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寫生記

李得之

攝影 &nbsp;李得之 <p></p><p></p><p><br></p><h1><font color="#ff8a00">北京寫生記</font></h1><p></p><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李得之</div> 北京,吾國之首都,是我們最熟悉的地方。<br> 有朋友問:“來北京幾次了?”筆者怔了一怔,只好說忘記了,又補充道:除了故鄉之外,北京應是來得最多的地方之一。<br> 澳門水墨畫藝術學會每年辦寫生展,足跡遍佈祖國河山及世界名勝。今年適逢建國七十周年,澳門回歸二十周年,又是澳門水墨畫藝術學會成立十周年,欣逢喜慶,大家一致選了北京為本年度寫生之旅的地點。<br> 《北京風光》這個寫生畫題,並非臨時想起,其實早有此意。緣起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及近年澳門舉辦的兩次皆名為《北京風光》的畫展,那是一眾北京名畫家以北京為題材舉辦的畫展。因被該展打動,所以提出赴北京寫生的想法,希望以我們澳門畫家的畫筆,來一次“北京風光”寫生。雖然我們稱不上“名家”,但自有我們的角度及構思,應另有一番新氣象。<br> 北京,既熟悉又陌生,雖然來過多次,但常是參與一些活動或會議,往往只能在忙中擠出一些時間遊覽,亦是走馬觀花,有時驚鴻一瞥。印象中好似從來沒放慢腳步好好欣賞,停下來寫生,感受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因此,當聽聞今年寫生主題展決定為北京時,大家都十分期待。<br><p></p><p></p><p>飛機降落北京機場,早有約好的車輛等待我們。大家帶着希冀載着斜陽往密雲區金山嶺長城駛去。沿途一路風光旖旎,暮春的北方正是花開時節,梨花、杏花漫山遍野,嫩綠紅粉,還帶幾分殘冬的荒涼,畫意濃濃,別有一番風味。走近黃昏的時候,車子駛進了密雲金山嶺。舉頭仰見高山陡峭,巖石嶙峋,氣勢磅礡,長城隱約在山巔上湧動。對於喜歡畫山水的畫友來說,這正是最好的筆墨表現,大家一時心痕手癢,恨不得馬上下車畫個痛快。<br> 太陽下山了,我們才迂迴來到灤平金山萬萍農家院。出來迎接我們的是著名長城攝影家周萬萍,周老師土生土長,他與金山嶺長城有今生不解之緣。當初他是為了幫遊人拍紀念照而拿起相機,然後才迷上了攝影。在金山嶺長城内外到處都可看到他的身影,更拍出許多經典的長城相片,在全國攝影賽上屢屢獲獎,成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我們透過攝影界朋友的介紹,在他所經營的農莊食宿。<br> 第二天,天還未亮,周老師帶領着摸黑沿山徑登上金山嶺。當太陽剛剛升起,我們已登上了山巔。雖然曾多次登過長城(八達嶺),但沒有今次登金山嶺長城來得如此震撼。長城古樸之風貌依舊,巋然不動,似長龍盤據,在山峰之巔起伏遊走,蜿蜒萬里,隱沒於群山之中。此時朝暉煦煦,照得萬山紅遍,正是“長城內外盡朝暉”的景象。被美好的風景吸引,我們只顧着拍照,竟卻忘了寫生之本意。為多取角度與美景,盡量地多登幾個烽火臺,走到疲倦的時候才停下來,拿起畫筆抒發胸臆。<br></p> 長城內外盡朝暉 &nbsp; 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金山嶺水墨速寫 &nbsp;李得之 金山嶺水墨速寫 &nbsp;李得之 金山嶺鋼筆速寫 李得之 金山嶺鋼筆速寫 李得之 攝影 &nbsp;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p>攝影 李得之</p> 攝影 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p>金山嶺長城雖然大美,但畫了兩天都是如此景色、構圖,畫面有點雷同,同時有些審美疲勞。經大家研究及網上搜尋,決定前往鄰近的古北口、司馬台等景點,找點新鮮感。<br> 古北水鎮是二○一○年全新為旅遊而打造的建築群,近接司馬台長城。但我們對新建的仿古物不大感興趣,到此一遊後又轉到附近的古鎮去。據了解,古北口是中國長城重要關口之一,與居庸關並稱為東西雄關,是華北平原通往內蒙古高原的要道,自古有“地扼襟喉趨朔漠,天留鎖鑰枕雄關”之稱。然而,現在的古鎮已面目全非,剩下的都是翻新不如舊的旅遊景點。<br> 在返回的途中無意中發現有一段古長城隱蔽水邊雜樹柳叢中,我們馬上叫司機停車。走近才知悉這古台是臥虎山段潮河水關遺址“姊妹樓”。這段古長城十分特別,從河水邊向山上延伸,與我們所畫的長城都在高山峻嶺的畫境迥異,多處可挖掘入畫的地方;受這裡的風景感染,各人積極揮筆着墨,畫得十分投入,若不是行程所催,實在捨不得離開。<br></p><p><br></p> <p>飲馬 &nbsp;長城 &nbsp; 李得之</p><p>長龍蜿繞過山巔,飲馬鬆韁在水邊。<br>故國烽烟城外起,而今一覽尉藍天。<br></p> <p>古北口水鎮遠望司馬臺 &nbsp;李得之</p><p><br></p> 攝影 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密雲地處華北平原北端,為華北平原與燕山山脈之交接,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說法。我們走過了金山嶺、司馬台、臥虎山、天門山及雲蒙山峽谷,我們的畫稿都是山嶺與長城的自然風光。<br> 原來團友葉信豪兄曾經在密雲工作過,他曾為一家五星級酒店做裝修設計及監督工作。今次因他的關係,我們有幸入住這家溫泉酒店,休息之後大家精神飽滿,繼續下半部行程——北京城人文風景寫生。<br> 雲蒙山谷烽火臺 &nbsp;李得之 雲蒙山谷 李得之 巉崖懸瀑 &nbsp;李得之 天門懸月 &nbsp;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p>從山區轉到京城,大家就如何畫好京城有點迷惘。此時,接到蕭春源(澳門書法篆刻協會會長)來電,說他和陸曦(澳門美術協會會長)也來了北京,着我們一起拜訪北京畫家李小可(李可染之子)。李小可的畫以“北京風光”聞名,亦是在澳門《北京風光》展的主要畫家之一。大家喜出望外。<br> 李小可的工作室在北京郊區,佔地面積廣闊,堪稱莊園。經李老師的引領,參觀其工作室和莊園,最受益的還是欣賞他的大批力作,並親身聆其細說創作心得,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寶貴經驗頓時解開了大家許多的疑惑。<br> 印象中“北京風光”除了長城之外,最多畫家畫的是頤和園,李可染也有多幅寫生作品,特別是《諧趣園》一畫,印象深刻。到了頤和園,筆者第一時間去尋找《諧趣園》的角度,印證他的構思及表現方法;但來回走了幾次才發現,《諧趣園》取角獨特,通常遊人不易發現。然而,如果再按他的角度去創作,便沒有了想像力及意境;筆者希望能向大師學習,同時又保有個人的創作個性。</p><p><br></p> <p>諧趣園 &nbsp; 李得之</p><p>諧趣園中趣,朱柵接閣楼。<br>回廊環曲水,淺岸繫蘭舟。</p><p>翠柳隨風拂,錦魚暢意游。</p><p>雖言天地小,御筆紀春秋。</p> 頤和園四大洲部 &nbsp;李得之 喜躍宮牆 &nbsp; 李得之 頤和園廣潤靈雨祠速寫 &nbsp;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攝影 李得之 臥佛寺 &nbsp;李得之 八大處證果寺 &nbsp;李得之 八大處三山庵 &nbsp;李得之 故宮御景亭 &nbsp; 李得之 故宮角樓 &nbsp; 李得之 <p>來到香山碧雲寺,這是個清幽的地方,特別是少為人知的水泉院,意境古雅,十分入畫。畫記:北京香山碧雲寺內有一小院,有泉名卓錫,泉水從石隙流出,聲如環珮,院名因此而得。原為古寺長老閉門修道之所。依山石牆高築,古木攢崖絕處而生,碧水盈池,奇石崚嶒,松柏蛟虯,幽深靜謐,遊人跡稀。詩曰:<br> 山泉卓錫水淙淙,<br> 漱石清音響幾重。<br> 古樹虯枝峭壁攢,<br> 小庵積厚紫煙供。<br> 遠來信眾多祈福,<br> 入定僧人萬念空。<br> 手隨筆意心生境,<br> 一張素紙記行蹤。<br> 北京可入畫的風光數不勝數。我們盡量早出晚歸,但總是覺得時間如箭,而每次的寫生總要帶點遺憾離開,這點遺憾成為創作的想像空間,也許為畫面增多幾分詩情畫意。<br></p><p><br></p> 水泉院 &nbsp; 李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