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随笔|企业组织培训时,应避免的误区清单

王老师的专栏

<h3>企业越来越重视管理层培训,预算支持也越来越多,本是好事,但好事做好却并不容易。这里列举几个企业在具体实施时,容易犯的误区清单:</h3><h3><br></h3><h3>1、缺乏大格局,又不理解企业战略,培训内容设计过于被所谓的“内部需求调研”所左右,使课程过于零散,缺乏内在知识结构上的逻辑联系。</h3><h3><br></h3><h3>2、认为课程科目数量越多越好,在时间限定的前提下,很多课题都是只设计了半天时间。导致老师讲不透,学员听不明,白白浪费彼此的时间。</h3><h3>譬如“国学管理智慧”、“企业战略管理”、“领导力与领导艺术”、“高绩效团队”等课题,半天时间还能希望老师展开、讲透,还要有互动,怎么可能!?</h3><h3><br></h3><h3>3、选择师资时,过于看重师资学历、职称、职位等背景,对实战性、课堂满意度关注不够。导致有些课堂理论高深枯燥,脱离实际,难以落地。</h3><h3><br></h3><h3>4、浅层次理解所谓“课堂互动”,认为热热闹闹、全员参与的课堂才是好课堂,导致一些成功学老师趁虚而入,内容深度不足,热闹有余,知识密度不大,干货太少,热闹过后,学员所用无几。</h3><h3><br></h3><h3>5、过于对培训价格敏感,一再压低成本,看似为了企业节约成本,实际上忘记了“边际理论”——过于便宜的价格不可能买到好的质量和服务,过于便宜的老师不可能达到你所预期的效果。天下没有老大,没有傻瓜,等价交换是普世真理。</h3><h3><br></h3><h3>6、认为企业内部培训,参加的人越多越好,人越多越合算。但这种不分层次,从一把手到基层员工全员参与的培训,造成老师讲课缺乏参照系、对标系,无所适从:讲得太深,基层员工听不懂用不上,讲得太浅,高层管理者浪费时间。</h3><h3><br></h3><h3>7、缺乏与授课老师的前期沟通,只泛泛发一些网上下载的企业资料,对参训对象结构、数量、需求以及之前培训经历等重要信息,反馈不够,以至于老师在课中或课后才发现供需双方不在一个频道上,却已无法弥补。</h3><h3><br></h3><h3>8、为了所谓“培训效果评估”,要求老师课后出题考试。本来无可厚非,却偏偏要求老师出“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还闭卷考试。却对老师提议的案例分析题不以为然,理由是:“不好评分”。</h3><h3>应试教育流毒之深可见一斑!</h3><h3><br></h3><h3>以上是企业内训“多发病”,如何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培训效果,不花“冤枉钱”?我将另撰文详解。</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right;">2019年8月29日 上海</h3><h3><br></h3>