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红色之旅--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帅帅

<h3><font color="#ed2308">  悲喜、成败、进退、兴衰,都不是历史运动任何一方可以自主决定的。历史教科书展现给我们的,总是那些挥斥方村看得见的巨擘,而在这后面其实还有着更多的支配着历史运动的看不见得手。</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中国一句老话一言以蔽之: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 </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英雄的诞生——伟大的共产党。</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中国国民党真是个吃人的队伍。</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年轻意味着热情奋发,朝气蓬勃,当然,年轻也意味着冲动,缺乏经验,正如周恩来后来所说:“青年人革命热情很高,但我们那时好像天下大事就那么容易青年稍微有一点成功就容易骄傲,至少是头脑发昏。结果给敌人骗了。”但是,年轻、冲动绝不意味着就可以任人宰割。</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南昌的枪声坐实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选择。他们没有沉默,没有退避,没有投降;他们坚信自己代表着正义和真理,代表着中国的未来和方向;他们要用武器来捍卫自己的生存、荣誉和理想。</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守军大部分都被消灭了,其余全部缴械投降。至此,南昌重要据点均落入起义军手中。</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在市中心,清剿首军小股部队的战斗也相继结束。整个战斗持续了大约5个小时。8月1日凌晨5点多,驻扎在南昌的守军3000多人停止抵抗,起义军完全控制南昌。</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三河坝分兵是个悲惨的决定。 因为叶挺的十一军是全军的主力,把叶挺的部队拆散,也就是等于把力量给拆散了。</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如果三河坝不分兵,我们一共可以集中十三个团儿,而桂系加陈济棠可以集中的也就不过十七个团儿,力量差不多。我们战斗力强于他们的战斗力一定可以攻破他们。三河坝一分兵,反革命就以钱大钧牵制朱周部,集中力量全力对付叶挺和贺龙。 </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朱德说:“黑暗是短暂的,我们中国共产党也会有光明的。”和“革命者来,不革命者去。我不勉强!″</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毛泽东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是乐观、自信,也是自我鼓励、自我激励的话,但是要知道,在更多的时候,星星之火还是被轻易的气扑灭浇熄。</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能否保留星星之火的火种,有时就在一念之间。 </font><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h3> <h3><font color="#b04fbb">这是他们在进行武装起义时的情景。</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研究反攻计划时的情景。</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这是中国共产党粉碎中国国民党的进攻使的情景。</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这是全国解放战争战绩统计表。</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这就是原子弹大爆发的情景。</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这是以前中国共产党的衣服,各种各样,有蓝色,有灰色,有绿色,有黄色。</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这是毛泽东让世界强大起来的情景。</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这是中国共产党实行自卫时的情景。</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这是两间警卫连住房和一间喜庆礼堂。</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这是一间西餐厅和一间中餐厅。</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这是方志敏在骂中国国民党的话。</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这是原子弹大爆发的情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80年前的今天,这批共产党人、热血青年,颈系红领巾、臂扎白毛巾,提着枪支登上南昌城头,迎着黎明的曙光,打响了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枪。当年的25000多人的起义军留下姓名者不足1000人,许多人成了无名英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基石长存天地间。</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