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ff8a00">观察时间:</font></b>2019年8月16日<br><font color="#ff8a00"><b>观察地点:</b></font>户外攀爬区<br><b><font color="#ff8a00">观察对象:</font></b>浩浩、坤坤<br><font color="#ff8a00" style="font-weight: bold;">观察班级:</font><font color="#333333" style="">大</font>班<br><b><font color="#ff8a00">观察方法:</font></b>定点观察法<br><font color="#ff8a00"><b>观察人:</b></font>王美婳<br><font color="#ff8a00"><b>观察背景:</b></font><br> 安吉幼儿教育研究中心程学琴主任的《安吉游戏中的深度学习》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安吉的孩子们在游戏中能够基于问题进行解决和实践探究,并且所面对和需要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也让我们对其学习深度赞叹。我们的孩子在游戏中有深度学习吗?他们会有怎样程度的深度学习?得到了什么发展?<br>基于以上目的,我观察了户外攀爬区。浩浩和坤坤想在“空中大桥”上“开汽车”,如何将“汽车”—轮胎运上去呢?<br><b><font color="#ff8a00">观察内容:</font></b><br></h3><h3> 浩浩、坤坤一人一只手拽着一根绳子,另一只手抱着轮胎,都使劲往上爬。爬到半山坡的时候,两人又退了下来,轮胎也滑了下来。坤坤说:“这样太费劲儿了,要不我们想个办法吧?”浩浩说:“可以!”坤坤说:“要不,我们用绳子把轮胎绑住,让一个人上去拉上去。”浩浩说:“行,那我先上去啦,你准备!”</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浩浩拽着绳子爬上了坡顶。坤坤把轮胎平挪到一根绳子附近,浩浩在坡顶说:“你往上推一下!”坤坤把轮胎往上推,用绳子穿过去,并把轮胎往坡顶拽了拽,准备打结,轮胎一直向下滑,快半分钟了,坤坤还没绑好轮胎。浩浩大声说:“用两根绳子一起绑,用两根绳子!”并把另一根绳子扔给坤坤,坤坤接过绳子开始打结。旁边的孩子问:“坤坤,你会绑吗?”坤坤看了一眼,没说话。他滑到坡底,将轮胎往上推着打结,可是打不了结。浩浩也从坡顶滑下来,说:“我下去帮你吧”,从坤坤手中接过绳子,反复试着打结。坤坤用手往上推着轮胎。打完第一道结,浩浩把绳子交给坤坤,自己又拽了另外一根绳子爬上坡顶。坤坤打完第二道结,说:“拽!”浩浩往上拉,坤坤在下面往上推轮胎。</h3> 轮胎被拉到坡中央,结散开了,轮胎滑到坡的底部,浩浩从坡顶滑下,他一把把轮胎拉到坡中央,用一根绳子穿过轮胎,拽过另一根绳子,打了一个结。坤坤一直在下面往上推着轮胎,当浩浩打完结时,他松了口气,说:“可以了”。浩浩又拽了拽绳结,检查了一下,然后拽着其中一根绳子爬上去了。坤坤往上推了一下轮胎,又爬上去拽了拽绳结。然后,浩浩一下一下地拽着绳子把轮胎往坡顶拉,坤坤在轮胎下跟着往上爬。轮胎快到坡顶的时候,被坡顶周围的栏杆挡住了,这时坤坤也爬到了坡顶,两人一起抬起轮胎,将轮胎竖起来,穿过“门洞”,把轮胎运到了“空中大桥”上。 <p><b><font color="#ff8a00">解读幼儿行为:</font></b><br> 5-6岁的幼儿,有意性行为开始出现,不再进行简单的“自我游戏”,随着游戏形式和内容的逐渐丰富化,更多幼儿开始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去,他们与同伴们进行协商、交流、探讨。因而,幼儿更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一起分享彼此的生活经验。<br> <font color="#167efb"> 1.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font>自主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学习观察、分析、思考、判断、推理,通过不断地尝试去思考怎么把轮胎运上去。要把轮胎运上去至少需要2步:一步是将轮胎用绳子绑住,一步是把轮胎拉上去。面对困难,他们自我学习、自我调整、自我反思、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好。比如坤坤面对2人一起往上运轮胎失败后,想到“用绳子把轮胎绑住,让一个人上去拉上去”的办法,经过多次尝试:1根绳子绑轮胎、2根绳子绑轮胎、1人绑1人拉轮胎、2人一起绑轮胎、再次尝试1人绑1人拉轮胎、2人一起让轮胎“过洞”,直到解决问题。而且,孩子们在运轮胎活动中,既感受到成功挑战的喜悦,身体的各种机能比如平衡性、协调能力、灵活性以及柔韧度等又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包括他们的臂力、攀爬、抓握等能力。<br> <font color="#167efb">2.交往主动性的发展。</font>游戏是幼儿最乐于参与的活动,是培养幼儿交往兴趣与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游戏具有群体性,是幼儿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再现。游戏中,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兴趣盎然地再现着现实生活,通过自己与同伴的共同活动,把最感兴趣的事情反映出来,从中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因此,通过游戏,可以使幼儿学会分享、谦让、合作、互助、理解、尊重,从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如当两个孩子一起往上运轮胎失败后,坤坤想到办法,主动与浩浩交流;坤坤1根绳子绑不好轮胎时,浩浩想到用两根绳子绑,马上大声提醒坤坤;当看到坤坤1人绑不好轮胎时,已经爬到坡顶的浩浩又滑下来,主动帮助坤坤,直到将轮胎绑好。而坤坤在浩浩往上拉轮胎时,主动往上托轮胎,以便让浩浩拉得更省力;在最后轮胎过“洞”时,快速爬上坡,和浩浩一起将轮胎穿过“洞”。<br> <font color="#167efb"> 3.自我效能感的发展。</font>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即自信心。在游戏中,幼儿因自身经验的不足或其它因素的影响,对所从事的活动缺乏自信心,会表现出消极、被动和胆小。从运轮胎过程中,浩浩、坤坤能大胆思考、相信自己,如两人一起抬轮胎失败后,坤坤马上动脑想出办法;在浩浩提醒下,坤坤试着用两根绳子绑轮胎,旁边的孩子质疑,问他会绑吗?坤坤没有回答,但是手中继续的动作却表现出对自己的信心;整个过程,两个孩子没有向老师求助,也是自信的表现。在这种积极的意识下,两个孩子勇敢面对任务,通过自身努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成功是自信的法宝,幼儿正是在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中克服了胆怯,积累了信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中,用足够的信心参与游戏,去证明自己的才干。同时,能悦纳别人的意见,如坤坤提出“我们用绳子把轮胎绑住,让一个人上去拉上去”和浩浩提出“用两根绳子一起绑”时,两人都互相采纳了对方的想法。</p><p><b><font color="#ff8a00">反思:</font></b></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1.教师的站位决定幼儿深度学习的程度。</span></p><p> 安吉游戏的理念是相信儿童,尊重儿童,理解儿童,解放儿童。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之下,我们要转变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即“儿童是主动的、有能力的学习者”“游戏即学习”“一日生活皆课程”。基于此,我尝试“放手游戏—发展儿童”,让孩子们在自主、自由的游戏中快乐学习,个性发展。</p><p> 教师是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们需要做的是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条件,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支持。首先是跟随孩子,孩子将决定何时离开老师的身边去探索,这是他们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好奇和学习。当教师理解孩子需要自己直接探索时,教师也就成为了孩子们的“学习盟友”。其次是等待和观察。发现的快乐是我们都认同的情绪。为了让孩子去发现将轮胎运到“空中大桥”的方法,我退后一步让他们去探索,“闭上嘴、管住手、睁大眼、竖起耳”,相信孩子,相信自己,在孩子们需要或请求帮助时支持他们。再次是支持角色。教师的出现是孩子们最重要的支持。老师是孩子们的“安全基地”,只要孩子能看到老师,只要孩子们知道在他们想要的时候可以与老师重新联系,孩子们就可以感觉到足够安全,放心地去玩耍和学习。整个运轮胎的活动我并没有介入,正是这无声的支持,才看到了孩子们解决问题的精彩。</p><p> 当然,教师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把衣服弄脏,一起探索、创造、建筑、学习、获得知识,一起欢呼庆祝。让幼儿主导自己的发展,让幼儿“去”做他们需要做的、学习的和成长的事情。无论是全神贯注在自己的世界里,还是在与其他孩子玩耍互动的时候,教师要让幼儿按照深入他们身体和大脑发育的自己的深度玩耍模式。</p><p>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安全保障是幼儿自主游戏的一道底线。</span></p><p><font color="#167efb"> </font>在幼儿园,教师需要保障孩子的活动环境是安全并且舒适的,每天都应评估安全风险以及特定活动所需要保障的安全管理,因为孩子们的活动环境每天都是会有所变化的。</p><p> 幼儿都有自己的内置的、天然的“安全评估机制”,这让他们自身保障自己的安全,并且感觉安全,这对于幼儿获得最佳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在做任何事前会自动评估任何新的情况,老师要做的是给孩子们所需要的尽可能多的时间,让他们舒舒服服、不爱干扰地玩游戏。对比安吉的老师,我们又缺少了什么?“安吉的老师在孩子们游戏时,会选择站在旁边观察,仔细观察,真正的做到放手,只有必要时才会上前一步的”。比如在孩子锻炼自己的身体技巧时,教师还是要站得足够近,“以防万一”。</p><p>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3.材料支持以促进幼儿的递进发展。</span></p><p><font color="#167efb"> </font>丰富的材料支持,为幼儿的游戏所带来的充满变化的情境中,包含着丰富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为幼儿提供了探索复杂的因果关系的空间,幼儿在不断的假设和验证中深入探究,运用经验、反思和创造,自主创造玩法,不断重组玩具材料,在调整难度中不断递进发展,引发深度学习。</p><p> 整个过程中,游戏材料只有两根绳子、一个轮胎,材料还是略显单一。由此,可借鉴安吉游戏独特的低结构、高探究的材料,多采用可移动、可携带、可组合、可重新设计、可排列、可拆开又拼接的有无限玩法的材料,因为这些材料允许开放的探索、无限的组合和最大的复杂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