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莱镇崔家庄村《新泰市村落地名志》

拾色印象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新泰市航拍协会拍摄制作</font></h1> <h3>领队:刘美、寇俊祥<br></h3><h3>摄影:潘复学、刘洪波</h3><h3>航拍:范培俭</h3><h3>音乐:乡下那个家</h3><h3>文字:村委提供</h3><h3>时间:2019年8月31日</h3><h3>地点:山东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管理区</h3><div>指导单位:石莱镇宣传办公室<br></div><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崔家庄村位石莱镇东南部,距镇驻地10公里。东与放城镇接壤,西与南王庄村接壤,南与东班庄村毗邻;北临岚山,与小西岭村相接,东经117°33'10.41",北纬 35°43'3.94",距离新泰28.3公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据史料记载,唐代初年,崔氏家祖来到这里,看到此地山青水秀,土地肥沃,就在这里建立了庄园,取名崔家庄,到唐代中期就有了几十户人家。村北有庄园,庄主姓庄。在村东有一庄园,庄主姓张,取名张庄。那时期崔庄与张庄人口大增,而庄家衰败而取名破庄,三个庄园西东南呈三角形分布,相隔1.5公里,后崔家庄园发展演变为崔家庄。传说《西厢记》中主人公崔莺莺即此村人,张生系张家庄人。崔家庄西有龙泉寺,为张生与莺莺相会之处。西南有白马寺,为白马将军驻所。在村东椹子峪崔氏墓中,曾出土铜剑、铜钱,铜钱为北宋熙宁通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据史志记载,民国、清代以前,崔家庄村隶属泰安县崇礼乡。1941年10月,泰宁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属泰宁县石华区。1945年10月,新泰县区划恢复,属新泰县石放区。1950年11月,隶属新泰县六区。1955年10月,隶属新泰县石莱区。1958年9月,隶属新泰县石莱人民公社。1984年4月,新泰市成立,隶属新泰市石莱办事处,1985年12月,新泰市撤处分乡,隶属新泰市木厂峪乡。2001年2月,石莱镇与木厂峪乡合并,隶属新泰市石莱镇至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该村地处山区,有耕地面积1800余亩。总体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村北有前岚山和后岚山,村庄有3条小河流过,村南小一型水库一座,村北有小二型水库1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崔家庄河是石莱镇第二大河流,发源于华胥山西窝,全长12公里。先向北,后流向东,经东刘家山、小李家庄、南王庄、崔家庄,汇入放城河,进入泗河,在崔家庄南支流上建有崔家庄水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村南有崔家庄水库,1972年5月竣工,是一座小一型水库。2009年4月至6月投资15万元,重新维修加固。上游坡重建,坝顶加宽,新建防浪墙,溢洪道新建裹头,漫水桥、生产路涵洞维修,放水洞维修。现总库容100万立方米,集水面积2.5平方公里,兴利库容70 万立方米,调洪库容39.68 万立方米,坝顶长386米,坝顶高程101.8米,最大坝高15.84米,最大放水流量1.5 立方米/ 秒,最大泄量75.6立方米/ 秒,抗旱防洪能力大大增强,达到500年一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该村现有672户,人口2003人,均为汉族。该村现有吴、田、陈、黄、徐、王、郝、张、苏、冯、毛、韩、戚、常、刘、马、高、万、郭、蒋、李、赵、郗等23个姓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该村农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农作物以花生、地瓜、小麦、玉米为主。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由于地瓜种植效益的提高,地瓜种植面积又有所扩大,花生种植推广地膜覆盖,产量增加近1倍,亩产达到400多斤,成为主要种植作物品种。</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