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籍油画家韩景生

郭守恭

&nbsp; &nbsp; &nbsp; &nbsp;韩景生(1912—1998),祖籍河北昌黎县人,后迁居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唐代杰出诗人、文学家韩愈的后人。韩景生儿时在河北昌黎老家上私塾期间即跟随父亲学习国画,早年曾随俄罗斯画家学习素描和油画;1927年韩景生函授求学于上海美专肖像科,1938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员,期间师从日本画家佐藤功、石井柏亭。抗战胜利后韩景生在哈尔滨市美术家协会服务部任职,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br>&nbsp; &nbsp; &nbsp; &nbsp; 韩景生堪称为东北地区油画先驱,是东北地区第一代风景油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在东北特殊的地域人文背景下敏求致艺,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是东北油画发展历程中具有突出意义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创作填补了东北早期油画的空白,其作品题材多与东北地域生活、地域文化相关。在他的笔下不仅有哈尔滨那些带有异域风情和地方特色的城市建筑,亦有东北乡村生活别样记录。他的油画语言以严谨写实为基调,兼有粗放率意的表现性;在表现手法上,其对光线的运用,以及在静物创作中的“超物象”手法,具有高度的时代代表性。韩景生油画艺术的特质可概括为:松弛中有严谨,平实中蕴高贵,淡定中含集约,顺从中有抗争,荒逸中有秩序。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评价说:“韩景生的油画,画出了独特的性格,其中既有地域的自然性格,也有东北作为大工业基地的社会性格……是研究中国早期油画的标本。” &nbsp; &nbsp; &nbsp; &nbsp; <b>韩景生</b>先生是昌黎县韩营村人(传为韩愈三十六代孙)。他于1912年出生在离韩营村不算很远的姜各庄。他自幼受家乡的皮影等民间艺术的熏陶,非常喜欢画画,但因家境所迫,在村里上了几年私塾。在14岁那年,他像当时不少昌黎人一样闯关东,远行到黑龙江省的安达县城学作生意,当了一个店铺的小伙计。不想,这竟使他得以同那时人们极少接触到的油画结下了终生之缘,圆了他学习绘画之梦。15岁时,他在一本《上海指南》杂志中看到刘海粟先生开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招收函授学员的消息,兴奋不已,产生了学习油画绘画技巧的强烈愿望。他鼓足勇气,把自己精心绘制的几幅画寄到了上海美专,要求参加函授学习。就这样,他成了一名上海美专肖像科的函授学员。按照函授学习的要求,他买来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尝试着画起了油画。他画的第一幅油画,画的就是自己所熟悉的老家庭院。他的这幅题为《乡间庭院》的油画处女作,一下就得到了刘海粟等人的认可。从此,他画风景,画静物,画人物,用色也越来越大胆,透视越来越准确,油画的质感越来越强烈,不断得到刘海粟和上海美专老师的肯定和赞许。 <p>&nbsp; &nbsp; &nbsp; &nbsp;1998年3月27日,韩景生先生在哈尔滨去世,终年86岁。</p> <h3>&nbsp; &nbsp; &nbsp; &nbsp;他留下了71年的绘画生涯,留下了数百幅油画作品(其中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就达20幅)。1987年7月,他在黑龙江省美术馆举办了个人油画作品展览;1993年8月,他的个人油画集《韩景生油画·中国美术馆藏品集》由北京朝华出版社出版,并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再次举办了个人油画作品展览。</h3>&nbsp; &nbsp; &nbsp;<b> 韩景生先生</b>性情内向,安于清贫,对于油画艺术的追求却痴心不改。他是黑龙江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为数不多的第一代油画家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日本人侵占东北时期创作的《庭院》、《浴场》、《报社》、《急归》、《石磨房》、《木房小屋》等油画,已经成为中国油画史上很重要的作品,均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 ▲1978年韩景生在《五大连池风光》组画创作中。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哈工大学习工作过9年的韩景生。 ▲韩景生创作于三十年代的油画。 ▲《街头小市》21cm×30.5cm,1928年 布面油画 ▲《窗》29cm×23cm,1930年 布面油画 ▲《公园小景》26.5cm×23.9cm,1940年 纸本油画 ▲《被日寇炸毁的机场废墟》63.5cm x 90.5cm,1947年&nbsp; 布面油画, 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该画的画面里到处是残垣断壁,黯然的色彩、枯涩的笔触、肃杀的景象令人颤栗心寒。这是画家在1947年哈尔滨机场被炸毁后的实地写生作品。它不仅是40年代宝贵的油画史迹,也是日本侵华战争留下的历史罪证。 ▲《乡间庭院》30cm×29cm,1927年 ,木板油画。这是他的第一幅写生油画,画的就是他老家自己熟悉的庭院。他的这幅题为《乡间庭院》的油画处女作,一下就得到了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等人的认可。 ▲《静物》32.5cm×23.5cm,1928年 布面油画 ▲《思》31×22.5cm,1929年 布面油画 ▲《春天的街景》33.1cm×24.2cm,1929年 布面油画 ▲《日本小女孩》34cm×24cm,1930年 布面油画 ▲《窗前学习》24.3cm×33.3cm,1930年 布面油画 ▲《画箱上的花》 33.4cm×24.4cm,1930年 布面油画 ▲《窗前学习》24.3cm×33.3cm,1930年 布面油画 ▲《急归》1936年 ▲《明朗的月光》18.2cm×24.2cm 1940年 木板油画 ▲《修建中的街道》24cm×34.9cm,1940年 布面油画 ▲《松花江岸边》19.5cm×26.6cm,1940年 纸本油画 ▲《君子兰》27cm×31.8cm,1940年 纸本油画 ▲《白瓶中的花》33.4cm×24cm,1940年 布面油画 ▲《公园小景》26.5cm×23.9cm,1940年 纸本油画 ▲《杏树花开》18.4cm×27cm,1940年 纸本油画 ▲《蓝雀花》33cm×24cm,1945年 布面油画 ▲《河边》21.3cm×26.8cm,1947年 布面油画 ▲《草垛》37.3cm×34.4cm,1950年 纸本油画 ▲《初夏后院小景》35.8cm×31cm,1952年 纸本油画 ▲《颐和园之春》37cm×30.4cm,1953年 纸本油画 ▲《冬春之际的小院》20.7cm×27.7cm,1954年 布面油画 ▲《我居住的小街》26.7cm×35.7cm,1954年 布面油画 ▲《地段街》17.7cm×24.2cm,1955年 纸本油画 ▲《晨雪》18.5cm×24cm,1957年 纸本油画 ▲《秋雨》29.5cm×38cm,1958年 纸本油画 ▲《故宫午门》28cm×38.6cm,1958年 纸本油画 ▲《菜蔬图》 30cm×38cm,1958年 纸本油画 ▲《浮萍》56cm×72.4cm,1959年 布面油画 ▲《暖冬》28.2cm×35.8cm,1959年 纸本油画 ▲《松花江南岸》36.4cm×48.7cm,1960年 纸本油画 ▲《东北人家》27.3cm×36.1cm,1962年 纸本油画 ▲《银白色的诗》26cm×37.5cm,1962年 布面油画 ▲《棚户与洋房》23cm×31.3cm,1964年 布面油画 ▲《四季春(写生稿)》35.8cm×74.7cm,1964年 纸本油画 ▲《江南风景》26.7cm×37.7cm,1969年 布面油画 ▲《山之秋》37.8×54cm,1970年 纸本油画<br> ▲《桂林·田垄道上》27.2cm×38cm,1972年 布面油画 ▲《桂林·漓江雨》27.4cm×38.5cm,1973年 纸本油画 ▲《桂林·阳朔》56cm×72cm,1973年 布面油画 ▲《雪屋顶》27cm×38.2cm,1975年 布面油画 ▲《五大连池·石熊》52.3cm×38.3cm 1978年 布面油画 ▲《五大连池·雪原》60cm×80cm,1978年 布面油画 ▲《五大连池·石山》37.5cm×51.5cm,1978年 木板油画 ▲《五大连池·海狮》38.7cm×53.4cm,1978年 木板油画 ▲《乡村风景》23cm×33cm,1979年 布面油画 ▲《平房后盖起了高楼》 27.6cm×33cm,1985年 纸本油画 ▲《明日的新居》38.9cm×27.4cm,1986年 布面油画 ▲《山野春光》22.8cm×28.8cm,1988年 布面油画 ▲《晴空下的老城区》21.8cm×36cm,1988年 纸本油画 ▲《落芍》 37.5cm×45.5cm,1989年 布面油画 ▲《五大连池印象》27.5cm×35cm,1990年 布面油画 ▲《双色芍药》53cm×44.6cm, 1994年 布面油画。据说这幅《双色芍药》是韩景生先生画的最后一幅写生油画,而且还是未完成的作品。那是1994年初夏的一天,老人说:“累了,明天再画吧。”从此他就再也没能拿起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