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主题与主体

海 蓝Seablue

<h3></h3><h3></h3><h3></h3><h3><h1><b> 摄影主题和主体</b></h1><b>主 题</b> <b>主题</b>就是要<b>表达</b>什么。 <b>主体</b>是用来<b>表达主题</b>。</h3><h3><b>视觉中心</b>(趣味中心)是画面最重要部分,他可以是<b>主体</b>,也可以是<b>主体的一部分</b>。 主题就是这张照片的题目。 主体是这张照片素材的重要部分。 视觉中心是张照片的高潮部分。 主题是由主体、陪体、背景、前景和留白组成的一幅画面,而“主体”是核心,其余是为主体服务,因而,摄影作品如何突出主体以表达主题是一切的关键。 突出主体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1.直接突出主体。 让被摄主体充满画面,使其处于突出的位置上,再配以适当的光线和拍摄手法,使之更为引人注目。 2.间接表现主体。 通过对环境的渲染,烘托主体,这时的主体不一定是占据较大面积,但会占据比较显要的位置。 突出主体的具体方法:<br></h3><h3></h3><h3></h3><h3></h3> <h3>照片都是有主题的,就是说你要让读者知道你拍的是什么,想表达什么。若是一组照片,主题必须要统一。 主题,就是你发现一个美的东西,或一个能触动你内心的场景,把它作为主体放置在照片中,同时加入你的一个主观态度和情绪,这便是主题。 照片除有鲜明的主题外,还必须有主体,有了主体,才能表现主题。 主 体 主体是主题的基础,一张照片是由主体、陪体、前景、背景和留白组成,这里面主体是核心,其他因素都要围绕主体服务。 突出主体的方法 1.可把主体拍的足够大,让它占据画面一定的面积,甚至充满画面。 2.利用主体与陪体、前景、背景等元素的对比关系来衬托出主体。 如:大小、明暗、虚实、色彩对比等。 3.主体的位置至关重要,是放在画面中心,还是九宫格的交叉点或其他地方。 等等。<br></h3> <h3>1.特写</h3><h3>把主体拍成特写或接近于特写的中景</h3><h3>主体要有足够大,只有主体占据了一定的面积时才吸引观众的注意。</h3><h3>靠近被摄对象,充分利用光学变焦的优势,便于得到最好的成像质量。</h3><h3>若主体仍不够大,可利用广角强化透视,适当夸张前景也可以夸大主体。<br></h3> <h3>例图(<b>特写</b>)</h3> <h3>2.色彩对比 在处理<b>主体</b>与<b>背景</b>的关系时,特别要防止<b>靠色</b>现象,主体与背景间的色差越大,视觉效果就越强烈。</h3><h3>【靠色】就是主体原色与主题的背景色不能太一致。<br></h3><h3>主体与背景的差异越大,主体就会显得越鲜明,对于表达主题就越有利。 </h3><h3><br></h3> <h3>例图(<b>色彩</b>)</h3> <h3>光线明暗 摄影是<b>光</b>与<b>影</b>的艺术。是把<b>主体</b>安排<b>在</b>比较<b>明亮的光线下</b>,<b>陪衬</b>体安排<b>在阴暗</b>中。可以借助各种光线照明手段来突出主体。</h3><h3>比如,<b>亮背景</b>衬托<b>暗主体</b>,<b>暗背景</b>衬托<b>亮主体</b>等等。利用<b>光线变化</b>来<b>突出主体</b>。</h3><h3><br></h3><h3><br></h3> <h3>例图(<b>明暗</b>)</h3> <h3><b>构图手段</b> 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直接影响到观者对它的关注程度。可借助合适的线条来引导观众的视线。</h3><h3>比如;河流、小溪等作为引导线,引出主体。把主体安排在黄金分割线上来突出主体。</h3><h3>借助沟通方式来突出主体的方式还有很多,没有一定之规,要随机应变。</h3> <h3>例图(<b>引导线</b>)</h3> <h3>例图(<b>引导线</b>)<br></h3> <h3><b>引导线</b>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b>合理的构图布局</b>与<b>视觉效果突出主体</b>,<b>完善主题</b>。<br></h3> <h3>例图(<b>引导线</b>)<br></h3> <h3><b>虚实</b>关系 <b>主体肯定不能虚</b>,<b>陪体</b>可以<b>虚化</b>来突出主体。<b>人像</b>摄影和<b>特写</b>描写上<b>用的较多</b>。<br></h3> <h3>例图(<b>虚与实</b>)<br></h3> <h3><b>简洁的背景</b> 摄影是减法,这是摄影的经典性语言。 </h3><h3><br></h3> <h3>例图(<b>简洁</b>背景)<br></h3> <h3><b>形状大小</b>差异 一些物体展示在我们面前时,是<b>形体大的物体</b>引人注意。在不大的画面上,充分利用有限的面积,<b>让主要表现对象占据较大的面积</b>,是突出主体的重要方法。<br></h3> <h3>例图(<b>大与小</b>)<br></h3> <h3><b>剪 裁</b> 受拍摄条件限制,摄影者很难做到构图严谨,有必<b>后期剪裁</b>,剪掉无关内容,使主体醒目,更具冲击力。<br></h3> <h3>例图(<b>裁剪</b>)<br></h3> <h3><b>陪体与主体</b>的关系:</h3><h3><b>陪体</b>与<b>主体</b>一起构造<b>画面情节</b><br></h3><h3>陪体是<b>帮助表达主体</b>的<b>特征</b>和<b>内涵</b>的对象。</h3><h3><b>1.</b>千万<b>不要喧宾夺主</b></h3><h3><b>2.</b>陪体是否<b>对主体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b><br></h3><h3><b>3.陪体</b>有<b>直接表达</b>和<b>间接表达</b>两种,有时,<b>陪体不一定要在画面中表现出来</b>,在画外同样可以与主体一起构造画面情节。</h3><h3><b>4.陪体</b>与<b>主体</b>一起构造画面时,注意<b>主次</b>、<b>大小</b>、<b>前后</b>、<b>明暗</b>关系等来充分利用陪体<b>陪衬主体</b>。</h3> <h3>例图(<b>主体</b>与<b>陪体</b>)<br></h3> <h3><b>环境烘托主体</b> 在摄影画面中,除了主体和陪体外,还可看到有些<b>元素</b>是作为<b>环境</b>的组成部分,<b>对主体</b>、<b>情节</b>起一定的<b>烘托作用</b>,<b>加强主题思想的表现力</b>。</h3><h3>处在<b>主体前面的</b>、作为环境组成部分的对象,称<b>前景</b>;处在<b>主体后的</b>,称<b>背景</b>。 前景在画面中成像较大,不同前景的运用,在画面中起到的作用也不一样。 <b>1.</b>利用一些富有<b>季节性</b>和<b>地方特征</b>的<b>花草树木</b>作前景,能<b>渲染季节性气氛</b>和<b>地方色彩</b>,<b>画面</b>具<b>有浓郁的生活气息</b>。 <b>2.</b>前景能<b>加强画面</b>的<b>空间感</b>和<b>透视感</b>。 <b>3.</b>前景能<b>突出画面内容</b>的<b>概括力</b>,在<b>表现</b>一些<b>内容丰富的事物</b>时,将要表现的事物中最有<b>特征的部分</b>放在<b>前景位置</b>上,能<b>加强画面所要突出的内容</b>。 <b>4.</b>运用<b>前景</b>与<b>背景</b>,<b>景别</b>对比,<b>深化主题</b>。</h3><h3><b>5.</b>前景给人一种环境地位感。</h3><h3>如:用<b>门</b>、<b>窗</b>、<b>建筑物等</b>鲜明特征的景物<b>作前景</b>,让其在画面上占有较大的位置,让观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切感。 <b>6.</b>前景的运用能<b>增强画面的均衡感</b>。 <b>7.</b>对<b>前景</b>进行一定的<b>虚化</b>,能<b>给人</b>一种<b>朦胧</b>的美感。</h3> <h3>例图(<b>前后景</b>)<br></h3> <h3><b>背 景</b></h3><h3><b>背景</b>是指在<b>主体后面</b>,用来<b>衬托主体</b>的景物,对<b>突出主体形象</b>及<b>丰富主体的内涵</b>都起着重要的作用。</h3><h3>在摄影中对<b>画面背景选择</b>应注意三个方面:</h3><h3>一是<b>抓特征</b>,</h3><h3>二是力<b>求简洁</b>,</h3><h3>三是要与<b>主体形成色调</b>或<b>有色调对比</b>。&nbsp;</h3><h3><br></h3><h3>首先,要善于<b>抓取一些富有地方特征</b>、<b>时间</b>和<b>地点的景物</b>作为背景,明显地<b>交代出事件的发生</b>,方便观者对作品的了解。<br></h3> <h3>例图(<b>前后景</b>)<br></h3> <h3>其次,背景力求简洁。在摄影中,将背景中<b>可有可无</b>、<b>妨碍主体</b>的东西减去,达到画面的简洁精炼。可采取多种<b>摄影技巧</b>来达到这种效果。如:</h3><h3><b>1.</b>用<b>仰拍</b>方式,可避开<b>地面上杂乱的景物</b>,以干净的天空作为背景</h3><h3><b>2.</b>用<b>俯拍</b>方式,以<b>马路</b>、<b>水面</b>、<b>草地</b>为背景,使<b>主体轮廓清晰</b>,获得<b>简洁的背景</b>;</h3><h3><b>3.</b>利用<b>逆光</b>,将<b>背景</b>尽可能乱的线条<b>隐藏在阴影中</b>;</h3><h3><b>4.</b>用<b>长焦镜头虚化杂乱的背景</b>,<b>主体</b>更加<b>突出</b>。<br></h3> <h3>例图(<b>简洁</b>)<br></h3> <h3>再者,<b>背景</b>要<b>力求</b>与<b>主体形成色调</b>或<b>影调上的对比</b>,使<b>主体具有立体感</b>、<b>空间感</b>和<b>清晰的轮廓线条</b>,<b>加强视觉上的力度</b>。<br></h3> <h3>例图(<b>色彩</b>)<br></h3> <h3>背景的处理是摄影画面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在拍摄时<b>细心选择</b>,才能使画面内容精确,使视觉形象得到完美表现。</h3><h3>在解决被摄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时,可在三种类型的背景中进行选择:&nbsp;</h3><h3>首先,防止<b>不适宜的背景</b>,因它太突出,太<b>俗气</b>鲜艳,与被摄主体的颜色、调子太<b>相似</b>,或多少与它太<b>混合</b>,或简直太<b>不好看</b>,有损于被摄主体。</h3> <h3>例图(<b>斜线</b>、<b>对角线</b>)构图<br></h3> <h3>例图(<b>三角线</b>)构图<br></h3> <h3>例图(<b>九宫格</b>)构图<br></h3> <h3></h3><h3>关于构图的种类还有: 1.水平线构图 2.垂直线构图 3.黄金分割构图 4.斜线构图(对角线) 5.曲线构图 6.不规则线构图 7.九宫格构图 8.三分法构图 9.十字形构图 10.三角形构图<br></h3><h3>11.框式构图 12.A字形构图 13.圆形构图<br></h3><h3></h3> <h3>再次,是一种<b>非彩色的背景</b>,它<b>与被摄主体</b>是<b>没有联系</b>的、<b>单纯</b>的,而<b>色彩</b>和<b>调子</b>的性质<b>与被摄主体对比舒适</b>、<b>不突出</b>。典型的例子是<b>白</b>、<b>灰</b>、<b>黑</b>或<b>单色的纸板</b>,<b>刷白</b>了的<b>墙壁</b>,以及<b>天空</b>。<br></h3> <h3>例图(<b>非色彩</b>)<br></h3> <h3>其他<b>成为一体的背景</b>,<b>还有</b>如补足风景画面的<b>令人感兴趣的云层</b>,作为美术家肖像的背景的<b>画室里零乱的</b>和<b>起刺激作用的东西</b>,<b>婚礼蛋糕背景上的新娘</b>和<b>新郎</b>等等。这些被摄<b>主体</b>、<b>背景</b>和<b>前景</b>的结合,成为良好的<b>构图基础之一</b>。<br></h3> <h3>在<b>确定主题</b>后:<b>主体</b>、<b>陪体</b>、<b>前景</b>、<b>背景</b>,<b>加上</b>理想的<b>光线</b>,<b>恰当</b>的<b>焦距</b>,<b>合理</b>的<b>构图</b>,<b>谐调</b>的<b>色彩</b>,摄影画面由此一气而成。<br></h3> <h3>选择好<b>主体</b>,以完美的<b>视觉中心</b>、<b>陪体</b>及<b>前后背景</b>和<b>构图</b>;利用<b>光线</b>(<b>光影</b>的艺术)、<b>色彩</b>、<b>摄影技巧</b>(手法)和<b>后期</b>,来突出<b>主题</b>(<b>思想</b>),完成摄影作品。<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