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之行(一)

羽毛

<h3>东非大草原</h3> <h3>非洲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她是人类的起源地,是野生动物的世界。尤其是东非大草原,在这里你能看到动物与动物,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关系。</h3><h3>2019年8月6日至27日我参加了以几位珠海摄影发烧友组织的肯尼亚-坦桑尼亚东非大草原之行,我们这个团一共15人,珠海10人:施总和阿芳夫妇(组织者)、邱总和兰姐夫妇、陈总和王医生夫妇、刘主席和宁医生夫妇(我的舅舅、舅母)、阿洵、阿莲,北京3人: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大王、红红,辽宁1人:小蒋,广州1人就是我了。施总、邱总夫妇们在2018年已去过东非大草原,因还不够过瘾,所以阿芳非常费心地为我们组织了这趟行程。</h3> <h3>我们的集体</h3> <h3>这次行程主要是看野生动物,我们在肯尼亚境内去了安博塞利、博格利亚、纳瓦沙(湖)、马赛马拉等国家公园,坦桑尼亚境内去了塞伦盖蒂、恩戈罗恩戈罗、曼雅拉(湖)等国家公园,面积最大、动物种类最多的是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其次是马赛马拉和恩戈罗恩戈罗。马赛马拉和塞伦盖蒂两个国家公园是连在一起的,由马拉河把它们分开,它们分别属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两个国家。马拉河边是看动物大迁徙的地方,只有动物们可以通过马拉河自由地行走于这两个国家公园,人要想在这两个国家公园行走,最近的过境距离也要用半天多的时间。博格利亚、曼雅拉湖是观鸟的好地方,这两个地方都可以看到火烈鸟,博格利亚是观赏火烈鸟的最佳地,曼雅拉只能远远地看火烈鸟,但其他鸟类也很多。如果放弃最佳状态观赏火烈鸟,或许我们的行程会调整为,不去肯尼亚而只去坦桑尼亚。</h3> <h3>一、非洲五霸</h3><h3>非洲五霸(Big Five Game)分别是指非洲狮、非洲象、黑犀牛、非洲豹和非洲水牛这五种非洲动物。这些动物成为非洲五霸是因为徒手捕捉它们的难度最高,而不是因为它们的体型庞大。(百度解释)</h3> <h3>狮子</h3><h3>在这次旅行中我们与狮群(含落单的狮子)相遇过17批次,根据照片统计所见到的大小狮子约49只。在塞伦盖蒂见到的最多,每天都可以遇到几批。</h3> <h3>盖伦塞蒂的一群狮子</h3> <h3>三只美餐后的狮子,发现前面有一片绿色茂密的草场,牠们向这片草场走去。可是这片草场已被体魄彪悍、狮丁兴旺的一群狮子占据了,当三只狮子靠近这群狮子的领地时,这群狮子发出了怒吼和驱赶,就连小狮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在那吼叫。我们坐在车上看着这群狮子里的三只强壮母狮,一直把外族狮子赶出了约1-2公里外,牠们才到树荫下休息。</h3> <h3>8月14日晚我们到达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内的酒店,第二天吃完早餐就出去找动物了,司机莫西很快发现了树丛中的狮子,牠们也在寻找猎物。狮子发现了对面马路边草地的3只正在吃草的羚羊,狮子谨慎地过了马路,等待时机准备发起进攻。一场猎杀大战将要上演,许多车辆都停了下来为狮子让路,可就在这时一辆从远处开来的吉普车没有停下,搅黄了这场猎杀大战。看着狮子一脸无奈的表情,牠们又要等待和寻找新的目标了,或许要饿着肚子等待很久。大家没看到这场猎杀大战都觉得很遗憾,并指责这辆车的司机,司机说是为了出公园在赶路。更大的遗憾不是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打扰吗!</h3> <h3>几只顽皮的小狮子</h3> <h3>居高临下的狮子</h3> <h3>怀了孕的母狮</h3> <h3>恩戈罗恩戈罗草原的一群狮子</h3> <h3>狮妈带着三只小仔</h3> <h3>狮子的食物</h3> <h3>“酒足饭饱”后的狮子</h3> <h3>孤独的老狮子</h3><h3><br></h3> <h3>一个狮群只有一只雄狮,当牠老了时就会被年轻强壮的雄狮赶出狮群,所以在草原上经常可以看到蓬头垢面独居的雄狮,常常有种非常落魄和凄凉的感觉。</h3> <h3>在自然保护区内被关在笼子里的是人,动物是自由的,人在敞篷吉普车里观赏动物是很安全的,即便是离动物很近,牠们是目中无人的。</h3> <h3>莫西是坦桑尼亚这边我们这辆车的司机,他带我们在树草丛中寻找动物时的眼神就像草原上的狮子和猎豹,我们看不到的猎物总是会被他发现。</h3> <h3>象</h3> <h3>这只象一边走一边用鼻子扬沙,好像在玩土似的。</h3> <h3>小象在吃奶</h3> <h3>老象</h3> <h3>象是群居动物,听说象老了以后就会自动离开象群(未去百度查证),然后老去。当看到独行的老象时,不免为牠们感到伤感。在草原的动物里很难看到尊老,但爱幼的场景经常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尊老爱幼是社会文明的体现,这也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吧。</h3> <h3>犀牛</h3><h3>我们有幸在整个行程的尾声,在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的草原上,在很远的地方我借助着300焦段的相机隐约看到了两只犀牛。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有300多平方公里,火山口内集中了草原、森林、丘陵、湖泊、沼泽等各种生态地貌,不断吸引着火山口外的动物到此定居,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链系统。这里是整个非洲少数几个能同时看到五大动物(非洲五霸)的地区之一。</h3> <h3>豹</h3><h3>在东非草原我们看到两种豹,花豹(中国人称金钱豹)和猎豹,非洲五霸是指花豹,这两种豹的区别(来自这趟旅行中的观察):花豹喜欢居高临下呆在树上或高处的岩石上,营独居生活,常夜间活动,白天在树或岩石上休息,体态偏小且圆润。猎豹是在平坦开阔的地带活动,不上树,群居3-5个在一起,也看到有独行的(在寻找猎物或捕猎),喜欢在小土堆和灌木丛的阴凉地呆着,脸上两侧的鼻勾处有黑色的线条(花豹脸上没有),体魄矫健,很像短跑运动员。虽然两种豹身上的黑色花纹不同,但这点不是很好区别。</h3> <h3>花豹</h3><h3>在肯尼亚的国家公园未能看到花豹,只在树上看到花豹捕获得猎物。坦桑尼亚的盖伦塞蒂国家公园看到过3次4只花豹。花豹比猎豹少很多。</h3> <h3>花豹身体不大,但牠却可以把与牠差不多大或更大的猎物弄到树上。这棵树下有只猎狗,牠在那里吃花豹掉下来的食物。</h3> <h3>这只花豹不停地舔牠的四肢和皮毛。</h3> <h3>在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未看到花豹,但看到花豹弄到树上的猎物~羚羊。</h3> <h3>猎豹</h3> <h3>为观看和拍摄上图猎豹捕杀两只羚羊的过程,草原上排起了长长的车队,但这场捕杀并未成功。</h3> <h3>8月12日在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刚拍完日出在一开阔地带,看到一只猎豹盯着远处两只正在吃草的羚羊准备捕食牠们,经过40多分钟的交锋(悄悄靠近羚羊),还是被羚羊发现而逃走。之后,我们跟随这只猎豹来到另一场地,一块近三面有树丛和灌木自然围成的草场(只有上一个草场的1/5),猎豹很快发现了在牠约500-600米处的一只羚羊,牠非常谨慎的向羚羊靠近,开始总是蹑手蹑脚前行,然后躲在小土堆或灌木后观察一会儿再前行。羚羊好像感觉到了异样,警觉的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目视猎豹的方向(也不知羚羊是否发现猎豹,此时羚羊要跑还来得及的)一直站在那里。在二者相距约400米时,现场的车辆都停止了走动,受当时气氛影响我的心在砰砰的跳,气都不敢大喘了,此时整个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都屏住了呼吸,寂静的掉根针都能听到。当相距到100米左右时,猎豹全身肌肉紧绷做出了起跑冲刺的架势,并突然发力冲向了羚羊,而早有警觉一直站在那里的羚羊也突然开始奔跑,但还是没有逃脱猎豹之掌,被猎豹死死咬住了脖子倒在地上。因我的相机焦段不够长,后面冲刺的过程是靠裸眼记录,我看到的是猎豹扑向羚羊的瞬间把羚羊扑到在地,而之后在我舅舅的相机中发现,实际是在两个动物奔跑时,羚羊出现了“羊失前蹄”,两前腿跪地让猎豹追上。这个捕杀过程太惊心动魄,也让我们看到,一是群居动物落单风险很大,二是即便是凶猛的动物捕食也不容易(揾食艰难!)。<br></h3> <h3>下面5张照片是我舅舅抓拍的</h3> <h3>猎豹捕获羚羊后仍紧紧咬住羚羊颈部很长时间,直到羚羊厌气不动了才把牠拖往树荫下,然后猎豹大口的喘气休整。</h3> <h3>猎豹为捕杀猎物消耗了大量的体力,牠把羚羊拖到树下后我们等了十多分钟,仍未看到牠有要开餐的意思,我们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牠,又去寻找下一个目标了。</h3> <h3>猎豹属比较凶猛的动物,但不知为什么这群猎豹却怕这只猎狗?开始这群猎豹是在灌木下休息,一只猎狗走近牠们这里,此时猎豹们很不情愿的起身让出了地盘,并在有一定距离处才向猎狗吼叫,然后这群猎豹走向了一个小土堆盘踞。猎狗在灌木下转了转,可能是没找到猎豹吃剩的猎物便走开了。</h3> <h3>水牛</h3><h3></h3><h3>非洲野水牛是群居动物,只有年老或受了伤的个体才会落单。牛群中最强壮的公牛会成为族群的领袖,统领牛群,并享有吃最好草粮的权利。非洲水牛可说是无水不欢,每天至少喝水一次,从不远离水源。非洲野水牛是几种非洲最危险的动物之一 (其他是大象、黑犀牛、河马和鳄鱼),是攻击性最强和脾气最暴躁的物种,亦是非洲伤人最多的动物之一。受了伤、落单或带着小牛的母牛尤其具攻击性,和狮子、豹同样危险。(百度解释)</h3> <h3>小水牛在吃奶</h3> <h3>这只小鸟跟在水牛屁股后面,在吃水牛身上的小生物。草原上很多小鸟都是附着在大动物身上,吃牠们身上的蝇虫等。</h3> <h3>这只小水牛刚出生不久,走起路来还跌跌撞撞,所以要依偎在妈妈身边。</h3> <h3>落单的水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