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英烈魂,寻访亲人墓——纪念李如章烈士牺牲六十一周年

孟尚勤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李如章烈士,(1936-1958.6)出生于中宁县东华乡洼路村七队,排行老二,1958年3日1日入伍,在青铜峡于家桥部队营房集训一个多月后,编入骑一师四团机枪连(9021部队四支队五连),任战士,公安助理员,由于甘南剿匪形势需要,来不及和亲人告别,便立即坐大卡车离开青铜峡部队营房,到兰州西博园住了一天,后换乘骑马,走了三天到达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境内剿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李如章烈士于1958年6月1日在玛曲县克森托罗滩战役在骑马送信途中(当时是连队通信员),被叛匪冷枪打中,肚子上中一枪,当时肠子都流了出来,后光荣牺牲,将一腔热血,流在了玛曲草原,他的血染红了玛曲草原,他的血染红了玛曲蓝天,为祖国安宁,他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将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二十二岁。牺牲时唯一的儿子李存军(重重)出生只有整7个半月,还没有来得及叫一声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据同年入伍现还健在的中宁县舟塔乡孙立安(现年82岁)口述,牺牲的当天晚上10点左右,天下着大雨,一片漆黑,他正在战场附近的部队营房(帐篷)周围执班放哨,突然感觉脚下软囊囊的,差点被伴倒,蹲下才发现一牺牲解放军战士尸体脸朝下爬着,他给翻了一下身,天黑无法辩认出面貌,第二天他们把尸体用马驼回玛曲县城粮食局一个两间大的仓库,后经部队医生清洗包扎,才看清面貌,听战友们说牺牲战友姓李,住中宁县城小东门外。应该就是李如章烈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他们将尸体装入一简易棺材,是孙立安亲自挖坑把烈士尸体掩埋在玛曲县烈士陵园。我们的亲人,就这样永远长眠在了玛曲这块土地上。为玛曲县人民安宁献出了他年轻宝贵的生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李如章烈士永垂不朽,你将永远话在中宁县父老乡亲及东华李家洼子李氏家族亲人心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李如章牺牲后,部队于本年7月10左右来人,把李如章牺牲消息告知了家人,当时正是麦收时节,家人象天塌下来一般,悲痛欲绝。哭声一片,撕心裂肺,失去亲人悲伤痛苦难以想象,父母躺倒数日,父亲由于中年丧子,得病后过早去世,李如章后被评为革命烈士,民政部门发给革命烈士证明书,一次性领取抚恤金800元,父母及未成年儿子享受民政部门优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李如章烈士并被收藏于中宁县志,在中宁县志下卷第251页革命英烈录中均有记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2003年10日1日,中宁县政府在南河子公园竖立烈士纪念碑一块,在纪念碑第一排第五行上面刻有李如章烈士名字。将永远受到中宁县人民的敬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烈士纪念碑被列为中宁县重点保护文物,将世代永存,中宁县人民将世代祭奠英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每到重大纪念日,驻中宁部队及中宁县政府部分机关干部,中小学生前来纪念碑前祭墓扫墓,场面十分隆重状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中宁县中小学生怀着崇敬心情,在烈士纪念碑前向烈士纪念碑行少先队礼和献献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时隔李如章烈士牺牲六十一年,李如章妹夫孟尚勤怀着对烈士的无限崇敬的激动心情,从网上查阅了大量甘南剿匪的有关资料,多次走访了当时参战老兵,并查询了烈士具体安葬位置及民政部有关烈士亲属扫墓相关文件规定。先后和玛曲县政府办公室,玛曲县民政局,玛曲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多次取得了联系,和玛曲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卓玛.才让通电话商议烈士亲属祭墓具体事宜。</span></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番准备,带着中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及洼路村的介绍信,于2019年8月29日,有烈士四弟李有章,儿子李存军,妹夫孟尚勤,孙婿祝亮四人怀着对亲人思念,对烈士无限崇敬,踏上了到玛曲县烈士陵园祭墓行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h3>经过十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于当日下午四时整,到达玛曲县。</h3> <h3>玛曲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提前等候在单位大门口,欢迎远道而来的烈士亲属,卓玛.才让局长亲自为每个亲属献上藏族人最珍贵的礼节—哈达。并盛情款待,安排了食宿。(左起,孟尚勤,李有章,李存军,祝亮,卓玛.才让)。</h3> <h3>局长亲自查询玛曲县烈士登记表中有关李如章烈士一栏。</h3> <h3>玛曲县烈士情况登记表。</h3> <p class="ql-block">当天下午晚饭后,我们在买鲜花时游览了玛曲县新建的格萨尔广场。 </p><p class="ql-block"> 据局长介绍,玛曲县人口5万多,98%是藏族人,其余为外来人。</p> <h3>第二天早晨9时许,玛曲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及工作人员,陪同我们徒步向烈士陵园走去。</h3> <h3>我们脚踩着埋着亲人牺牲的这片土地,我们情绪激荡着,久久不能平静。缓缓进入陵园大门。</h3> <p class="ql-block">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烈士纪念碑,整个烈士陵园周围,苍松翠绿,庄严肃穆,据卓玛.才让局长介绍,在陵园内安葬着357名烈士。大部分是陕西,甘肃,宁夏藉烈士,经我们查阅资料,其中中宁有四位烈士安蔡在这里,有中宁枣园乡一位,鸣沙乡一位,东华乡两位。而且东华乡两位烈士墓还比较邻近,李如章是2排1号墓,另一位东华老乡叫马英翔,是2排4号墓。</p> <h3>这是一片圣洁的净土,安放着亲人们的英灵,此时此刻,我们心情无比悲哀,沉痛,现在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来到烈士墓前祭灵,看望,使他们在天之灵,得到慰藉。否则,我们都会留下终身遗憾。</h3> <h3>局长带领我们来到烈士墓前。</h3> <h3>二哥,父亲,二爷,我们来看你来了,这一声轻轻呼唤,代表了李氏家族三代人六十一年来共同的心声和愿望,我们默默的凝视着亲人的墓碑,这一声轻轻呼唤,唤醒了沉睡了六十一年墓碑,旁边的大树在微风吹佛下轻轻摇摆,墓碑也好像在微微抖动,仿佛李如章烈士点头在说,六十一年了,总算把你们才盼来,弟,妹及家人们可都好?……</h3> <h3>一瓶酒,两束花,代表着我们对亲人的无尽哀思,站在烈士墓前,我们默哀,向烈士鞠躬,向亲人跪拜,我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h3> <h3>今天,我们怀着激动心情来瞻仰你,想你远离家乡。征战千里,为国牺牲,最后陪伴你的只有这方尺土地,祖国不会忘记你,亲人不会忘记你,安息吧,你的亲人及子孙还会经常来看你的。</h3> <h3>方尺荒野埋亲人,一丘净土断尘缘</h3><h3>供品一盘飘雾气,清香三柱起云烟</h3><h3>墓前敬上三杯酒,万语千言付纸钱</h3><h3>绵绵血脉浓于水,片片纸灰化作泪</h3> <h3>烈士长存,丰碑永恒,你虽然长眠不醒,但我们却将你永记,</h3> <h3>本来我们还想去烈士牺牲时的地方克森托罗滩战场去看一下,但听局长说,战场离墓地还有八十多公里,太远,我们只好放弃。</h3> <h3>百里之外为剿匪,浩气丹心,赢得祖国安宁。</h3><h3>背井离乡为国家,凄风苦雨,忍看血染玛曲草原中。马革裹尸烈士志,星斗芒寒烈士墓。</h3><h3>黄土一杯埋忠骨,心香三瓣吊雄魂。</h3> <h3>我们还给墓碑临近的东华老乡马英翔烈士摆放上供品,临别时,也给他深深鞠上一躬,表达我们对同乡崇高敬意和心意。</h3> <h3>祭墓结束,走出陵园,玛曲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卓玛.才让和我们在烈士陵园门口与我们合影。</h3> <h3>在局长陪同下,我们来到玛曲县政府档案馆,查询烈士当年照片及档案资料。</h3> <h3>档案馆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我们,搬出了五六十年代的历史资料查阅。</h3> <h3>但一无所获,没有查到烈士档案,工作人员建议我们,部队人员牺牲,档案应转回当地民政部门。可在当地民政局或武装部查询。</h3> <h3>祭墓结束后,才让局长带领我们去玛曲县旅游景点天下黄河第一湾,离县城五公里处。参观后和我们合影留念。</h3> <h3>8月30日中午12时,我们结束了祭墓,开始启程返回,再见了亲人,我们饱含热泪,就要离开你曾经战斗生活的地方,离开你洒满鲜血的地方,离开掩埋你尸骨的地方,安息吧,亲人,我们还会来看你,你的子子孙孙都不会忘记你,还会不断的来看你。这次来看你,圆了我们心愿,也就没有留下什么遗憾。你将世世代代活在李氏家族心中。再见、再见、再见。祖国的英烈,我们的亲人。</h3> <h3>我们特别感谢玛曲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对我们的盛情接待和热心帮助,临别,我们向玛曲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发短信表示衷心感谢,全文人如下:</h3><h3>局长,谢谢你这两天对我们的周到安排照顾和热情接待,充分体现了玛曲人的作风和精神面貌,我们己踏上返程路程,再次向你们深表衷心感谢,欢迎你们到宁夏来,再见,朋友再见!</h3> <h3>在回途中,玛曲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卓玛.才让发来短信问候如下:</h3><h3>你们太客气了、这是我的职责、同时我为革命烈士家属能做点工作是我的荣幸、我光荣、一路平安、扎西徳勒</h3> <p class="ql-block"> 编后语</p><p class="ql-block">&nbsp; 本人由于水平有限,制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望各位看后提出宝贵修改意见,使本视频更加完善、完美。</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部寄托对李如章烈士哀思的唯一一部视频,图文并茂,真实的记录了李如章牺牲及我们这次祭灵的全过程,也算是我献给烈士、李氏亲人的一份珍贵礼物和精神财富,有时候,我是饱含着热泪完成的,希望李氏家族子孙们能够长期保存,李如章烈士不只是我们一脉相承、血浓于水的亲人,更重要的他也是国家的烈士,祖国不会忘记他、玛曲人民不会忘记他,中宁人民也不会忘记他,我们是他的亲人更不能忘记他。他将永远活在玛曲、中宁人民及李氏家族亲人心中。我希望这视频只是第一部,相信你们以后去还会有第二部、第三部.....。我期待着。</p><p class="ql-block">&nbsp; 最后的一点遗憾是回来后,我先后两次上中宁县民政局,一次去退役军人事务局,两次去中宁武装部查找当时李如章当时入伍和牺牲时档案及照片,都无结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