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青春之歌

双印

<h1><b>  青春,不只是一个年龄阶段,而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理想、是奋斗、是磨砺、更是成长!</b></h1><h1><b> 今天的青春主角,是从他不满16岁开始。这个刚刚迈入青年门槛的孩子,却从北京一头扎到了陕北农村,在梁家河插队落户,一待就是七年。几十年后,当年那个高高瘦瘦的小伙子,已经成为了党的领导核心。他就是习近平。</b></h1><h1><b> 领袖不是天生的。梁家河为青年习近平“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在陕北这片宽厚的土地上,他稳稳地走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成为他读懂人生,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起点。</b></h1> <h1><b>  梁家河,陕西延川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贫穷”和“落后”是它的代名词。一不通公路,二不通水电,老百姓过得是“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的生活。1969年1月,15名北京知识青年的到来,打破了梁家河的静谧。这中间就有习近平。</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梁家河就深藏在这黄土高原之中</b></h1> <h1><b>  1968年底,北京八一中学,很多同学在办理下放手续,经办老师齐荣先发现了习近平,感到惊讶。因为他不仅在校表现良好,主要是他还不满16岁,按政策还不到下放年龄。老师劝习近平,希望他能留下来,明年可能还有留在北京的机会。可是,习近平依然在申请表上填上了“陕西延川”。</b></h1><h1><b> 就这样,一个15岁的少年,背上了行囊和姐姐送的一袋水果,踏上了西去的列车,踏上了通往未知的世界的道路。</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习近平在梁家河曾经住过的窑洞</b></h1> <h1><b>  梁家河在青年习近平的思想深处,播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种子。</b></h1><h1><b> 习近平说:“我饿了,乡亲们给我做饭吃,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们洗,裤子破了,给我缝。”。这种感受是来自梁家河的温暖。习近平把这种情感,深深地埋藏在心里。他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贴近农村,为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作出了一番成绩。尤其是1974年1月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以后,两年来,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解决了老百姓生活中的困难,至今还在受益。</b></h1><h1><b> 梁家河乡亲们原来吃水,采用的是挖坑渗水的办法,人畜共用,非常不卫生。习近平带领乡亲们,在高处打了一口水井。时至冬季,习近平亲自下到井底劳动,一呆就是很长时间,为此,腿上还落下了毛病。现在梁家河家家户户用的自来水,都源于这口井。乡亲们亲切地称它为“知青井”。</b></h1><h3><b> </b></h3> <h1><b>  习近平在《人民日报》上看到四川办沼气池的消息后,自费到四川绵阳学习。回来后,带领乡亲们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打出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结束了老百姓长期使用煤油灯的历史,解决了做饭、取暖的问题。,打破了“沼气不过秦岭”谬说。后来,陕西省沼气池现场会就是在梁家河召开的。</b></h1><h1><b> 这里是梁家河知青住的窑洞。门口那个方型池子,就是梁家河第一口沼气池。</b></h1><h1><b> </b></h1> <h1><b>  习近平在梁家河建立了“铁业社”,满足了老百姓镰刀、锄头等劳动工具,多余的还会卖给供销社,既解决了需要,又增加了收入。我在2017年前去参观梁家河的时候,铁业社的炉火正旺!</b></h1> <h1><b>  因为交通不便,乡亲们要买点油盐酱醋,日用品,都需要到五公里以外的文安驿去采购。习近平看到这种情况,办了一个代销店,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b></h1> <h1><b>  为了解放妇女的劳动力,队里还办了“缝纫社”。</b></h1> <h1><b>  磨坊,又是习近平为梁家河乡亲们办的一件好事。原来群众粉碎东西都是靠手工或者石磨,费时费力。习近平把县里奖励他的一辆摩托车卖掉,用资金为集体购买了设备。此举,深得民心。</b></h1><h1><b> 从以上可以看出,群众观念已经正习近平的心中扎下了根。从这里开始,他就树立了让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的远大志向!</b></h1> <h1><b>  梁家河开启了锻炼领袖气质的政治起点。七年间,从一个懵懂少年成为大队党支部书记;从一个外来的知青,成为带领乡亲们改造落后面貌的带头人,一步一个脚印,赢得了群众的赞誉和组织上的认可。</b></h1><h1><b> 善于思考,敢想敢干,是习近平的风格。当时,梁家河的耕地面积很少,产量很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习近平和大队领导进行了考察,决定拦坝筑田。乡亲们开始不理解,怀疑拦坝容易受雨水冲刷,得不偿失。习近平就面对面与群众做工作,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开导社员,终于建成了五个淤地坝,增加了耕地几十亩。</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这就是当时的淤地坝</b></h1> <h1><b>  这张照片是我在梁家河村史馆拍摄的。习近平右边的是陶海粟。他毕业于清华附中,也是北京知青。</b></h1><h1><b> 1973年,当时担任县团委书记的陶海粟推荐不到20岁,还不是共产党员的习近平参加赵家河的社教工作。这是习近平政治生活的第一课。由于陶海粟工作比较忙,赵家河的社教工作几乎是习近平一个人在承担。白天,宣讲文件,带头劳动。晚上,又成了扫盲班的夜校老师。六、七个月的社教结束后,赵家河所在的马家坪公社非常满意,准备将习近平留下来当干部使用。由于文安驿公社没有同意,只好作罢。</b></h1><h1><b> 当时社教主要以阶级斗争为纲,但是在赵家河,由于 习近平的政治眼光敏锐,没有开过一次批斗会,没有斗争一个人。这在当时的情况下,实属难得。</b></h1> <h1><b>  梁家河的七年历练,坚定了习近平的理想信念。在这里,他接触了最基层的农村和农民的真实情况,了解了生活底层的老百姓的需要。</b></h1><h1><b> 艰苦的生活,家庭的遭遇,陌生的环境,对于一个只有15岁的人来说,其内心压力可想而知。</b></h1><h1><b> 由于父亲习仲勋的问题当时还没有定论,梁家河的知青最后只剩下习近平一个人。但是却没有动摇其扎根农村、扎根百姓、改变落后面貌的信念。为此,他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几经磨难,始终不改初心。</b></h1><h1><b> 1974年1月,在大队和公社的据理力争下,习近平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立即任命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当时,习近平给自己立下誓言:“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b></h1><h1><b> 这是当时习近平入党的批文(当时没有预备期)</b></h1> <h1><b>  求知若渴,追求真理。在梁家河的日子里,习近平每一刻都没有放弃读书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读书和实践中汲取营养,通过不断的思考、探索,去寻找真理。</b></h1><h1><b> 我们来看看习近平当时经常读的书:《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选》《列宁文选》《中国通史》,中文名著,工具书等等。</b></h1><h1><b> 试想一下,一个15岁的青少年,应该是玩耍的年龄,这样踏踏实实地看书学习,而且博览群书,需要多大的定力,需要多大的求知欲望和上进心!</b></h1><h1><b> 知识的积累,使日后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习近平,面对纷繁复杂的中外形势,能够处世不惊,从容应对,旁征博引,画龙点睛。这就是被中外记者称为的“习式风格”</b></h1> <h1><b>  1975年,经群众推荐,组织选派,习近平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告别梁家河的情景,至今令习近平难忘。“清晨一起来,推开门,外面站满了老百姓和乡亲们。他们没有吵我,因为我在里面睡觉,他们静静地等。”习近平当场落泪。乡亲们把习近平送到很远才离开。但还是有十几个年轻人把他送到县城,并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b></h1><h1><b> 就这样,22岁的习近平带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的奔赴北京,奔赴了新的征程!</b></h1> <h1><b>  2015年2月春节前夕,习总书记重返梁家河,看望乡亲们。</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再看一眼当年住过的地方</b></h1> <h1><b>在第一口沼气池面前,总书记感慨万分。</b></h1> <h1><b>  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青春之歌的序曲,唱得嘹亮,唱得出彩!</b></h1><h1><b> 26岁 大学毕业 在京工作</b></h1><h1><b> 28岁 主动申请 来到基层</b></h1><h1><b> 32岁 离开正定 厦门履新</b></h1><h3><b> …………</b></h3><h1><b> 回顾七年的知青生活,总书记深情地说“我15岁来到黄土地,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名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b></h1><h1><b> 梁家河,这里是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奠基石。</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