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br></h3><h3>马云在美国发现互联网,刘强东学习亚马逊模式,杰出企业家善于模仿,踩着别人的脚印前进 。</h3><h3>能推动和摇撼世界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擅长模仿的人,他们精于学习的艺术,能踩着别人的脚印前进,而不是贸然前闯。因此,他们避免了许多弯路,比别人更快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h3><h3>阿里巴巴互联网的建立缘于马云一次到美国的参观旅游。1995年初,马云参观了西雅图一个朋友的网络公司,亲眼见识了互联网的神奇,他马上意识到互联网在未来的巨大发展前景,马上决定回国做互联网。</h3><h3>京东也是汲取亚马逊的经营模式。在《组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排前几名的,绝大多数的书里包含一些教你能表现更佳的模式。例如彼得杜拉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就指出,要做ー位杰出企业家及创新者需要特别的做法。他说得十分明白,创新不是一条非常特殊且微妙的过程,而做个企业家也并无神秘与神奇之处,别以为他们是天生好手,都是可经由训练而学会的。别怀疑他的话,他就是强调模彷的技巧而被视为现代企管实务之父的。</h3><h3>另外,像《一分钟经理人》一书,就是有关人际沟通,简化并有效管理人际关系的典范,里面列举了多位美国最杰出经理人的范例。</h3><h3>再如《追求卓越》一书,是提供一份全美最成功企业的范例。像这类的书不胜枚举。许多聪明的美国年轻人不仅要学会这些成功的模式,而且决心能超越他们,创立自已的模式。书中模式,可以教你改进。但我们更希望你能了解它的过程、架构和法则。这样你才能在复制成功上,无往不利。不仅要学会各种模式,还要能不拘泥于一格,不断地寻找更多更新的且有效的方法,去完成你的心愿。要向卓越模仿,你要像个侦探,像个测量员,不断地质疑并找出得以成功的痕迹来。</h3><h3>人生大部分的学习,就是从他人的成功里汲取经验。在科技领域中,无论是工程或电脑设计,每往前跨进一步,都是循着先前而发现的。在商业世界里,不善于学习别人经营经验的公司,必然消失。</h3><h3>这个道理是我们都深信不疑的。然面,人类行为的世界,有些领域却依然使用过时的理论及资料。我们中有许多人,还在那种19世纪心智行为的模式中打转。模仿是件有力的工具,但它只是让你用来拓展你自己的方式、你自己的做法、你自己的透视力,没有任何做法是能永远畅行无阻的。模仿对每个人而言都不困难,事实上,我们一直都在做这件事。</h3><h3>孩子是怎么学会说话的?体坛新手是怎么跟前辈学习的?一个有抱负的商人又是怎么成立他的公司的?全是模伤来的。这里举个在商场中简单的模仿例子。</h3><h3>对每个人而言都不困难,现代社会有某种通性,就是在甲地可行的,往往在乙地也能适用。所以在商场有些人能够赚大钱,采用的就是“跟进”方式。</h3><h3>如果有人在底特律的商店街,开了一家生意鼎盛的巧克力糕饼店,那你看着吧,在达拉斯也会成立相同的商业店;如果有人在芝加哥经营一家专门供应奇装异服以达宣传效果的生意,很有可能在洛杉矶和纽约也会有相同的生意出现。</h3><h3>所以有很多人事业成功,就是在市场尚未饱和之前,把甲地成功的做法,依样比葫芦画瓢地搬到乙地去,就这么成功了。</h3><h3>类似同样情形,你可以学习别人证明有效的方式再制一个。有许多人公认美国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曾是世界首富。</h3><h3>1872年,他创办属于自己的钢铁厂,成为美国近代企业史上最有影响的“钢铁大王”、亿万富翁。1985年,美国评选历史上对美国社会影响最大的10名企业家中,卡内基列“汽车大王”享利福特、“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之后,位居第三!</h3><h3>你知道卡内基是怎么办到的吗?很简单,他模仿洛克菲勒、摩根和其他金融巨子。他留意那些人的一举一动,研究他们的信念,模仿他们的做法,就有了今天。</h3><h3>为什么米切尔不只是活下来,而且能够从别人所无法忍受的打击中振作起来?当他还躺在病床上时,好友就为他念一些曾经克服重大难关之人的事迹,这让他有模仿的对象,使得奋发的意念压过他所遭受的悲惨经历,他也有了今天。</h3><h3>所以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异,不在于他的境遇,而在于他选择从什么角度去看自己,从那些方面去着手行动。梅隆家族是美国的超级巨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它垄断了新兴的制铝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又以石油为主要产业在美国工矿企业中雄居首位。据美国《幸福》等杂志的统计,1970年梅隆财团控制下的企业总资产约为329亿美元,在美国八大财团中占第六位。梅隆财团第一代创始人托马斯·梅隆则是这份家业的开拓者。</h3><h3>梅隆家族祖祖辈辈生活在爱尔兰乡间,只有很好的土地,比较贫困。托马斯梅隆14岁的一天,他在种养荞麦。突然,托马斯在犁过的田上发现了一本散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从这本书里,托马斯看到了像他一样的普通人,也可以富有教养、通达事理、出人头地。</h3><h3>他后来写到:“我看到了富兰克林,他比我还穷,但凭着勤奋、节俭,他终于变成了才识出众、睿智果断、富有而又闻名的人物。”从此,一种不安躁动在他心里,那就是富兰克林吸引他去思考放弃土地。这个偶然事件给托马斯的影响贯穿其毕生,43年以后,当他最终建造起象征他事业顶峰的银行大厦时,他没有忘记在人形山头的中央,矗立起一座铁制的富兰克林塑像。</h3><h3>托马斯梅隆善于向别人学习的精神是值得借鉴的。每个行业,都有那个行业中的翘楚;同行中的翘楚,自然就成了大家模仿的对象,只要条件不太差,认真地学习最成功的人,即使不会成为“老二",那么居于中上之前,也是大有可为的。</h3><h3><br></h3><h3><br></h3> <h3>文图转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