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画之韵 之 莫利斯·德·弗拉芒克】(五)结束篇

Pedro(老耿)

<h3>  法国画家莫利斯•德•弗拉芒克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其画风激烈狂暴,用厚重的笔触和饱满的色彩,开启了现代绘画的道路,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著有自传《危险的角落》。</h3> <h3><b>《桥》</b> 弗拉芒克</h3><h3> 其早期作品色彩鲜艳。在《夏都的住宅》和《红树》等作品中,他直接使用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浓墨重彩地作画。《红树》鲜明地展示了弗拉芒克绘画的主要特点。前景上那一排粗大的树干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弗拉芒克用浓重黑线条勾勒它们简括的形、既无体积的暗示,也无细部的刻画,当然也没有写实性色彩。这些树和环境,纯然是平面化的,几乎没有西方传统绘画中引为骄傲的三维空间效果,观者只能凭视觉经验,推想景物的前后位置。</h3> <h3><b>  《布吉瓦尔的餐厅》</b></h3><h3> 那些以遒劲有力的笔法,厚涂在画面上的红、黄、蓝、绿、黑、白等纯色,是以宣泄画家主观感受为依据的。弗拉芒克的风格是激烈狂暴的,有如火山喷发的岩浆。在创作之际,他全凭自己的感觉和本能,像赛车冲刺一样冲击着他的画布,他甚至无暇使用画笔调色,直接把颜料管里的纯色抹在画布上。</h3> <h3><h3><b>《塞纳河上的驳船》 </b>弗拉芒克</h3></h3><h3> 一战爆发后,弗拉芒克再次应征入伍,残酷的战争引发了这个不羁的画家对世界的反思,驻扎在巴黎的他开始了诗歌的创作。战后,弗拉芒克最终在巴黎西南部的一个小村庄定居下来,娶妻生子,直到1958年在此逝世。弗拉芒克在晚年的作品回归了对大自然的观照,他在外省的生活中将自我投入自然——人们从这一时期的画作中看到的已是与早年风格全然不同、沉郁静穆的乡村风光。</h3> <h3><h3><b>《阳光普照的小镇》 </b>弗拉芒克</h3></h3><h3> 弗拉芒克拒绝汇入时代的洪流,也从未真正将自己归类于某一派别之中。他在自传《危险的转向》中写道:“知识扼死本能。我的努力方向,是使自己回到下意识里朦胧睡着的各种本能里的深处。这些深处被表面的生活和种种习俗淹没掉了。我仍能用孩子的眼睛观看事物。”绘画对他来说是同时反叛自我和释放自我的方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