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芭蕾舞剧《白毛女》是中国芭蕾民族化的重要作品之一,不仅见证了中国芭蕾“从无到有”的划时代进程,也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芳华记忆,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芭蕾艺术瑰宝。舞剧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感,一直深深吸引着广大观众。</h3> <h3> 舞剧以抗战期间我国北方农村杨各庄为背景,叙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除夕之夜,杨白劳冒着风雪赶回家,与女儿准备过年。</h3><h3> 恶霸地主黄世仁上门逼债,打死杨白劳,抢走喜儿。王大春和乡亲们忍无可忍,奋起反抗。赵大叔指点他们投奔八路军。喜儿在黄世仁家不堪凌辱,设法逃出虎口。地主的狗腿子追赶喜儿,在芦苇塘边发现她的鞋子,以为喜儿投河,逐悻悻而去。喜儿在崇山峻岭中,经受着有如风刀霜剑般恶劣的气候折磨,但她为复仇而生存,为生存而搏斗的意志却磨炼得愈加坚定。</h3> <h3> 序 幕 压不住的怒火</h3><h3> 解放前,黄世仁家大门口。</h3><h3> 被残酷压迫的农民们,被鞭笞着走过黄家大门。歌声:“多少长工被奴役,多少喜儿遭迫害。诉不尽的仇恨啊,汇成波浪滔天的江和海……”。</h3> <h3> 第一场 深仇大恨</h3><h3> 抗日战争时期,河北杨各庄,杨白劳家,除夕。</h3><h3> 喜儿正欢欢喜喜准备过年,杨白劳躲债刚回来。恶霸地主黄世仁带狗腿子穆仁智闯进杨白劳家,要逼喜儿抵债。杨白劳坚决反抗,被活活逼死。王大春和乡亲们赶来,黄世仁开枪阻住众人,硬把喜儿枪走。王大春等要和敌人拼命,地下党员赵大叔劝阻,让他们去参加八路军,闹革命。</h3> <h3> 苐二场 冲出虎狼窝</h3><h3> 黄世仁家。</h3><h3> 喜儿受尽凌辱,终于在张二婶的帮助下逃出了黄家。</h3> <h3> 第三场 要报仇</h3><h3> 芦苇塘边。</h3><h3> 喜儿躲进芦苇丛中,穆仁智等追来,在河边发现喜儿失落的鞋子,认为她已投河而死,扬长而去。喜儿逃脱后满腔仇恨,发奋高歌:“我不死,我要活,我要报仇”!</h3> <h3> 多年后,喜儿一头秀发都变成白色,而要报仇雪恨的决心却矢志不移。这时,已成长为指挥员的王大春率领的八路军解放了杨各庄,黄世仁闻风丧胆,仓皇外逃。在半山腰的奶奶庙,“白毛仙姑”即喜儿遭遇黄世仁,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她恨不得将其撕得粉碎。大春为追捕黄世仁也来到奶奶庙,发现“白毛仙姑”就是喜儿,亲人终得相见,大春告诉喜儿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h3><h3> 乡亲们义愤填膺地清算恶霸地主黄世仁的罪恶,喜儿喜获新生。</h3> <h3> 第四场 盼东方出红日</h3><h3> 荒山野林。</h3><h3> 喜儿在山中与风雪、野兽搏斗,几番春秋,一头青丝变白发……她更加勇敢地等待报仇的时机。</h3> <h3> 第五场 红旗插到杨各庄</h3><h3> 解放了的杨各庄村头。</h3><h3> 八路军中的王大春和小分队在开展减租反霸斗争。张二婶对他们诉说喜儿的遭遇。赵大叔和王大春号召军民团结起来和汉奸地主黄世仁斗争。黄家丫环报告:“黄世仁要逃跑。”赵大叔和王大春等立即追击。</h3> <h3><font color="#010101"><p>:</p></font></h3> <h3> 第六场 见仇人烈火烧</h3><h3> 奶奶庙中。</h3><h3> 黄世仁、穆仁智逃跑途中躲进庙中避雨。白毛女喜儿也在庙中,见到不共戴天的仇敌,追打黄世仁和穆仁智。赵大叔、王大春等追至奶奶庙,发现黄世仁雨伞,众人追了下去。大春在庙中搜索,发现了白毛女喜儿,将其尾随其后。</h3> <h3> 第七场 太阳出来了</h3><h3> 山 洞。</h3><h3> 白毛女喜儿回到山洞,王大春赶来,二人终于相认。王大春带着白毛女喜儿迎着太阳走岀山洞。</h3> <h3> 第八场 将革命进行到底</h3><h3> 广 场。</h3><h3> 喜儿回到家乡,见到亲人:“千年的仇要报,万年的冤要伸。”喜儿向八路军控诉了黄世仁的罪恶,群众也纷纷起来控诉,要求严惩汉奸恶霸黄世仁。</h3> <h3> 太阳出来了!太阳,光芒万丈,万丈光芒。上下几千年,受苦又受难,今天终于见了太阳。太阳就是毛泽东,太阳就是共产党!</h3> <h3> 尾 声</h3><h3> 杨各庄村头。</h3><h3> 大春带领八路军小分队奔赴前线,白毛女喜儿和一些青年参加了人民军队一一革命向前进……</h3> <p class="ql-block"> 芭蕾舞剧《白毛女》自六十年代问世以来久演不衰,其根本原因是它的主题深刻而故事叙述性强,并以芭蕾艺术的浪漫主义笔触形成舞剧的表现风格,赋予舞剧一种非常别致的艺术特色。</p> <h3>编辑: 壮壮</h3><h3>图片: 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