拔3200米、气压630帕的青海湖边,我勇敢地挑战一下自己,跑了个1000米,感觉与内地大不一样!</h3> <h3>  茶卡盐湖是我们在青海游览的又一个箸名景区。</h3><h3> 茶卡盐湖也叫茶卡或达布逊淖尔,“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海的盐;“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附近。</h3> <h3> 茶卡盐湖是盐的世界。据介绍,茶卡盐湖盐的品质高出其他类盐许多。</h3> <h3> 在西宁工作的老战友,设盛宴款待我们。面对一大桌具有浓郁青海回族风味的美食,只恨缺一个天大的肚子……</h3> <h3>  这西宁的夜色,流光溢彩,色彩斑澜,充满梦幻感觉,让人流连望返。其繁华程度比内地省会城市毫不逊色。</h3> <h3>  出青海,穿越数百公里的戈壁滩和无人区,我们又向最西北的乌鲁木齐进发。</h3> <h3>  从乌鲁木齐火车站一出来,立刻有了异样感觉。</h3><h3> 这出站口围栏,是用直径十厘米的不绣钢焊结而成,高大、冰冷而结实,一次只能通过一个人。</h3> <h3>  进旅店,人人都要经过这样的安检。据介绍乌鲁木齐所有入宿酒店均是如此。</h3> <h3>  老百姓家日常使用的菜刀,是这样管制的。长长的铁链紧栓菜刀柄:菜刀,使用可以,拿走,甭想!</h3><h3> 导游特别向我们解释,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新疆是稳定压倒一切,严查严防一切恐佈暴力活动,由此而引的不适,还望大家理解。</h3><h3> 我们当然表示深深的理解,没有稳定,一切都是空想!</h3> <h3>  热闹的大巴扎,如内地的大集贸市场,吃的、穿的、用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小工艺品,琳瑯满目,一应俱全,是世界上最大的维吾尔族大巴扎。集伊斯兰文化、建筑、民族商贸、娱乐、餐饮于一体,是新疆旅游业产品的汇集地和展示中心。自2018年8月营业以来,夏季日均客流15万人次,冬季日均客流3万人次,客流高峰每日可达30万人次。</h3> <h3>  新疆有一个必去的地方,那就是吐鲁番。“世界上最富有的露天考古博物馆”——这是瑞典人贡纳尔·雅林对吐鲁番的评价。而克林凯特在《丝绸古道上的文化》则写道:“几乎没有其他哪个绿洲,在文化面貌上像吐鲁番这样丰富多彩。它位于一条东西大道和南北大道的交汇点上。从文化上说,吐鲁番像一块海绵,从各个方面吸收着精神上的内容和文字上的形式……这个绿洲是多么富于国际性,五湖四海的人们在此成为一家。”</h3><h3>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享誉国内外的歌词,让我们怎能忘记它。</h3> <h3> 吐鲁番有几最:最低、最干、最热、最甜。这最甜当然是指鲜葡萄和葡萄干啦。</h3> <h3>  这坎儿井可是了不起的大工程,是古代吐鲁番人民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而开发创造的特殊灌溉系统,已有几千年历史。它把雪山的水通过地下孔洞,引入绿州,灌溉农业,造福子孙万代,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h3> <h3>  在吐鲁番参加了一个盛大风情宴会,一边欣赏着维吾尔族靓女帅男的精彩演出,一边尽享烤全羊、羊肉串等美食大餐,台上台下交相互动,群情激昂,欢呼雀跃,嗨的很呀!</h3> <h3>  这吐鲁番“四最”之一的最热,果不虚传。那天去火焰山,被当地人说遇上了少有的阴天,很“凉快”,但实地一看,仍然高达41度。高温之下,挥汗如雨,只能匆匆拍几张照片,赶紧撤离!</h3> <h3>  离开新疆乌鲁木齐,我们乘火车在戈壁荒漠上向着甘肃的方向驰骋。途中经过酒泉,远远地眺望到在茫茫戈壁中高高耸立的卫星发射塔,脑海里浮现出曾经无数次在影视屏幕和电视新闻里看到的熟悉场景和卫星发射时令人振奋的那一刻。火车上只能远远地向默默工作在戈壁沙漠中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奉献的英雄们表示崇高的敬意。</h3> <h3>一座石窟,一个世界;一孔洞穴,一截历史。</h3> <h3>看了这幅古壁画,才真正弄明白了国酒茅台上的飞天标识,是从哪里来了的!</h3> <h3>&nbsp;&nbsp;&nbsp; 晴空万里蔚蓝天,美绝人寰月牙泉。银山四面山环抱,一池清水绿漪涟。</h3> <h3>  张掖的七彩丹霞还是从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三枪拍案传奇》知道的。尽管出发前,已经在网上照片和视频中看过七彩丹霞的景色,但当我们走到它面前时,还是被它炫丽的景色给震撼到了:是谁打翻了上天的调色板,将如此绚丽的色彩涂抹在张掖的大地上?</h3> <h3>每到一地,总要被安排进当地的土特品商店转一圈。没什么可买,又要呆够时间,于是大家就变成这个样子。</h3> <h3>  十六天时间,匆匆忙忙、走马观花,从东到西横跨了大半个中国,行程约九千多公里。亲身领略了大西北众多秀美风光和人文景观,感触很多。一是祖国真的很大,景色真的很美。做为中国人,我真心为能生长在这样的国度而感到高兴和自豪。同时也感受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北各民族老百姓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虽然也有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但多能坦然面对,悠然自得,生活得比较安逸。二是旅行社计划不周、组织混乱,应受到批评,获差评。比如,根据合同规定,长春的二百多名游客应在长春火车站登火车向北京出发。然而旅行社却在出发时突然改变计划,竟让游客舍近去远,跑到几百公里外的哈尔滨兰陵登火车。使得二百多名六十多岁的老人,拖着大包小裹,坐汽车一路颠簸,在后半夜两点才到达哈尔滨兰陵登上火车。吉林市的几十名游客,因道路不好,汽车几经走错路,竟然没有赶上火车。再比如,在宁夏中卫市,安排几百名游客乘第二天零晨1点钟的火车前往西宁,却在下午6点多钟就把人拉到火车站,许多老人在火车站不得不自掏腰包买钟点房休息。更要命的是,当第二天上午10点到达西宁,疲惫不堪的游客以为在西宁市会去宾馆好好休息一下,结果又马不停蹄地被旅行社拉着前往茶卡盐湖。三百多公里的路程,六个多小时的车上颠波,再加海拔三千多米的气候,使众多老年游客身感不适,有的痛苦地躺在汽车过道上,有的不停地呻吟吸氧,场面极其堪忧,令人心痛。还比如,旅行全程虽然禁止了强迫购物,但在导游的“洗脑”和忽悠下,每到一地,必然安排大家进入当地的土特产品商场,不管买不买东西,都须在商场里呆够一小时。概算下来,在各地购物的时间差不多占了整个旅游时间的四分之一。而且各地景点的土特商品几乎雷同,营销套路相似,全部贯穿一个目的,就是像狼一样紧盯游客的钱包。很是令人烦恼、无奈和气愤。三是旅行社组织这样长时间、远路途、游客年龄大、人数偏多的旅行有欠妥当。在中国,由于人口众多的的国情,任何好事,如果一窝峰地涌上,一般不会有好的结果。这次西部旅行团,近千人的老人大军,坐满十六节火车厢,每到一地,差不多都是同时进出火车站、同时上下大巴汽车、同时就餐休息、同时景点购票参观等等,视野所见,全是人声鼎沸、拥挤不堪、秩序混乱。在吐鲁番和柳园火车站,因安检缓慢、繁索等问题,游客大军暴棚,差点掀翻候车室,车站工作人如临大敌,汗湿全身,频爆粗口,怒怼游客。这样的旅行,这样的遭遇,把游客喜游大川美景而获得的悦感,冲到九宵云外去了。哪个游客还有快乐和满意?所以,旅行结束时,差不多所有游客均发誓,再也不参加类似的旅游!</h3><h3> 这个结果,估计这也是有关部门和组织者所始料不及的。</h3><h3> 但愿旅游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能听到、看到广大游客的呼声,今后有所改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