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副总编刘翔玲一行到沈阳农商银行实地考察调研

党群工作部

<h3>  在省联社党委的部署安排下,9月5日下午2:30,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刘翔玲,通联发行部副主任(主持工作)谢芳,编辑记者欧阳旭东到沈阳农商银行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省联社办公室鄢玉龙同志陪同调研。<br></h3> <h3>  当日下午,刘翔玲一行在谢学丰同志及党群工作部、新金融办负责人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总行大楼的 “融联帮建”特色活动展示区、“一行一品”特色服务专区、企业文化墙、签约合作展示墙,以及辽宁省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基地、辽宁省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会两大基地,对沈阳农商银行党委“一体四翼”转型发展战略及“一主九基地”新金融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br></h3> <h3>  随后,刘翔玲一行来到19楼会议室进行现场座谈。吴川同志对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领导的到来表示欢迎,重点就沈阳农商银行如何贯彻落实国家经济金融工作的三大中心任务,从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严防金融风险三个方面分享了发展经验。<br></h3> <h3>  吴川同志表示, “因农而生”的天然属性决定了“三农”是农信系统的发展根基,对沈阳农商行而言,要服务好实体经济,就必须坚定不移的围绕“农村农业农民”深化合作,将“农”字写大。在“绿水青山”这一国家战略推进过程中,沈阳农商银行紧紧抓住大量企业围绕“治污防污”形成农业产业链的资源优势,以科技金融为抓手,融入部分企业发展并拉长产业链和供应链,全力支持链上成熟的小微企业和现代家庭农场。在深化金融改革方面,沈阳农商行紧紧盯住“人才”这一战略制高点,成立了辽宁省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基地及辽宁省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会,借力两大平台集聚“人才”助力地方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在产品及服务创新方面,充分考虑三农客户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按照“先解决融资难、再解决融资贵”的思路,创新推出“人才贷”等近40类融资产品,以阶梯利率实行分层让利、推动产业扶贫,并在这一过程中加快信贷结构调整,重点发展1000万元以下融资业务,兼顾效益和风险。同时,紧紧依托“小微基地”及“人才双创”两大平台做实金融板块,着力把数据经济转化为经营效益,并以此带动普惠金融发展,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发展,沈阳农商银行社区“点站区”建设、信用体系建设等发展成果已经逐步显现。在系统性风险防范上,紧盯市场变化,做好趋势预判,坚决守住流动性风险和重大风险底线。总体来说,沈阳农商行在省联社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定“普惠+金融”的发展之路,合理提高收入,实现普惠让利;始终坚定“普惠+智慧”的发展之路,服务国家发展,跟紧时代步伐。<br></h3> <h3>  在听取吴川同志的经验介绍后,刘翔玲同志表示,沈阳农商银行在这届班子的带领下,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关键在于定位准确、领导有方。两年来的发展轨迹充分表明,沈阳农商银行已经跳出银行来“做银行”,在抓好自身发展的同时,通过做平台建设、做资源整合全面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相信沈阳农商银行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胸怀、以更加深厚的智慧和情怀走好自己的发展之路,在科技赋能之下回归本源,深耕“三农与小微”,在践行普惠金融、回馈社会和百姓这条道路上走的更好更远。<br></h3>

农商

沈阳

小微

发展

金融

银行

刘翔

普惠

人才

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