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__三王爷佚事

万化文

<h1> 三王爷其人,并非王爷,只是马家台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村老百姓,已经去世好多年了,但他的一些故事,还在民间传说中。</h1><h1> 三王爷1926年出生,家里祖宗三代都是穷人。正赶上寅年寅月寅时生,属虎的,虎为山中之王,三个虎多好啊!取个啥名好呢?他爸灵机一动说,那就叫三王子吧。三王子名儿好,但小一辈的人也不好叫啊,他们家辈份高,好多人都是孙子辈的,那干脆改称三王爷得啦。一传十,十传百,名声大振,十里八村的都知道了,老的少的都尊称他为三王爷。三王爷成年后长的人高马大的,又有几分帅气,说话慢条斯理的。要不看他那蓬头垢面,破衣乱裤的装扮儿,还真有点像影视剧里那些落魄的王爷呢。</h1><h1> 三王爷,生不逢时。因为他个儿大,还没记事就给地主家当上了长工。他从小不偷不摸,性格好,不撩人嫌,脸上笑迷迷的,只要给他个 遮羞的破衣乱衫,把饭吃饱,就舍得下力气。白天干活,晚上就在主人家的牛圈架子上铺点稻草,美美的睡上一觉,第二天照搞事不误。主人不谈工钱,他也不去问,大家都相安无事。</h1><h1> 解放那年,三王爷刚好二十三岁,正是青春年华,小伙子出落地挺帅的。他家三代人都是扛长工的,无田,无房,无钱。他是典型的无产者,土改根子,这在当时那个时代是绝对的依靠对象,是培养干部的好苗子。他也跟着领导跑前跑后,屁颠屁颠的。有一次乡里审查一个地主,要他帮忙看着,他却忘了自己的任务,躲在屋里睡觉,结果地主跑到山上自杀了。自此,领导们知道他办事有点不靠谱,当干部是不行了。</h1><h1> 当干部不行,没收地主家的好东西,得给他多分点呀,叫他自己去挑。听说那个铜玩艺儿好,他就拿了铜锅,铜壶,铜碗,铜勺等铜器。但这些东西,只好看,不中用啊,就干脆把它拿出去换东西吃得啦。</h1><h1> 那就给他分个好房子吧,分的是大户人家的天井屋,既漂亮又气派。新屋子里有帐子床,圈儿椅(俗称太子椅),他睡牛棚睡慣了,这个床睡起来不自在呀,索性把帐子床拆了,只要几块床板凑合着睡吧。挺好的圈儿椅也被他当柴火烧了,怪可惜的。</h1><h3> </h3><h3>。</h3><h3><br></h3> <h1>  三王爷的饭量大,那是远近闻名的。说有一次,家里整水田准备栽秧。他的妈妈连夜用石磨推高粮(玉米)浆,早上天不亮就起来烙浆粑粑。妈妈眼神儿不好,三升高粮浆的粑粑烙完,发现已经被他偷偷吃了一大半儿。妈问他吃饱没有,他说,差也差不了多少啦,三升高粮按现在的称至少也有10斤吧。</h1><h1> 他吃的多,干活也不马虎啊。十里八村,有个什么重活,别人背不动的石头啊,木料啊,非他莫属。偷尖耍滑,拣轻怕重,不是他的性格,他一生最恨这种人。</h1><h1> 在农村,左邻右舍,乡里乡亲帮个忙,干个活是常有的事。有的人闲时,给别人换个工,自己家的有事了,别人还个工,是比较普遍的规矩。但三王爷,上门帮忙却是帮干忙,只要饭管饱。重活,苦活,脏活都抢着干。他家有三个儿子,干活也不缺人手啊。他觉得力气是奴才,越使越出来。端别人的碗,就得服人家管。</h1> <h1>  三王爷,从小邋遢惯了,卫生习惯怎么也改不过来。十天半个月不洗一次澡,洗脸洗脚也是稀稀儿的,整天蓬头垢面,破衣乱衫,拄着个大脑壳烟袋锅,笑咪咪的。</h1><h1> 六十年代,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农村里搞大扫除。每月月初的星期六,在大队妇女主任的带领下,组织小学生扛着红旗,敲着锣鼓,声势浩大,挨家挨户的检查卫生。根据卫生状况,在大门板上分别贴上最干净、干净、最不干净三种纸条。三王爷也扫地了,洗脸啦,但综合评比还是不行,被贴上了最不干净的条子。三王爷不高兴了,他对人说,她是干净干净(指妇女主任家最干净,但生不了孩子)。我是罗多罗多(最不干净,但孩子多)。把妇女主任给气坏了。</h1><h1> 寒冬腊月,天寒地冻的,水井的石台阶上结上了厚厚的一层冰。三王爷带着他的三个儿子出来挑水,个个是棉袄短裤,打着赤脚,就这样子也不得感冒。其实公家每年都给他们救济棉袄棉裤,过了冬天,天气热起来了,就把棉袄棉裤里面的棉花抠出来。再热了,就把长裤改成短裤。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没有鞋子就打赤脚,脚板磨出了一层硬邦邦的茧子。用脚虑带剌的瓦栗包子,不带扎刺的。光脚丫子的不怕穿鞋的,跑起路来你可不是他们的对手喔。</h1><h3><br></h3> <h1>  三王爷,一辈子挣钱只顾了个口食,也没制个什么家物。人穷志不穷,家里没米下锅了,也不找人家去要。是邻居反映到大队,才给他救济些粮食。有一次,他家做饭的锅破成了三块,没法做饭啦。他就在堂屋里搞了三个石头,把一块破锅架在石头上,做起饭来。有干部看到了,就差人买了一口锅给他送过去。不然老让他们在乱锅片子上做饭,那算怎么回事儿呢!</h1><h1> 三王爷,一辈子没有什爱好,只有吃饭,睡觉,干活三步曲。下雨没事儿了,就和三个儿子在堂屋里打打扑克牌。他没有什么技术,唯一的就是有一身力气。在生产队他是一等一的劳动力,别人不服还不行,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啊。分田到户后,种庄稼没点技术,光靠力气不行啦。那一块儿的庄稼,你不用打听,长的最差的,就是三王爷的了。在生产队里干活,是他人生最辉煌,最开心的时候。反之,离开了集体,他就象鱼儿离开了水,瓜儿离开了秧。</h1> <h1>  三王爷修道的好,一辈子没得什么病。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他73岁时一病不起,没几天就过世了。</h1><h1> 他的过世,是那样的平淡。那样的安静。没有眼泪,没有悲伤,没有悼词,只见村里领导在这里奔波,在为这位最后的土改根子,办理丧事。虽说一切从简,但棺材,衣服,闹夜是少不了的。三王爷就这样,带着他的自尊到阎王爷那报到去了。</h1><h1> 三王爷,一辈子活的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他不追波逐利,争田争地,他唯一的需求就是有吃的有穿的。他邋遢的驱壳,却隐藏着一颗洁净的心灵。和那些表面光亮,穿着时髦,内心龌龊的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h1><h1> 三王爷,虽然去世好多年了,但是,马家台的人,只要有人提到他,就有说不完的笑话,打不完的哈哈。三王爷的故事已经成为户溪村的一个传说,他的邋遢形象正成为一个正义的化身,他肯下力气与我们这个时代的正能量高度契合。三王爷,我们好羡慕你哟!</h1><h1> 2019年9月6日写于中国武汉</h1> <h3>  北京战友张弓为本文写的短评</h3><h3> 再读化文兄的乡村记忆,“三王爷”人物描写的朴实细腻,充满了乡土气息。三王爷,是山野乡村的一个代表人物,他风里来、雨里去,朴实憨厚,经历了不同的时代。三王爷,不仅仅是一个传说,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也高兴的看到化文兄的美篇,再不断升华,而且一篇比一篇写的好。希望化文兄笔耕不辍,为故乡、为村谱县志,再添浓重之笔。为你点赞,真的很贴地气。</h3> <h3>  北京战友快门闪闪的点评:</h3><h3> 万化文 ,《三王爷》在你的键盘下立了起来,又变活了。我感觉是你写的最好的一篇。好在形象,有血有肉。三王爷虽然是一个普通人,但他很典型,长短分明。他是一个时代、一部分人的影子,不知你想传递什么意思,我似乎找到了一点感觉。为你点赞,加油[强]</h3> <h3>天津战友张玉的点评:</h3><h3> 万化文 , 喀纳斯读《三王爷佚事》别有滋味,张弓和快门声声的点评非常到位,活灵活现的三王爷有骨有肉,既普通又传奇,实在是一篇难得的好文。为化文兄点赞![强][强][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