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母亲只留在记忆中

肖岩

<h3></h3><h3></h3><h3></h3><h3></h3><h3></h3><h3>2019年8月16日清晨,母亲去世,走的时候相当平静。 都说癌症病人最后会遭受无法忍受的疼痛折磨,哥哥特地准备了很多杜冷丁,所幸最后全没派上用场。看来,老天对母亲也生出了几分恻隐之心。 感谢上苍! 外婆家的老人们说,“你妈可真是个要强的人啊,读书那会儿家里穷,天天自己放了学割草卖钱,一割就是很多年......” 母亲生于1943年,解放以后才得到读书的机会。她如饥似渴地扑进知识的海洋,遇到任何困难都不愿意放弃,最后终于如愿考进亳州师范学校,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母亲的学生们说,“罗老师真不简单,高二那年我们班的化学老师因故调离,从没学过高中化学的罗老师边学边教,最后让大家都考出了优异的成绩。” 在他们看来,母亲是位很不平凡的女性。 其实,母亲的伟大远不止于此。在我心中,她差不多就是“全能女性”的化身。除了要强和敬业,她还特别勤劳、善良、聪明、能干...... 小时候,我家的经济很不宽裕。父亲是个书呆子,所有心思都扑到了教学上。母亲边教书边操持家务,把一家人照顾得无微不至。 她会种菜,从开荒做起,把家中的小菜园侍弄得瓜肥果壮、绿意盎然。 她擅长裁衣,任何衣服只要打眼细看,立马能做出相同的款式。 她还喜欢养鸡、养鸭、养鹅,甚至养兔子。每天傍晚,我家的“动物大军”集体归巢,整个院子都被挤得满满当当、热闹非凡。 母亲如此能干,生活上却极节俭,我亲眼看到她在自己的内衣补丁上又摞上新补丁。上有老下有小,她很用心地把每一分钱都用到了刀刃上。 母亲非常重视我们读书,任何学习资料,只要看着有用,总会千方百计设法弄回来。 记得读小学那会儿,邻居家的阿姨托人从外地帮孩子买回一本《幼儿基础知识大全》。这种书当时在市场上很难买到。母亲灵机一动,裁了几张白纸装订成册,借了邻居孩子家的书依葫芦画瓢帮我Copy了一本,连图画都弄得像模像样呢! 可惜后来搬家,这本小册子没能保存下来! 母亲绘制的山寨本《幼儿基础知识大全》虽然没了,关于那本小册子的记忆却永久印在了我的脑海中,那里满满都是母亲留给我的爱。 母亲忙碌了一生,退休后也不愿意闲着,最大的喜好就是打理自己的“房顶菜园”。 我们兄妹仨读高中的时候,父母相继调进了城里的中学。县城不比乡下,很少能找到适合种菜的地方。母亲思索了很久,说服父亲把正房对面的小房子改造成平房,然后搬了许多土放到房顶上,尝试性地开启了她的“房顶菜园”。 周围的邻居开始很好奇,后来看到我家房顶上长满了绿色,一个个眼馋地纷纷仿效。不到半年,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房顶菜园”。 大学毕业后,我远离家乡,定居常熟。每次邀请父母到我家小住,老人家总因牵挂她的“房顶菜园”,住不了几日,就急匆匆打道回府。 母亲喜欢种菜,开始是为了改善家中的伙食,到后来,竟然变得有点痴迷起来。 考虑到老人家年岁渐长,我们劝她不要继续侍弄那些菜。母亲微笑着告诉我们:“我现在种菜,其实不是为了吃,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心里觉得格外舒服。” 侍弄了很多年的菜园,种菜之于母亲,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喜欢。这些绿色的精灵,仿佛已然有了灵魂,它们和母亲彼此依恋,难舍难分…… 然而,三年前,勤劳了一辈子的母亲不幸患上了重病。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兄妹仨隔着电话线哭了半宿。后来,我们带着母亲辗转求医。从家乡到上海,从西医到中医,想尽所有办法,尝试了各种方案,母亲最后还是没能摆脱病魔。 都说“善有善报”,这句话在母亲身上怎么一点都不灵验呢? 母亲一辈子做了多少好事啊! 她亲自替贫困学生治疗冻伤的手;她慷慨帮助有困难的亲朋好友;她还帮忙培养了我的表妹、侄女、外甥女...... 提起母亲,几乎人人都要交口称赞呢! 然而,命运无常。母亲还是去了,从此只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烦恼的时候,再也听不到她用心开导我的话语了。 生病的时候,再也得不到她嘘寒问暖的关心了。 回乡的时候,再也看不到她坐在大门口朝我挥手微笑了...... 想到这些,就忍不住痛彻心扉! 早上去公园散步,远远看到一个白发老太蹒跚行走的背影,眼圈忍不住一阵发红。心中暗念:这个背影要是属于我的母亲,该有多好啊! 母亲走了,在我心中,她永远是天下最棒的女性! </h3><h3></h3><h3></h3><h3></h3><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