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耿达镇全境位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自然条件复杂、地理面貌丰富、珍稀动植物繁多,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是一个春看山花夏避暑、秋看彩林冬听雪的好去处,适宜于四季休闲游玩。特别是在酷暑,这里最高气温不超过25度,清爽宜人,无蚊少蝇,在这里避暑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每逢盛夏,成都周边和省内外的避暑游客蜂拥而至,平时一个冷清的小镇突然变得车水马龙热闹非凡,镇上有时还出现堵车一两公里的盛况。从成都市区驾车出发,90分钟即可到达,你会亲身感受到从火炉到深秋的舒适,一日过两季的感受。特别是星期五和星期六这两天,甚至是一房难求。在这里避暑的游客对我说:这里简直是避暑的绝佳之地,是耿达人的祖先们给他们留下的一块福地!</h1> <h1> 神奇的四十公里</h1><h1> 耿达镇离映秀21公里,卧龙离耿达镇22公里,耿达镇居中。2008年,汶川县遭受了我国历史上最强烈的八级地震,映秀、卧龙遭受毁灭性破坏,唯独耿达镇幸免,就连好多村民的土坯老房也没事,至今屹立。2017年九寨沟遭受七级地震,连成都都有震感,此时我们正在耿达镇避暑,家中的亲人们打电话来询问情况时,我们才知道外面发生地震了,根本就没有感觉,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绝对不会相信。</h1><h3></h3> <h1> 听耿达老人们讲,以前他们这里太偏僻很落后,干活全是肩担背磨,进城或出山全是走路,没有交通。是改革开放给这里带来了巨变和活力,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和提高,家家户户都买了小汽车。特别是近年来游客成猛增态势,大部分村民都扩建了自家的房屋搞农家乐,经济收入逐年提高,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越来越有盼头。</h1> <h1> 这里四面环山,蓝色的天空仿佛一个大锅盖,把我们罩在青山绿水之间,尽情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馈赠。</h1> <h1> 遥望青山,树郁葱葱。盛夏的上午凉风习习,给人以惬意的感受。不担心蚊虫叮咬,免去了驱蚊水和蚊香之烦恼,闲暇时刻泡杯香茗,围坐一起摆聊斋,优哉游哉。</h1> <h1> 下午娱乐,麻将侍候。</h1> <h1><b> 耿 达 村</b></h1><h3></h3> <h1> 从耿达遂道口沿国道350公路至耿达镇街上,约两公里的一个狭长的地带上为耿达村,辖平台小区、獐牙杠小区和耿达镇街上。</h1> <h1> 平台小区正红农家今年来的游客,全是去年以前来避暑的回头客。她这里全是包吃包住,所收价格仍按去年标准收取,特别是在天气最热房源又紧张来临住的游客也不涨价,因为那是回头客的子女们来看父母,大家全凭感情相处。有的游客也主动提出按临时来客标准交费,被老板谢绝。这几年她的生意火爆,游客爆满,全凭老板的诚信、经营理念和烹调技术吸引着这些回头游客。</h1> <h1> 捷语农家去年才开始接待游客,开始我们接触不多,去年我们的朋友来避暑时把他们介绍过去,由于老板的经营理念、服务态度和饭菜质量好,令我们的朋友们非常满意。于是他们就相互建立了联系并加了微信。在去年国庆大假期间,朋友们组织了30多个人到耿达游玩,在他们那里吃住三天。十月底又组织了20多人到耿达来看红叶和彩林,两天全在他家吃住。今年来他家避暑的游客比去年早,很快就住满了,也基本都是回头客。</h1> <h1> 刘三姐农家今年生意火爆,游客众多,且住的时间也长。令我印象最深的,有七八家游客一起组织来避暑,有坐轮椅的老人,有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大多是60岁左右的年轻老年人,他们组成了一个乐队,个个都有音乐细胞,连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也一手一个小铃铛陶醉式的演奏,小朋友报幕,有独唱合唱舞蹈等,他们自娱自乐的精彩表演引来众多游客和村民前来观赏。他们才是真正活在了当下,活出了自我,其乐融融丰富多彩的避暑生活,令人羡慕。</h1> <h1> 以前来耿达避暑的游客和一些商人,看中了这里避暑纳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中看到商机,他们与农家乐老板协商,以房间面积和床位计算由他们来整体承包经营,老板按照合同每年只收取承包费用就行了。这样,对于那些家中帮手少,有的又无经营经验的农家乐老板来说,也是个办法。一是落得轻闲,也没有那么劳累。二是可以外出打工,或是在本地做其他工作挣钱。承包经营者也有优势,首先是有关系有客源,二是有经营经验,懂得经营。在自己避暑的同时,又经营一个微型企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h1><h3></h3> <h1> 今年,一个成都人承包了绿菜园乡居。</h1><h3></h3> <h1> 又一个成都人承包了这家耿达客栈</h1> <h1> 据说,这个农家也承包出去了。</h1> <h1> 七层楼农家规模大,停车也方便。</h1> <h1> 这个农家也被外地人承包了</h1> <h1> 耿达村平台小区今年变化最大的,是多家村民在原来的自家住房上加盖了三至四层楼房,使接待游客能力大为提高。</h1> <h1> 平台小区的村民和游客,每晚七点开始,由会跳藏族羌族舞蹈的村民领舞,一起跳起了锅庄。</h1> <h1> 小伙子们打起了蓝球</h1> <h1> 平台小区的游客晚饭后要散步,若不想上街可向七层楼沟方向走。漫步小道,溪水潺潺,两边大山的树木郁郁葱葱,山风吹来呼吸到的空气感觉就像进了森林,一边散步一边洗肺,使人神清气爽。</h1> <h1> 要想上街,就只能沿公路边走了。</h1> <h1><b> 龙 潭 村</b></h1> <h1> 龙潭村辖走马林小区、贾家沟小区和沿公路一带的农家,共三大块。走马林小区2017年我们曾在这里避暑,去年我们驱车去玩耍时,发现这里的环境涣然一新。经过打造,有凉亭共游客们休闲纳凉,街道也整洁。今年我们再去时发现就不如从前了,有的凉亭里停进了汽车,给人一个混乱的感觉。也许是我们去的时候是游客最高峰,停车场资源有限,停车就只能见缝插针了。</h1> <h1> 龙潭村2018年以前的花海,曾给游客们留下过无数美照和美好记忆,也是该村的一个重要景点和旅游名片。但今年我们去的时候面目全非,有一半已种上了庄稼,另一半全是杂草,让游客们失望和非常遗憾。</h1> <h1><b> 幸 福 村</b></h1> <h1> 幸福村今年环境变化最大的,是从镇上街口的幸福沟向上约一公里打造成了花海,五颜六色的鲜花给人以涣然一新的感觉。游客们享受着舒适的凉风,走进花海游玩拍照放飞心情,又多了一个游玩的景点。</h1> <h1> 听说这里也有好多农家,被外地人承包了。</h1> <h1> 幸福村的游客们晚饭后,在花海边散步。</h1> <h1> 耿达镇街上的几家宾馆、饭店接待能力强,房间床位多,且地处镇上口岸好,大多第一次来的游客都是直接开车到街上找地方住下。但由于是宾馆式管理,价格要比农家稍贵一些,所住人员都是经济实力强的家庭或年轻人居多。</h1> <h1> 巴朗茶马古栈,是一个家族式股份制宾馆,有专业厨师,按宾馆式管理,一年四季生意较好。夏天避暑的价格是:不足三天,每天一百五十元;住满一个月,每天一百二十元;住满两个月,每天一百元。</h1> <h1> 这家宾馆门前出售的花椒鸭味道不错</h1> <h1> 岷江商务宾馆,每周不定期的给宾馆游客举行锅庄晚会,还聘请领舞者与游客们联欢。</h1> <h1> 卧龙中华大熊猫苑位于卧龙自然保护区耿达镇幸福沟,2008年地震后由香港特区政府无私援建,总投资2.3亿人民币!由繁育参观区,野化培训区和野外放归区组成!目前开放的繁育参观区总占地450亩,有大熊猫圈舍59套可容纳60到80只大熊猫!分为三个区:大熊猫成体区,亚成体区,幼体区(幼儿园)</h1><h1> 这里是成都很多旅行社一日游二日游的重要景点。也有很多避暑游客带着孙子们去观看熊猫。票价每人九十元。</h1> <h1> 耿达人民感恩于国家,感恩于人民,感恩于政府,在显著位置都悬挂着国簱,以示常怀感恩之心。</h1> <h1> 这个小伙子,是一位黑龙江爱好骑游的远方客人。他在焦急的到处打电话,盼望能找到一个住宿房间。</h1> <h1> 今年耿达镇约有十一家牦牛宰杀点,有的点杀三头有的杀两头,每天二十多头牦牛肉一般都在上午销售一空,购买力真是太强了。</h1><h3></h3> <h1> 汶川李子味道甜、脆、香,是汶川县的特产。商贩们从汶川县城批发到耿达镇来卖,销量特好,今年比去年卖李子的商贩要多三分之二。</h1> <h1> 街上安德卤菜和海窝子范鹅肉两家卤菜店,生意爆好。每天早上八点过顾客就上门购买,有时还要排队。</h1> <h1> 巴适卤菜主要是卖晚上。</h1> <h1> 村民们在街上出售自家的土蜂蜜,每斤价格从40一60元不等。</h1> <h1> 今年我们仍采取去年租房自己煮饭的避暑方式,房东也是去年的主人家。大家既熟悉又了解,一见面一阵寒喧之后,主人家就说:你们以后需要什么蔬菜,只要我地里有的你们随便摘,不要客气!</h1> <h1> 主人家的菜园</h1> <h1> 在主人家的菜地里采摘蔬菜。其他游客们看到我们随意釆摘,羡慕不已。</h1> <h1> 今年我们一到这里避暑时,主人家就提来腊肉请我们品尝,这是他们2017年腌制的老腊肉,香!</h1> <h1> 这是主人家2018年腌制的老腊肉,味道好!</h1> <h1> 长辈们正在准备午餐。今年我们沿袭去年租房自己煮饭的避暑方式。两位长辈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为大家煮稀饭、蒸包子馒头。吃了早餐又准备午餐,计划晚餐,日复一日一个多月,并且米面油等所有食材的计划和购买,均由他们操心,真是辛苦二老了。感谢他们对我们小辈们的关心爱护和包容,衷心祝福他们健康长寿,平安快乐!</h1> <h1> 李大哥也参与进来,与长辈们一起准备午餐。看,刀工还具专业水准!</h1> <h1> 午餐的半成品</h1> <h1> 共进午餐</h1> <h1> 主人家的大儿子和儿媳妇积极响应政府生二胎的号召,夫妻俩和双方父母都盼望能生个女孩就好了,天随人愿果然硬是就生了个千金,夫妻俩和 双方家人个个眉开眼笑,乐得合不拢嘴。遇上大喜事,我们也替他们高兴,红包送上以示祝贺。主人家客气,非要在街上宾馆订一桌酒席招待我们。我们考虑到他们的儿媳临产前误食变质西瓜住院,生产后医生发现小孩在产前腹中被感染,又立即住院抢救。幸好抢救及时,小孩平安无事。这样一折腾就花了不少钱。所以,我们坚决不接受到宾馆订酒席,但主人家又一再坚持,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情况下,我们的长辈提议说,如果你非要表示心意,那就干脆给一快腊肉我们自己煮就行了。主人家看我们态度坚决,就只好按我们的意思办,提了一块腊肉,一个腊猪脚,买了一大条鲜鱼,豆腐和很多蔬菜。没办法,主人家太客气了,我们只能接受。</h1><h3></h3> <h1> 我们吃喜酒了!祝贺他们!</h1> <h1> 帮助主人家采摘花椒</h1> <h1> 帮助主人家点萝卜!</h1><h3></h3> <h1> 看,你们知道吗,这是什么草?这叫蒲地蓝,又名蒲公英,民间叫它灯笼花,是一种草草药。主人家种得不少,一大堆弄到街上一会就卖完了。</h1><h1> 今天主人家又扯了一大堆,明天(星期六)人多行情好,准备弄到街上去卖个好价钱。我们大家一起帮助她摘洗干净后,她突然接到村上电话,明天有护林巡山的任务,怎么办?灯笼花已扯起来淘洗干净并扎成小把了,正在主人家犯难时,我们就主动承担起帮她卖灯笼花的任务。</h1> <h1> 新鲜玉米一成熟,主人家几次就从自家地里掰来请我们尝鲜。</h1> <h1> 2017、2018、2019年连续三年,我都在耿达镇避暑。在这三年避暑期间,通过自己看到和亲身感受到的,有以下两点想说出来。</h1><h1> 一、小区无停车场,生命通道被堵塞。现在农村富裕了,小区大多每家村民都购买了小汽车。夏天一到,避暑游客的小汽车和村民的车辆全部都停在小区通道上,特别是在避暑的最高峰时候,车辆把通道塞得连行人都无法通行。有时游客与游客,游客与村民为停车不时发生争吵,严重影响了小区和谐。在这种情况下,小区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辆根本无法进入。这种现象,全镇小区都存在。随着耿达避暑胜地名声远扬,游客会逐年增多,这个问题已迫在眉梢。</h1><h1> 二、电力变压器小,负载太大,不时跳闸停电。为减少污染,给熊猫创造良好生存环境和条件,政府规定村民包括煮饭在内的所有生活全部用电。因原小区村民房屋全都是一楼,现在好多村民都在原房屋基础上加盖了三至四层楼房,避暑游客进住后,用电量陡然增加,变压器严重超负荷不时跳闸停电,且恢复供电又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给村民和游客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这个问题也是刻不容缓。</h1><h1> 以上两个问题不是普通村民能解决,要靠镇、村两级的相互支持协调和配合。所幸的是听村民讲,村上已有了规划和方案,使我深深感到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这里的基层得到了充分贯彻落实,并收到了成效。</h1><h3><br></h3> <h1> 2019年8月19日,天气预报真是准确,预报的暴雨黄色预警,果然就是大暴雨。当天下午大雨如注,晚上风雨交加,雷鸣电闪暴雨不停,龙潭村贾家沟山洪暴发,在20日零晨一点过遭遇泥石流,沟边的超市货物被无情的洪水冲走,附近有的村民房屋三楼瞬间变一楼。数十辆汽车被洪水冲得横七竖八,一大堆车辆相互撞击重叠,有的车辆随洪水漂流而去。祸不单行,由于连降暴雨,都汶高速和国道350公路部分地段发生塌方,交通被阻隔。由于暴雨发生灾害通讯基站遭受破坏,没有了通讯网络,所有人员与外界处于失联状态。</h1> <h1> 在灾害面前,高档车低档车都是一样的遭遇,没有辈份之分。</h1> <h1> 渔子溪河中卷着泥沙呈黄黑色的河水,冲击着巨石发出怒吼又咆哮而去,在离河水6米高的河床上都能闻到泥腥味。猛烈的河水冲击着石头向下游滚动,撞击着石头不时发出轰咚啌咚的沉闷声,闻者使人心悸。</h1><h3></h3> <h1> 灾害发生后,镇政府立即召开现场会,安排部署抢救工作。镇、村、组和共产党员先锋队,按照安排布暑立即投入抢险救援之中。将几千游客安全转移到耿达镇街上地势较高的学校之中;帮助不安全地带的村民全部撤离;带领工程车到国道350线塌方处进行抢修;安排人员沿渔子溪河流、山边和公路昼夜巡逻,监视灾情。</h1><h3></h3> <h1> 被安全转移到学校的游客</h1><h3></h3> <h1> 保证撤离游客有饭吃,有水喝。</h1> <h1> 20日下午5点,都汶高速、G350公路救援大动脉被抢通,警车引领私家车游客的车队开始撤离。</h1> <h1> 当晚,阿坝州政府紧急调运几十辆大巴车,将无车的游客转运疏散到成都或都江堰市。并派出几十名特警沿途护送游客。事后,游客们发自内心感慨:几十辆运送游客的大巴一路浩浩荡荡,沿途所有车辆一律让行,可惜当时无法录下那激动的场面。感谢党,感谢阿坝州、汶川县各级人民政府,感谢公安民警为我们一路保驾护航!</h1><h1> 据官方发布的数据,在这场灾害中,没有一个游客死亡,有八位村民失联。</h1><h3></h3> <h1>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害发生后,国家救援队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航空医疗救援分队第一时间抵达。</h1> <h1> 镇、村干部挨家挨户动员游客撤离,并统计没有私家车游客数量。</h1> <h1> 从灾害发生到解除警报前,每天上午下午都有直升机飞抵耿达上空,运送伤员、救灾物资和监视灾情。</h1> <h1> 抢险救灾指挥部</h1> <h1> 为有序全力抢险救灾,防止无关人员进入,阿坝州特警奉令在耿达镇通往贾家沟和卧龙方向的街口设卡检查。</h1> <h1> 耿达镇街上, 武警部队战士列队沿街巡逻。</h1> <h1> 这些小伙子们,当年曾在成都武警水电部队服役,因改制变为央企人员,现奉令前来耿达抢险救灾。</h1> <h1> 大灾无情党有恩,感谢人民子弟兵!</h1> <h1> 部队抢险完毕,耿达人民含泪欢送人民子弟兵。</h1><h3></h3> <h1> 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人生之路才会遥远。生命是单行道,一生之中只能有一次,失去之后不会再来。但也不要因耿达曾出现过灾害而谈之色变,就是在2008年5.12大地震这里不是也没有遭受毁灭性破坏吗,地处耿达镇街上的阿孃饭店就是在5、12大地震前修建的;而在今年的贾家沟泥石流灾害中,也没一个游客死亡。由此看来,这里还真是一块福地。</h1><h1> 出现过灾害的地方也有安全地带,没有出现过灾害的地方也有不安全的地点或因素。夏天雨水多,容易发生山洪和泥石流,出门避暑时关键是选址,要选择离沟、河较远,河床高和地势宽阔的地方。我坚信,坚强的耿达明天会更好!勤劳勇敢的耿达人,生活会更加美好!</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