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的家乡在汤河,那里山清水秀,景色优美。其中最神奇的地方就是汤河温泉。暑假里,我和爸爸回到汤河,来到了我盼望以久的汤河温泉。我们看到了挂在水面上长长的吊桥,在汤池里洗澡的人们,还有像镜子一样的湖水,水面上还有几只白色鸭子在碧绿的水面上游来游去。我迫不及待的走上高高的吊桥,走向温泉哇!这里的水可真热啊,水面上热气腾腾,洗澡的人们可真高兴啊,大家个个又说又笑,真是舒服极了。</h3><h3><br></h3>  <h3> 汤河温泉由来已久,当地神话为泉山之下压一太阳,乃后羿所射之日。据清光绪九年《卢氏县志》记载:“汤池在熊耳山足,夏可薰鸡,冬可沐疡…</h3>  <h3></h3><h3>听奶奶说,旧社会人们的思想还比较保守,女人一般足不出户,更不说去漏天洗浴,去汤池洗浴者大都是男的,而且洗浴的人也不很多,因此汤池洗浴时间没有男女界限,男的来的早,这一天就归男的洗,女的来的早,则这一天就是女的洗,乡民们常常因洗浴发生争吵,闹出矛盾。</h3><h3>   1938年,在汤河私塾学校教书的我国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曹靖华的父亲曹植甫老先生,汤河人称他“曹老先”,到汤池浣洗,看到往往是男子还没洗罢,妇女就有人等待;妇女正在裸浴,男人隔河徘徊,既耽误时间,又容易争抢,也不符合我国的文明之道。于是曹老先生在汤池岩壁上写下:“中华为文明古国,注重礼仪廉耻,这也是实行新生活运动所当珍守的。”曹老先生定下男女洗浴日期为:"男界一四七二五八十,女界三六九,仰乞男界女界,一体遵守。”以农历日子计算,零时为界,男每月二十天或二十一天,女的每月九天。老先生德高望重,这个规矩乡民无不赞同,自觉遵守,一直沿用到一九七六年,汤河公社成立,把每月逢十这天划归女界。二零一二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男的多外出打工,在家的女人居多,乡人代会通过决议,将洗浴日子改为:男界三六九十,女界一四七二五八,使女的洗浴天数多于了男的洗浴天数。       </h3><h3> </h3>  <h3>温泉水是从崖壁石缝中自然涌出的纯天然热水,无半点人为的痕迹,亘古至今,长流不息,出水温度高达49.5℃,富含硫、氟、钙、铁等20多种微量元素,许多事例证明,常沐此水,可消食、散寒、导气、化瘀、杀菌去毒、舒筋活络、抗增生、去疲劳、助睡眠,还可医类风湿、关节炎、皮肤病、神经痛等多种疾病,是大自然对这方民众的恩赐,人称为天赐神水。</h3>  <h3>听爸爸讲,汤河乡政府,从未停歇过对温泉的开发和利用步伐。先后建成了三座液压升降坝,形成了三个碧波荡漾的人工湖。去年又对温泉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改造升级。旅游企业为保护这一独特的裸浴民俗,把温泉整体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在原址上重新改造的民俗裸浴区,专供当地群众免费沐浴的温泉;另一部分是温泉度假区,新建有度假别墅、接待中心、室内温泉区、露天温泉区、民俗裸浴区、度假裸浴区、山墅温泉酒店区等。度假区建筑群依山而建,阶梯分布,在绿水青山中,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度假区内温泉池间距相隔适中,山墅温泉沿山体走势而建,均为独立小院,错落有致、环境优雅,也富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置身其中,仿佛步入人间仙境,浸泡在温度适宜的温泉中,让每一个毛孔都放松在暖意中。</h3>  <h3>这就是我家乡的温泉,相信以后会越来越美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