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北美加拿大篇之一 加东城市风光

朱平

<h3><font color="#010101">加拿大的大城市不多,再加上我们外出游览都是 意在山水之间 , 对城市风光很少关注。虽说居住多伦多,对她了解多一些,但也还没来得及做出美篇,都是且待明日,(尽管是明日复明日)。只是现在既然做到横跨加拿大,那是少不了要提到城市的。而且由于加中加西城市都已经被忽略了,这次就该补一补,至少略为平衡一下。所以才有了这城市篇</font></h3> <h3><br></h3><h3>加拿大的首都渥太华,虽然不能说是小城市,可也不能算是大城市,就算是重要城市吧,毕竟是首都。</h3><h3>国会山乃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如同咱们的天安门和人民大会堂,每天开放期间人们可以自由入内参观<br></h3> <h3><font color="#010101">国会山广场侧面,照片里的是东楼。对面是总理衙门,国务院办公室</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总理衙门拉近点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里号称联邦大楼,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反正游客同样可以自由入内参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广场正中有个水与火的共存,火焰在流水泉眼中燃烧。周围拱卫着加拿大的十个省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其外还有归附联邦的日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加拿大最高大法院,没有人民二字。法律女神只看公平,不容少数人欺负多数人,也不让多数人欺负少数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们正逢加拿大国庆大典,国会山广场举行阅兵仪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军乐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火枪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还是看实况来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总督府里的皇家卫兵。换岗也需要苏格兰风笛手吹乐带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个雕像是加拿大的民族英雄 特里·福克斯(Terry Fox 1958-1981) 他18岁时被确诊患了骨癌,并于1977年右腿截肢。1980年,福克斯打算从东到西跑步穿越整个加拿大,为癌症研究募捐筹款。这项名为“希望的马拉松”的计划鼓舞了加拿大人民。1980年4月12日,福克斯从加东大西洋边出发,开始了他的长途马拉松,去实现他跨越加拿大、为癌症研究募捐的梦想,去实现他“使别人活得更好”的愿望。他在魁北克省和安大略省每天行程43公里,一个马拉松的距离。请注意,他的右腿是义肢!这就是加拿大人永远不会忘却的壮举:希望的马拉松。1981年6月28日,福克斯与世长辞,举国上下无比悲痛。人们怀念他,决心继承他的遗愿,完成他未竟的事业。自此以后,“希望马拉松”逐渐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为癌症研究募捐的活动。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末全世界55个国家包括我们中国都有无数的人以各种形式参加“希望马拉松”。截止2011年,这55个国家都有以特里·福克斯命名的癌症基金会,已经筹集善款四亿多美元。加拿大政府在调查中发现,虽然时隔三十来年,</font>特里·福克斯仍然是男女老少眼中不朽的英雄。</h3> <h3><font color="#010101">渥太华居然也有唐人街!虽然不能与多伦多相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里是NS省的哈利法克斯,虽说也还是个小城,但在加东已经是很重要的城市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他与海峡对岸的达特茅斯相连,组成一双子城。海峡两岸就靠轮渡来连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两位大哥在轮渡上。整条船寥无几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可爱的小朋友与我们同船而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西洋海事博物馆的室外部分。我们老土,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只知道 泰坦尼克号 就是在离此不远的外海沉没的,当时哈利法克斯人尽力救援,可惜为时已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条船应该也是有故事的,只是我们不知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断折的螺旋桨,不会是为了展览而故意折断的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一队小朋友兴高采烈跟着老师去参观博物馆。他们似乎没有如山的作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条这辆车船或船车,能够水陆两用,我在波士顿见到过,想不到这里居然也有。必须得拍照留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里乃是魁北克省的蒙特利尔,原来加拿大第一大城市,近年来让位于多伦多了。这里是市中心的皇家山,透过Downtown 的高楼群可以看到远处的劳伦斯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蒙市的圣母院,在巴黎圣母院被焚后就是她世上最大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信徒,游客络绎不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猜猜这是哪里?估计大多数人猜不着。乃是一银行,蒙特利尔银行。我还以为是大法院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欧美古老城市不会少了这一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76年这里曾举办过奥运会。那时我们还在为温饱而挣扎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用斜柱和钢索拉起体育馆屋顶,使之馆内不用柱子支撑,方便比赛和观看,在当时是一项很前卫的创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蒙特利尔街头一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法式镇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圣 约瑟夫大教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它有一个神奇之处,就是多少年来,凡是瘸腿之人柱拐杖上山的,只要真心求告神,凭信心求神医治,必蒙恩典得医治,扔了拐杖健步下山。于是奔走相告,患者不绝前来。然凡信靠者必得医治,日积月累,教堂内堆积拐杖竟然如山,如今还在,默默见证神的大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富丽堂皇的敬拜大堂。可惜那拐杖山因光线不好,拍下来也毫无美感。只能忍痛放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宏伟的大教堂当初可是从这个小教堂发展而来的。右边的那些废弃拐杖同样彰显了前面提到的神迹奇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当年一起插队落户战天斗地的知青战友居然在地球的另一面相聚,实在是不容易! 可喜可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中国城里一位南亚裔的大妈正在载歌载舞,我想这样高强度的劳动收入一定会比打工所得的好吧?或者纯粹是源于爱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劳伦斯河的小岛上还有个自然生态博物馆。也不知是不是叫这个名字,反正法语咱也不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造型别致倒还在其次,关键是它边上有一座赌场,我们进去逛了一下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不料排队五分钟就可以免费做两分钟大佬,四位过气明星陪着拍一张照。四位都是大活人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跟赌场的小姐姐合影一张,回去气气家里糟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现在是本篇的重点了。魁北克省的魁北克老城,劳伦斯河畔的璀璨明珠。不好意思此照片乃是从网上剽窃的,在下我本人拍不出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城市依山而建,尤其是老城区。那闻名于世的古堡大酒店据说游客们都以能在那里面住上一晚为荣,至少我们华人旅行社是这样招揽顾客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不过那观景平台委实不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远眺劳伦斯河,北去阳关少故人,南来巨轮通万邦。五大湖地区的万吨巨轮均由此而出北海,到达世界各地</font></h3> <h3>从观景台可以直接走到河边</h3> <h3><font color="#010101">昔日的炮台大炮现在是绝妙的点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某位大英雄的纪念碑,问题是都是用法语来介绍,我们不懂法语的游人仍然在五里雾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看看那古堡酒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酒店近前一雕塑,是那啥女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酒店内陈列自然无数,然只选取这一张。那些盆子可是有年代了,无价之宝啊,对酒店来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屋内楼梯口的小摆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同一雕像,只是换了个角度</font></h3> <h3>安妮的绿山墙 </h3><h3>这是一世界名著,作者是加拿大人。于是所有加拿大人都很自豪</h3> <h3>四下里环顾看看</h3> <h3><font color="#010101">看山下老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不去逛一下对不住自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说明一下,这里选的许多照片都是我的一位朋友拍的。她的审美观和敏锐度都比我好得太多,在我浑浑耗耗时她已留下很多的精彩的镜头。这里我就僭越放一些人家的版权所有,来取代我那些不上台面的破玩意儿</font></h3> <h3>游人熙熙攘攘,街头林林总总。琳琅满目,</h3> 居然还有皮毛/皮草类的出售,有人买吗? <h3>这个创意已经被多国学了去。现在咱们中国也有出现了</h3> <h3><font color="#010101">美女准备开始今天的工作,正在调音呢。给她一个良好的祝福,愿她今天一天顺利</font></h3> <h3>西洋人似乎挺喜欢在餐馆外的街道上享受美食,尤其是法裔。这也是一种市井之乐吧</h3> <h3>街头处处有美食,但仅限于美食,烟熏火燎的后厨加工绝对在百年老店里面。不能略减客人游览时的情趣,同时也确保卫生,清洁和环保。这些细节印证了文明和修养</h3> <h3><font color="#010101">街头遇知音,深度痴迷,都不愿离开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想不到还有这广告。 贵妃醉酒?</font></h3> <h3>卡通造型也挺有意思的</h3> <h3><font color="#010101">大叔在给孩子们扎气球玩。我注意了一下,是免费送给孩子们玩的。那他摆摊为何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街头杂耍总能吸引许多游人</font></h3> <h3>游客怎不流连</h3> <h3>街头即景,随手拾就,千姿百态,五光十色。虽只十里挑一,无奈终有止歇,还望实地一游,那时愿君细细把玩品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