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治疗学习有感

铭记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赴交大一附院学习心得 </font></b></h1><h5><b><font color="#010101"> </font></b></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7px;"> 华亭市第一人民医院</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杨小明</b><br></h3> <h3>  为期6个月的进修生活转眼已近尾声,收获颇多,故而感觉时间过得真快。期间收获令我受益匪浅并将受益终身。能赴外学习,首先感谢市卫健局搭建的“组团式培训”平台!在团队的带动下,我市医疗健康事业发展日趋壮大,医护诊疗水平逐渐提高。为了使我市整体医疗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市卫健局高瞻远瞩,分专业、分学科、分批次选派人员走出去,学理念、学技能、学管理。引进好技术、好理念,好的管理方式、更好的服务于华亭乡亲。</h3><h3> 我很有幸被选中参加了第二批组团式赴外进修学习心血管内科知识的机会!组织只给我们半年的学习时间,所以大家都显得格外珍惜!而我就更珍惜这半年时间!因为对我来说出去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h3><h3> 3月,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我们一行15人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经过春风的吹拂,唤醒了我们求知的欲望!经过几天紧张有序的培训,我们顺利入职相关科室。在第一周经过和同级别单位进修同仁的交流和学习,我发现自己欠缺的知识太多,也感觉到了我们医院诊疗水平和同级别医院诊疗水平的差距,更别说和交大附一院比较!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比别人更努力的去学习。白天在手术台上学技术,晚上进行思考、分析、总结、记录。</h3><h3> 可能,这半年时间里我想学习的神经都是紧绷的吧,在介入室这半年里,我从原来的135斤瘦到现在的120斤,因为每台手术下来衣服都湿透了。出汗多,也没时间喝水,也不是不愿意去喝水,而是我怕错过了每台手术、错过每台手术的精彩部分!也许这就是半年时间瘦了15斤的原因吧!</h3><h3> 技术性的诊疗经验是怎么积累的?可能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每天反复进行介入技术的操作,把控操作要点,提高认识,然后不断的去分析、思考、自发式提问,再进行总结和归纳。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诊疗和操作水平不断提高。截止目前,我才有260多台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经验,32台临时起搏器置入术经验和340多台冠脉介入技术经验。可是学习的时间已近尾声。此刻自我思考、本次进修目的已基本完成:1.可独立完成冠脉造影,2.可作为术者完成冠脉简单病变支架置入术。3.在专家的指导下可完成(单腔、双腔)永久起搏器植入术。4.可独立完成临时起搏器安装术。</h3><h3> 赴交大一附院进修学习的时间已在此将画上句号。感觉自己还要学习的技术和知识还有很多,如果再有机会去学习心血管介入技术,我将继续努力,认真学习,让自己的心血管介入技术操作起来更为熟练。更好的服务于乡亲!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心脏”保驾护航!</h3><h3> 学习场景展现于下……</h3> <h3>手术开始,放置护头架,安置监护仪监测,皮肤用碘伏常规消毒三次,铺单,其后皮肤用酒精脱碘三次,巾单用大贴膜固定,以防止手术巾单滑脱和减少伤口感染机会。准备手术器械。常规15mml利多卡因加生理盐水按1:1比例配制成局麻注射用水!</h3> <h3>永久起搏器常规安装在左胸部,左侧腋静脉下方皮肤切口局部麻醉</h3> <h3>稍等片刻,待麻药发挥作用</h3> <h3>手术器械准备就绪</h3> <h3>切开皮肤,根据起搏器大小决定皮肤切口大小</h3> <h3>切开皮肤,逐层分离,直到深筋膜层上,切口上侧(锁骨下方)分离约2cm利于埋藏电极,下侧在深筋膜上层注射利多卡因(根据起搏器大小决定注射面积),制作囊袋,用双手拇指沿筋膜层钝性分离。</h3> <h3>打开心房和心室电极,制作心室电极导丝形状,选用导丝不可过硬或过软,先制作大弯,大弯弧度要求半弧形90°,再制作小弯,小弯弧度也要90°且前端长度约1cm.</h3> <h3>将制作好的导丝送入电极,将电极通过穿刺鞘管(8F穿刺鞘管)送至右心室,将电极头端贴紧室间隔,一般放在中位间隔或底位间隔,低位间隔更安全些,不易穿孔!</h3> <h3>将电极头端放到位后,测试感知,阈值及阻抗,测得各参数均满意后将其电头端旋入室间隔,同样的方法再将右房电极送去相应位置,测试各种参数,参数满意后旋入电极!用丝线将电极固定于筋膜肌肉组织上,一般缝扎4道,注意缝扎第一道时在投影下要看电极在心室和心房的张力,调整好电极张力就可以放心埋扎电极了。</h3> <h3>连接起搏器(脉冲发射器),注意电极根部都要深插入起搏器最里端,让电极根脚露出起搏器卡槽,用专用螺丝刀拧紧卡扣螺丝。起搏器安装就完成了。</h3> <h3>将起搏器置入做好的囊袋,外漏过长电极做成线圈状,放在起搏器下方,用丝线固定起搏器,将其固定在肌肉组织,然后缝合囊袋。</h3> <h3>逐层缝合</h3> <h3>完美收工</h3> <h3>术后留像</h3> <h3>冠脉介入开始</h3> <h3>桡动脉穿刺</h3> <h3>建立通路</h3> <h3>送入多功能造影导管</h3> <h3>造影图像</h3>

起搏器

电极

学习

介入

诊疗

进修

冠脉

筋膜

皮肤

囊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