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发小趣事:孜孜不倦探索未知

戎马生涯1280671

<h3>  记忆中,老家筠连县委、人委大院与我一起玩耍的发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好奇!具有不耻下问,孜孜不倦、探索未知的精神。尽管我们那时还小,又都正处在文革混乱时期,革命热情空前高涨。学习空气空前低迷。停课闹革命风靡一时,黄帅的“不学abc,照样干革命”,张铁生的“白卷”,所谓的大学里的反动学术权威只讲“马尾巴的功能”,整个社会对学知识、学文化有对立、抵触情绪,似乎知识越多越反动!对知识分子的鄙视程度也达到极致。知识分子的另一个称呼叫作“臭老九”。庆幸的是我们并没有跟风,随波逐流,不学无术。</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或许是因为我们当时正处在身体发育,处在世界观形成时期,对世间万物,似懂非懂,充满好奇心。或许也是因为我们小学五年级开始就辍学在家闲得无聊,小伙伴们好奇的探索精神在那个年月不但丝毫没有减少。反而都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这种探索欲望,首先表现在小伙伴们几乎每天结伴一起“侃大山”。拿现在时髦的话来称呼就是组织现代的“学习、研讨沙龙”,在这里,发小们多种思想火花相互碰撞,启发大伙的思维!想起当年发小们各抒己见的热烈场景,自然联想起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在那个年月,每当夜饭后夜幕降临,大院小伙伴们就开始用特殊的暗号联络。暗号就是将两手相握,保持掌心空心,然后用嘴吹两个拇指之间的缝隙,手指不停的闪动,发出类似“夜猫子”嚎叫的那种比较响亮的“呜哇、呜哇”的声音。由于引起空气振动,声音传得很远,富有穿透力。只要听到这种声音,就意味侃大山的集结号吹响了。于是立即用相同的暗号回应,表示已经知道了,将立即出门。</h3><h3>&nbsp;&nbsp;&nbsp;&nbsp; 一段时间里,这种暗号在大院此起彼伏,在大院上空飘荡。成为大院一道风景线。大人们都不太知道这种暗号的含义,尽管那时候的孩子没有像现在的孩子管的那么严,也没有那么多的作业要做,有那么多的补习班要上,但总是去别人家里叫孩子出来玩,还是有点顾忌,害怕家长责怪。用暗号联络,方便、实用、快捷。久而久之,小伙伴们都熟悉了彼此的暗号音,听哨音就能知道何人吹的。然后,找机会溜出门,自己也吹着暗号去接头了。</h3> <h3>大院里,经常一起玩耍的发小合影。</h3> <h3>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深邃神秘!</h3> <h3>天有边吗?发小们充满好奇、幻想、疑问?</h3> <h3>世界真奇妙!发小们需要探索的东西真不少!</h3> <h3>要想做强大的自己,需要从小培养探索精神!</h3> <h3>小伙伴们的思维碰撞,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聚思广意,就相当于你同时拥有了数个大脑。</h3> <h3>  侃大山的集结地点,多半都是在后仓大幺哥(唐二娃)家。因为,后仓唐二娃的房间和父母不连在一起,是单独的,我们聊天可以不受大人们干扰,可以随心所欲侃大山。有时也到小王(王筠华)家,他家坎上有间房子,也不受大人干扰。&nbsp;&nbsp;&nbsp;&nbsp; </h3><h3>&nbsp;&nbsp;&nbsp; 参与侃大山的铁杆发小有苏均平、王筠华、唐进军、凤鸣、邹龙、韩均平等,所谓铁杆侃兄,就是几乎天天参与,场场不拉,风雨无阻,积极参与侃大山的发小。其他一些发小如王均川、张叙、李仲谋、古立军等比我们高一个年级,虽也经常参与侃大山,但缺席次数比较多。发小谢宾山家搬到大院后也积极参与侃大山,加入铁杆侃兄行列。后来又拓展了武装部的韩宝平、卢宪立、甑建宾等,积极参与侃大山的还有一位女生唐念军(唐二娃的姐姐),因为她性格豪爽,又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此外,邹龙的妹妹邹慧也偶尔参与侃大山。</h3><h3>&nbsp;&nbsp;&nbsp;&nbsp; 侃大山的条件十分艰苦、简陋。狭小的陋室,灯光昏暗,由于电力严重不足,电灯泡只有一丝红线。夏天炎热,蚊虫叮咬,仅手持蒲扇降温驱蚊,冬天天气寒冷,只好挤在一块,缩成一团,没有茶水,更谈不上茶点。缺少板凳,只有席坐在床上。尽管侃大山条件简陋,但丝毫没有减少发小们侃大山的热情,往往从晚饭后侃到夜里九点钟,直到丝厂“放哨”(那时县里丝厂夜里九点钟准时拉响汽笛,县城里各个角落都能听到哨声,称为放哨,意味着在外面玩耍的孩子应该回家,人们劳累一天也该睡觉了)还感到意犹未尽。</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发小们侃大山的题材非常广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时事政治,奇闻异事,无所不包。最多的话题还是近期的时事政治。如美帝对越南战争、西哈努克亲王访问中国、亚非拉人民水深火热等。发小们围绕当天关注的题材,各抒己见。这些题材有时令发小们感到义愤填膺,有时让发小们陷入困惑不解,有时又让发小们感到担忧和同情。有时还会为一个事件争论不休,面红耳赤,各不相让,非的争个输赢。</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但有的题材争论半天也毫无结果。譬如,天有边吗?天要是没有边,那是个什么样的情景呢?想象不出!天要是有边,边在哪里?边外又是什么呢?想象不出!完全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怪圈,百思不得其解,很困惑!</h3><h3>&nbsp;&nbsp;&nbsp;&nbsp; 那时候,发小们的思想很单纯,受大环境的影响,充满国际主义的大爱。尽管自己也都吃不饱饭,还深深地为美国人民、非洲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而感到担忧。记得那时广播里经常播一首歌曲,歌名我记不清了,歌词大约是:“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乡在黑非洲,黑非洲、黑非洲,黑夜沉沉不到头……”。我们那时候都很小,并不知道黑非洲在哪里?当时对歌曲的歌词也不太听得清楚,有发小把歌曲里唱的黑非洲歌词听成是:“黑肥猪、黑肥猪”。经过大伙辩论,并经过再次听歌曲验证,确定歌词是:“黑非洲而非黑肥猪”!那时,真的挺同情和忧心那些水深火热的黑孩子们!</h3> <h3>学习无止境,探索无止境!</h3> <h3>具备不懈的探索精神,将成就你的人生!</h3> <h3>  值得发小们探索的未知很多。记得有一次在张叙房子前面县委和人委交界的围墙边的那棵大洋槐树下,小伙伴们对一件事情发生兴趣,同时又感到很困惑,那就是:孩子是从妈妈身上哪里生出来的?说起这事来都让人惭愧。现在三岁孩子都知道的事情,我们那时都十几啷当岁了,硬是不知道孩子是从哪里生出来的,性知识在脑子里几乎是空白。发小们都知道自己是妈妈生的,但是到底从哪里生出来的呢?有的说像大便一样拉出来的?想一想,不太可能啊!大便多脏啊!能和胎儿在一个通道吗?难道是从脚底下生出来的?更不可能!那里没有可以生产的出口啊!</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发小唐二娃天资聪颖,喜欢看书,知识还算渊博,他说他曾经看过八仙过海的神话故事,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是从母亲的腋下生出来的。该不会我们也是从那里生出来的吧?这是唯一的具有的理论依据的生产出孩子的地方。但大家还是很怀疑,毕竟那是传说中的神话故事,再说人家张果老是神仙,从哪里不能生出来?!但凡人就难说了!何况腋下又没有出路,真人从腋下如何生得出来?小伙伴们争论不休!毫无结果。于是大家决定择日到新华书店去翻看有关医学书籍求解答。</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当时县城唯一的新华书店位于南街上,兵役局巷子口旁边,书架上除了毛泽东选集等政治书籍外,几乎没有其他书籍,放在书店角落里书架上的仅有的几本医学解剖图谱,长期放在那里,几乎也没有人翻动,封面上都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尘。我们几个小孩子要去看这样的书,显然有点不合适!用当时的话来说那就是“二流子”行为。但为了求证我们的争论,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于是挺而走险,假装看别的书,趁售货员不注意,悄悄从柜台下面,爬到放有人体解剖图谱书架下面,偷偷的将书拿下来,坐在地上翻阅、观看有关图谱,找孩子生出来的地方。</h3><h3>&nbsp;&nbsp;&nbsp;&nbsp; 由于有点底气不足,做贼心虚,翻书时很紧张,害怕被别人发现,看了几次都不得要领,不得解!撒尿的地方怎么能生出小孩来?不可能啊,于是又去书店求证。去的次数多了,引起了书店售货员的注意。于是,开始驱赶我们。当时书店里的张芸的妈妈高孃孃就特别反感我们到书店翻人体解剖图谱,看到我们就赶!嘴里还吆喝道:“你们这帮小孩,不学好!经常翻看乱七八糟的东西!快出去!”毫不客气的把我们赶出书店。这样,孩子从什么地方生出来的始终成为悬案,一直成为我们的困惑和疑问?!直到自己学医后才搞清楚!</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毫不奇怪,在哪个谈性色变的年代,谈性就是黄色下流!就是洪水猛兽!就是动机不纯,思想不健康!就是作风有问题!甚至热恋中的男女之间亲吻、拥抱都被视为流氓行为,只能像做贼一样偷偷的进行。这些反常的行为,在那个时期的影视作品中都有所反应。那个时期的男女几乎都是“性盲”,性知识都几乎为零。有的谈恋爱的男女,热恋中拉了拉手,亲了一下嘴,事后就会很紧张,双方都很担心会不会怀孕?</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对结婚多年的夫妇,长久不孕,去医院检查,居然发觉女方仍然还是处女!于是医生问:你们是否同过床?答:“天天都同床睡”。问:“有没有过性生活?”答:“什么是性生活??不懂?医生问:“那你们是如何同床的呢?”两个人忸怩了半天,吞吞吐吐地说:“就是手拉手躺在一个床上睡觉呗!”我的天,他们以为男女躺在床上睡觉拉拉手就会怀孕?这就是那个时代部分人性知识缺乏的真实写照!很可笑!且很悲哀!这个笑话很典型,但属少数案例。而缺乏性知识,新人在新婚之夜不知所措,笑话百出的事情,到是普遍性的。古人尚有在陪嫁中放压箱底的性物提示新婚之人,文革期间性知识教育连古人都不如。</h3> <h3>胜在谋略,贵在探索,根在学习!</h3> <h3>  发小们侃大山是需要“资本”的,这个资本就是个人自身的知识,自身知识需要从书本上获取、积累,那个年代没有电视,更没有网络,连收音机都少有,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书本。于是,发小们都养成了看书的好习惯。尽管那时候的书籍种类非常少。文革时期许多书籍都被当做封资修的作品被焚之一炬。保留下来的老书籍不多,且都被视为“禁书”,不敢公开看。于是发小们开始私底下悄悄相互交换书籍看,谁有好一点的书籍都与大家分享。如《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西游记》《三国演义》《封神榜》《岳飞传》等。</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那段时间,我对看小说几乎痴迷,看《岳飞传》看了一个通宵,爱不释手,直到鸡叫,天亮了还舍不得放下。看小说《金光大道》忘记了下午上学的时间,无意中逃课了!那时候的《十万个为什么》成了我的百科全书,几乎翻烂了!还有就是《志愿军一日》记录朝鲜战争,志愿军打仗的,看了数遍,基本上都能背出来了。当时县委会门口的娃娃书摊(连环画)我们都是常客,看书让人长知识,辍学在家,发小们也没有闲着,凭着一股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学习和增长了不少知识,为今后的发展做了厚实的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发小们的探索学习不止限于侃大山,探索学习是全方位的。有发小学会了吹口琴,于是,在发小群掀起一股学习口琴热,短时间几乎所有发小都学会了吹口琴。以至到了中学时期,发小成为同学,能够在文艺演出时凑出一个节目:口琴合奏!为了追赶其他发小学习口琴的进度,我买了口琴就不停的练习,一天学会吹曲子,第二天学会打节拍,当然,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因为换气过度,头晕目眩,几乎晕倒。</h3><h3>&nbsp;&nbsp;&nbsp; 发小们用自行车内胎剪成条,用铁丝、钢丝塑形制作弹弓、铁环;用牙膏皮熬成锡块,用火柴头作火药,制作打得响的火药枪;用滚珠轴承制作滑板车,利用坡度滑行玩耍;用竹筒制作水枪、纸炮(一种也是采用竹节制作的,可以发射湿纸“子弹”的一种简易装置)用于“打仗”。儿时的许多玩具都是自己制作的。</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发小们兴趣广泛,总是对罕见的事物感兴趣。老家筠连县城,冬天罕见下雪,偶有下雪,城里的雪花落地即化,只有县城边周围的高山上才有积雪,这也激发了发小们的探索兴趣。结伴爬上高高的山上去观赏、收集积雪。观察雪花形状,收集干净的积雪带回家,据老人们讲,雪水泡菜最好,泡出的泡菜香脆。</h3> <h3>学习知识是打开探索之门的钥匙!</h3> <h3>不拘泥书本知识的约束,具有发散性思维,才会具有创新能力!</h3> <h3>  故乡筠连位于川南边缘,与云南接壤,属于喀斯特地貌,县城周边的山上以及临近的区乡都有许多溶洞,这也激发起发小们的探索欲望。小时候曾看过一本连环画《黄金洞》描写考古人员深入长江边悬崖峭壁的洞穴中考古探险,寻求宝藏。探洞,充满未知、好奇、惊险、刺激!于是发小们也乐于探洞。数年间,我们几乎探遍了县城周边的大小山洞。其中以大地乡、鼓楼乡的溶洞最为壮观奇特。不仅洞深,曲折,时宽时窄,洞中形状各异,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奇观更是让人惊叹,瞠目结舌。深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十分神奇!</h3><h3>&nbsp;&nbsp;&nbsp;&nbsp; 探索未知的,没有开发的洞穴十分危险,我们虽然小,但也不是盲目瞎闯,必须确保安全,事先做好功课,做好准备工作。为了防止在洞中迷路,我们事先去印刷厂捡了许多切割下来的碎纸条,在洞中,一路走,一路撒,做好路标,保证不会迷路。为了测试洞里是否缺氧,是否二氧化碳积聚超标,我们除了带手电外,还带有马灯和蜡烛,一旦感觉闷热,空气流通不畅,或发现灯火变暗,就意味着缺氧,就不能继续往前走了,必须撤退。</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记得一次去濂溪乡水老塘的大山的一处溶洞去探险,哪个溶洞在半山腰,洞口离地面有两层楼那么高,我们费了许多周折才爬进洞。发现这个洞居然有人生活过的痕迹。有灶头、水缸等,洞口也有人工堆砌的石墙,这大概是当年人们为躲避战乱、土匪的避难场所。发小们都指望有所收获,能发现点金银珠宝、文物什么的?经过仔细探索,洞中没有发现文物和值钱的东西,大家有点扫兴和失落。</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探索另一个洞穴时,洞穴高大幽深,刚进洞口,只听呼啦啦的一阵响动,一大群“盐老鼠”(蝙蝠,当地人称为盐老鼠,据说是老鼠因为偷吃了盐变成的)受到惊扰在洞中飞起。吓了我们一大跳!蝙蝠很多,黑压压的一片倒挂在洞壁上,地面上铺有一层厚厚的褐色的蝙蝠屎。脚一踏上去,就会陷下去。虽不是很臭,但也觉得恶心!不愿再往里面去了。</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同行的发小唐二娃说:听老辈们讲,蝙蝠屎好像是一种中药,药名叫“夜明沙”,可以卖钱。听说可以卖钱,发小们都像发现了宝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起来,那么多的蝙蝠屎能卖钱,那不发大财了吗?大家商议,要严守秘密,不要告诉外人,闷头发财!但我们仍然带有疑问,只是道听途说,真的是中药吗?真的能卖钱吗?不能确定。于是,大伙决定先装一书包回去,看能不能卖钱。回到县城,县医药公司果然能收购蝙蝠屎,但还需要嗮干等工序,且收购价格非常便宜,一公斤只有一毛多钱!劳作的成本太高,收购价格太低,篼头一瓢冷水,发财梦破灭!只好作罢,但发小的探索精神还是值得称赞的!</h3> <h3>儿时有梦想,养成探索未知的习惯,你就能走向成功!</h3> <h3>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发小们孜孜不倦的探索未知的精神,成就了发小们。小伙伴们长大工作后,基本都在不同的岗位卓有成就,不论在什么行业,做什么,都做出了不俗的成绩。发小们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也深深感染了我,成就了我,让我收益匪浅。让我成为一名职业军人,军医大学管理人员,大学教授。&nbsp;&nbsp; </h3><h3>&nbsp;&nbsp;&nbsp;&nbsp; 我深刻体会到,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很重要,小伙伴们的性格爱好,学习风气很重要。小学、中学时期,父母不必过于在乎孩子们某次考试成绩的高低好坏,也不必去担心一段时间的孩子学习成绩的上下起伏波动,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让孩子养成一种喜欢学习,善于探索的好的习惯,这样才会让你的孩子终身受益。而这种好的习惯需要从小长期培养。</h3><h3>&nbsp;&nbsp;&nbsp;&nbsp; 回忆小的时候,我一次去野外意外捕捉到一条三米多长菜花蛇,拿回家,不仅吃了蛇肉,还把蛇皮排上用场,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把二胡,买了一本如何拉二胡的书,自己学习拉二胡。拉二胡需要乐理知识,于是又买了一本如何识简谱的书,学习识谱。后来成为筠中乐队的板胡手。为了学习拉小提琴我早上5点起床,去找住在川剧团里的县文工团的一个答应教我小提琴的重庆知青学习拉小提琴,虽然后来没有走上艺人道路,但拉拉一般的曲子,自娱自乐也觉得是一种享乐!</h3><h3>&nbsp;&nbsp;&nbsp;&nbsp; 音乐是相通的,弦乐、管乐都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拓展其他乐器。此后,我又学习了京胡、笛子、葫芦丝、手风琴等乐器。70年代在参加城关镇红卫兵期间,排演全场革命样板戏《沙家浜》我出演郭建光,苏中谊扮演阿庆嫂、王亚丽扮演沙奶奶。没有想到的是几十年后的2016年4月,在故乡筠连再次与阿庆嫂、沙奶奶意外重逢,大家非常惊喜,少不了又重温了一下当年所演的《沙家浜》的情景。</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那时候,少年无畏,很狂妄,很敢想,学会简谱后,甚至想到自己谱曲写歌。高中时候尝试着写了一部独幕歌舞剧《回延安》剧情描写一位当年在延安战斗过的老将军,数年后带上自己的女儿重返延安,回忆当时延安的战斗情景,感慨延安解放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再次会见延安的父老乡亲。自编、自导、自演。剧中老将军由我饰演,女儿由同学李晓燕饰演,演出获得好评。</h3><h3>&nbsp;&nbsp;&nbsp;&nbsp; 我也喜欢书法和绘画,特别钟爱临摹毛主席诗词书法。毛泽东诗词书法手稿,草书,大气,刚劲有力,气势恢宏,让我爱不释手。现在又爱上唱歌,爱上摄影,爱好制作美篇。保持每周一次卡啦OK,也拍摄了一些好的摄影作品,用了三年时间,制作了153部美篇作品,目前已经有69.3万人次阅读了我的作品,还有3000多粉丝。当然,做这些事情,主要是丰富晚年生活,但所做这些都和我小时候养成的探索习惯密切相关。学习的特点几乎都是自学成才,我行我素,我这人不愿受人管束。</h3> <h3>作者从小就喜欢学习,喜欢琢磨琢磨、捣鼓。</h3> <h3>自学二胡,练成筠中乐队板胡演奏员。</h3> <h3>喜欢篮球、排球、田径等体育活动</h3> <h3>经常外出参加体育比赛</h3> <h3>1976年在青海西宁汽车七十八团当兵。</h3> <h3>1979年,恢复高考第二年,考上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后留校从事管理工作。</h3> <h3>学习期间组织指挥军事演习。</h3> <h3>工作期间,组织指挥学校卫勤演习!</h3> <h3>2008年参加汶川抗震救灾。</h3> <h3>2009年回四川与部分中学同学聚会,左一为李晓燕,曾在中学演出独幕歌舞剧《回延安》中,饰演我的女儿。</h3> <h3>2015年在部队退休,定居上海。</h3> <h3>曾赴美国大学,接受短期培训。</h3> <h3>自学考试,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h3> <h3>荣立两次三等功,嘉奖若干。</h3> <h3>2008年参与汶川抗震救灾,获得先进个人称号!</h3> <h3>爱好摄影!图片为青海湖美景</h3> <h3>荷花</h3> <h3>荷叶</h3> <h3>豌豆花</h3> <h3>涠洲岛火山遗迹。</h3> <h3>红叶</h3> <h3>喜欢画画!</h3> <h3>喜欢书法,草书,对毛体书法情有独钟!</h3> <h3> 如今花甲之年,回忆大院发小的探索精神,不是单纯的为了回忆而回忆,而是想要让人明白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我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具有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很重要;二是探索未知的习惯需要从小培养;三是养成探索的习惯将终身受益!</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本人一贯认为:人生在世,时光非常短暂,需要具有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需要你更多的去实践、去体验生活、感受世界,亲近自然。能亲身体验的,就亲身体验,不能亲身体验的就通过观看、阅读去体验。这才不虚度光阴、不枉自此生。人需要兴趣广泛,需要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通过不断探索,不一定会让你成为某一个方面的专家,但一定会让你的人生过的丰富多彩,会让你在人生的舞台上潇洒走一回!</h3><h3><br></h3><h3>(作品中部分图片取自网络特此致谢原作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