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miaodid610

<h3>摄影:苗地</h3> <h3>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朵奇葩,以村落布局严谨周密、建筑格局紧凑而精细而为人称道,加之建筑风格统一且鲜明,文化底蕴绵长深厚,建筑装饰丰富多样,营造技艺精湛高超,堪称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经商者一般做事斤斤计较,买地皮造房子经济实惠,因此导致建筑规模不大、天井狭小、没有大厅的最终效果。但是他们有钱,跑码头见多识广,有一定的欣赏能力,所以会不惜金钱搞砖雕、搞木雕装饰,因为他们知晓这不仅有现实的居住空间效果。</h3><h3>2008年6月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h3><h3>2010年,徽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子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h3> <h3>从选址和布局上,徽派建筑多讲究风水效果,追求人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依水势而建,山环水绕、依山傍水是其基本特征。青山古树之间,有山泉溪水之便利,以青山绿树为屏障,青瓦白墙高低错落,野鸟家禽交相鸣啼。</h3> <h3>宏村人工古水系布遍全村,潺潺水圳,九曲十弯,绕家穿户,贯通月沼和南湖,长年流水不腐,数百年长流不息,是人与自然的光辉典范,是一种文明生态的缩影。</h3> <h3>宏村南湖</h3> <h3>宏村月沼</h3> <h3>新安江漳潭村,两岸徽派古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新安江穿行而过,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泛舟其中,好似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h3> <h3>漳潭村一面靠山,三面是水。</h3> <h3>渔梁古村</h3> <h3>陶村因陶渊明《归园田居》名句“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而得名的“守拙园”,傍晚的湖面水平如镜。</h3> <h3>“马头墙”又称“封火墙”,是在居宅两端墙顶砌筑的高出屋面的山墙,用于防风、防火。“马头墙”的构造随屋面坡度层层迭落,以斜坡长度定为若干档,墙顶挑三线排檐砖,上覆小青瓦,并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搏风板,因形似马头,故称“马头墙”。粉墙黛瓦的“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又一重要特征。</h3> <h3>宏村碧园上观看宏村</h3> <h3>西递的马头墙层层叠叠。</h3> <h3>歙县斗山街高大的马头墙</h3> <h3>徽州民居大多设有“天井”,“天井”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天井的设计使得屋内有充足的光线和良好的通风效果,同时与徽州的经商传统也有很大关系。按风水理论,水为财之源,经商忌讳财源外流,天井能聚集屋面雨水,名曰“四水归明堂”,以图财不外流的吉利。</h3> <h3>宏村承志堂天井</h3> <h3>宏村汪氏宗祠天井</h3> <h3>宏村南湖书院天井</h3> <h3>木雕在徽派古民居建筑的装饰雕刻中占主要地位,横梁、立柱和各种构件中,月梁、屏门、隔扇、窗扇和窗下挂板、楼层杆栏围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上,均有精美绝伦的木雕花纹图案,其表现内容和雕刻手法皆因不同的建筑部位而各异。徽州木雕精品随处可见,宏村承志堂被誉为“民间故宫”,堪称徽派木雕工艺陈列馆,</h3> <h3>宏村承志堂内的精美木雕</h3> <h3>卢村木雕楼(志诚堂)更是号称“天下第一”。各种木雕层次丰富,繁复生动,且不饰油漆,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展示雕刻的精细和生动,格外显得古朴典雅,精致富丽,虽经百余年的时光消磨,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h3> <h3>古民居中的砖雕和石雕大多镶嵌在门罩、门额、窗楣、栏杆、漏窗、照壁上,采用浮雕、圆雕和镂空透雕等手法,在大块的青砖或青石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错落有致,栩栩如生。“徽州三雕”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浑厚沉雄,神威逼人;或质朴简练,工写兼得。“三雕”作品富有强烈的空间装饰效果,显示出雕刻工匠高超的艺术才华,形成了徽派民居建筑艺术独特的审美价值。</h3> <h3>许国牌坊上的石雕</h3> <h3>许国牌坊上的石雕</h3> <h3>呈坎宝伦阁的石雕</h3> <h3>西递胡文光牌坊上的石雕</h3> <h3>西递石雕</h3> <h3>宏村承志堂内的砖雕</h3> <h3>宏村汪氏宗祠门头砖雕</h3> <h3>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这种传统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方式世代相传,延承700年</h3> <h3>呈坎宝纶阁</h3> <h3>呈坎宝纶阁</h3> <h3>呈坎宝纶阁</h3> <h3>呈坎宝纶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