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之旅三 2019(8.29~9.3)

追日

<h3>山西,被柳宗元称为“表里山河”,因位于太行山以西而得名,也称为“河东”,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h3><h3>春秋时期,晋国为五霸之一,是秦朝郡县制的起源地。唐高祖李渊起兵太原,推翻隋朝的统治,建立大唐王朝,定都太原,由此,山西被唐高祖认为是“龙兴”之地,封太原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在明清的500年间,晋商的脚步开始走遍全国,彻底壮大了山西商人,晋商也为山西留下了许多的建筑遗产,有乔家大院、常家庄园等,现在依然为旅人来山西的旅游地。</h3><h3>山西的旅游地有五台山、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乔家大院、皇城相府等。</h3><h3>陕西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我国的十三朝古都。陕西自古就是帝王建都之地,历史悠久,是炎帝故里及黄帝的葬地。13朝古都中,留下的帝王陵墓达到79座,咸阳被称为“东方金字塔”。</h3><h3>陕西是中国现代革命圣地,延安市是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年头,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h3><h3>陕西的旅游地有兵马俑、法门寺、华山、太白山、黄帝陵、大雁塔、长城等。</h3> <h3>碛口古镇李家山村</h3><h3>李家山在碛口镇南山,距碛口不足十华里。渡过湫水河,有两条通道,一条是从河南坪顺着简易公路往上爬,沿途可以远眺吼声如雷的黄河大同碛;一条是顺着黄河畔,从叫麒麟滩的河滩往下走,如有雅兴,还可亲临碛下,观赏那汹涌澎湃,咆哮如雷的二碛气魄,这才使你真正领略到黄河精神,也就是中华民族的顽强拼搏精神。</h3><h3>这些年来,有多少海内外知名人士,不避艰险,步履到李家山采风,一个个都留下美好的影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h3><h3>我国现代最著名的大画家吴冠中先生于1989年10月赴李家山后,写道:“我在山西有一个重要发现——临县碛口李家山村。这里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h3> <h3>西湾村距离碛口镇一公里左右,临河而建,村中古宅院在河边的山坡上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古宅精致华美,造工考究。</h3><h3>以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闻名于世,这处完整的居民建筑群,是依靠黄河船运发迹的陈氏家族历经明末到民国300年历史逐步修建而成的,占地三万多平方米,依山面水、背风向阳,随势而上,如波涌浪卷,层次感极强,村内有两横五纵七条小巷均匀地把各处院落串联起来,现保存完好的有四十多处院落,院院相通、户户相连,楼房院墙不拘一格,样式多变,不同地势随行程序、错落有致,与周边环境十分和谐,防盗、防火、排水、泄洪的各种设施配置十分精妙,这里的一砖一石一木都洋溢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各种雕刻构思精巧,刻画细腻。西湾村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h3> <h3>这是我们团的导游王海涛</h3> <h3>8月30日下午到达乾坤湾、清水湾</h3><h3>原来行程没有清水湾这个景点,因昨晚住的旅店没有热水很多人无法洗澡(气温低15度左右),地接导游为我们加了这个景点和中午的午餐(行程里这个午餐是不包的)</h3><h3>如果说黄河母亲在壶口高歌一曲使人振聋发聩,那么在她流经延川境内就可以说是浅唱低吟,委婉动听了。黄河流经延川县境68公里,浑然天成五个S型大弯道,清水湾是继乾坤湾之后的第二大弯道,其弯度达305度。</h3><h3>清水湾古称清水关,清道光十一年前,这里是黄河西岸上的一个重要关口,在其西北方向有清水河注入黄河。顺着栈道走向观景台,在蛇曲的环抱中,远处滩涂上的农田、弯曲的道路、河里的小船都清晰可见。</h3> <h3>这里是导游送午餐的餐厅,午餐十分丰盛,这副挂件也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h3> <h3>乾坤湾位于山西省永和县打石腰乡河会里村和陕西省延川县城南部53公里接壤处。乾坤湾是一幅天然太极图,是黄河古道秦晋峡谷上一大天然景观,也是山西永和最亮丽最壮观的一个风景点。</h3><h3>2005年,成为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h3><h3>黄河这条流淌了160万年的母亲河,在流经山西省永和县河会里村、后山里村和陕西延川县土岗乡大程、小程村和伏义河村一带时,形成了一个“S”型大转弯,形成了一个神秘的造型。</h3><h3>来到圣览山巅,极目远望,眼前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黄河犹如一条巨龙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间奔腾不息。位于S型的黄河古道边畔上的河怀村和伏义河村,犹如黄河巨龙怀抱其间的“阴阳鱼”。这段黄河古道就是乾坤湾。</h3><h3>在乾坤亭内极目眺望, 形似太极图的乾坤湾尽收眼底。弯道弧度320度以上, 堪称天下黄河第一湾 。</h3><h3>它形如太极阴阳鱼 ,环抱郁郁葱葱的青山。山上住着人家 ,炊烟袅袅。岸边的草滩上, 一 群黄牛正在河边饮水。乾坤湾不仅壮美 ,还是一幅黄土高原的生活图画 。</h3> <h3>8月31日中午来到"陕北版的美国羚羊大峡谷"(雨岔大峡谷),十分遗憾的是到达谷口的时候,峡谷上游下雨了,禁止参观游览,是这次旅行最大的遗憾。</h3> <h3>8月31日傍晚到达延安</h3> <h3>9月1日10点左右到达靖边波浪谷</h3><h3>靖边波浪谷位于距陕西省靖边县东南22公里处龙洲乡的闫家寨子,俗称闫寨子。从靖边县城出发,半个小时的车程就可以到达龙州。</h3><h3>靖边波浪谷岩石叫红砂岩,学术上被称为"砒砂岩",成于古生代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之间。这是地球历史中地质最活跃、生物最繁茂、动物最庞大的时代。</h3><h3>靖边波浪谷在陕北这个黄土覆盖的地方能有这样的石头景观真是个奇迹了。靖边“波浪谷”这一名称是来这里的摄影者给予的,它与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是有一定区别。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在红色之间夹有白色线条,红白相间,而靖边的波浪谷则以红色为主。</h3><h3>明长城是附近的一个景点。在靖边通往波浪谷的路上,有十几公里明长城伴随着公路同行。长城横贯榆林市境。为明成化延绥镇巡抚都御史余子俊率领将士4万人历时3月筑成。明长城东起清水营(今陕西府谷县东北),西至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县东北),全长880公里。其在榆林境内的城墙自东接神木县高家堡边墙入境,经由建安堡、双山堡、常乐堡、保宁堡,西接横山县波罗堡出境,蜿蜒100多公里,有烽火台210多座。</h3> <h3>红石峡</h3><h3>红石峡,位于榆林市区约北5公里,在明长城口红山脚下的榆溪河谷,当地人也称为“雄石峡”,因为山上都是红色石头,所以得名红石峡。峡谷内山奇水秀,石窟古刹林立,还有陕西省最大的摩岩石刻群。</h3><h3>红石峡的摩岩石刻分为东、西两部分,大多是明清时期的作品,虽然年代不十分久远,但也有不少名人的墨宝。在红石峡的东崖上,有八十多处题刻,大多是在清朝光绪年间凿刻的,其中左宗棠的“榆溪胜地”、马占山的“还我河山”是比较著名的;在红石峡的西崖上,大约有三十多块题刻,有一些是比较特别的阴阳刻法相结合的题刻,还有一块蒙文石刻“天成雄秀”,值得去看看。</h3><h3>红石峡中最早的遗迹就是宋元时代开凿的寺庙和石窟,但是现在除了部分洞窟内的彩绘与雕刻外,其余的已经都不复存在了。在现存的石窟中,第四窟和第六窟还是值得游客一看。第四窟和第六窟顶上的雕刻还保存的不错,第六窟的图案中,还有蒙汉一家的意义。如果夏日前来石窟,会感到十分清凉,游客还可以从这里走到崖顶的天门和通往峡谷内水边的地门。</h3><h3>红石峡还是电影《东邪西毒》的取景地,这里最适合傍晚黄昏十分前来游玩,此时晚霞照耀下的峡谷十分有意境。游客还可以从西崖走到峡谷底部,榆溪河从这里流过,让这个西北边塞之地多少有了一些江南的秀丽。如果夏日来到这里,可以在河边的沙滩上玩玩水。</h3> <h3>镇北台,位于榆林市区以北的红山顶上,距离榆林市区约7公里,距离景点红石峡约2公里,很多游客将这两个景点放在同一天游玩。镇北台原本是明长城的一处观察哨所,也是当年蒙、汉两族办理交涉的地方,这里是古长城现存的最大的烽火台,号称“长城第一台”,与山海关、嘉峪关并称为长城“三大奇观”。</h3><h3>修建于公元1607年的镇北台,是边关“蒙汉一家,和平互市”的见证。紧依台北下方有一个方形的小砖城,叫“款贡城”,是当年蒙、汉官员接待洽谈以及举行献纳贡品仪式的场所。</h3><h3>新修建的“长城博物馆”也在台下,博物馆中以图片介绍为主,有一部分文物的展示,游客可以多注意其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墙砖。游客在登台游玩之前,可以先到这里参观,这样可以对景区的历史情况和周边地貌有个大致的了解。</h3><h3>如今游客看到的镇北台,是整修一新后的镇北台,少了些历史沧桑,但当你登上了高约四层楼的镇北台时,遥望远处的烽火台遗迹,还是能够感受到作为“长城第一台”的雄壮和周边大地的苍茫。</h3><h3>站在高高的镇北台上,南面数公里外是榆林古城,北面则是传说中的塞外沙漠,只见沙丘和绿洲交相呼应。在镇北台的东面和西面,就是明长城,如果天气晴朗的话,可以依稀看到有六个烽火台的遗址。</h3><h3>很多游客会将镇北台与周边的红石峡一并游玩,建议先游玩红石峡再去镇北台,这样游玩结束后可以在镇北台进去前直接乘坐公交11路回榆林城。</h3> <h3>远处沙尘滚滚,不一会就来到镇北台,今天真正体验了一次沙尘风暴的厉害。[强][得意]</h3> <h3>9月2日下午参观世界奇观万年冰洞</h3><h3>万年冰洞在山西忻州市宁武县城西50公里处的春景洼村境内,处旅游专线旁,海拔2300米。经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洞穴专家现场考察认定:此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约三百万年,故名万年冰洞。</h3><h3>2005年,宁武万年冰洞在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评审中,成为国家地质公园。2011年3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h3><h3>中国科学院的杨少华和石耀霖将这个85米的洞穴全做成数值模型,研究其万年冰穴形成的原理,发现,洞口的形成让冬天的冷风进入洞穴,但是夏天的热风却进不去,所以造成了天然的冰库。如果将洞口封闭的话,这个万年冰穴只需要40年就会完全熔化。</h3> <h3>参观完万年冰洞之后来的芦芽山的悬空村</h3><h3>悬空村</h3><h3>晋西北管涔山深处,浓密葱茏的林海之中,有三个古老神奇的悬空村:王化沟村、五花山村、曹家梁村,均属宁武县涔山乡,三村相距很近分别建在悬崖绝壁间,远望好似空中楼阁,天上人家。</h3><h3>村里房屋都建在百米高的悬崖绝壁上,街道是立木支撑、圆木铺架的“栈道”。在这个古老的村子里,处处可见石砌的小径、古朴的民居,村民们悠然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村子古老、静谧,却远近闻名。</h3> <h3>9月3日中午前往太原食品街游览</h3> <h3>下午1:30分参观太原晋祠</h3><h3>晋祠(原名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国家4A级景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园林建筑群,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晋祠为晋国宗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占地面积130余万平方米。现存有三百年以上的建筑98座、塑像110尊、碑刻300块、铸造艺术品37尊。</h3> <h3>傍晚4点多秦晋之旅旅游全部结束,之前有几个自费项目,包括红石峡、镇北台、太原食品街和晋祠。前往广州的班机只延误约半个小时。9月4日凌晨一点半左右回到家了,四点才睡觉。旅游很累,但很快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