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概念课堂 研讨课例策略 ──《倍的认识》教研活动

余儿

<h3>  8月31日,遵义市小学数学刁娅名师工作室课例研讨活动和省级课题《小学分层教学策略研究》教研活动,在遵义市丰乐小学三楼多媒体教室顺利开展,红花岗区教研教培中心唐光询老师和彭凯义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h3> <h3> 活动围绕工作室成员赵娅老师执教的三年级《倍的认识》一课展开。课堂上赵老师利用几何直观、数形结合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圈一圈、摆一摆、填一填、说一说的活动中,体验、感悟标准量与比较量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倍”的模型思想,她和学生一起给大家呈现了一堂扎实的数学课堂。</h3> <h3> 课前参会老师以组为单位集体备课,针对这节概念课中的疑惑和困难进行了交流讨论。</h3> <h3>  丰乐小学李凤兰老师和赵娅老师代表团队对这节课的课前思考以及设计理念进行了阐述。“教材为什么不从1倍关系入手,而从2倍关系入手?”“教学中是不是需要明确提出'标准量'与'比较量'呢?”“如何让学生在不经意间理解'倍'这个概念呢?”就是有了这样的思考,才有了这节既让建模有模有样,又让学生思维有提升的精彩课堂! </h3> <h3>  教研教培中心的唐光询老师指出这节“倍”概念的建模在小学教学中举足轻重,既是加减法到乘除的量的飞跃,又对分数、百分数和比有启后作用。彭凯义老师认为在课堂上要抓好生成性资源,握准目标正确取舍,才能兼顾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发展学生模型思想。</h3> <h3>  会后老师们说课例立足于对标准、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将三维目标统一,分步、分层自然融合与渗透在教学环节中,通过多角度开放性思考、激发“创新点”,引领学生循序渐进的感悟了“倍”概念,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h3>

老师

学生

教研

这节

课堂

课例

小学

概念

活动

教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