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拼图制成画卷——第五期《中影史料》前言

阿黄

<h3>  在第五期《中影史料》付梓之际,我们心中涌起的除了欣慰,还有欣喜。</h3><h3> 伴着出刊的延续,作者的队伍正在不断扩大,视野也在不断拓展。许多不曾听说的故事,通过一篇篇稿件,让我们有了一次又一次新的发现;许多似曾听说的往事,随着一行行文字的流淌,也让我们有了更加细致、具体和清晰的了解。</h3><h3> 本期《中影史料》共收录稿件22篇。其中既有对某段历史事件的详尽描述;也有对一些影史人物的深情缅怀;既有宏观层面的书写,也有细微环节的勾勒……</h3><h3> 在中国电影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第二代电影人的发轫可谓功勋卓著。史东山作为这一群体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其人生与艺术都包含了太多的话题。这位从上世纪20年代进入影坛,并以《青年进行曲》《八千里路云和月》等代表性作品享有声誉的艺术家,1949年之后,又以一部《新儿女英雄传》续写了电影生涯。初创时期的北影,正因为有了这部作品与其它影片的相伴,才显得起点斐然。</h3><h3> 著名导演郭维作为与史东山一起工作并向他学习过的第三代电影人,生前将他与史东山的交往讲述给了后辈。郭维的女儿郭玲玲根据资料和记忆整理的《他带我走进了影坛圣殿》一文,为我们提供了一段认识史东山和那一时期中国电影的珍贵资料。</h3> <h3><font color="#ff8a00">史东山(原名史匡韶 1902——1955年),代表作品:《青年进行曲》《八千里路云和月》《新儿女英雄传》。</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新儿女英雄传》,史东山导演。1951年出品。</font></h3> <h3>  电影语言的探索虽然是新时期电影具有标志性的事件,但它显然不是探索的全部。随着对于电影本体探讨与实践的深入,管理制度的与时俱进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也逐步成为了中国电影人热议的焦点。与本体的革新相比,后者的探索显然更为波澜壮阔,也更加步履艰辛。时任北影宣发处处长杨金生,将切身的经历化作了文字,以《1993,打破旧有发行体制的关键之年》为题,向人们讲述了中国电影在发行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具体脉络与细节。其中的风起云涌,夹杂的是利益的博弈,历经的浴火重生,伴随的是改革的勇气。正因为有了那样一场历史碰撞,才有了中国电影发行体制上的蜕变,有了如今电影市场的活跃与繁荣。虽然此前北影厂时任厂长成志谷、会计王爱敏的文章也涉及到了这一话题,但作为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我们认为,有必要让不同视角、不同角色的叙述相互印证、补充与完善。</h3> <h3><font color="#ff8a00">电影发行体制改革初年,《狮王争霸》率先成为了打破垄断发行的影片。广电部副部长田聪明、主要演员李连杰、关之琳、导演徐克、时任北影厂厂长成志谷等人在上海合影。</font></h3> <h3>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电影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发行、放映、对接市场,而参与制片或许并不广为人知。原中影影视制片分公司经理办公室经理何盼盼的文章《发行与制片:两翼齐飞硕果累累》,向我们详尽介绍了中影公司在市场改革大潮中拓宽经营思路,介入制片工作的诸多细节与所获业绩,为人们重新认识变革中的中影公司,也为丰富中国电影的历史画卷提供了新的实证。</h3> <h3><font color="#ff8a00">1988年,中影公司参与投资了日本大映公司拍摄的影片《敦煌》,拓宽了经营范围。</font></h3> <h3>  “缅怀影人”是本刊未曾间断过的一个栏目。因为历史的书写从没有离开过人物的足迹,人物承载的故事,也是历史的故事。由电影导演王好为、摄影师李晨声分别撰写的《一位真挚的表演艺术家 ——忆陈强老师》《我的师友——李文化》,从各自的视角向人们讲述了两位杰出艺术家对电影的倾心追求,同时也附带出了一些属于个人也属于那个时代的故事。</h3> <h3><font color="#ff8a00">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强与初出茅庐的陈佩斯父子在王好为导演的喜剧片中扮演父子。</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著名摄影师、导演李文化与著名摄影师李晨声在一起工作。</font></h3> <h3>  青年导演于晓阳多才多艺,特殊的时代环境赋予了他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艺术气质。他的英年早逝让太多人叹惜。著名作家梁晓声在《回忆亲爱的于晓阳弟弟》一文中,以饱含深情的文学笔触娓娓道出了与于晓阳的交往和对他的认知。让读者感悟到于晓阳鲜明个性的同时,也感悟到了第五代电影人的情怀与梦想!</h3> <h3><font color="#ff8a00">于晓阳(第五代电影导演),代表作:《翡翠麻将》《大海风》等。</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青年导演于晓阳与父亲于洋、母亲杨静、姐姐于静江。</font></h3> <h3>  历史的书写因为有了细节才显得生动。电影美术师屠居华以《在与大师们的合作中成长》为题向人们讲述了一组第三代电影艺术家的人格魅力与创作火花。</h3> <h3><font color="#ff8a00">著名美术师屠居华与著名电影艺术家崔嵬、著名摄影师聂晶等人在一起。</font></h3> <h3>  电影制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中,剧本的策划、遴选、编辑与审查是它的第一道工序。原北影厂艺术副厂长赵绍义的文章《我在北影当编辑》,通过对多年工作的回顾,让我们看到了编辑人员的辛苦以及他(她)们对于中国电影的贡献。</h3> <h3><font color="#ff8a00">时任北影文学副厂长赵绍义与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强、著名导演凌子风、演员徐守莉、老编辑陈澈、王陶瑞在浙江开会期间。</font></h3> <h3>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电影制作带来了一次又一次飞跃。在数字化控制与影像合成尚未出现之时,中国电影人迸发出的是另一种智慧,他们用简陋与原始的制作技艺同样在银幕留下了一串串或逼真或魔幻的魅力。摄影师邢培修作为特技摄影的实践者,在向我们讲述传统特技奥秘的同时,也介绍了在这一岗位上默默耕耘的人们。本期的采访稿《电影中的传统特技摄影》就是根据他的讲述整理的。</h3> <h3><font color="#ff8a00">特技摄影师邢培修参与拍摄的电影《草原儿女》。</font></h3> <h3>  除上述文章外,本期所收录的其它稿件也各具特色。比如林力对于电影《瞧这一家子》剧本创作过程、谢强对于电影译制工作中的往事、高玉文对于中影公司早期历史、曹美玲对于洗印厂初创岁月里的工作与生活的分别记述等等,虽然都是着眼于一件具体往事或一段历史光阴的回忆,但其中呈现出的诸多影史细节,同样不乏生动与独特。</h3><h3>《中影史料》作为杂志类刊物,旨在收集、整理各种与中影历史相关的文字与口述内容。由于很多电影前辈的离去,加之部分健在的老前辈的记忆已日渐模糊,为该项工作的完善带来了诸多困难。但好在历史是一个接力的过程,后辈对于前辈的回望,对于电影的续写,对于经历的钩沉和对于记忆的梳理,同样是接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只要这个环节没有失手,没有停滞,中国电影的历史就不会中断,中国电影的故事就会异彩纷呈。</h3><h3>虽然我们收集、整理的文章都是个体的、碎片式的,但通过这些碎片的相互组合、相互补充与相互印证,就可以构成一部绚丽的电影史诗,一幅多彩的影史画卷!</h3> <h3><font color="#ff8a00">总“第五期”《中影史料》目录。</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总“第五期”《中影史料》目录。</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