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岁月,温暖如歌

千雨千江月

<h3>文字: 千江月</h3><h3>曲目:光阴的故事</h3> <h3>  又逢九月入学季,再忆青春赋诗时。年少时光,在风花雪月中漫长。故乡大理,以文献名邦著称,盛产文人墨客,不知愁滋味的光阴,花季妙龄的轨迹,遍布小小古国的四海八荒。终有一日,懵懵懂懂,以状元之名,误入西云书院,一发不可收拾,开启勤学模式,最终步入了心目中的文学殿堂一一华东师大。</h3><h3><br></h3><h3> 脉络绵长的校院里,滋生着青春的藤蔓。初次离家,心绪迭荡,有期盼,有惶然。父亲,永远是女儿的靠山,一群天南海北、千里送女的男子,竟然在学校简陋的招待所里,相知相识,一交如故。如此,我与梅,顺理成章,传承了父辈的友谊。虽然,毕业后,她去了花城广州,我回了彩云之南,但是,那份少女的闺蜜情缘,永远是时光里最璀璨的露珠。</h3> <h3>  那些年,时光很慢,火车很慢,书信很慢。每次抵校后,立即要去就近的邮局,发份电报,密密麻麻的符号,送出四个字:“平安到校”。接下来的日子,没有手机,没有微信,每周只盼着母亲的书信。那时的母亲,瘫痪两年了,秀丽端庄的字体,已经歪斜难辨,她却坚持自己亲手书写,每当抚摸着带有余温的笺纸,女儿的心,无限温暖。</h3><h3><br></h3><h3> 那时的上海,校园很繁华。学生们课余忙于社团活动,我也参加了“夏雨诗社”,清晨漫跑在丽娃河边,总是诗意朦胧,那缕薄雾,那丝朝霞,在心中悠游歌唱,也许一生与文字的情愫,就是那时那地生根发芽。丽娃河边,有着古老的图书馆,日日都去打卡,徜徉书海中,总是幻想,可否捕捉到一缕,前辈大家们遗留的文思余韵。</h3> <h3>  同一宿舍,两名校花,一个是舞蹈队队长,一个是体操队队长,并驾齐驱,风光无限。一年一度的校际文艺汇演,《化蝶》、《血染的风采》,6舍254室,这个靓丽的名字,一直是舞台上的魁首。从254走出来的女子,总能让人侧目,余光中,恍惚间,竟生出些少女青涩的傲娇。每年初春,丽娃河水微漾,总有不知所谓的师兄,登门联谊,被拒之后,悻悻而去。</h3><h3><br></h3><h3> 少年不知愁滋味,四年的大学时光,人生最美的乐章。沪上之地,海派文化,五光十色,光怪陆离。虽然同班同学20名,男女生却分住河东河西,功课又是学分制,所以倒也少见粱山泊与祝英台般的同窗之谊。课余时光,兴趣各异,毕业之时,也不甚了解。反倒是与梅的感情,日积月累,变得天长地久起来。</h3> <h3>  梅喜欢社会实践,常到校外家教,我喜欢文学艺术,攻读第二学位。每天穿梭于丽虹桥,相约于逸夫楼,也是格外的神爽。每到期中期末,都是我的劫难,每次二十几门功课要考核,往往手忙脚乱。记得那门深不可测的《哲学》,临考之前,尚有大半未温,梅边给我喂饭,边替我拭泪,我边吃边哭边看,好一段青嫩酸涩的回忆。</h3><h3><br></h3><h3> 为了取得双学位,通宵教室成了我的目标,占座、温书、爬门,这一系列的高难动作,无数次循环往复,竟成为个中高手。今年夏天,回访母校,漫步梧桐成荫的大道,猛然见六舍铁门犹在,忆当年,午夜爬门,熟练自如,竟有点功夫侠女的味道。每当蹑手蹑脚地爬回上铺,总有人会哼上一声,悄悄应上一句,立即进入梦乡。</h3> <h3>  谈到吃,师大的伙食真是一绝,竟把我一个纤纤少女,催成了婴儿肥。大排面、阳春面、方便面、面包,所有的吃食,无非一个“面”字。师大不以面食为主,可惜两个专业的课上完,不论河东,还是河西,食堂早就一扫而空。可怜我一名鱼米之乡长大的女子,父亲还是世界水稻单产之冠纪录的创造者,就完美沦陷于面食之中。导致今时今日,我与面食彻底绝缘。</h3><h3><br></h3><h3> 谈到奖学金,那是我心底的痛。大一、大二,连续两年体育挂科,一次59分,一次59.5,正是死在医院门口的节奏。毕业时,体育教授邀我到家聊天,原来是考虑我身体太差,出于关怀之故,让我补考两年,关键是不分寒暑,每天必须晨跑。心里泪如泉涌,亲爱的老师,您的一番好意,让我与珍贵的奖学金,两次擦肩而过,而且所谓的晨跑打卡,那一直是下铺的娟子代的劳。</h3> <h3>  谈到天气,从大理到上海,从四季如春到四季分明,那真是天渊之别。大冷大热,又无空调,再逢梅雨,极度不适。一年大旱,梅深度考察后,带着满身痱子的我,卷上凉席,跑到教学楼里过夜。这才发现,各个楼层,早已自然分隔出男女,原来主意是靠人想出来的。最可怕的是冬天洗澡,在寒风中排队一小时,热腾腾地洗完后,从澡堂回宿舍,一路走来,不是长发飘飘,而是湿发结冰。</h3><h3><br></h3><h3> 谈到军训,酷热近40度,难免有女生晕倒,总哀叹自已为什么一直屹立不倒,眼巴巴看着军装一会湿透,一会结盐,操正步,扛步枪,正规有序。多年后,偶然听说有的女生并不是真的晕倒,而是假装的,那一倒,就可以回宿舍去躺着了,真是悔不当初啊。幸好功夫下得深,射击尚可,5发子弹,中了3发,总比旁边那名5发全中,但是误中它靶的妞儿强多了,她虽然算得上个神枪手,第二天一大早,又被艳阳高照地拉出去补考。</h3> <h3>  毕业聚餐,我们班的同学们,早早地在电台点播好吴奇隆的《祝你一路顺风》,恰好那时,恰好那歌,恰好那人,恰好那酒,四年情谊,涌上心头,泪如雨下。分别后,天各一方,虽然有网络,虽然有牵挂,但总是相见时难。二十年重返师大,我因病未至,徒留遗憾,偶然几次小小的相遇,更加惜缘。</h3><h3><br></h3><h3> 一晃眼,梅的双生子已经踏入大学校园,我们的青葱岁月,竟真的成了回忆。那年,那月,那天,丽娃河边,夏雨岛上,我牵着你的手,你束起我的发。今岁,今月,今时,丽娃之水仍在欢唱,夏雨之亭仍在玉立,而我可还是那个盈盈如水的女子,你可还是那般的明眸如画……</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谢谢临赏</h1><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文图片,摄于2019年夏,动图来源于</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网络,致谢原作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