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

高金

<p>2015年2月10日</p><p><br></p><p>&nbsp; &nbsp; &nbsp; &nbsp; 看过太多繁华的风景,我反而想去感悟那残破的,令人悲悯的远方……<br>&nbsp; &nbsp; &nbsp; &nbsp; 它可能是万千里外一个不起眼的村落——那是史铁生漫漫黄土歌声弥漫的清平湾;也是沈从文浓墨淡彩的印象派水乡;更少不了萧红波澜壮阔的呼兰河,鲁迅古朴神秘的绍兴鲁镇……远方,是古今文人心之所向,无拘的放歌,情感的释放——看似完美,不是吗?<br>&nbsp; &nbsp; &nbsp; &nbsp; 当头棒喝一般,恍然惊醒!那遥远的清平湾,恰恰浓缩着作者对贫穷的愁伤,那飘渺的茶峒小镇,凝聚着作者对似水年华的自怨自艾。更不用说鲁镇所充斥的冷血镜头,萧红自己所承受的颠沛流离。那看似绮丽的远方,实则是一种隐忍的怀念,一种的飘渺的幻想。远方的幻景,越是圆满,越是温情脉脉,越折射出作者挣扎的内心。<br>&nbsp; &nbsp; &nbsp; &nbsp; 我放下书,痴痴地望向乌黑的夜空。<br>&nbsp; &nbsp; &nbsp; &nbsp; 站在维多利亚港的通道口,我习惯性地按下快门,站在面前的是一位古稀老人,目光相接——五颜六色的人影匆匆从眼前飞过,他却拿着肮脏的清洁工具,伫在高楼与高楼所形成的深谷窄巷里,与这座朝气蓬勃的都市格格不入。我尴尬地站立着,不懂得如何向他行礼——在香港,八十五岁以上的老人,每两位就有一位活在贫穷线下,他们用那布满黑斑的手,润滑这残酷而庞大的资本齿轮。<br>&nbsp; &nbsp; &nbsp; &nbsp; 很少有人去注意他们,他们休息时像一座碑,活动时只见移动的货箱,座座孤岛一般,活在大众心灵的远方。<br>&nbsp; &nbsp; &nbsp; &nbsp; 我想到曾经去支教的聋哑儿童救助中心,那些三四岁的小孩,呀呀咿咿,戴着用胶条固定,隐约露出电路板的助听器,却听不懂一丝言语。我装着很明白他们的意思夸张地笑,可是我的心在流血——那窄小的教室将因我们的离去变得冷清,曾经我对慈善的幻想在这一瞬间成了泡影。<br>&nbsp; &nbsp; &nbsp; &nbsp; 打工子弟学校(海淀区内大多数已经拆除),农民工的单薄板房,城中村内的蜗居,捡破烂农民的家,漠河以北戍边的将士,贵州山区求知的儿童……是的,他们就活在大众心灵的边缘,那是我们意识的盲区,总被忽略被淡忘的远方。<br>&nbsp; &nbsp; &nbsp; &nbsp; 远方不仅仅被定义为一个地点场面或者回忆,远方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文学作品中那华美的外壳,注定是反衬现世的苦闷,让人触摸到心灵的缺痕。同样,那绚丽的霓虹灯下,那看似澎湃的经济起飞下,我们忽略了太多角落里挣扎的人生。矛盾不到急眼的地步,媒体不会报道他们;为了视听环境的和谐,有关数据也往往被划作“内部资料”尘封;当他们走入普罗大众的视野,往往已为时太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古之悲悯而能兼济苍生者,又有几人?<br>&nbsp; &nbsp; &nbsp; &nbsp; 看过太多繁华的风景,我倒要向那残破的,令人悲悯的远方前行。<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