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德村里的祠堂

一剪梅

<h3>  猎德是广州天河区下属的行政村,位于珠江新城南部,南邻珠江。</h3><h3> 猎德先辈从粤北珠玑巷南迁,落藉猎德,宋朝开村,至今八百年历史,民族汉族,人口七千余人,姓氏有李、梁、林等八十余个。</h3> <h3>  猎德村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与其它村一样,大部分村民务农,少部分经商,极少人到海外谋生。村子脏乱差,“握手楼”比比皆是。违建问题突出,治安环境复杂,卫生条件恶劣。</h3> <h3>  1993年,猎德村被广州市政府全部征用作珠江新城开发用地,猎德村通过拍卖部分旧村土地获得46亿资金,解决了整体改造城中村的资金来源。</h3> <h3>  得益于广州建设天河、珠江新城及亚运会,猎德村分享了城市发展的“大蛋糕”,从前的小村摇身一变成为了珠江新城高档社区。</h3> <h3>  2010年10月,历经三年改造,名为“猎德花园”的新猎德村复建房小区完工。除数座异地重建的祠堂群外,整个小区由37幢楼高30余层的高层住宅构成,7000余名村民如愿住进了新村。</h3> <h3>  猎德村祠堂在这次建设中重新定位,重新构建,新的祠堂群建筑继承和发扬了南岭祠堂的优秀建筑风格和一脉相承的祠堂祭祀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h3> <h3>  每年正月十五晚上,是猎德村全体村民会餐的时候,会餐选择在祠堂和周围的广场街道,大概摆300桌,桌桌满员,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好不热闹!引得不少外地人嘴馋,不过,你要坐下来吃,他们也很热情地当贵客招待你。</h3> <h3>  猎德村祠堂群建在一座大池塘南侧,由两座李氏祠堂和一座梁氏祠堂,林氏祠堂和麦氏祠堂组成,与周围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的对照。传统与现代,和谐而不呆板,而且让浮躁的灰白色添加了浓郁的绿黄色、深褐色,相得益彰,不急不躁,一派和谐!</h3> <h3>  祠堂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的宗教承载的载体。无论中国人走到哪里,祠堂就建立在那里,祖先的牌位就供奉在那里,对祖先的祭拜就进行到那里。这好像是中国文化最区别于世界其它文化的一面!</h3> <h3>  逢年过节,喜事殡事,祖先的牌位上香火缭绕,这是在告诉先祖。与祖先的通话就在这样的气氛中进行。中国人其实一辈子都在与祖先保持联系,去世的与在世的,并没有断绝来往,以一种精神的互相慰藉在进行沟通,几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间断,更不用说各种节日!</h3> <h3>  祠堂文化贯穿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大部分,但也不仅仅是儒家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祭祀文化就已经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今天我们看到了黄帝陵,炎帝陵,尧帝陵等先祖祭祀中心就是祠堂文化的根基,像遍布全国各地的姓氏发源地纪念堂等也是他的组成部分。</h3> <h3>  中国人从小就有一个问题——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祠堂文化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当然随着年龄的增大,他还会提出,我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祠堂文化也回答了这个问题,因此,中国人离不开祠堂就像以色列人离不开“哭墙”。</h3> <h3>  祠堂文化所以久久不离,因为他有许多解答在里面,它并不属于“封建迷信之列”,而恰恰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和精神慰藉。它与家谱里面记载的族人荣耀以及它制定的家规、堂号等一样是中国文化中家族文化的基因,是每个中国人都在践行和思虑的乡愁、乡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