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痕•常永苍

闲云悠鹤

<h3>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已是年逾花甲。不经意间,年轮已悄悄在我的脸上涂上淡淡的岁月印记,增添了流年的风霜。</h3><h3> 虽说往事如烟,但有些事情虽然在岁月中沉淀了几十年,回忆起来就像钱币上的水印,一旦对着光亮,就会历历在目,</h3><h3> 编写此文,只是想在我记忆尚未模糊之际,把我大半生来还能记起的事情做个总结。</h3><h3> </h3> <h3>我最早的影像,1957年四岁。</h3> <h3>  1953年我出生在内蒙古一个没有任何特色的小山村。按历史年表推算,刚好是“出生就挨饿、上学就停课……”的那个年代。家里孩子多,缺吃少穿是常有的事。经常过着半粮、半糠、半菜的生活。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 我死死地抓着糠口袋,不让妈妈往面盆里掺糠的情景。</h3><h3> 我的父亲母亲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在他们身上保留了人类最纯真的善良和最珍贵的原生态仁爱。他们用一双永不知疲倦辛勤劳作的手,默默地泽布家庭,垂衔子孙。而且他们以一颗真诚的仁爱之心,助人以雪炭,施水于暑阳。在他们身上很难找到什么惊天动地的轰轰烈烈,但他们有一颗比金子还珍贵的善良的心。</h3><h3> </h3> <h3>我的父亲母亲</h3> <h3>  父亲常凤鸣,生于1912年,卒于2000年7月12日下午5时(农历6月11),享年88岁。</h3><h3> 母亲姜乃荣,生于1916年,卒于2001年7月18日上午6时(农历5月28),享年85岁。</h3><h3> 父亲的祖籍是山东人,太爷爷叫常立群,太奶奶常谷氏。爷爷常金柱,奶奶常张氏。家住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常庄村。</h3><h3> 300多年以前,一股闯关东的浪潮席卷山东。我的祖辈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选择了闯关东之路。太爷爷一家五口,挑着担子、推着独轮车,开始了一路向东的生死跋涉。当时清政府限制中原人入关,我的祖辈就没有“闯”过山海关,流落到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新井乡落了脚。</h3><h3> 太爷爷在新井去世后,爷爷带着奶奶和孩子们迁居到克旗打坝梁下一个叫南店的小村庄,后又辗转到林西县马岱沟。</h3><h3> 爷爷在这个没人烟的荒山沟,找了一个依山傍水的平地,支起了马架房,领着孩子们开荒造田。所以说,爷爷是马岱沟开荒种田第一人。</h3><h3> 1957年的全家福</h3><h3><br></h3> <h3>  生活虽然很艰辛,但是爷爷还是把日子给撑起来了。经过一翻的艰苦奋斗,马架房变成了土板房,还是两处院子。</h3><h3> 常家最鼎盛时期,家有良田百亩,牛羊成群,可算是丰衣足食。要不是突发意外,三年死了三口人,且都是顶梁柱(奶奶、爷爷和大爷)。也不会家道中落,最后沦为贫穷。</h3><h3> 下面的图片,类似爷爷盖的土草房,它承载了我们很多儿时的美好记忆。</h3> <h3>父亲母亲共养育我们八个子女。我有四个姐姐、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h3><h3> 下面是父亲母亲和亲生的八个儿女</h3> <h3>大爷死后,大娘改嫁了,扔下三个未成年的孩子(二姐大哥和四姐),由父亲母亲抚养。 这样,我的父亲母亲一共抚养了十一个孩子。</h3><h3> 在那个艰难困苦的时代,父亲母亲付出了超出常人几倍的努力,才把这十一个孩子抚养成人, 我们都很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h3><h3> 下面是父亲母亲和她们抚养成人的十一个孩子。</h3> <h3><br></h3><h3>我的父亲母亲虽都是农民也没有多少文化,但他们高瞻远瞩,鼓励孩子们读书接受教育,不管他们自己多苦、多难、多累,也要供孩子念书。大一点的哥哥姐姐们,解放后都进了夜校学习。妈妈宁可自己坐在院子里借着月光搓麻绳、纳鞋底,也让孩子们端着家里仅有的两盏油灯去夜校学习。所以,我家里十一个孩子,没有一个“睁眼瞎”。</h3><h3> 1972年19岁的我高中毕业后,回乡当了小学老师,那时的常老师还有几分青涩。</h3> <h3>这是我的基础文凭《高中毕业证书》。</h3> <h3>光阴斗转里,我站在季节的门楣仰望远方,许多的记忆风轻云淡。</h3><h3> 流年只是一剪一浮云,一步一落花,一念一回首。时光中,尽是美好的遗憾被风干成了无法触摸的昨天。</h3><h3> 高中毕业留影</h3> <h3>四十年后同学再聚首,虽然有的人在头上动了手脚,但是岁月的沧桑,还是无情地把我们排在了资深美女、帅哥的行列。我也不再是四十年前的那个小常。</h3><h3> 2013年高中同学聚会留影</h3> <h3>2019年8月老师、同学分别五十年再次聚首。</h3> <h3>  高中毕业后有的人50年未曾谋面,2019年8月老师、同学相聚一堂,到克什克腾旗游玩,由我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了克什克腾旗概况。</h3> <h3>  这是1972年林西县高中生篮球比赛留影。我当时为队长,带领十二吐高中队参加比赛。共12支球队,我们一路拼博,获得亚军。那年我19岁。</h3> <h3>  1974年我第一次上北京,是因为二哥有病住院我去陪床,在天安门广场和三姐、妹妹的合影。</h3> <h3>1975年我离开教师岗位,被调到十二吐公社当民政助理(工分干部,一年记360分、每月补助15元现金)。</h3> <h3>我们是1978年结婚,结婚后和父母在一起过了两年,后来我盖起了三间砖瓦房,从此分家另过。</h3> <h3>迟拍的婚纱照</h3> <h3>提到家,就不能不谈到另一半,我的另一半是本村的“小芳”。是村西头王姓人家的二丫头。</h3> <h3>我的妻子虽聪明伶利,但小时候也是倍受艰辛。家中六个孩子,其他到了上学年龄的都可以上学,爹娘唯独把她控在家里,哄孩子做饭,操持家务。她无数次地抗争,都没有结果。她渴望上学,很羡慕那些背书包上学的孩子,听到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心里都痒痒。她经常背着弟弟、领着妹妹,偷偷地站在学校窗外的墙根底下,听老师讲课,听学生们念书。边听边拿着柴火棍在地上练写字。</h3><h3> 一次,大队主管教育的干部到她家里做工作,她的爹娘才勉强答应让她上学,但条件是,必须带着弟弟妹妹。14岁的她欣喜若狂地上了一年级,所以很珍惜这个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h3><h3> 老师很宽容,允许她带着孩子进教室。她把弟弟放在腿上,左手拦住弟弟的腰,使他不会磕在桌角上。她只能用右手翻着课本听老师讲课。身旁还站着一个小妹妹,妹妹呆的无聊了,就蹲在桌角下玩地上的土。</h3><h3> 放学后,同学们都在学校里嬉戏玩耍,有的踢毽子、有的跳绳、有的打沙子儿…,她不敢玩,她要以最快的速度背着弟弟领着妹妹跑回家去做饭。</h3><h3> 她最怕下午上课时,弟弟睡不醒,她又怕迟到,急的自己直掉眼泪。</h3><h3>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努力下一年跳了四级。19岁初中毕业后参加工作,任苏泗汰大队妇联副主任,后来又转为青年书记。</h3> <h3>1976年她被委派到赤峰市组织部“反蹲点”。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新的工作思路,就像“甩石头、掺沙子、挖墙脚”一样,就是一种监督机制。“反蹲点”就是下级监督上级部门的工作。</h3><h3> 在市委组织部“反蹲点”时的同事合影</h3> <h3>在十二吐公社“反蹲点”时的同事合影</h3> <h3>在林西县“反蹲点”时的同事合影</h3> <h3>1977年参加林西县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留影</h3> <h3>她们兄弟姐妹全聚齐了</h3> <h3>1980年我转正成为正式国家干部。随后调入林西县法院十二吐法庭任副庭长。</h3> <h3>1990年我被平调到小城子法庭任副庭长,主持全面工作。小城子法庭积案多、偏远、是个没人愿意去的地方。这次调动,对我的打击很大。我认为法院领导对我不公。为此,我和院长大吵了一架。人拧不过形势,最终还是赴任了。</h3><h3> </h3><h3><br></h3> <h3>当我思想颓废、工作消极、人生处于底潮时期,遇到了我的贵人——三姐夫。</h3><h3> 三姐夫是军人出身,参加过解放战争。是在克旗参军后一直打过长江的解放军战士。全国解放后上军校学习,后来升至副团长。</h3><h3> 1991年三姐夫离休回乡探亲,我们哥俩很说的来,我把我的工作境况和盘托出,他帮我分析后替我做了决定,调走。</h3><h3> 后来 经过六姐和六姐夫在克旗的多方斡旋,我于1992年调入克什克腾旗公安局看守所任所长。</h3><h3> 我这次调动实现了三个意想不到:一是实现了跨县(林西~克旗)调动;二是由政法口调入公安机关;三是由基层调入县城。这次调动对我的人生,不能不说是一次飞跃。我很感激曾经帮助过我的姐姐、姐夫们。</h3><h3> 三姐夫在草原上</h3> <h3>工作稳定以后,我逐渐体会到了城乡差别是如此巨大,为了让我的孩子们跳出农门,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我想方设法把老婆孩子迁入克旗县城。没房就租房子住。</h3><h3> 后来,六姐和六姐夫把他们的房基地无偿地转让给了我们,在那块宅基地上,我盖起了三间砖瓦结构的房子。一双儿女也都上了县城的学校读书,我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h3><h3> 我和三姐夫在蒙古包前合影</h3> <h3>  1994年我被调去克旗公安局刑警队任副队长。</h3><h3>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草原上的草场和牛羊也都分给个体经营。牧民的牛羊成群地丢失,为尽快破案, 我亲自带队,深入牧区,走村串户了解案情。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共破获了20多起案件,为牧民挽回了经济损失。有效地遏制了偷盗之风,年末,我们大队和我个人被评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h3> <h3>这份荣誉证书我留存至今。</h3> <h3>国家原电力部长的厨师,在克旗元宝山涉嫌诈骗。先去两人进京办案,多日未果,无功而返。局领导派我再去,我和同事一周结案。所骗钱款5万元,分两次还清。</h3><h3> 我们二人圆满完成任务,怀着喜悦的心情在天安门前合个影。</h3> <h3>在工作中,我努力钻研法律法规和刑侦业务,并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办案思路和侦破能力不断提高。</h3><h3> 达里高××案,13头牛丢失。前办案人员半个月时间没有破案,领导把任务交给我,我带人一周把案子给破了。挽回失主经济损失五万元。作案人被判五年有期徒刑。</h3><h3> 在工作中,类似这种情况不止一件两件。我虽不是正规军人,但也是挂警衔的警察👮‍♀️,懂得服从命令的含义。我最不愿意接手别人侦办未果的案子。我把案 子破了,前办案人员挨批评,会迁怒于我。上级下达的命令我又不能不执行。做人好难。</h3><h3> 我有能力侦破错综复杂的案件,但我难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h3><h3> 1998年公安局成立经侦大队,我任副队长。</h3><h3><br></h3> <h3>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学习,我取得了成人高等教育《法律、审判专业证书》。</h3> <h3>2002年12月,我在公安局自愿要求提前离岗。离岗前,组织部门给我提了半格,按正科级办理了离岗手续。从此,我退出公安系统,远离了官场上的是是非非。</h3><h3> 我的“离岗”不是退休,是一种选择。我想换个“江湖”活我自己。</h3> <h3>这是儿子在考上东北大学时,在大连的留影。</h3> <h3>这是女儿考上大学时,在北京的留影。</h3> <h3>父母和子女今生今世的缘分,就是不断地目送。目送他们上大学、目送他们成家立业,目送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h3> <h3>我们的一双儿女都很优秀,省去了我们的后顾之忧。</h3><h3> 儿子毕业于东北大学。留在大连成家、工作。事业有成,衣食无忧。</h3> <h3>儿子结婚时的照片</h3> <p class="ql-block">儿子媳妇忙于事业要孩子比较晚,我们也过上了儿孙绕膝的幸福生活。</p> <h3>女儿在澳大利亚研究生毕业,并取得绿卡定居在那里。</h3> <h3>女儿毕业时,我们老两口亲赴澳大利亚参加了她的毕业典礼。</h3> <h3>女儿结婚时的照片</h3> <p class="ql-block">女儿常振慧儿女双全人生圆满</p> <h3>我家的全家福</h3> <p class="ql-block">2023年女儿携夫带子从澳大利亚回来陪我们一起过春节,一家人难得聚得这么全,我们特意去影楼拍了全家福。</p> <h3>天伦之乐</h3> <h3>2019年在澳大利亚侍候女儿二胎月子。</h3> <h3>全家都迁入县城后,村里人都很羡慕。但真正过起日子,难题多多。一根葱、一头蒜都要花钱买。孩子在城里上学要比在农村上学的花费高的多。我一个人几十块钱的工资,月月都是捉襟见肘,年年“国库”都有亏空。</h3><h3> 为解决这表面光鲜,实际“很囧”的生活状态,1998年我多方筹集资金,租了两节柜台,开始了小家电经营。妻子站柜台卖货、和买主斗智斗勇、讨价还价都能应付。关键是要去石家庄进货,从赤峰出发要坐一夜的汽车,她本身晕车,人家都睡觉,她翻江倒海地折腾。第二天早上到了石家庄她已被折腾成了一烂滩泥。下车后还要咬着后槽牙、强撑着软塌塌的身体,去和卖主讨价还价。一刻不停地买货、打包、装车、返回。有时一天就吃一顿饭。谁会想到,后来稳坐办公室赚钱的“王老板” ,也是一把辛苦、一把泪地拼出来的。</h3><h3> 为了减轻她的负担和拓展业务经营,我在公安局要求提前离岗。回家开起了“夫妻”店。</h3><h3> 当我们最需要扩大业务经营的时候,又是六姐和六姐夫施以援手帮助我们买了大厅,并提供部分周转资金,解决了燃眉之急。</h3><h3> 1998年我们的店铺正式对外营业。起名《宏达家电商城》。</h3> <h3>先是一层做商铺,二层居住。后随着业务的发展扩大,二楼也用于经营。总经营面积200平方米。</h3> <h3>  我们逐渐由小到大,滚雪球式地经营,不断扩大经营品种,提高商品档次。除小家电外,又增加了冰箱、冰柜:彩电、空调等大宗电器。成了名牌代理商。使我们的业务更上一层楼,盈利水平逐年提升。</h3> <h3>我离岗后一心帮妻子打理生意,充分利用我多年的社会资源,拉项目、找客户,我们互相配合。买卖做的顺风顺水。</h3> <h3>  有道是,无工不富,无商不活。靠死工资过日子,只能是撑不着,饿不死。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我家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改善,由原来的平房,换成了一百多平米的楼房;经营环境也由租赁柜台到购买大厅;我也买上了心仪已久的爱车——汉兰达。我们虽然算不上日进斗金,大富大贵。但终于能从我这个生下来就挨饿的人嘴里敢说出“不差钱”三个字。</h3> <p> 自身生活状况好转后,不 忘初心,和儿子常振杰还有 王永臣 我们共同出资两万多元,给马岱沟村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使村里的街道夜晚更加明亮。</p> <h3>  马岱沟是我的出生地,我吃着这里的小米长大,不管我走到哪里,都深深眷恋着生我养我的故乡。</h3><h3> 近年来,村里兴起了六月十三祭敖包活动,自2016年至2018年我接过前任的接力棒连续三年主办“祭敖包”活动。每年杀一头猪,在山上埋锅造饭,请乡亲们欢聚一堂吃猪肉。我也借此机会和乡亲们一起坐坐,聊聊离别之情。</h3> <h3>  岁月无情催人老。我们忽然意识到,人生不止是挣钱一件事,该潇洒时就潇洒。我们抓住“青春的尾巴”,把年轻时没时间也没能力去做的事情,抓紧时间补回来。于是我们把业务交给店长管理。世界那么大我们去转转,圆我们年轻时的梦想。不论是批发商鼓励进货组织旅游、还是自掏腰包,说走就走,想去哪里就去哪里。<br></h3><h3> 国外我们去了:比利时、奥地利、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梵蒂冈、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普吉岛、等十几个国家</h3><h3> 国内我们去了:台湾、香港、澳门、珠海、北海、张家界、九寨沟、云南、西藏、苏州、杭州、黄山等地游玩。</h3><h3> 通过旅游,卸去了多年来,生儿育女和苦心经营家电业务的压力,玩得开心,乐得其所。</h3> <h3>黄山旅游偶遇陈佩斯</h3> <h3>西藏</h3> <h3>  都说西藏是洗涤心灵的地方,我的感觉,心没比来时圣洁多少,肺倒是经受了考验。总之,西藏是个不想再去第二 次的旅游圣地。</h3><h3> </h3> <h3>我强忍着高原缺氧的煎熬,穿上藏袍,在布达拉宫广场上做了一个“巴扎嘿”的动作,也算承全了我西藏之旅的心愿。</h3> <h3>游历历史,感受沧桑,享受民族团结的胜果。</h3> <h3>胯下牦牛,背后雅鲁藏布江,谁敢说我没来过西藏</h3> <h3>当藏獒驯服成了绵羊,它就成了收钱的工具</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2013年首选了欧洲七国游。(比利时,奥地利,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梵蒂冈)。</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我们的‘’出访‘’,既不与总统会唔,也不与政要谈判,即不签高铁大单,也不说一带一路。我们意与百姓接触,重与景观会唔。顺带评论一下欧洲的“月亮”。</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第一站,到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人生第一次走出国门,心里还有一点小激动。虽然只有“地导”接机,我还是在飞机的旋梯上挥手致意,从心底大喊一声,布鲁塞尔我来了。</h3> <h3>雄赳赳气昂昂,走在异国的大街上,我们到国外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我们。</h3> <h3>  水上威尼斯(外国的大排档)等待就餐,每人一盘墨鱼面,就算一餐饭。胃何以受,情何以堪。</h3> <h3>这是在澳大利亚悉尼300米高的观光塔上和家人一起就餐。</h3> <h3>比利时布鲁塞尔广场与小英雄于谦塑像留影</h3> <h3>鸟似有情依客语,鸽知无害向人亲。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h3> <h3>法国凯旋门前留个影</h3> <h3> 埃菲尔铁塔<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矗立在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见证着古斯塔夫•艾菲尔的智慧。</span></h3> <h3>德国慕尼黑的啤酒🍻好喝</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欧洲的自然风光清新可人。一路走来,路边的村庄,山水,绿草茵茵,如诗如画,诗意栖居,浪漫生活。令人神往。</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每个村庄最高大、最漂亮的建筑,就是教堂。那里的人们都有自己坚定的信仰。</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2018年我们把经营多年的店铺租赁出去,彻底给自己放了大假。使自己的生活转为休闲、保健。乐得逍遥一身轻。醒来无闹事,胸中无乾坤。过上了岁月静好的闲逸生活。</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为此,我还对我们经商二十年做了一个总结,写了一首打油诗:</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挥手昨天</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难忘公元九八年,宏达家电开业典。</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艰苦创业坎坷路,风雨兼程二十年。</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是非名利浑如梦,正眼观时一瞬间。</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岁月如梭催人老,花甲之躯享天年。</h3> <p>人生大半已去,遥望岁月伶仃的背影,虽然没有干出一番轰轰烈烈、叱诧风云的业绩,但蓦然回首,我何尝不是别人眼中的风景。</p><p>人生的上半场已画上圆满的句号。下半场要和老伴相依为命,砥砺前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无为之事,遣有涯之生。管理好情绪,保健好身体,尽最大努力做到“闲人”不给“忙人”当累赘。</p><p>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世界是一个大舞台,世人无分男女,只不过是演员,上场、下场各有其时”。这样想来,有涯之生,也会活得云淡风清。</p><p>当下还不算老,重在颐养天年。不去臆想未来的飘渺,更不沉迷过往的繁华。朝起看青踏露,昔品茗茶奶鲜。闲看庭前花开,漫观天外云卷。童心依旧在,快乐度夕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