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儿上学

小雅

<h3> 儿子高考之前,读了王红侠写的《送儿上学》,很是感人,就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待儿考上大学,也写一篇送儿上学。<br> 高考下来,还算不错,高于一本线64分的成绩被重庆交通大学录取。随着录取通知书的到来,我的内心一天天也紧张起来,从此意味着我们聚少离多的日子要开始了。<br> 经过好多天细致缜密的准备后,我和妻子放下门店生意以及所有杂事,约上妹妹外甥女踏上了这场预谋已久的旅行。到了汽车站,爸妈也从老家赶过来送行,儿子从小到大,虽一直在我们身边长大,但也离不开爷爷奶奶洗衣做饭的精心伺候,即使上到高中住校,他们俩人每周周末也要来县上看看孩子。今年儿子考上大学是我们家最大的喜事,也是我们刘家这么多年来第一个一本大学生,爸妈的喜悦兴奋溢于言表,他们感觉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今天孙子离开,我们又千里迢迢去送他,从俩人最后极为不舍的泪水里,我初次感受到了骨肉离别的酸楚和隐痛。<br>  学校8月27、28号报到两天,我们提前行动买了23号晚上的卧铺,想着去了可以先玩几天,在西安南和妹妹会合后我们就踏上了西去的列车。<br> 儿子是第一次坐火车,显得异常兴奋,列车徐徐开动,他盯着窗外,我却盯着他。看着眼前这个已高出我半头的大小伙子,我不禁一下思绪万千、感慨不已。儿子从小乖巧、听话,第一次送他上学是刚上幼儿园没几天,他妈有事让我去送,我带着他一边走他一边问我去哪儿(其实他心里知道),我不敢直接说到幼儿园,骗他说去街上转转,在街上走了几圈后就到了幼儿园门口,他见状撒腿就跑,哭着喊着不去幼儿园,实在没招了,我就和幼儿园阿姨把他抬了进去,出来后听到里面撕心裂肺的哭闹声,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那年他三岁。第二次是他上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由于我们忙于超市生意,一天晚上他洗完脚说去上厕所,等到11点也不见回来,他妈让我去找,我找遍所有能去的地方,终于在一个网吧发现他,当时他戴着耳麦手舞足蹈地在那敲打着游戏键盘,我一把把他揪了出来,随手就是两个耳光,打的他惊恐不已,那是我第一次打他,为此我的心也疼了好久。回到家,他妈让他跪到半夜,看着他跪着睡着的样子,我的心流泪不止,我们的忙碌、疏于管理,以致于他沉迷网吧半年,到今天才发觉。于是第二天一早就给他转学,送回老家小学上学。那次送他是我实在没有办法,也是我最狠心最不情愿的一次。<br> 为了上初中,我在县城新区买了离学校最近的学区房,父母也来帮忙做饭、陪读,三年后他考入了扶风县城重点高中火箭班。高中三年他一直暗暗努力,默默奋斗,我们一家人也一直在心里为他呐喊助威,当然他在学校到底有多努力,下什么样的功夫我们却无以想象。<br> 今年的6、7、8月份可以说是我人生中颇有色彩的三个月。高考前紧张焦虑的准备,高考时小心翼翼的陪考,出分前处心积虑的担心,填报志愿时犹豫不决的徘徊,录取等通知时焦急漫长的等待,都成了我今生最难忘的回忆。记得填报志愿的那个晚上,他第一志愿非要填昆明理工,说这个学校全国排名63,实力有多强,我嘴上没有直接阻止,心里却极力反对,25个小时的火车,生活饮食的差异,又远又偏,将来还有可能留在那里,说实话我们都是希望他能留在西安的,毕竟离家近方便。就在他即将要提交志愿的时侯,我说再考虑考虑吧,还有10个小时呢不急,不到最后不要轻易决定。那一夜我彻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改主意了,把重庆交大填在了第一位,西安建筑科大放在了第二,近是近了点,但依然不是我太满意的结果。这次填志愿都是他自己根据自己分数、位次,结合往年录取线,自己排序,自己选择的,我虽没有反对,却一直在较着心劲儿。<br> 一夜的颠簸终于到了重庆西站,天微微亮,太阳露出一丝霞光,刚一下车我就感受到了山城的“热情”,38度的气温让身为北方人的我们有点难以接受。之前对于重庆的认识,基本都是与吃有关,重庆火锅、串串、炒菜、小面、辣子鸡等等。在得知录取结果后,我专门在百度上了解了一下重庆:山城、雾都、民国陪都、国家中心超大城市、中央直辖市等,由于他奇特的地理特征和气侯条件,也被誉为“三大火炉城市之一”,一直对孩子来大都市上学有着美好的向往,但这夏季40度的高温也确实让人有点望而却步。<br> 重庆的8月是一年中最湿热的季节,身处其中我才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蒸笼,因为热,重庆的空调应该要特别厉害,不管是酒店、饭店、商场、地铁等都是24小时连续工作,室外40度,室内18度,不断的热冷交替,让人出门一身水,进门汗湿衣,相比而言,我们北方家里的空调就真的有点形同虚设。<br> 这几天,我们去了解放碑、洪崖洞,参观了三峡博物馆,逛了古街磁器口,在白公馆、渣滓洞瞻仰了革命烈士,又去朝天门看了长江夜景,还坐索道观了两江山水。我们吃了很多美食,冰粉、豆花、冷串串、毛血旺、酸辣粉、重庆小面,当然还有最有名的火锅,重庆火锅真的是名不虚传,麻的过瘾,辣的带劲,对于我一个不爱吃火锅的人来说,这次绝对是最好吃的一次。重庆真不愧为山城,高楼林立,层层叠叠,两江相绕,立交错纵复杂,更有意思的是他的地势,你以为你站在一楼,其实你在八楼,再往下一看还有楼,地铁、轻轨分不清,钻地腾空还穿楼,多亏了儿子地图导航领路,我们才没能迷失方向的游玩了三天。逛吃过后我对重庆渐渐多了一丝偏爱!<br> 26日下午我们坐轻轨倒公交来到重庆北站,这里有学校设立的新生接待点。下午3点多钟的北广场就像一口大铁锅,我们就像锅底的煎蛋,底下烙上面烤,40多度的高温下车就是一身水,我们赶紧下到地下侯车室,找到了交大接送点,接待同学刚安排坐下,带队就组织等侯学生和家长出站上车。大巴车载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家长及行李,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才来到了重庆交大双福校区,这是一个新开发区,老远就看到醒目的彩门及标语“重庆交通大学热烈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及家长”,宏伟的彩虹巨型拱门下赫然写着“重庆交通大学”几个大字。<br>  下了车,拉着行李没走几步就有自愿者学姐带领我们到报到点登记报到,宿舍安排在二楼的尽头,一个宿舍住五个同学,上面是床铺,底下是书桌、衣柜,阳台有独立卫生间,可以洗澡,有空调、饮水机,比他之前高中宿舍条件好得多。<br> 儿子选中了门口的铺位,他习惯了高中宿舍的位置,然后去买被褥、生活用品,大包小包的拎了回来,我爬上架子床,这也是他高中以后我第二次为他铺床,妻嫌我铺的不平整,也爬上来帮忙,费了好大的劲把床铺好,然后事无具细的为他做一切我们能做的事,其实这些他完全能够自理,但作为父母千里迢迢的送来,不就是想为他做这些吗,天已经黑了,他说他今晚就住宿舍,我们依然喋喋不休地叮嘱个没完,儿子显然有点不耐烦,催促我们快回去休息。恋恋不舍的离开学校,就回到了外面的公寓酒店,这一夜我们辗转反侧的睡不着,想着他能否睡好,宿舍热不热,有没有蚊子,开着空调有没有盖被子,能不能习惯这里的生活,会不会洗衣服,要是生病了怎么办……。<br> 一大早我们就回到学校,儿子正忙着办理一些入学手续,我们又去超市给买了一大堆日常用品,哪怕是一个插板,一个钥匙扣,一个小剪刀、小锁子,只要是亲手买了才放心。转眼已是午饭时间,三层的饭堂挤满比平时多了几倍的家长学生,有父母送来的,带着爷爷奶奶来的,还有陪着大的,领着小的,更有怀抱着二胎弟弟妹妹来的,大学的食堂,饭菜可谓丰富多样,琳琅满目,我们挤在三楼吃了米饭炒菜,味道还算不错,经济实惠。饭后回宿舍,儿子要午休,让我们回酒店歇息,妻和妹们回酒店了,我没有回去,一个人围绕着学校走了一圈,替儿子熟悉着这里的环境,生怕他对某个角落陌生,想象着他将来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场景,从操场到超市到食堂,再到图书馆,只有我去过了,以后打电话说“我在宿舍”“我在食堂”“我在图书馆”时,我才能想像他在什么样的宿舍和谁在一起,吃什么样的饭菜,图书馆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我才能放心。而不是每次想他的时侯,只能想象一张脸庞而已。<br> 妹和外甥女买了晚上的车票,下午就要走了,让我们在这多呆一天,多陪儿子一天。送走了她们,回去儿子宿舍,了解其它舍友,两个重庆的,一个山西的,一个云南的,他们都很懂事,和儿子同岁,说着夹杂乡音不标准的普通话,怀揣和儿子一样的梦想,一群志同道合且有理想的年轻人,也许他们的命运从此就得到改变,人生灿烂的轨迹从此会揭开新的篇章。<br> 又是叮咛,又是唠叨,我们不厌其烦,儿子已厌其烦的应允着,催促我们赶快回去。下了楼校园的路灯已十分明亮,我们坐在校园的李子湖畔,微风习习,心情荡漾。明天就要回去了,望着灯火阑珊的宿舍楼,我俩默默不语,心里却暗笑着自己:父母的爱从什么时侯开始变的这么低声下气,不合时宜,难道我们只是那个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背负行李,千里迢迢只为保驾护行的沙师弟?多见儿子一面就成了我们最奢望获得的隆重奖赏?<br> 第二天中午,他忙着办理他的所有琐事,我们千呼万唤才等到他,在饭堂草草吃了午饭,上宿舍取了行李,最后一次唠叨着反复说过的话,他把我们送到校门口返送家长的车上,人未满车不走,我劝他快回去午休,午时的太阳晒在身上发烫,我心疼他,更怕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目送他背影消失在宿舍楼的刹那,我失落悲伤的泪水终于决堤,我更不敢去看妻的脸,我知道她比我更悲伤。也不知是为什么,从接到录取通知书到现在,只要一想到这就鼻子发酸,眼睛发湿。车缓缓驶出校门,回头的那一刻,心像刀割一样往下沉,泪水模糊得看不清校门,邻座有位母亲已泣出声来。儿啊,此别后,故乡只有冬夏(寒暑假),再无春秋,远隔千里的求学路上,你只能冷暖自知了!<br> 坐上离别的火车,我的心一次次踌躇彷徨,从小到大,做父母的殚尽竭虑,含辛茹苦,不就为了孩子有一天能展翅高飞吗?更多时侯,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舍不下孩子,孩子的世界很大,他们拥有整个未来,而父母的世界却很小,小的只能看得见孩子。大学是一个分水岭,对孩子是一个时代的开始,对父母却注定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从此孩子只能在父母的一次次目送中渐行渐远!<br> 最后还是用纪伯伦的诗歌《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来结束我送儿上学的这段心路历程,也与大家共勉!<br>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br>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br>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br>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br>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br>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br>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br>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br> ……<br><br><br> ——2019年9月2日</h3> <h3>临行准备</h3> <h3>出发</h3> <h3>父母送行</h3> <h3>第一次坐火车</h3> <h3>准备去学校</h3> <h3>美丽的重庆交大</h3> <h3>欢迎新生</h3> <h3>校园里的湖</h3> <h3>图书馆</h3> <h3>儿子宿舍</h3> <h3>给儿铺床</h3> <h3>校园留影</h3> <h3>临走前的落寞</h3> <h3>重庆美景</h3> <h3>重庆美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